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7章 改頭換麵正大光明,得遇佳偶琴瑟和鳴

字數:7093   加入書籤

A+A-


    “公孫先生?公孫先生在你對影山上!”
    李寒笑一聽呂方說公孫勝,立刻就明白了,這八成是公孫勝勸說了“小溫侯”呂方投奔梁山泊了。
    “公孫先生前兩日從山下經過,被我所劫,通名報號,方知他是江湖中大名鼎鼎的‘入雲龍’公孫先生,小弟便把他請上山寨,好生招待,暢談江湖之事,公孫先生說小弟的山寨地理不好,糧少人稀,指點我去投奔水泊梁山李寨主,盤桓一日後便離去了。”
    呂方說道。
    李寒笑心說公孫勝這牛鼻子老道辦事效率還是真高啊,這麽短時間就給自己勸來了一位好漢。
    這位“小溫侯”呂方別看現在的實力不怎麽樣,應該和“賽仁貴”郭盛差不多,但是後期他的實力飛速成長,到征方臘的時候,已經能和方臘手下的“南離元帥”石寶力戰五十回合了,非常有潛力。
    更何況,他對影山上還有些人馬錢糧,對於梁山來說,隻有好處,沒有壞處。
    “那你是願不願意來我梁山,怎麽還在此劫掠啊?”
    李寒笑問道。
    “小溫侯”呂方聞言,尷尬極了,小聲的說道,“先前公孫先生說哥哥是天下間頂天立地的好漢,小弟思量去投奔,但是對影山上錢糧頗少,去投奔哥哥,沒有進身之禮,故此想劫掠些財帛,好進獻給哥哥,今日看見哥哥這幾十匹馬,所以……”
    呂方這小子就是怕自己沒有什麽好東西,群裏說入夥反而受人小看,所以就想弄點好東西作為禮物獻給李寒笑。
    李寒笑這裏正好帶著幾十匹馬,這幾十匹好馬的價值在當時可不低,所以呂方就起了奪取馬匹的心思。
    “哈哈,兄弟,你把我水泊梁山當成什麽地方了?莫非是索取賄賂,藏汙納垢的所在?水泊梁山如今在我手下,不同那舊日的王倫,水泊容納天下英雄好漢,隻要有心一同替天行道,有真才實學者,都可以來共襄義舉,我必人盡其才,哪裏要什麽進身之禮?”
    李寒笑扶起呂方,呂方滿麵慚愧,連連道歉道,“哥哥高潔,果然如公孫先生所言,小弟愚頑俗人,還請哥哥不要見怪!”
    “不知者不為罪,兄弟,既然要投梁山,你便速速去整頓人馬錢糧,一同隨我等去吧!”
    呂方聞言大喜,立刻叫人回山寨召集人馬,把錢糧套了十多輛車子,燒了寨柵,隨李寒笑同去水泊梁山。
    呂方在對影山這個山頭拉杆子聚眾時間不是很長,手底下隻有二百多號人,錢糧也不多,難怪他怕去梁山泊投奔要被人輕看。
    “兄弟,我有言在先,水泊梁山不同其他山寨,我們要替天行道,不可似其他強賊,打家劫舍,坑民害民,我水泊梁山隻搶奸臣妖邪,貪官汙吏,土豪劣紳,若是還有人敢坑民害民,我這口刀下絕不容情!”
    李寒笑先把規矩和呂方說了,呂方聞聽,點頭讚許起來,“我在對影山上聽公孫先生說哥哥替天行道,不害百姓的義舉,便知道哥哥不同其他山寨,乃真豪傑也,哥哥發現,小弟入得梁山,自然替天行道,那害民之時,小弟向來不做。”
    “好啊,自古成大事者,莫不以民為本,你我都是百姓的子嗣,豈能不知民間疾苦,兄弟,你記住,民心即是天意,我等要成大事,少不了百姓的支持!”
    李寒笑這邊與呂方說著,隊伍在路上走著,到了天色擦黑之時,已經到了李家道口朱貴酒肆,朱貴連忙出來相迎。
    渡過水泊,眾頭領知曉李寒笑歸來,都在聚義分贓廳內相迎,李寒笑介紹了呂方與武鬆給眾人認識。
    “武鬆兄弟在梁山養病,乃是我的至交好友,卻並非入夥梁山泊,諸位不可為難他,他但有需要,諸位都要周全些。”
    李寒笑叮囑眾人尊敬武鬆,又叫人取來虎皮一張,晚上叫山上裁縫去給武鬆量體裁衣。
    武鬆手捧虎皮,聽著李寒笑的安排,緊閉雙目,心中越發不是滋味。
    這倒不是他對於李寒笑的好感覺不適而是覺得自己對李寒笑的種種好意不能回報一二,良心不安。
    “對了,山上有兄弟是木匠嗎?”
    李寒笑突然問了起來。
    “哥哥,有兄弟曾是木匠,哥哥要打家具?”
    “雲裏金剛”宋萬問道。
    李寒笑搖了搖頭,“不不不,我是想把這聚義堂的牌匾換掉。”
    眾人都不理解李寒笑的做法,紛紛看向李寒笑。
    李寒笑則是看向了聞煥章道,“聞先生最知我之心思,可否為眾人解答一二?”
    聞煥章聞言便站了出來,以他那固有的指點江山姿態,慢條斯理的說道,“諸位,主公的意思是,想要替天行道,不能隻憑借義氣,而是要秉正道,持正氣,聚人心,方成大事。”
    李寒笑引為妙絕,“聞先生果知曉我心,我想將這牌匾換上一換,就換為正大光明四字,此處便改為正大光明殿。”
    “正大光明?”
    包括聞煥章在內的所有人在聽見這個成語,都稍微遲疑了一下。
    這章沒有結束,請點擊下一頁繼續閱讀!
    為什麽呢?因為他們都沒聽說過,這正大光明,出自宋代大家朱熹的《朱文公文集·卷三十八·答周益公》:“至若範公之心,則其正大光明,固無宿怨,而惓惓之義,實在國家。”
    朱熹是南宋人,現在是北宋政和年間,他們到哪裏去聽說?
    這“正大光明”匾額後世人並不陌生,乃是後世乾清宮正殿高懸著的匾額,由清代順治皇帝禦筆親書的“正大光明”匾,由於它特殊的曆史意義和近年來影視作品的不斷渲染,幾乎成清王朝的一大標誌,這個匾的背後藏有決定太子命運的“建儲匣”,在各種影視劇裏麵出場也很多。
    李寒笑並不喜歡清朝,但是這“正大光明”四字的含義,李寒笑還是非常認可的。
    “好啊,好啊,這正大光明四字,立意深遠,《周易》有雲:‘大者,壯也。’‘正大,而天地之情可見也。’出自《周易·大壯·彖辭》,‘剛中正,履帝位而不疚,光明也。’出自《周易·履·彖辭》這就是說要成大事,必須效法天地,順應人情,意指心懷坦白,言行正派,妙啊!”
    聞煥章這話說出來,眾人無不敬服,說李寒笑奇才。
    實際上除了聞煥章沒有人明白李寒笑是什麽意思,但是聞煥章這麽一解釋,誰還能不佩服。
    連李寒笑都蒙了,他都不懂得這些典故,根本沒有想那麽多,完全是這聞煥章實在博聞強記,給他安上了這個高大上的解釋,居然還非常貼切。
    “好好好,我希望諸位兄弟今後行事,也要把這正大光明四字記在心間!”
    李寒笑這邊散了眾人,把武鬆帶到了後山,林衝早就叫人拾掇出一間小院,就在林衝家旁邊,給武鬆住下。
    “武二兄弟,你就在此安住,我叫人派幾個心腹人來照料你,安心養病吧!”
    李寒笑話音未落,那邊林衝就開口道,“寨主不必費心,我叫錦兒前來照料武鬆兄弟就是了!”
    李寒笑聽了,連連點頭,“不錯,錦兒是嫂嫂身邊的人,縫補衣服,熬藥做飯都會,最為精細,隻是不知道嫂嫂那裏……”
    “無妨,我們夫妻的事情,自己料理即可,錦兒這丫頭跟著我們夫婦上山,也是誤了一生,若是……”
    林衝湊到了李寒笑耳邊小聲說著心思。
    李寒笑一聽就明白了,這林衝是想點鴛鴦譜啊!
    不過,他說的也是實情,錦兒跟他們夫婦上山落草,也就成了戴罪之身,嫁人已經成了問題,隻能在山上找個好一點的人嫁了。
    而武鬆呢?天神下凡一般的人物,若是趁著他病還沒好,讓錦兒前來服侍他,噓寒問暖,撮合一下,沒準還真能……
    “不可,不可,教頭哥哥,這怎生使得?”
    武鬆連忙拒絕,而此時,從門外走進來了兩人。
    李寒笑定睛一看,正是李師師和林娘子。
    “師師,你怎麽來了?”
    李寒笑見李師師進來,雖然他們兩個也算是已經定了終身,但是還沒有正式成親,李寒笑和她也沒怎麽說過話。
    “公子,聽聞有一位弟兄害了瘧疾病,在山上養病,我和嫂嫂熬了些雞湯在彼,送些來與這位大哥補補身體。”
    李師師一邊說,一邊把一個食盒放在桌上。
    “兄弟,這位是拙荊!”
    林衝連忙介紹起來。
    “武鬆見過嫂嫂!”
    武鬆連忙下拜,林娘子說道,“叔叔多禮了,你與夫君是兄弟,自然是妾身的兄弟,適才夫君所言我已經聽見,就叫錦兒來照料兄弟吧!”
    “武鬆……多謝嫂嫂了!”
    武鬆這邊見過了林娘子,又把目光轉到了李師師身上,饒是武鬆天神一般的人物,見到了李師師這般風采,也是頗為吃驚,眼光不由得在李師師身上多停留了些。
    “二哥,這位是……”
    武鬆問道。
    “這位是李師師姑娘,是我的,我的……”
    李寒笑一時忘了文言文裏麵未婚妻是怎麽說的,但是武鬆一看李師師緊緊挨著李師師立刻反應了過來,把目光從李師師的身上挪開,推金山,倒玉柱拜下去,連聲道,“嫂子,武鬆無禮!武鬆無禮啊!”
    所謂“朋友妻不可欺”,武鬆秉持著“非禮勿視”的原則,不敢再看李師師一眼。
    李師師聽了武鬆這一聲“嫂子”,無聲一笑,身子往李寒笑那邊貼了貼,連忙道,“叔叔請起,折煞奴家了。”
    “不敢,不敢,嫂嫂實乃月宮仙子,二哥得妻如此,端的好福氣!”
    武鬆始終保持著彎腰行禮的狀態,絲毫不敢造次。
    “叔叔如此多禮,叫奴家卻不知如何是好了,向日奴家在東京城時,學得滋補藥膳之法,懂些藥理,叔叔害的這瘧疾病乃是耗費元氣的病症,需要小心進補,日後我這邊做些藥膳給叔叔嚐嚐,叫錦兒給叔叔帶來。”
    “武二何德何能,何敢勞煩二位嫂嫂!”
    李寒笑按住武鬆坐下,“兄弟之間,不說外話,兄弟安歇,我們先走,明日再來看你如何?”
    本小章還未完,請點擊下一頁繼續閱讀後麵精彩內容!
    “恭送二位哥哥、嫂嫂!”
    武鬆送四人出去,林衝夫婦回家中去告知錦兒,而李寒笑則是問李師師道,“你來看武鬆兄弟,這是幫我……”
    李師師蕪爾一笑,“公子,師師也不是榆木心腸,不通道理的人,公子如此厚待這位武鬆兄弟,師師怎能不知道公子心中所想?”
    “公子是要成大事的人,自然要天下英雄好漢相助,師師幫不上公子什麽,但是為公子取得人心,維係人際,卻可做得,盡得眾人之心,日後這些弟兄便是公子的股肱之臣,對公子的大業便大有裨益……”
    李寒笑聽了李師師這番話,知道這是李師師要幫他收攬武鬆的心,幫他主動維係人際關係。
    這也是很重要的,比如說像是明朝朱元璋的馬皇後,就是君臣關係之紐帶,維係著朱元璋與部下的關係,無論是老臣還是義子,家裏家外都受到馬皇後無微不至的照顧,客觀上使得眾人更加歸心。
    李寒笑不禁感慨,自古這後宮不是爭寵,就是幹政,爭權奪利,能真心實意幫助皇帝裨補闕漏的皇後能有幾個?
    李師師這是真心的想幫他出把力,在他力所不能及或者是難以麵麵俱到的地方幫他縫補。
    這簡直是太難得了!是賢內助的風範。
    李寒笑心裏麵不禁感慨起來,伸手拉住了李師師的柔荑,開口道,“得妻如此,夫複何求,我現在真有種唐宗得長孫,洪武有馬氏的感覺啊!”
    “洪武?馬氏?公子,這是哪位啊?”
    李師師的詢問也讓李寒笑發覺了自己話裏的問題,現在是宋朝,他說唐太宗和長孫皇後的事情,李師師肯定是知道的。
    但是這洪武皇帝朱元璋和其妻子馬皇後的事情在宋朝之後的明朝,還得好幾個世紀才能發生,李師師自然是不知道。
    “沒什麽……沒什麽……山上晚間風涼,我送你回去休息……”
    “師師還專為公子煮了銀耳蓮子羹,公子飲上一碗嗎?”
    “好!這就去!”
    喜歡水滸:灌口李二郎傳請大家收藏:()水滸:灌口李二郎傳書更新速度全網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