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60章 轟天雷藏炮擊敵,王舜臣忍痛飛矢
字數:7160 加入書籤
韓世忠與齊泰兩路出擊,山風掠過天門棧道,將齊泰的赤色披風扯得獵獵作響。
這位西軍老將眯眼看著帶領著一隊人馬,橫刀立馬的“九紋龍”史進,右手狼牙棒在青石上拖出串串火星。
按說像是狼牙棒這種打擊類兵器,一般來說是遊牧民族比較喜歡用,但是西軍麵對著西夏,西夏的“步拔子”,“鐵鷂子”無一例外都是身披重甲的軍隊,打擊類兵器還真比銳利兵刃要好用得多。
齊泰作為西軍老將,在兵器的選擇上也是經曆了從利器,到鈍器的這一個階段。
他剛剛率軍殺上來,就看到了“九紋龍”史進手持三尖兩刃四竅八環刀 ,帶著八百兵馬在此結陣,嚴陣以待。
八百少華山士兵在他身後結成鐵壁陣,盾牌間隙中探出的鉤鐮槍泛著幽藍寒光。
“呔!老兒,那日我叫那王舜臣耍詐傷了,被你們捉去,今番正是雪恥報仇的時候!我九紋龍今日要砍你的狗頭!”
“九紋龍”史進上次因為沒有防備他王舜臣的連珠箭而慘遭落敗,但不是說他打不過王舜臣,要是提前知道王舜臣有這一手,他提前防備,也不會被王舜臣得逞。
"黃口小兒也敢稱龍?"
齊泰突然暴喝,座下烏孫馬人立而起,碗口大的鐵蹄踏碎凍土。
那齊泰偏要挫一挫“九紋龍”史進的威風,故而手中狼牙棒挾著風雷之勢橫掃,棒頭上的七寸鐵釘直取史進腰腹。
“九紋龍”史進看在眼裏,卻不躲不避,要在眾人麵前顯示手段,否則別人都會認為自己之前敗給了王舜臣,乃是他武藝不精!
那把三尖兩刃刀自下而上斜撩,刀刃精準切入狼牙棒銅環縫隙。
金鐵交鳴聲震得崖壁上表層的塵土簌簌而落,兩人戰馬錯蹬的刹那,史進突然探身抓住齊泰束甲絲絛。
"下來!"
要是現在能夠透過甲胄,則必然可以看到“九紋龍”史進臂上青龍紋身虯結暴起,竟將二百餘斤的齊泰拽離馬鞍。
西軍陣中驚呼未起,拳怕少壯,史進可要比齊泰年輕多了。
但那齊泰也是老辣,雖然慢了一步,但經驗豐富,左手已閃電般抽出鞍邊流星錘,鏈子纏住史進刀杆猛地發力。
這兩人“咕咚”兩聲,同時墜馬,在少華山的的山道上滾作一團。
“九紋龍”史進後腦即將撞上尖石時,忽然腰身一擰,三尖刀柄尾重重戳進地麵,巧妙的借這反衝之力騰空翻起,刀鋒貼著齊泰麵門劃過,削斷數縷花白須發。
而這位老將的身手可就沒有年輕人史進那麽靈活了,而且他是在斜坡上往下滾,根本停不下來。
他改變思路,不想停下來,而是就勢滾入自家後麵的重甲兵陣中,叫士兵抓住自己,隨即起身抓起麵鐵盾擲向追擊的“九紋龍”史進。
包鐵木盾被三尖刀劈成兩半,飛濺的木屑在“九紋龍”史進臉上劃出血痕。
"好個老匹夫!倒是油滑得如泥鰍!"
“九紋龍”史進抹去臉上血跡,突然旋身衝上前去,劈翻兩個逼近的西軍刀牌手。
齊泰趁機翻上親衛牽來的黃驃馬,狼牙棒指天畫圓:"全軍上前!給老子碾碎這夥草寇!"
身披鐵甲的西軍士兵前牌後槍,長槍如巨蟒昂首,鋒矢陣頭三排皆是手持斬馬麻紮刀的巨漢,如牆推進,隨即兩翼又來了幾十騎兵向前突襲,這齊泰用兵陣勢可謂是非常之穩。
“九紋龍”史進冷笑一聲,直接就打了一個呼哨,示意伏兵,山道兩側鬆林突然射出數十條套索,專絆西軍戰馬前蹄。
西軍騎兵猝不及防當先十騎轟然倒地,在斜坡上向後便滾去,前隊騎兵倒撞後隊步兵,後方西軍步兵的陣型自然是頓時大亂。
“九紋龍”史進看準了這個機會,借著俯衝下去的衝擊力,直接就是單騎突入敵陣,手中三尖刀左挑右劈,專尋甲胄關節處下手,要不然他批前麵這些個身披步人甲的重甲步兵,也是挺費勁的。
齊泰眼見騎兵接連墜馬,步兵批量陣亡,雙目赤紅地催馬上前,手中狼牙棒使招"力劈華山",砸向“九紋龍”史進。
棒影未至,勁風已壓得“九紋龍”史進呼吸一窒這老將雖然年紀是大了點,但是手裏的狼牙棒起碼有個三四十斤的重量,是當真不輕巧的兵器,砸上一下不死恐怕也得半殘啊。
“九紋龍”史進忽然矮身貼住馬頸,放低了身為,“以空間換時間”,手中的三尖刀自腋下反刺出去,居然做到了後發先至,刀尖擦著齊泰護心鏡劃過,在魚鱗甲上犁出串火星。
此時,兩人的戰馬再次首尾相接時,“九紋龍”史進突然探手抓住齊泰獅蠻帶。
老將齊泰隻感覺自己後腰上出現了一股被人往後拉的力道,瞬間也是明白怎麽回事了,此時兩人的距離太近,兵器派不上用場,他也隻能夠揮肘猛擊史進。
“九紋龍”史進根本不怕,雙方都披甲呢,就是肘擊打上了也是沒有殺傷力的,卻見他“九紋龍”史進借力躍起,雙腿絞住齊泰脖頸用出來了一招“奪命剪刀腳”。
這章沒有結束,請點擊下一頁繼續閱讀!
齊泰被史進搞得失去了平衡,坐下的黃驃馬受驚而立,將二人甩落馬背。
“九紋龍”史進就勢滾到齊泰背後,拽過三尖刀來,用那柄尾銅錘狠狠砸向其後腰。
雖說是鈍器,但是“九紋龍”史進是往他齊泰腰眼要害上下的手,腰眼穴位於腰部第三椎棘突左右3~4寸的凹陷處,居環繞腰部的“帶脈”之中,為腎髒所在部位,是人體要害所在的部位,就是一個年輕人被砸上一下,都會夠嗆,更別提是齊泰這個年紀的人了,挨上一下那還不得高位截癱啊?
千鈞一發之際,齊泰也是反手拔出腰間短柄斧格擋。
斧刃與銅錘相撞迸出火花,老將順勢前滾脫出絞殺,後背魚鱗甲卻被刀鋒挑開三道裂口,史進調轉刀柄,三尖兩刃刀瞬間上挑,前麵的三個刀尖齊齊刮在了齊泰的後背上,把魚鱗甲刮下來了無數的甲葉子,好懸直接傷了他的皮肉。
史進正要追擊,忽覺腦後生風——竟是齊泰部下擲出的流星錘破空襲來!
“九紋龍”史進旋身劈開鏈錘,卻被餘勢帶得踉蹌兩步。
齊泰趁機搶過親衛長槍,一招"毒龍出洞"直刺史“九紋龍”進咽喉。
槍尖距喉頭三寸時,“就”史進突然一腳踢出,來了招“倒踢紫金冠”,擋住了槍杆,三尖刀順勢橫掃,將硬木製造的槍杆直接給斬作兩截。
"好個下盤功夫!"
齊泰棄槍大笑,臉上刀疤猙獰扭動,"且看你能毀掉我幾杆長矛!"
話音未落,西軍陣中突然擲來十數杆短矛,“九紋龍”史進舞刀成輪,不敢有半點放鬆,使出真本事來格飛大半,仍被兩杆擦破肩甲。
見自己受傷,“九紋龍”史進不由得怒目圓睜,突然扯開戰袍露出其紋著九條青龍的精壯胸膛,大吼起來:"老狗可敢卸甲與某步戰?"
齊泰正要應戰,忽見山道轉角煙塵大作,其部下華業手使雙刀,劈開兩個攔路嘍囉,帶著三百輕騎旋風般殺到:"將軍稍歇!待末將取了這廝首級!史進,你找死!"
“九紋龍”史進見援軍已至,虛晃一刀翻上自己的火塊赤戰馬,臨走前故意將齊泰剛剛在打鬥中掉落在的鎏金獅蠻帶挑在刀尖。
“老匹夫,不過爾爾!”
史進的嘲笑聲由遠及近。
"華業,你給老子追上他,亂刀給我砍死他!"
齊泰捂著散開的戰甲暴跳如雷。
華業雙刀如雪,帶著輕騎緊咬史進不放,轉過三道山彎,忽見“九紋龍”史進單騎立在狹窄棧橋前,身後雲霧繚繞深不見底。
這使雙刀的驍將勒住戰馬,鼻翼微動——風中飄來若有若無的硫磺味。
"華將軍,你這五大三粗的漢子,怎麽止步不前?莫不是怕了?"
“九紋龍”史進刀尖垂地,胸前青龍紋身隨呼吸起伏。
華業眼角抽搐,被侮辱說他沒有膽子敢殺上去,這對於他來說確實是一個不小的羞辱。
但見對方僅帶十餘名親衛,華業終於按捺不住殺意:"兒郎們,取九紋龍首級者賞銀百兩!"
三百鐵騎擠上五尺寬的棧道,無數的馬蹄將木板踏得吱呀作響。
“九紋龍”史進且戰且退,每次刀光閃過必帶起蓬血雨。
當最後一名西軍輕騎踏過第七塊刻著暗紋的青石板時,山崖背麵淩振的火繩已燃到末段……
此刻天門棧上,“青麵獸”楊誌正用刀尖挑飛鬥篷上的露水。
山風卷著雨水抽打在臉上,這位“青麵獸”卻如石雕般紋絲不動。
當鎏金盔的反光出現在第七折山道時,他玄色令旗猛地揮下。
藏在岩縫中的“鐵叫子”樂和立刻斬斷繩索,浸泡過桐油的麻繩燃起幽藍火焰,順著引線竄向三十六處斷龍扣。
一瞬間,“轟天雷”淩振飛炮響了,之前楊誌那邊的火藥也炸了,那條棧道立刻被炸得四分五裂,十不存一,寸寸崩碎在了山崖之上!
"天亡我也!天亡我也!"
華業雙刀劈碎兩支毒箭,眼睜睜看著三十丈棧道在腳下崩塌,滿眼都是不甘的神色。
這位使雙刀的驍將最後看到的,是“青麵獸”楊誌冷峻如霜的麵容。
齊泰此時率軍跟了上來,正好看到了如斷線風箏一樣落下的華業,心裏麵猶如刀攪。
“跟我上!”
齊泰眼睛都紅了,帶著一隊步兵就要走陡峭小路向上,但楊誌他們的箭矢非常猛,在齊泰的戰馬在圓石上打滑跪倒時,三十支窩弓毒箭同時激射,將他釘在褪色的"齊"字戰旗上。
血順著棧道裂縫滴落深澗,把水的顏色攪動的成了暗紫色。
這場戰鬥已經從清晨打到了申時,西軍!可謂是死傷慘重,原本被王舜臣寄予厚望的韓世忠也被二解率領兵馬攔住,沒能衝上去。
殘陽將石牆關染成血色時,王舜臣終於親臨陣前,損失太大,他隻能親自來了。
當然,李寒笑這邊也不是沒有損失,他們的防線已經被攻破了四道,隻剩下三道了。
本小章還未完,請點擊下一頁繼續閱讀後麵精彩內容!
韓世忠銀槍挑飛三支弩箭,槍尖點在垛口青石上借力騰空,竟如鷂子翻身躍上第五關的土牆。
“九紋龍”史進暴喝躍下,三尖兩刃刀帶著破風聲劈向少年將軍麵門。
韓世忠旋身避過致命一擊,槍杆橫掃擊飛兩名守軍,忽然瞥見王舜臣的穿雲弓已滿如圓月——三棱箭簇正對“九紋龍”史進後心!
"小心!"
卞祥的宣花大斧破空而至,斧麵精準磕飛冷箭,“鐵背蒼狼”山士奇鐵棍橫掃,將攀牆的鉤鐮手砸得顱骨碎裂。
李寒笑的三尖兩刃刀劃過弧形寒光,刀背拍在韓世忠肩甲借力反躍,淩空大喝一聲:"淩振!看你的了!"
李寒笑把王舜臣放到了這麽近的位置,就是為了複製李雲龍一炮炸死阪田大佐的壯舉!
藏在上麵由“轟天雷”淩振掌握的大炮轟然怒吼,炮口噴出的鐵砂和炮彈將王舜臣的帥旗攔腰擊斷。
戰馬驚蹶,直接將神箭將軍掀翻在地,彈片嵌入右肩的刹那,王舜臣咬牙抓起弓箭回身射出。
要論箭術,王舜臣的箭術是天下最迅速的,不為過!
但見那箭矢穿透兩百步硝煙,正中淩振左肩,力道之巨竟將這大宋第一炮手釘在了身後鬆樹上。
關鍵是這距離足有兩百步!
嶽飛雖然在曆史上能開三百斤的弓,可以射一百五十步,但那並不是倉促之間的瞬發。
而這王舜臣可是倉促之間,瞬發箭矢,不僅可以射二百步的距離,而且還能夠直接威力不減,穿了“轟天雷”淩振的肩膀。
這樣的射術,李寒笑自愧不如,恐怕不管是“小李廣”花榮,還是那“小養由基”龐萬春,都不是他的對手啊!
"撤!"
王舜臣滿口鮮血的怒吼震醒呆滯的官軍,韓世忠銀槍舞成雪輪挑飛三支弩箭,楊維忠率弓弩手以箭雨壓製追兵,掩護他們撤退。
此戰西軍折損三員大將,而梁山好漢僅“轟天雷”淩振重傷昏迷,少年王彥左臂被流矢擦傷。
喜歡水滸:灌口李二郎傳請大家收藏:()水滸:灌口李二郎傳書更新速度全網最快。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