間章 史書的一角 其六
字數:1609 加入書籤
埃格爾重要結構篇;
中央城
又稱萊博利,是跟隨著人類對埃格爾探索而逐步建立起的第一座城市,坐落於埃格爾中央,是穿過“石門”到來的首個地方,由埃拉托各國共同出資並培訓專業異世工匠所建。在大黑暗時期,為先行人類逐步探索“石門”內世界稍作休息的驛站,工匠在此修建存放人類現存書籍的“圖書館”,與各種基礎設施與神職機構。在埃格爾新時期,其中坐落有中央審判庭與“圖書館”機構,擔當世界政治中心與各國經濟貿易樞紐的責任。該城市本質上不屬於任何一個國家,由中央議會廳、中央審判庭、圖書館直接管理。設有軍事協會,有自主防衛軍隊,並且同樣直接由中央議會廳、中央審判庭、圖書館管理。
國家框架
又稱國家鏡像。指沒有任何人為幹涉出現在埃格爾中與埃拉托中各國城鎮、設施、布局與自然等結構十分相似的結構,分別坐落於埃格爾中與埃拉托相對應的位置。被認為是埃拉托中的發展由於暫時無法查明的原因對埃格爾造成的影響而形成的鏡像。但由於兩塊大陸地形些許的差異,導致國家框架中有部分結構缺失。國家框架的存在,使得埃拉托遷往埃格爾的進程變得輕鬆,無需花費大量時間物資財力再重新建造各基礎設施,便可容納突如其來的人類文明。埃格爾新時期,各國達成協議,分別認領自己所對應的國家框架,在埃格爾中定下領土。由於卡德納斯山脈的存在,凡娜斯邊境區域至諾斯高原區域結構大量缺失,是科利爾德與喀納斯自遷往埃格爾以來多年領土歸屬問題的根源。
先知殿堂
坐落於卡德納斯山脈克托利姆山腳,大黑暗時期先行工匠修建。用作存放先知們帶來的救世遺留裝置,並為先知們提供活動研究場所。為大型教堂式結構,采用安全係數最高的材料建造,配備有大型城防機關,保密級別極高,非先知指定人員與先知信使無權進入,各國無權對其進行管轄。是為保護先知們與先知研究結果的重要設施。
人造星軌
大黑暗時期先行工匠自凡娜斯邊境傍依卡德納斯山脈而建,為朔核灼日補充朔地能源、固定升降軌道與發射人造月所建。朔核灼日無法自行補充燃燒能量,主要為解決該問題而修建的軌道。通過星軌自動采集卡德納斯山脈內部形成的朔地寶石投入大型星爐中燃燒產生的朔地能源在每日朔日降落時為其補充,並在每日朔日升起時提供能量助推,也可一定程度固定朔日的行駛軌道。而卡德納斯山脈汲取宇宙中星塵所凝聚的朔地能源有規律的幅度漲跌,使得人造星軌朔地能源的補充也在一年之中有大小之分,從而導致朔日散發能量的多少,形成了埃格爾的春夏秋冬更替,被認為是造物主美麗的巧合。
蒂海城
是人類深入探索埃格爾所建成的第二座城市。坐落於伊利比爾最南端的蒂西尼海岸,大黑暗時期先行工匠最後一次任務所建,並在此自願投海獻身。該城市距離“邊緣之海”的距離不到500海裏,是人類研究“邊緣之海”的主戰場。所有的重要深海研究設施均修建於此,為“邊緣之海”研究學者們提供便利場所。由伊利比爾管轄,居民多為各國皇家海洋學院的學者,其中居民生活有特別法律條例保障。
...
喜歡星空中的圖書館請大家收藏:()星空中的圖書館書更新速度全網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