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01章 萬事怕對比
字數:3747 加入書籤
“我們……回吧。”
杜如晦的聲音低沉而疲憊,像是被抽幹了最後一絲力氣。
殘陽如血,將長安城外的一切都染上了一層昏黃的色調,遠處的渭水河畔,似乎還殘留著幾分肅殺之氣,與這落日的餘暉交織在一起,更添了幾分悲涼。
杜如晦緩緩轉過身,他那張原本就嚴肅的臉龐,此刻更是寫滿了疲憊與落寞。
他望著身後那些跟隨他一同出使大炎的官員們,他們或沉默不語,或麵露疲色,或眼神複雜……每個人的臉上,都帶著一種難以言喻的沉重。
這一趟大炎之行,對杜如晦的衝擊實在是太大了。
他原以為,大唐雖然剛剛經曆了渭水之盟的屈辱,但依舊是這天下的中心,是四方來朝的強大帝國。
可大炎的所見所聞,卻像是一記記重錘,無情地敲碎了他心中的驕傲與自負。
大炎的一切,都讓杜如晦感到震撼。
那平整如砥、寬闊無比的水泥路,讓大唐的官道瞬間黯然失色;那車水馬龍、人聲鼎沸的炎都城,讓長安的繁華也顯得有些落寞;那琳琅滿目、巧奪天工的商品,讓大唐的珍寶也失去了光彩……
更讓杜如晦感到不安的,是大炎那種蓬勃向上的活力。
大炎的百姓,臉上洋溢著自信與希望,他們對未來充滿了憧憬,對生活充滿了熱情。
而大唐的百姓呢?
杜如晦不敢想,他怕自己會看到一張張麻木、呆滯、毫無生氣的臉龐。
這種差距,不僅僅是物質上的,更是精神上的。
杜如晦很清楚,這種差距,不是一朝一夕能夠追趕上的。
他甚至感到了一絲絕望,一種深深的無力感。
“走吧……”杜如晦再次催促道,聲音沙啞得幾乎聽不見。
官員們默默地跟在他的身後,一行人緩緩地朝著客棧的方向走去。
夕陽將他們的身影拉得很長很長,仿佛一群疲憊的歸鳥,在尋找著最後的棲息之地。
回到客棧,杜如晦並沒有像往常一樣,與同僚們寒暄幾句,而是直接回到了自己的房間。
他推開房門,一股淡淡的黴味撲麵而來。
這客棧雖然還算幹淨整潔,但畢竟比不上他在長安的府邸。
杜如晦並沒有在意這些,他隻是默默地走到床邊,一屁股坐了下來。
房間裏很安靜,隻有窗外偶爾傳來幾聲蟲鳴。
杜如晦坐在床上,一動不動,像一尊石雕。
他感覺自己很累,身體很累,心更累。
這一天的見聞,像走馬燈一樣在他的腦海中不斷閃現。
大炎那繁華的街道、熱鬧的集市、先進的工藝、充滿活力的百姓……這一切,都讓他感到既羨慕又嫉妒。
他想起了大炎的香水鋪子。
那些精致的瓷瓶、芬芳的香水、熱情的掌櫃……無一不顯示著大炎商業的繁榮與發達。
而大唐呢?
杜如晦歎了口氣,大唐的商人,還停留在“重農抑商”的陳舊觀念中,被士大夫們視為“賤業”。
他又想起了大炎的民眾對儒學的態度。
他們並不像大唐的學子那樣,將儒家經典奉為圭臬,而是更加注重實用之學。
他們學習算術、學習工程、學習各種各樣的技能……他們相信,知識可以改變命運,勞動可以創造財富。
而大唐呢?
杜如晦苦笑一聲,大唐的學子,還沉浸在“之乎者也”的八股文中,為了一個功名,皓首窮經,卻不知世事變遷。
他還想起了大炎的水泥路和炎馳道。
那平坦的路麵、便捷的交通、高效的運輸……無一不讓杜如晦感到震撼。
而大唐呢?
杜如晦搖了搖頭,大唐的道路,坑坑窪窪,泥濘不堪,一到雨天,更是寸步難行。
最讓他印象深刻的,還是那些被稱為“炎馳道”的寬闊道路。
聽大炎的官員介紹,這些道路是專門為一種叫做“汽車”的交通工具修建的。
雖然杜如晦並沒有親眼見到這種“汽車”,但他可以想象,這種能夠在平坦道路上飛馳的工具,將會給大炎帶來多麽巨大的改變。
“大炎……大炎……”杜如晦喃喃自語,他的
他不得不承認,大炎在很多方麵,都已經遠遠超過了大唐。
而且,這種差距,還在不斷地擴大。
杜如晦感到了一種前所未有的危機感。
可是,要如何改變呢?杜如晦感到一陣茫然。
大唐的積弊已深,不是一朝一夕能夠改變的。
朝堂之上,黨爭不斷,官員們隻顧著爭權奪利,又有幾個人真正關心國家的未來?
杜如晦越想越覺得心煩意亂,他索性站起身來,走到窗邊,推開了窗戶。
一股涼風吹了進來,讓他稍微清醒了一些。
夜幕已經降臨,月亮緩緩升起,將清冷的光輝灑向大地。
杜如晦望著窗外的月色,心中百感交集。
不知過了多久,他緩緩地躺回床上,合上了雙眼。
然而,他卻無法入睡。
大炎的見聞,像一根根刺一樣,紮在他的心頭,讓他輾轉反側,難以安眠。
月光透過窗戶,灑在他的臉上,將他臉上的皺紋照得更加清晰。
夜,更深了。
突然,門外傳來了一陣輕輕的敲門聲。
“誰?”杜如晦的聲音有些沙啞。
“克明,是我。”一個低沉的聲音在門外響起。
喜歡大唐:渭水之盟後我決定自立為王請大家收藏:()大唐:渭水之盟後我決定自立為王書更新速度全網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