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876章 財富神話與全球引力

字數:1887   加入書籤

A+A-


    2027年8月2日下午,金色的陽光斜照在星寧地產各個項目的工地上。隨著最後一批智能建造機器人完成調試入庫,工程師、質檢員和工人們脫下特製的工作服,臉上洋溢著難以抑製的興奮。三個月的遠程施工結束,他們即將帶著豐厚的收入回歸生活,而許多人更做出了同一個決定——在自己親手建造的公寓住宅區安家。
    “張工,你真打算買這裏的房子?”年輕的質檢員小李抱著行李,看著身旁的工程師張明。張明笑著打開手機銀行,賬戶裏137萬的存款數字在陽光下格外耀眼:“當然!三個月的收入抵得上過去十年,不買這裏買哪兒?而且你看這房子,光是每月的光伏收益和蔬菜分成,就比普通白領工資還高!”
    工人們聚集在售樓處門口,排起了長長的隊伍。52歲的泥瓦匠老陳感慨地說:“我幹了一輩子建築,從沒見過這樣的好事。以前在工地幹十年,省吃儉用也存不下這麽多錢。現在不僅有了存款,還能在這裏買套會‘生錢’的房子!”他身後的智能屏幕上,實時滾動著房屋的增值數據和收益明細,不斷刺激著人們的神經。
    在阿深市郊區的星寧社區,首批入住的工程師們已經開始享受科技帶來的紅利。32歲的王浩將新家布置成智能家居樣板間,語音控製著無土栽培係統調整光照強度:“老婆,咱們的蔬菜又能豐收了!按現在的市場價格,這批菜能賣5000多塊!”他的妻子看著手機上的收益到賬提醒,笑得合不攏嘴:“早知道當初就該多買幾套!”
    消息如同颶風般席卷網絡。海外社交平台上,一段名為“中國工地的財富密碼”的視頻瘋傳:畫麵中,工程師們展示著存款餘額,講述著三個月暴富的經曆;鏡頭切換到智能社區,居民們在自家陽台采摘蔬果、查看光伏收益。外國網友們震驚不已,評論區瞬間被刷屏:“這是什麽神仙工作?三個月賺100萬?”“房子會自己賺錢?我要移民中國!”
    在澳大利亞,建築工人湯姆看到視頻後徹夜難眠。他所在的傳統建築工地,辛苦一年也隻能勉強維持生計。“我要去中國!”他在社交平台上發起召集,“聽說星寧地產在招人,包吃包住還有高薪,幹完項目還能低價買房!”很快,一個由300多名海外工人組成的“追夢者”群聊成立,他們開始學習中文,研究中國簽證政策。
    隨著海外關注度的飆升,星寧地產的國際招聘通道被擠爆。來自美國、德國、日本的建築人才紛紛投遞簡曆,甚至有海外建築公司主動提出合作意向。“沈總,我們收到了23個國家的購房申請,”海外事業部負責人激動地匯報,“不少外國人願意全款購買,甚至有富豪提出要包下整棟樓!”
    沈知意站在總部的全球數據中心,看著大屏幕上不斷跳動的海外訂單數據。地圖上,紅色的光點從歐美、東南亞向中國匯聚,那是渴望購房的海外用戶。“開放海外購房通道,但優先保障國內居民和參與項目建設的工人。”她下達指令,“同時啟動第二期全球招聘,讓星寧模式走向世界。”
    一年後的慶功會上,曾經的工人們站在自家陽台上,見證著房價的奇跡。阿深市郊區的星寧社區,房屋均價從50萬飆升至420萬,漲幅高達7.4倍。老陳撫摸著房產證,眼眶濕潤:“我做夢都沒想到,這輩子能住上這麽值錢的房子,還能靠它給兒子攢下留學的費用。”
    而在海外,首批購買星寧房產的外國業主也嚐到了甜頭。澳大利亞的湯姆在視頻通話中展示著自家的無土栽培收獲:“我的朋友們都驚呆了!這房子不僅增值快,每個月的收益還能覆蓋全家的生活開支!”他身後的牆上,貼著星寧地產的招聘海報,上麵用英文寫著:“加入我們,改寫人生!”
    夜幕降臨,星寧社區的光伏板亮起璀璨的藍光,宛如一片科技星河。沈知意望著這片由無數人夢想鑄就的家園,手機彈出新消息——聯合國工發組織邀請星寧分享“建築工人財富增長”經驗。她回複確認後,目光堅定地望向遠方,那裏,新一輪的全球布局正在悄然展開。
    喜歡杭城豪門沈知意的璀璨請大家收藏:()杭城豪門沈知意的璀璨書更新速度全網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