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98章 炎馳道

字數:4779   加入書籤

A+A-


    郭朝帶著職業的微笑,走到一位正在樹蔭下歇息的老人身旁,拱手道:
    “老丈,打擾了。我等是大唐來的,初到大炎,對貴國這道路建設頗為好奇,不知能否請教一二?”
    老人眯著眼打量了一下郭朝等人,見他們衣著不凡,氣度不俗,便放下手中的水壺,緩緩說道:
    “你們是從大唐來的?稀罕啊。這路啊,叫炎馳道,可是個好東西!”
    “炎馳道?”郭朝重複了一遍這個陌生的名字,“敢問老丈,這炎馳道有何妙處?”
    老人指著正在鋪設的木軌和鐵條,語氣中帶著一絲自豪:
    “看到這些沒?等鋪設好了,這上麵能走好多馬車和戰車,日行千裏都不在話下!到時候啊,咱們大炎的貨物就能快速運到各地,百姓也能更快地出行,多方便啊!”
    遠處,杜如晦聽著老人的話,眉頭緊鎖。
    日行千裏?
    這未免也太誇張了吧?
    他實在難以想象,這些木軌和鐵條組合起來,如何能達到如此神速?
    這炎馳道,在他看來,著實有些抽象,難以理解。
    老人繼續說道:“想當年,秦始皇修建馳道,何等輝煌!如今,陛下聖明,要複辟秦馳道的輝煌,造福萬民!這炎馳道啊,就是比照著秦馳道修建的,隻不過更加完善,更加先進!”
    “秦馳道?”杜如晦聽到這三個字,心中猛地一震。
    他恍然大悟,原來這炎馳道是效仿秦馳道而建!
    他依稀記得史書上關於秦馳道的記載,那可是耗費巨大的人力物力修建而成,方便秦始皇巡視天下,但也給百姓帶來了沉重的負擔……
    杜如晦沉吟片刻,忍不住開口道:“老丈,這炎馳道固然便利,但修建起來耗資巨大,不知大炎國庫……”
    他頓了頓,委婉地問道:“可還充裕?”
    老人爽朗一笑,打斷了杜如晦的話,“這位先生,你有所不知啊!咱們大炎國庫可是豐盈得很!陛下體恤民情,輕徭薄賦,百姓安居樂業,國庫自然充實。這點錢,對咱們大炎來說,算得了什麽?”
    一旁的柴紹和秦瓊也湊上前來,好奇地問道:“杜大人,這秦馳道是何物?竟讓您如此驚訝?”
    杜如晦解釋道:“秦馳道是秦始皇下令修建的,連接全國各地的道路,耗費了巨大的人力物力。雖方便了秦始皇巡視,但也給當時的百姓帶來了沉重的負擔。”
    他指著正在鋪設的炎馳道,語氣中帶著一絲惋惜,“這炎馳道規模如此宏大,恐怕耗資更甚於秦馳道,大炎竟有如此財力,實在令人難以置信。”
    秦瓊和柴紹聞言,也不禁倒吸一口涼氣,麵麵相覷。
    他們久經沙場,深知糧草輜重的重要性,更明白修建道路需要耗費多少人力物力。
    大炎竟有如此財力修建如此規模的道路,實在令人匪夷所思。
    杜如晦看著老人,惋惜地說道:
    “老丈,如此巨大的人力物力,若是用於發展農耕、興修水利,豈不是更好?為何要浪費在這炎馳道上?”
    老人聞言,卻搖了搖頭,笑道:“先生此言差矣!這炎馳道修好之後,各地貨物運輸更加便捷,商業繁榮,百姓收入自然增加。
    而且,有了炎馳道,軍隊調動也能更加迅速,保衛國家安全也更有保障。這哪裏是浪費,分明是造福萬民的大好事啊!”
    他頓了頓,又補充道:“你們是從大唐來的,想來對秦馳道應該有所了解。可你們知道,這炎馳道比秦馳道更寬,更平坦,也更加堅固。而且,咱們這炎馳道……”
    老人神秘一笑,指著遠方,說道:“那可是還有更大的玄機呢!” 他伸手指向遠處,說道:“你們看,那邊……”
    老人指著遠處連綿起伏的山巒,語氣中充滿了自豪,“你們看到了嗎?這炎馳道,不僅要修到遼東城,還要……修到大唐去!”
    杜如晦、秦瓊和柴紹三人聞言,頓時愣住了。
    他們麵麵相覷,仿佛聽到了天方夜譚一般。
    杜如晦難以置信地問道:“老丈,您莫不是在說笑?修到大唐?這…這怎麽可能?” 遼東城就已經是遙不可及的邊陲之地了,而大唐更是遠在千裏之外,中間隔著崇山峻嶺,茫茫戈壁,如何能夠修建道路?
    老人見他們一臉懷疑的表情,也不惱,隻是神秘地笑了笑,“你們是讀過書的,應該知道‘世上無難事,隻怕有心人’這句話吧?咱們大炎的工匠,那可是個個身懷絕技,能工巧匠!這炎馳道,可不是你們想象的那麽簡單。”他頓了頓,指著腳下的路麵,繼續說道:“你們看看這路麵,用的可是上好的青石板,經過特殊工藝處理,堅固耐用,即便日曬雨淋也絲毫不損。還有這路基,更是采用了最新的夯實技術,牢固無比。這樣的道路,別說修到大唐,就算是修到天涯海角,也不是不可能!”
    杜如晦等人還是不敢相信,他們在大唐也見過不少能工巧匠,但從未聽說過如此神奇的技藝。
    小主,這個章節後麵還有哦,請點擊下一頁繼續閱讀,後麵更精彩!
    秦瓊忍不住問道:“老丈,您說的這些,我們實在難以想象。這炎馳道如此宏偉,所需的物資和人力,恐怕是一個天文數字吧?”
    老人捋了捋胡須,笑道:“這你們就有所不知了。咱們大炎國力強盛,物產豐富,最不缺的就是人力物力。而且,陛下愛民如子,鼓勵百姓參與建設,給予豐厚的報酬。所以,這炎馳道不僅沒有增加百姓的負擔,反而提高了他們的生活水平。”
    杜如晦心中暗自思忖:大炎國力真的如此強盛嗎?
    他想起大唐的農耕技術,雖然先進,但受限於文化程度,許多百姓還是難以掌握。
    而眼前這位老人,談吐不凡,見識廣博,顯然並非普通的農夫。
    難道大炎的百姓,文化水平普遍如此之高?
    他忍不住問道:“老丈,您對這炎馳道如此了解,想必也是一位飽學之士吧?”
    老人擺了擺手,謙虛地說道:“老朽隻是一位普通的農夫,略知一二罷了。”
    “農夫?”杜如晦心中更加疑惑了。
    一位普通的農夫,竟然對國家大事如此了解,這在大唐是難以想象的。
    他正想繼續追問,卻聽老人指著遠方說道:“你們看,那邊……”
    老人笑眯眯地望著遠方,目光仿佛穿透了層層山巒:“這路修到大唐,好處可就大了去了!大唐的綾羅綢緞、茶葉瓷器,咱們大炎的鐵器、藥材皮貨,都能在這炎馳道上跑起來!那是多大的買賣?咱們大炎的百姓也能跟著沾光,日子越過越紅火!”這是楚王殿下親自定下的目標,打通與大唐的商貿之路,富國強民!
    杜如晦聽著老人的描述,心中波濤翻湧。
    他看著眼前這條蜿蜒向遠方的炎馳道,心中對那位從未謀麵的大炎國主,升起了一絲敬畏。
    能有如此魄力,如此手筆,絕非庸碌之輩。
    他轉移話題,指著木軌上飛馳而過的幾輛小車,車上坐著一群少年少女,好奇地問道:“老丈,那些孩子是?”
    老人哈哈一笑,帶著一絲驕傲:“那些是交通係的學生,正在進行路麵測試呢!這炎馳道以後可是要靠他們來維護和管理的。大炎重視教育,孩子們從小就能學到各種知識,將來都是國家的棟梁之才!”
    老人熱情地招呼道:“幾位先生,我看你們也是有見識的人,不如就留在我們大炎吧!這裏沒有戰亂,沒有苛捐雜稅,隻要肯努力,就能過上好日子。而且,我們陛下求賢若渴,隻要你有真才實學,就能得到重用!”
    杜如晦聽了老人的話,眉頭一皺,語氣中帶著一絲不悅:“老丈此言差矣!我等乃是大唐子民,豈能背井離鄉?再者說,這炎馳道勞民傷財,百姓定是苦不堪言,老丈又何必在此粉飾太平?”
    秦瓊也忍不住說道:“是啊,老丈。如此大興土木,百姓定是怨聲載道,您又何必為大炎官府說話?”
    孔穎達也搖了搖頭,歎息道:“哎,想必老丈也是被逼無奈,不得不在此服徭役吧?”
    老人聽了他們的話,卻不以為然地搖了搖頭,臉上露出了嫌棄的表情:“你們這些讀書人啊,就是喜歡胡思亂想……”
    老人看著杜如晦,欲言又止,最終隻是重重地歎了一口氣,搖了搖頭,轉身走開了,留下杜如晦一行人麵麵相覷。
    喜歡大唐:渭水之盟後我決定自立為王請大家收藏:()大唐:渭水之盟後我決定自立為王書更新速度全網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