第853章 政企協同下的革新浪潮
字數:1951 加入書籤
2027年1月13日下午五點,夕陽的餘暉為星寧私人醫院與生物醫藥公司鍍上一層金色。隨著下班鈴響起,科研人員摘下護目鏡,醫護人員換下白大褂,成群結隊的員工從大樓中走出。不同於普通企業的匆忙,他們的步伐中帶著一種特殊的從容——那是對工作的滿足,也是對未來的篤定。
沈知意站在100層的辦公室落地窗前,望著樓下熙熙攘攘的人群,嘴角不自覺上揚。手機突然震動,是堂哥發來的消息:“今天市裏開會,特意表揚了星寧的政企合作模式。”她快速回複:“多虧半年前的決策,這步棋走對了。”
半年前那場改變星寧命運的對話仿佛還在耳邊回響。彼時,沈知意坐在堂哥的辦公室裏,窗外飄著初雪:“哥,民營企業單打獨鬥的時代已經過去了。星寧要想在醫療領域持續突破,必須和政府深度合作。”她展開計劃書,“把部分管理權交給政府,看似讓步,實則是為了獲得政策支持、資源傾斜,以及更規範的發展環境。”
堂哥沉吟片刻:“你確定願意放棄一部分控製權?”
“比起控製權,我更在意能不能真正救得了人。”沈知意的目光堅定,“政企共管模式下,審批流程會加快,科研經費有保障,藥物推廣也能直達基層。這對患者、對企業,都是雙贏。”
事實證明,她的判斷無比正確。在政府的協調下,星寧的抗癌藥物審批周期縮短了三分之二,有機蔬菜種植基地獲得了農業補貼,新建的科研樓更是享受了土地優惠政策。更重要的是,政企聯合搭建的監督體係,讓每一筆資金、每一項研究都在陽光下運行。
“沈總,隔壁醫院的王主任又來拜訪了。”助理的聲音打斷了她的回憶。沈知意皺了皺眉,語氣中帶著幾分不屑:“不見。那些人守著陳舊的觀念,永遠不明白醫療改革的核心是什麽。”
她所說的“那些人”,正是傳統醫院體係裏的部分管理者。就在上周,某三甲醫院的主任還在學術會議上公開質疑:“民營企業參與醫療,不過是披著公益外衣的逐利行為。”沈知意當場回擊:“如果逐利能讓抗癌藥降價90,能讓十萬患者重獲新生,這樣的‘利’,我求之不得。”
相比之下,星寧的政企合作模式正在創造奇跡。醫院大廳裏,電子屏實時更新著藥物發放數據:免費抗癌藥已覆蓋全國23個省,累計救助患者超15萬人;有機蔬菜種植技術培訓走進500個鄉村,惠及百萬農戶。這些數字的背後,是政府的政策支持與星寧的高效執行共同作用的結果。
在員工休息區,幾位新來的島國科研人員正用不太流利的中文交流。“這裏和我們國內完全不一樣。”病毒學專家鬆本浩介感慨,“在島國,科研經費要層層審批,項目進度緩慢。而在這裏,隻要方案可行,政府和企業立刻撥款支持。”他的同事佐藤美咲點頭讚同:“而且收入差距太大了,我在原來的實驗室工作十年,都不如在星寧一年的收入。”
此時,沈知意來到醫院病房。一位肺癌患者正在食用搭配有機蔬菜的營養餐,看到她立刻起身:“沈總,謝謝您!要不是免費的抗癌藥,我們家早就撐不下去了。”沈知意握住老人的手:“不用謝我,要謝就謝這個政企合作的時代。”
夜幕降臨,星寧園區的燈光次第亮起。沈知意站在園區中央的噴泉旁,看著來往的員工和患者。不遠處,新一批招聘的科研人員正在參觀園區,他們的眼中閃爍著向往的光芒。助理走過來:“沈總,明天有五名海外專家入職,還有三個政府考察團要來調研。”
“安排好接待工作,把我們的模式毫無保留地分享出去。”沈知意望向星空,語氣堅定,“我要讓所有人知道,政企合作不是妥協,而是醫療行業破局的關鍵。那些固守舊觀念的人,終將會被時代拋棄。”
寒風中,她裹緊大衣,大步走向辦公樓。電腦裏,新的科研計劃已經展開——攻克癌症晚期的項目即將啟動,這一次,她依然相信,在政企攜手的力量下,沒有什麽難題無法跨越。
喜歡杭城豪門沈知意的璀璨請大家收藏:()杭城豪門沈知意的璀璨書更新速度全網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