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854章 布局全國的醫療新征程
字數:2225 加入書籤
2027年1月15日清晨,京城的天空剛剛泛起魚肚白,沈知意已經坐在星寧私人醫院頂層的會議室裏。巨大的落地窗將城市的天際線收入眼底,而會議桌上鋪開的全國地圖,正等待著她揮毫潑墨,描繪新的醫療藍圖。
“沈總,各地的選址報告已經匯總完畢。”項目總監將一摞厚厚的文件整齊地擺放在桌上,“魔都的陸家嘴金融區、杭城的西湖科技城、阿寧的濱海新區、阿廣的天河cbd、阿深的南山科技園、阿台的信義商圈、湘城的湘江新區,這些地段無論是交通便利性還是周邊配套,都非常適合建立分部。”
沈知意的指尖輕輕劃過地圖上的幾個城市,眼神中透著運籌帷幄的篤定:“很好。我們要在這些城市打造的不僅是醫院,更是集醫療、科研、教學為一體的綜合性醫療中心。星寧生物醫藥公司的子公司也要同步建設,實現研發、生產、臨床應用的無縫對接。”
在接下來的會議中,沈知意詳細部署了各地分部的建設規劃。她強調,每一家分部都要延續星寧私人醫院“頂尖設備、頂尖人才、頂尖服務”的標準,同時根據當地的醫療需求和特色,設置重點科室。比如在癌症高發的阿廣分部,重點發展腫瘤專科;在老齡化嚴重的魔都分部,強化心血管和老年病學科;在阿台分部,則充分利用當地的中醫藥資源,開設中西醫結合特色門診。
對於星寧生物醫藥公司的子公司,沈知意有著更深遠的考量。“我們要在每個分部所在城市建立子公司,不僅負責藥物的臨床試驗和推廣,還要組建當地的科研團隊,針對區域性疾病進行專項研究。”她指著地圖上的湘城,“湘南地區的地方性疾病研究一直是個空白,我們的湘城子公司就要填補這個空白。”
消息一經傳出,各地政府紛紛拋出橄欖枝。魔都浦東新區的招商團隊第一時間來到星寧總部,承諾提供稅收減免、人才引進等一係列優惠政策;杭城市政府更是主動提出,將西湖邊一塊黃金地段的土地優先出讓給星寧;阿台的相關部門則表示,願意協助星寧整合當地的醫療資源,共同打造兩岸醫療合作的標杆。
沈知意親自帶隊,馬不停蹄地奔赴各個城市進行考察。在魔都,她站在陸家嘴的高樓頂端,俯瞰著黃浦江兩岸的繁華,對隨行人員說:“這裏要建一座150層的醫療綜合體,讓星寧的標誌成為上海新的天際線。”在杭城,她漫步在西湖邊,回憶起創業初期的艱辛,感慨道:“這裏是夢開始的地方,我們的分部一定要融入江南水鄉的韻味。”
建設工作迅速展開,各地施工現場一片熱火朝天的景象。沈知意要求采用最先進的建築技術和環保材料,確保每一家分部都成為綠色智慧醫院的典範。同時,她還啟動了“人才儲備計劃”,從總部抽調骨幹力量組建核心團隊,並在當地招聘優秀的醫護人員和科研人才。
在阿深市的招聘現場,前來應聘的人排起了長長的隊伍。一位從美國頂尖醫院回國的心髒外科專家在接受采訪時說:“我關注星寧很久了,他們在醫療領域的創新和社會責任深深吸引了我。能參與到這樣一個改變中國醫療格局的項目中,是我的榮幸。”
隨著分部建設的推進,沈知意也麵臨著諸多挑戰。不同城市的政策法規、醫療環境、人文習俗都不盡相同,需要因地製宜地調整管理策略。在阿台,她專門聘請了熟悉當地醫療體係的顧問,確保各項工作順利開展;在湘城,她深入基層調研,了解當地百姓的實際需求,調整科室設置和服務內容。
2027年的夏天,第一家分部——魔都星寧國際醫療中心率先落成。開業當天,沈知意站在高聳入雲的大樓前,看著絡繹不絕的患者和前來參觀的同行,心中感慨萬千。這座融合了尖端醫療科技和人性化設計的醫院,不僅配備了全球最先進的診療設備,還設立了多個國際聯合實驗室,吸引了來自世界各地的醫學專家。
緊接著,杭城、阿寧、阿廣等地的分部也相繼開業。每一家分部都成為當地的醫療新地標,吸引了大量患者慕名而來。更令人欣喜的是,星寧生物醫藥公司的子公司在各地生根發芽,與分部形成了良好的互動,加速了科研成果的轉化和應用。
在湘城分部,一位患有地方性疑難病症的患者在接受治療後,激動地握著醫生的手說:“以前我們看病要跑很遠,現在家門口就有這麽好的醫院,而且藥物價格還這麽親民,真是我們老百姓的福氣!”
沈知意站在星寧全國布局的地圖前,看著一個個亮起的光點,仿佛看到了無數患者重獲健康的希望。她知道,這隻是開始,未來,星寧的醫療網絡將覆蓋更多城市,為更多人帶去優質的醫療服務,而政企合作的模式,也將在這片土地上綻放出更加絢麗的光彩。
喜歡杭城豪門沈知意的璀璨請大家收藏:()杭城豪門沈知意的璀璨書更新速度全網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