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63章 莽荒紀元
字數:5680 加入書籤
聽書模式裏智能朗讀的旁邊出了一個真人講書。我去聽了一下,念得還行。比智能朗讀好了一點,還加了場景音樂,聽起來挺有代入感。哈哈哈哈感興趣的書友可以去聽聽看。)
!
!
................
遮陽棚內。
當簡微那低沉而清晰的介紹話語結束,餘華這邊所有人的目光就像被無形的磁石牽引,瞬間聚焦在那圍坐的七位學者身上。
被一群光頭壯漢盯住,七位“柔弱”的學者不免有些緊張。
但他們並不害怕,因為他們身份,注定不管是在什麽樣的勢力裏麵,都是座上賓。
餘華身體微微前傾,鋼柱般的臂膀撐在膝蓋上。
簡微話沒說完時他就覺得呼吸發緊,此刻看著眼前這七位眼神明亮的學者,比看漂亮女人還專注。
這場突如其來的末世之謎,什麽樣的人才能解開?
是那些第一天就釋放內心自由和邪惡、翻身農奴把歌唱的人嗎?
是那些隻為滿足自己私欲而燒殺奸淫搶掠的人嗎?
還是那些事不關己高高掛起,天塌下來有個高的頂著的人嗎?
或者,是餘華這種力拔山兮氣蓋世的超級強化人?
都不是....
還得知識分子出馬。
這些人腦子裏裝的東西,是無價之寶!
................
“各位老師!”餘華聲音有些幹澀。
他刻意放緩語速:“我本人非常開心能有機會認識你們,接下來你們的安全將暫時由我負責,盡管放一百個心,穩當當的!”
說罷又微微欠身,道:“現在也不忙,幹脆趁此機會,請教一些一直困擾我的疑惑....
自末世後,我大部分時間都在外麵跑,外麵的那些植物....可以說我是看著它們長大的哈哈哈哈,他奶奶的,當初我還在西山區的時候,它們三天就能撐破路麵,而草堆裏麵的老鼠更是長得跟貓一樣大!
動、植物變異也就算了,那麽多的人也變異成了活屍,還有就是為什麽不是全部都變異?我們這些幸存下來的屁事兒沒有又是怎麽一回事?
又為什麽咱們這些沒變異的人食用變異生物後身體會變強?這個有上限嗎?還是說會永無止盡的強化下去?”
............
餘華問出一連串問題,頓時將場中氣氛帶進一個微妙的境地。
很安靜,沒有人說話,不少人連呼吸聲都刻意壓低。
華哥的問題甚得眾心,這又何嚐不是大家的疑惑?
所以一群沒什麽文化的光頭個個耳朵豎起,生怕聽漏一個字。
那名叫陳岩的院士推了推鼻梁上的老花鏡,鏡片後的目光掃了一圈求知若渴的眾人。
他的聲音帶著歲月打磨出的沉穩,率先開口,道:“小夥子,你以為這是地球第一次發瘋嗎?”
餘華聞言一愣,靜待下文。
“幾億年前,地球上曾有過一個叫石炭紀的時代。”陳岩的手指在身側擺放著的金屬箱邊緣輕輕敲擊。
“那會兒的植物不用開花結果,靠孢子繁殖,木質部裏沒有年輪,因為....它們一直在瘋狂生長!”
“一根蘆葦能長到三十多米高,蕨類植物的葉片比現在我們眼前的這用來擺放食物的桌子還大!”
陳岩頓了頓,再次掃視眾人,道:“你們知道現在燒的煤炭是從哪兒來的嗎?它們大部分來自石炭紀植物遺骸。
那會兒的植物死後不腐爛,因為能分解它們的微生物還沒有出現!
大量的植物殘骸堆積成層,經過億萬年地質作用變成了煤。
而造成這一切的,是當時大氣裏超高的氧氣濃度!”
這就是知識的力量,陳岩院士隻用幾句話,就讓一群能徒手開金裂石的猛人個個都跟課堂上的小學生一樣,一臉懵。
聽沒聽懂這倒不是最重要的,重要的是大家紛紛覺得很厲害....
餘華也趕緊親自過去上茶,之前他還隻給簡振民伺候來著。
“下麵由夏嵐院士給你們詳細說一下。”陳岩對旁邊的一位約莫五十歲左右的大媽點了點頭。
夏嵐會意,她從自己的背包裏拿出一台平板電腦,隨即調出一張地層剖麵圖,舉起手向眾人展示了一番。
屏幕上,一層深邃、厚實的黑色條帶幾乎貫穿了整個岩層。
“這是比較著名的北美哈茨煤層,平均厚度超過150米。”夏嵐的手指點在屏幕中的黑色條帶上。
“根據沉積學原理,要想形成1米厚的煤層,理論上需要堆積10到30米厚的原始植物物質。
而150米厚的煤層,意味著其原始植物堆積層可能厚達4500米!”
她的目光掃過眾人不明覺厲的臉:“就算把整個亞馬遜雨林砍倒、壓實、埋藏,其總量也遠不足以形成哈茨煤層的一小部分!
而北美的哈茨煤層隻是其一,全球如此多、如此厚的煤層還多得是,所以植物形成煤炭的理論,在這樣的數量級上存在巨大的、無法解釋的空缺!
這,就是一個困擾地質學界百年的‘煤炭悖論’!
煤炭到底是不是植物形成的....現在外麵的一切就是標準答案。”
夏嵐的話擲地有聲。
與此同時,同位素年代考古學界的權威:趙源教授站了起來。
他在桌子上展示出一張巨大的、有著奇特螺旋紋路的樹樁化石照片。
“這是石炭紀的明星————封印木epidodendron。
它們不是現代意義上的樹,而是高達4050米、主幹直徑超2米的巨型木本蕨類!”
趙源教授的聲音帶著一種穿越時空的激動。
“大家想象一下,三億年前的地球,被由數十米、上百米高的封印木、同樣巨大的蘆木caaites、以及茂密的樹蕨構成的超級雨林覆蓋!
它們遮天蔽日數之不盡、一眼望不到盡頭!
其生物量、其堆積潛力,是現代任何雨林都無法比擬的!”
趙源教授說到激動之處,突然抬手猛地指向棚外。
“外麵那些扭曲的巨型藤蔓正在瘋狂纏繞著殘破的樓體!”
“看看現在!僅僅半年!植物爆炸式的生長速度和體積膨脹,是否正瘋狂地重現著當年石炭紀森林的雛形?那看似悖論的巨量煤層之謎,在如今這恐怖的生長速度麵前,變得合理了!”
和趙源同樣激動的還有其身旁的昆蟲學與節肢動物進化學特級專家林玉教授。
趙源話音剛落,她迅速從包裏調出幾張複原圖,接話道:“石炭紀不隻是植物的天堂,更是巨型節肢動物的樂園!
遠古蜈蚣,體長可達3米!
巨脈蜻蜓,翼展超過70厘米!
它們能長到如此巨大,一個關鍵因素是石炭紀大氣中異常高的氧氣含量!”
激動的趙源手忙腳亂地接著展示出一份數據折線圖:“自末世後,我們沿途監測數據顯示,全球大氣氧含量呈現異常、緩慢但確鑿無疑的上升趨勢!
這種上升曲線本身,就與植被的瘋狂光合作用形成正反饋循環,為生物巨型化提供了基礎環境!”
“石炭紀是著名的溫室時期,高溫、高濕,全球遍布沼澤森林!”
氣氛來到此刻,周寧教授也站了起來,道:“再看現在!平均氣溫災變後已上升超過十攝氏度!
部分地區極端高溫頻發,就像我們現在身處的漢武市。
還有降水模式劇變,暴雨成災形成新濕地,沿海地區已經汪洋一片了!
這種氣候格局,與石炭紀特征有著令人毛骨悚然的相似性!
它為史前規模的生物繁盛提供了舞台!
曆史正在重演!
而如今的地球生物規模之複雜、微生物種類之繁多....遠超曾經的石炭紀!
我們未來麵臨的,將是一個指數成幾何倍數增長的超級莽荒紀元!”
“周寧教授說的沒錯,以後哪怕是曾經一條不起眼的小蟲子,都可以成長到原質量的百倍、千倍、甚至萬倍!!”陳岩院士點了點頭篤定道。
所有人的呼吸都變得粗重起來。
石炭紀!
那個隻存在於教科書和化石中的遠古巨獸時代,竟然正在重現?
並且從幾位學者的話語中,似乎現在的世界,還要比遠古時期更誇張和嚴重!
餘華聽得入迷。
而他的手下們,全部都跟個木頭人一樣,原本生活信念是吃飽喝好有女人睡的他們,頓時對未來和前途感到一片迷茫....
同時腦海中冒出來一個念頭:人活著的意義是什麽?
在線等挺急的....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