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3章 李二郎將計就計,吳學究懷恨在心
字數:6992 加入書籤
阮小二打定主意,便派人去通知了李寒笑,李寒笑沒想到這吳用這麽快就找到山上來了。
對於吳用的來意,李寒笑猜到了一二,大概就是來商量一起搶生辰綱的事情。
李寒笑也做好了將計就計的準備,叫人把李寒笑帶到正大光明殿內。
吳用到了山上,見梁山氣象一新,各處要塞嚴整,防守認真,吳用看得出來,這李寒笑是有真本事的。
在二關那邊,他還看到了架設在那邊的兩門虎蹲炮,這大炮可是稀罕物啊,一般的山寨就是有心想要也沒地方去弄,就是朝廷也不多。
雖說虎蹲炮樣子小了點,但再小那也是炮,也讓吳用對梁山泊的實力估計又高了幾分!
到了正大光明殿前,吳用見到了那正大光明殿前,停住了腳步。
說實話,這上了梁山之後,見到的種種東西都讓他頗為震撼。
包括這“正大光明”匾額。
一般來說,這占山為王土匪的議事廳,大抵是什麽“聚義堂”,“斷金亭”一類,像是原著裏宋江能弄出來一個“忠義堂”都屬於少見。
但是在這匾額上敢掛“正大光明”四個字的可以說是絕無僅有。
吳用不由得暗自心想,這梁山泊寨主李寒笑恐怕不是個簡單的人,非池中之物,短短半個月,取梁山,敗官軍,練兵馬,整防務,聚好漢,其誌向不小啊!
甚至吳用認為,自己要是扶持此人,恐怕此人相對來說比那晁蓋強多了……
但也正是因為這個愣神,導致他在李寒笑麵前像個傻子一樣,半天都沒反應。
“大膽,見了我們寨主,如此不敬!”
旁邊的“火眼狻猊”鄧飛吼道。
吳用這才反應了過來,一躬到地,口裏開始化解矛盾,“小生是見了真英雄,反而忘了禮數,萬請李寨主勿怪!”
“寨主,這是我舊時相識,‘智多星’吳用吳學究,他與東溪村‘托塔天王’晁蓋晁保正打聽到了一件富貴之事,想說給寨主聽聽。”
阮小二在一旁解釋起來。
“久聞‘智多星’的大名,不知道有什麽財路,要給我梁山泊啊?”
李寒笑明知故問起來。
“李寨主容稟!”
於是,這“智多星”吳用便把生辰綱的消息給說了出來。
李寒笑聽了,故意說道,“這生辰綱,乃是不義之財,我輩取之無妨,多謝吳學究來報信啊,來人,贈予吳學究白銀五百兩,權且作為謝禮,我們弟兄一會兒便去商量商量著這取生辰綱的事情。”
吳用一聽就急了,怎麽拿五百兩銀子就把自己給打發了?那這樣他的計謀可就不能得逞了!
“李寨主,小生此來不為銀錢,隻是想和晁保正與李寨主同取生辰綱,上山入夥啊!”
吳用情急之下,就先暴露了自己的想法。
李寒笑聽了,明白吳用的心思,這個“智多星”是想把自己當槍使去取生辰綱,至於他要求要上梁山,八成就是因為他的老毛病,想反客為主的心思又動起來。
“如今我已經知曉了生辰綱之事,我們弟兄,都是有罪的人,你吳學究和晁保正還是良民,為何非要與我們做這些事情?這生辰綱我自然會去取,不過這件事就不用你二人參與了,來人,再加白銀一千兩給吳學究帶上,送他下山!”
李寒笑語氣斬釘截鐵,這邊鄧飛就已經推著吳用出了正大光明殿,旁邊小嘍嘍取來一千兩銀子,這就是送他吳用下山了。
吳用的計劃完全落空,他現在全是挫敗感,他沒想到這李寒笑不講武德,拿了消息,隻給了錢就把他給打發了,然後準備自己去取生辰綱。
這不是把自己當成賣消息的了嗎?
李寒笑也明白了,他吳用既然和晁蓋準備劫取生辰綱,還敢上山來遊說,這就說明,他們還是有野心的,未來對李寒笑還是有威脅的……
阮小二則是不解的詢問李寒笑道,“寨主,我這位朋友前來報信,想要與那晁蓋入夥,難道不是好事?他足智多謀,江湖上稱為‘智多星’,那‘托塔天王晁蓋也是江湖上聞名的好男子啊!他們若是入了梁山,豈不是更為興旺發達,何故如此?’”
李寒笑哈哈一笑,起身解釋道,“畫龍畫虎難畫骨,知人知麵不知心啊,二郎與他吳用雖然有交情,卻不知道他是什麽樣的人,肚皮裏麵打著什麽樣的算盤。”
李寒笑一邊說,一邊揮手,馬汴便從一旁閃出。
“阮二哥,寨主那日派馬麟和白勝二人去晁保正莊上試探時,也叫我秘密下山,監視晁保正莊園的一舉一動,他們之間的談話,我都聽在了耳朵裏麵,你可知道,這吳用來我們梁山,實際上是想把我們當槍使啊,那吳用實際上是想借著傳遞生辰綱的消息作為進身之禮,和晁蓋入夥梁山,隨後便勸說分化眾人,致使大夥與李寨主反目成仇,最後反客為主!”
馬汴看著阮小二詫異的眼神,還不忘又說了一句,“對了,他吳用最先準備策反的,便是你們阮氏三雄。”
本小章還未完,請點擊下一頁繼續閱讀後麵精彩內容!
李寒笑當時雖然心裏有試探這“智多星”吳用與“托塔天王”晁蓋之意,但是他也不願意錯殺好人,即便是他們有心要去取生辰綱,也不是李寒笑對他們下手的理由,畢竟往日無冤近日無仇。
即便是吳用上山來勸說李寒笑去取生辰綱,也不能代表什麽。
所以,在派出了馬麟和白勝去試探之後,李寒笑又派出了馬汴去秘密監視他們。
李寒笑要明白,這兩個人究竟對自己有沒有威脅,必須搞清楚。
馬汴是做刺客出身的,而且是頂級刺客,隱藏行蹤,躥房越脊,那是家常便飯,信手拈來,他在晁蓋家屋頂潛伏,把吳用和晁蓋的所有談話弄了個明明白白,清清楚楚,一字不落的匯報給了李寒笑。
李寒笑這才明白,這個吳用的心腸還是如此歹毒,已經把算盤打到自己身上了,可謂是利害相關,他出手,也是他吳用自找的。
不過,從馬汴的報告上來看,這個“托塔天王”晁蓋還是並不與吳用同流合汙的,吳用那些損人利己的想法,晁蓋都沒有讚同,所以李寒笑並不準備對晁蓋做些什麽。
“啊?這……我何嚐想到啊……”
阮小二吃驚得很,叫嚇了個不輕,他們兄弟三個,那是直腸子的漢子,哪裏想得到這麽多彎彎繞,更沒想到吳用是拿他當槍使了!
“那我……這是……引狼入室了?”
阮小二摸著腦袋,不敢相信的說道。
“哈哈,二郎不必掛心,實話告訴你,這生辰綱的消息,‘赤發鬼’劉唐兄弟這就告訴我了,這是我將計就計,讓他吳用有壞心無處使,你沒什麽罪過!”
李寒笑安慰了阮小二後,又和馬汴說道,“馬汴兄弟,這吳用在我們這裏吃了閉門羹,必然不會善罷甘休啊,此人日生千計,睚眥必報,回去肯定不會就此罷休,你去東溪村繼續打探消息,回報山上!”
“是!”
馬汴答應了一聲,立刻下山,繞路騎馬,趕在吳用前麵回了東溪村,那吳用騎的是毛驢,走的速度太慢,根本趕不上在馬汴前麵回去。
而吳用看著驢背上的一千兩銀子,好氣又好笑。
要是他肯安安生生的過一輩子,這一千兩銀子也是夠他一輩子的花銷了。
但是,他偏偏就根本不是安分守己的人,他看到了這些銀子,隻覺得侮辱。
他李寒笑也太藐視自己了!
自己也是有大才的人,李寒笑卻隻是要了消息,拿銀子打發了自己,還拒絕了他要求入夥的提議!
原本吳用還想著,李寒笑要是真是個豪傑,他吳用輔佐他又何妨?
難不成,他吳用就不如梁山泊上的那些人?
結果,李寒笑根本就沒看得上他!
想到這裏,吳用倒是想證明一下,究竟是自己強,還是他李寒笑厲害。
在毛驢的顛簸之中,他似乎也想清楚了一個新的計策。
既然他吳用反勸說李寒笑去取生辰綱,以此想要上山入夥的計策失敗了,那他也不妨將計就計,來個禍水東引。
他李寒笑現在肯定是要去取生辰綱來,他想要讓楊誌和李寒笑先拚命。
就算他李寒笑了得,對付完了楊誌,他怕是也得損兵折將。
而吳用呢?將計就計,去叫其他山寨取生辰綱,在李寒笑他們打贏之後,再去螳螂捕蟬,黃雀在後,把李寒笑幹掉!
甚至,他們還可以把這個消息透露給不止一個山寨,叫他們去爭搶生辰綱,楊誌和李寒笑別管多了得,雙拳難敵四手啊!
而他和晁蓋則是在黃雀之後,再加一層保險,無論來了多少山寨的人,他們隻對最後奪取到生辰綱者下手,來個鷸蚌相爭,漁翁得利。
這一個計策,倒是和李寒笑、聞煥章想的不謀而合了。
至於怎麽去那些勸說其他山寨的土匪,他吳用現在也有了辦法,畢竟這一千兩銀子不是在這呢嗎……
不過,還有一個難點,那就是雖然按照他的這個想法,像是養蠱一樣,讓這些人為了生辰綱自相殘殺的一陣去搶奪,最後剩餘下來的人肯定是損失慘重的,但是就他和晁蓋倆人,估計還是對付不了。
還是需要人手!
吳用還得去想方設法的招募幾個幫手,這個計策才能奏效。
等到這邊回了東溪村,吳用見了那“托塔天王”晁蓋,說了李寒笑給了一千兩銀子算是買了消息,還不同意他們兩個入夥的事情,晁蓋也是失望的很。
“既然無人相助,那你我兩人如何取得這生辰綱?”
晁蓋還是想取這生辰綱,但是考慮到實力差距,他還真打了退堂鼓。
“哥哥,也不是沒有辦法,既然勸說不了那李寒笑,還勸說不了別人嗎?”
吳用這話倒是引起了晁蓋的興趣,晁蓋連忙問起,“學究是什麽意思,我們再去找別的山頭去問嗎?”
吳用陰險的一笑,“如今的事,這李寒笑必然要去取生辰綱,他和楊誌誰能贏,還很難說,我們要是能多勸說幾個山頭來,不僅能對付楊誌,也能對付得了李寒笑,他們還能自相殘殺,最後打得奄奄一息了,我們再螳螂捕蟬,黃雀在後!”
小主,這個章節後麵還有哦,請點擊下一頁繼續閱讀,後麵更精彩!
“啊?”
晁蓋之前剛剛跟上了吳用的思路,此刻又跟不上了,被落下了十萬八千裏。
“這,這不對吧?”
晁蓋心說這方法倒是沒啥毛病,有點那種驅虎吞狼的意思,但是這樣做,有點卑鄙,不符合江湖道義啊!
“有什麽不對,晁大哥,你仔細想想,這李寒笑為什麽不讓我們入夥梁山?拿錢打發了我,這說明他要獨吞生辰綱啊!這些山寨哪個不是一樣,占山為王,打家劫舍,號稱是劫富濟貧,扶危濟困,你可見過他們真的做出了這些事情?不過是空話,其本質與那些害民賊沒什麽兩樣,就是死上千八的,也沒什麽要緊嗎!”
“而且,我們要是得了這生辰綱,自然要還之於民,這是為百姓著想,所謂得民心者得天下啊,哥哥,這百姓難道還不高於所謂江湖義氣嗎?哥哥!這是大義,自古做大事者,哪有不犧牲些東西的,量小非君子,無毒不丈夫啊!”
吳用這套似是而非的話,直接就給晁蓋洗腦了,他的中心思想就是兩個,一,這些人不是好人,不會拿著生辰綱去還之於民,所以利用他們你別有心理壓力。
第二個就是,吳用在強調,他們拿了生辰綱,就能還之於民,這是為老百姓做好事,而其他的山寨做不到這一點。
他在拿所謂的“大義”來壓晁蓋,讓晁蓋心安理得的為了所謂的“大義”去同意犧牲那些人來當炮灰,實際上就是在混淆概念。
而晁蓋現在就是被吳用口中所謂的“大義”給壓的不得不同意,因為誰也不願意承認自己罔顧所謂的“大義”,而且還是晁蓋這種心裏確實在乎這些的人。
“好吧……既然如此,我也沒什麽說的了,為了大義,我們便幹上這一回,事成之後,我們將生辰綱散給百姓,你我留下一點,尋個沒人的地方,安度餘生如何?”
喜歡水滸:灌口李二郎傳請大家收藏:()水滸:灌口李二郎傳書更新速度全網最快。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