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07章 智多星提議蕩村寨,張知府欲見宋公明
字數:5948 加入書籤
“大人,您可見這梁山泊東、南兩側的村落,在其六十裏範圍內的,就有東溪村、西溪村、還道村、石碣村、丁楊村、百草村、穆家寨、犁刀村等十五六個村子,共計人口上萬之眾,如果不把他們強行遷走,隻怕是到時候梁山泊下山,他們就會成為梁山泊的補給站,而且這些村子裏麵,已經有村落與梁山泊賊寇沆瀣一氣,狼狽為奸了。”
“智多星”吳用正在一點一點的說服著張叔夜,而張叔夜聽了“智多星”吳用的話之後,態度也是越來越認可,此時則是詢問道,“已經有村子裏麵的百姓與梁山泊賊寇同流合汙?那你說是哪個村子?”
張叔夜覺得有村落能夠與土匪沆瀣一氣,這個就很不可思議,因為自古以來這匪徒就是坑民害民為生的,老百姓恨他們都來不及,怎麽可能和他們沆瀣一氣呢!
“這最與梁山泊所沆瀣一氣的,當屬這石碣村與東溪村,這石碣村原本就是梁山泊邊上的一處小小漁村,那裏的石碣湖與水泊梁山是一脈之水,據我所知,那水泊梁山上就有不少石碣村的人,整個石碣村也是在那水泊梁山的庇護之下,這個村子裏的人也是為水泊梁山充當耳目啊。”
這石碣村阮氏三雄在梁山泊上的事情,這“智多星”吳用是知道的,既然阮氏三雄不能為他所用,那賣起石碣村和阮氏三雄來就是他得心應手的事情了。
“還有那東溪村,東溪村是個大村鎮,那鎮上的保正‘托塔天王’晁蓋與那梁山泊賊寇勾結,在村中圈地,估計是要給那些匪徒播種糧食,要是不早早產出,若是讓東溪村給那水泊梁山提供了梁山,可就晚了!”
至於那“托塔天王”晁蓋,“智多星”吳用也是毫不猶豫的就給賣了,這麽長時間以來,自從在黃泥崗上“智多星”吳用拋棄了“托塔天王”晁蓋逃跑之後,他也是在密切關心晁蓋的情況。
原本,吳用這家夥還是對晁蓋多少有些內疚的,但是後來他居然發現李寒笑和晁蓋達成了合作關係,“托塔天王”晁蓋居然加入了水泊梁山,這就讓他吳用坐不住了。
吳用心說你晁蓋怎麽都行,怎麽能和李寒笑沆瀣一氣呢?沒有他李寒笑,他吳用何至於落到了這個地步呢?
但是,他就一點兒也想不起來,想當初晁蓋並不願意和水泊梁山起什麽衝突,是他“智多星”吳用用盡了各種辦法勸說“托塔天王”晁蓋去算計水泊梁山的,最後又是他對不起晁蓋,在黃泥崗上丟掉了這位“托塔天王”,當了逃兵自己逃命去了的事情。
可以說,“托塔天王”晁蓋根本是不欠他吳用什麽的,反而是他“智多星”吳用這個家夥欠了晁蓋的 但是他卻並不這麽認為。
按理說,“智多星”吳用的這種想法,應該是很不對的,很錯誤的 但是遺憾的是他並不這麽認為,那條他既然被稱為“智多星”總得是個很聰明的人吧,不應該看不透這個道理啊?
這就得說到人性了,人啊,在不知道怎麽辦的時候,總是會找出一些無比荒唐但是似乎又能說得過去的,似是而非的理由來行事,你說他明白明白這個理由的荒唐,到底信不信呢?自然是有待商榷的,而且經常是有些人得強迫著讓自己相信一些自己說的那些荒唐的事情,他吳用就是這樣……
“你的意思是說,這東溪村的保正晁蓋與梁山泊民匪勾結,在東溪村為水泊梁山屯田種地?”
張叔夜心說這個事情可是不小,如果長此以往下去,水泊梁山如果在水泊梁山外部建立了一些具備大麵積土地的,類似於後漢三國時期的“軍屯”,用以解決糧食問題,那可就不好辦了!
剛剛這“智多星”吳用說了這麽多,就是準備讓張叔夜在糧食補給問題上先把水泊梁山給掐死,他張叔夜也聽進去了。
現在,水泊梁山已經開始想要解決這個問題了,這豈能容忍!
必須掐死在搖籃裏!
“你所說這件事,我看雖然宜早不宜晚,但是一時半刻隻怕是難以做得了啊……現在人手不夠,又是將才匱乏,軍力也不濟,我初來乍到,也沒有辦法一時間把那麽多事情全部做到,但是你說的這東溪村的事情,倒是可以現在去辦,叫我兩個兒子領一隊兵馬去把那什麽保正捉回來審問。”
張叔夜想著的是現在他們對於水泊梁山的情報還是太少了,既然這個東溪村的保正“托塔天王”晁蓋是水泊梁山的人,他還在水泊梁山之外,在朝廷目前控製的村鎮裏麵,那就先把他給捉回來。
畢竟,這晁蓋在水泊梁山之外,就是水泊梁山的賊寇知道了這件事情,想來救人,那也得不短的時間,等到他們趕到了東溪村,人早就被張伯奮和張仲熊給抓回來了,不會出什麽問題。
至於為什麽不用張保,是因為張叔夜認為,一來這個張保看著武藝是不錯,但是並不像是個聰明人,此前還是一個小官承信郎,並沒有領兵經驗,在他看來,用來衝鋒陷陣當個將領用用尚可,獨自領軍不行。
本小章還未完,請點擊下一頁繼續閱讀後麵精彩內容!
另外,他就是想要曆練曆練他這兩個兒子張伯奮和張仲熊,這張叔夜可是對他們兩個寄予厚望,在張叔夜看來,自己這倆兒子的武藝比自己強多了,他可是盼著日後把這兩個兒子培養成才,日後為國效力於疆場,能夠直破漠北,封狼居胥呢!
但是,之前張叔夜這兩個兒子歲數較小,隻是跟著張叔夜在任上擊退過一些少量的匪徒而已,大場麵還是沒見過,得曆練曆練。
所以,張叔夜希望這回就當作給他兩個兒子練兵去了。
“大人,這……‘托塔天王’晁蓋也是江湖上聞名的人,有些武藝,莊上還有不少莊客……”
“智多星”吳用見張叔夜似乎有輕視之意,不由得出言題型一聲。
誰料想他還沒說完話,就被這張叔夜給打斷了,“此事倒是沒什麽怕的,你不知道我那兩個兒子也是自幼習武,武藝高強的人,叫他們領二百人前去,還怕抓不回來一個小小的保正嗎?”
張叔夜這個人,雖然說是能文能武,但是他肯定也是以文官自居,畢竟,這北宋可是重文輕武的風氣,他雖然熟悉武事,但是對於武夫,未必肯看得高了,就連他教練自己的兩個兒子,也讓兩個兒子以讀書為主,練武為輔,還經常告訴他們兩個當年魏國公韓琦的經典語錄,“東華門唱名才是好男兒!”
他看不起“托塔天王”晁蓋啊,他認為,一個小小村落裏麵的保正,手下的莊客不過是一群村民,又有何能為?又何能為?
“智多星”吳用聞言,便緘默不言了,他知道,這張叔夜現在不是特別的信任自己,所以自己就是再說些什麽也沒有用,倒不如就讓他們率兵過去碰個壁,撞了南牆,出血了,他們就知道疼了,就知道自己所言非虛了,到時候這張叔夜就會意識到自己的重要性,更加的重視自己。
這便是那“智多星”吳用的心中所想,至於說這二百官軍的死活,他好還真不在乎,不在他的考慮範圍之內,在他看來,隻要對自己有利就行了,二百人就二百人吧,他張叔夜也不缺這二百,死了就死了。
張叔夜說完之後,還不忘了“智多星”吳用,對那吳用說道,“吳用先生,你還是頗有見地的,你看看願不願意留在濟州城我的幕府裏麵做事,若是日後為國效力,為朝廷建功,自然保你升遷。”
張叔夜是非常的求賢若渴,不管怎麽,“智多星”吳用的這一番說辭還是頗有見地的,足見其胸中還是頗有墨水的,這樣的人,也是張叔夜他所急需的人才。
“小生自然肯為國家出力!”
“智多星”吳用躬身說道。
“對了,聽聞此地下轄的鄆城縣有個人物,叫‘呼保義’宋江的,是衙門中的小吏 你可認識啊!”
張叔夜的突然問起,讓“智多星”吳用內心一震。
果然,宋江還是名氣太大,這個張叔夜也聽說過他!
宋江這個人,才學有,但是並不是頂尖,但是就是名氣大,這古代名氣越大的人,越受人尊重,越被人重用。
就比如說是這想當年戰國時期的“戰國四公子”吧,他們四個可是堪稱當時名氣最大的人。
可是,他們又有什麽真才實學呢?除了“信陵君”魏無忌能力確實高出其他人一籌,“竊符救趙”神來之筆之外,剩下三個都是言過其實的人。
最年長的是孟嚐君,他的權勢達到了所謂卿大夫的巔峰,他不是諸侯,但比諸侯還有威望,他有自己的私人軍隊和封地,是有實無名的小諸侯,晚年時,他已經具有超越諸侯國隸屬的獨立性,可說實在的,這個人本身道德水準不高,才華非常一般,長的不好看,還有一種貴族的驕橫和殘暴,被嘲笑了,就滅了人家一縣,殺了很多人可見不是個什麽好人。
和孟嚐君最像的是平原君趙勝,這個人其實更加平庸,但他的最大優點是“為之奈何”,他沒有孟嚐君那樣的權勢和影響力,沒有超越過諸侯國,一生都給趙國效力,有過上下,但波折不大,也沒聽說過他有什麽名垂青史的言論和事跡,他的故事都是什麽不交租、殺妾、毛遂自薦、李同勸諫啥的都是他做錯了他的門客罵他,秦趙長平之戰,愣是出力出不上,憑借他的影響力,連任意的一國援軍都弄不來。
至於春申君,他是不是可以放到四大公子裏是值得商榷的,但是他去獻懷了自己孩子的女人給國君,簡直是呂不韋的老前輩,光彩不到哪裏去……
宋江就和他們四個差不多,但是宋江沒有他們那種顯赫的出身,宋江這個人長相其貌不揚,但是他名聲大,隻要遇到有困難的人他甩手就是一錠銀子過去。
這也是宋江的本事,他仗義疏財的對象很廣泛不分高低貴賤,對不同需求的人,有不同的幫助方法。這些人就是宋江名聲傳播的主要力量,官吏們得到宋江的幫助自然就會在官吏中間傳播他的好名聲,當然,這樣的傳播不會太遠,隻能局限在州縣之間,比如說賣唱的的閻婆母女受過他的恩惠,可後來成了殺身仇人,賣糟菜的唐牛兒,常得宋江齎助,可害了他無故充軍,賣湯的王公,曾許下他一副棺材本,但也沒兌現,宋江犯事跑了。
小主,這個章節後麵還有哦,請點擊下一頁繼續閱讀,後麵更精彩!
至於他他幫助的江湖俠士就不一樣了,因為他們的工作性質, 他們具有流動性,今天在濟州,說不定明天就在滄州了,他們受到了宋江的恩惠,自然就會把他的好名聲帶到了其他州縣。特別是這些綠林好漢之間都有一定的聯係,他們的口耳相傳就更加厲害了。
更何況,鄆城縣當時是南北客商往來頻繁的樞紐,江湖人士在那裏來來往往,宋江的事跡自然傳播很廣。
吳用說實話,心裏不服,因為他清楚,宋代胥吏蔽上欺下,侵官病民,根固窟穴,締交合黨,確實很有神通。
他們比官辦事能力強,而又待遇低,甚至沒有正當的收入,更沒有升入官的可能;他們了解和熟悉本衙門和本地情況,但在本衙裏又沒有決策權力。
所以他們腳踩黑白兩道,在合法與非法之間撈取個人最大的利益。由於他們沒有受過儒家經義熏陶,在幹非法的勾當和與黑道人物往來時,不會有很多心理障礙。
所以,宋江的名聲其實並沒有看起來的那麽幹淨,那麽的厲害,實際上也是又走在黑白界限之間才弄出來的,因為吏胥與黑道之間沒有不可逾越的界限,而且越是膽大冒險,敢於闖越這條界限的人,在江湖上就愈有威望。
宋江就是這樣的人,他的名聲,除了鄆城縣的老百姓認,剩下的最大受眾是誰?全是江湖上的不法之徒,遊走在黑白兩道之間的。
既然如此,宋江,他自己又怎麽能幹淨的了呢?
喜歡水滸:灌口李二郎傳請大家收藏:()水滸:灌口李二郎傳書更新速度全網最快。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