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章 我要開始折騰了
字數:6508 加入書籤
這天用過了早飯,葛明陪著劉氏聊天。
“母親,父親一早就出門了嗎?”
“你父親公務繁忙,馬上就要夏收了,地麵上不太平,早上隨便吃了點東西就帶著福伯出門了,聽說最近又有流民。”說到這裏劉氏有些擔心。
流民,這個問題對於河北來說太正常了,活不下去的人太多,連老葛家都做過野人。在唐初時戶籍統計,人口隻有隋朝鼎盛時期的三分之一,無數人死於戰亂,還有很多做了流民,或者逃避戰亂做了隱戶。
“等孩兒長大之後一定好好幫助父親,讓臨渝以後人人能吃飽飯。”葛明小大人一般拍著胸脯,把劉氏逗得掩嘴微笑。
“還是我家明兒懂事,以後父母都要靠明兒了。不過你要先好好讀書,讀了書才能明事理。”
讀書啊?上輩子讀了好多年的書,可是上輩子的書跟這輩子的完全不同。這個時代所謂讀書,一般指的是經史子集,想到這裏心裏就有點發苦,自己是個理科生,最討厭的就是這些之乎者也。
好在繼承了小葛明非常出色的記憶力,小葛明其實已經看過不少書,並且字已經寫的還算周正了。關鍵問題是繁體字,後世人對很多繁體字都認識,但是幾乎都不會寫,看來自己還要從寫字開始學起了。
後世讀書的時候數學、物理、化學全都要學,這輩子隻學語文,應該問題不大吧?想到這裏葛明反而有了信心,拍著胸脯說到:“孩兒一定好好讀書,將來超過父親做個大官。”劉氏笑得眼角居然有了淚花,對父母來說子女懂事就是最大的安慰。
初唐科舉製度其實並不完善,是考試加推舉的方式。隻有要了名氣,不考試也能做官。自己好歹還記著不少經典詩詞,偶爾顯擺下名聲就來了,有了名聲自然就能做官了嘛。
葛明見到劉氏開心,那就可以提需求了,後世的孩子基本都是這個套路,幾乎百試百靈。
“母親,把小猴子放出來吧,孩兒有些事讓他做,再說孩兒已經康複。”
劉氏本就是個善良的人,沒有照看好小郎君,這要是在其他人家早就打死無論了。“好好好,明兒說放出來就放出來。丁香,把小猴子帶過來。”正在收拾碗筷的丁香答應了一聲就出了門。
“明兒,你打算讓小猴子幫你做點什麽?你應該好好讀書,以後可不能胡鬧了。”劉氏想到葛明被雷劈,現在都心有餘悸。
“母親請放心,孩兒絕對不是胡鬧,不過現在還要保密。”葛明說完對著劉氏賣萌耍寶。
看到瘦弱的小猴子跟在丁香身後,葛明心中十分不忍,這個年紀後世剛上小學,正是全家人疼愛的時候。小猴子進門撲通就跪下磕頭:“夫人,小的知錯了,請夫人饒命。”
剛才還和藹的劉氏,看到小猴子變得嚴厲起來,“小猴子,這要是在其他人家你早就被扔到亂葬崗了。明兒替你求情,這次就先饒了你。以後好好跟著明兒,以後稍有差池,非要剝了你的皮不可。”
母親還真有當家主婦的派頭,該有的嚴厲還是應該有的。
跪著的小猴子忙不迭轉身對著葛明,哭著說到:“小郎君,都是小人的錯,多謝小郎君放過小的,以後小的一定好好幹活。”說著又要磕頭。
葛明趕緊扶起小猴,說到:“不要磕頭了,起來跟我走,有事交代你辦。”小猴子也是一驚,服侍小郎君將近半年,小郎君還是第一次跟他說話。
葛明對著母親施禮出了房門,帶著小猴子往自己的小跨院走。
劉氏對丁香說到:“丁香,你也去幫幫忙,看看小郎君到底要做何事。”劉氏還是有些不放心,這孩子恢複後性情有些大變,猶豫了一下又道:“有事先來報我。”
改善生活品質,隻能通過自己,葛明一邊走一邊盤算著先做點什麽東西出來。
受夠了兜襠布,先弄幾條四角褲出來,兜襠布這東西影響身體發育。
椅子、書桌也要做,既然打算好好讀書練字,那就好好讀書,跪坐實在受不了。就算將來不做官也不能當個文盲,是的很多字都認識但是全不會寫,這不是文盲是什麽?
再說字寫的好不好,在古代常被認為是否有學識的標誌,這是一個讀書人的基本功,也是讀書人的臉麵。
前腳帶著小猴子回到自己的小跨院,丁香後腳就趕到了。葛明看到丁香趕緊問道:“丁香姐,可是母親有事情吩咐?”
“小郎君,夫人讓奴婢過來幫幫忙。”葛明心想估計是母親不放心,自己跟小猴子都是不到十歲的孩子,再說還有爬樹被雷劈的前車之鑒。
善意是不能拒絕的,再說多個人也幹活也是好事。葛明盤算了一下,對候著小猴子說到:“小猴子,幫我準備筆墨紙硯。”
小猴子本就是小廝加書童的角色,趕緊找出筆墨紙硯,把紙張平鋪在矮幾上,取了清水和墨條開始研墨。
“丁香姐,家中可有相熟的木匠?”葛明對著丁香問道。
這章沒有結束,請點擊下一頁繼續閱讀!
“小郎君,府門外大街東頭就有家木匠店,咱府上家具、屋子修繕都是找的這家。店主姓王,忠厚老實,手藝還不錯。”
“那就好,我畫幾張圖,讓木匠打造一套桌椅,用來讀書練字。”說完跪坐在矮幾旁邊的蒲團上,此時小猴子已經研好了墨。雖然葛明前世沒學過繪畫,不過隻是畫桌椅而已,難度並不大。
片刻功夫,立體的書桌、椅子就畫完了,再根據個人身高大致標注下尺寸。隻有九歲,隻胖不高,所以隻能做套小學生的座椅。
椅子要做的寬大一些,不然自己坐不下。這也是葛明決定每天堅持鍛煉的目的,擔心自己光長肉不長個。這要是個矮胖子,就算學識五車,在人眼中也會大打折扣。來都來了,自然要做個翩翩美少年才是。
畫完了一套桌椅,又畫了一條四角短褲。唐代已經有褲子了,不過都是肥腰粗腿的長褲。雖然沒有鬆緊帶,但是不要緊,穿上布條就是了。
全部畫完吹幹了墨汁,葛明叫丁香到矮幾旁邊。
“丁香姐,這個叫椅子,四條腿有靠背,是用來坐的。這是書桌,下麵是抽屜,可以放筆墨紙硯和書籍,讓木匠盡快做好。”
丁香看到桌椅的圖,再聽了葛明的解釋也能懂個大概。桌子就像是變高矮幾,椅子就是有靠背的胡凳。
葛明拿起另外一張四角褲的圖,接著說道:“這是貼身的短褲,看好我的身量,找個裁縫多做幾件,料子要透氣要柔軟。”說完發現丁香沒反應,抬頭一看丁香臉已經像紅布一般。
葛明也有些尷尬,假裝咳嗽了一聲:“丁香姐,聽明白了沒?明白了就趕緊去。”丁香趕緊稱是,逃命一般的走了。這是什麽意思,害什麽羞?不是唐代風氣不比後世保守嗎?難道曆史記載有誤?
然後叫小猴子過來,“小猴子,本小郎君安排給你一項重要任務,一定要給我做好了。”
“小郎君放心,小的一定辦妥。”說完還拍拍瘦弱的胸膛表忠心。
“你吃過早飯就出府,看看城裏多少家書肆賣紙,再問問價格幾何。”
這是後世帶來的習慣,先了解下紙張的價格,做個大概的統計。後世隻在電視和景點中看過古法造紙,感覺起來比較簡單,除了人工幾乎沒什麽成本。葛明是這樣打算的,如果紙的質量不好,那就做草紙,上廁所專用。如果質量還不錯,說不定還能小賺一筆。
跑遍整個縣城?這可不是葛明為難小猴子,這不是後世,唐初五千戶以上就是個上縣,上縣一般是有兩個縣尉做執行工作。臨渝縣隻有一個縣尉,就是葛家“世襲”的,所以是中或者下縣,全縣連五千戶都沒有,再加上周圍的村莊,城裏肯定沒多少人,那麽整個縣城必定不大,葛明估計最多跟後世的小鎮差不多。
小猴子走後葛明打算看看書、練練字,此時啟蒙的書籍就是千字文,裏麵字基本都認識,但是幾乎都不會寫。再難寫也要寫,絕對不能做文盲,再說了這個年紀除了讀書還能做什麽?
丁香拿著葛明給的兩張圖,並沒有馬上出府找木匠和裁縫,而是回到劉氏居住的正房。
劉氏看到丁香手拿幾張紙,疑惑的問到:“明兒在做何事?紙上又是何物?”
於是丁香拿著圖給劉氏,“小郎君說這個是椅子,坐在椅子上不會腳麻,靠背可以讓人端坐。這是桌子,用來看書練字。”說完又拿起另外一張紙,用低不可聞的聲音說到:“小郎君說這個是貼身的衣服,代替兜襠布的。”
劉氏拿著兩種圖觀詳了好一陣,便對丁香說到:“這套座椅找木匠趕緊給做出來,好像跟胡凳、矮幾差不多,有個靠背還算巧妙。這貼身的衣物讓府上丫鬟婆子做幾件也就是了,記得去庫房找柔軟的料子做。”丁香答應一聲就出了房門。
葛明正在練字,年紀小手上沒什麽力氣,好在字寫的還算周正。書法除了天分之外還是需要苦練,幾乎任何藝術門類大多講究水滴石穿。
葛明認為隻要勤學苦練,雖然書法未必出眾,但也能寫的一手好字。後世很多字體在現在都還沒有,等手腕有力氣之後,再想想後世的一些常見字體,說不定也能小成。
比如說後世最常見的宋體字,除了周正之外幾乎沒什麽藝術特點,但凡是出版物幾乎都是宋體字。宋體字起源跟雕版印刷有關,書寫速度較快是比較優秀的特點。其實還有一點,宋體字長是時間瀏覽最不容易出現視覺疲勞的一種字體,這也是為何出版物大多選擇宋體的一個主因。
每天堅持一百個大字,這是葛明對給自己的任務,來都來了,要做就做好,要不幹脆不做。後世年幼的時候要是能有這份決心,估計能考上京城的頂級學府。
如果你對當前生活不滿,想著有所改變,那就從不虛度光陰做起。想做什麽就早點做,莫要有“要是去年就開始做就好了”這樣的遺憾。你欺騙生活,生活會加倍欺騙你。
這章沒有結束,請點擊下一頁繼續閱讀!
當你走上了康莊大道,對生活還算滿意,或許依然會有這樣的想法:“如果我能再早兩年開始,就更好了!”想做點什麽就去做,隻要開始了永遠都不晚。
過了午時,葛明陪著母親用過了中飯,中飯還是比較簡單,又是湯餅,葷腥還是一點沒有。我穿越一趟不容易,每天就讓我吃這?
飯後劉氏好奇的問道葛明何時有了這些想法,葛明也隻能含糊回答:“孩兒以前看過一些雜書,好像是西域那邊的遊記,裏麵有一些記載,孩兒憑想象畫出來的東西,也不知道是否何用。”
葛明又接著說道:“自從袁道長救了孩兒之後,孩子心裏好像晴明了很多,以前看過的書都記得清清楚楚。”有了上次“仙人扶頂”的鋪墊,相信迷信的母親能夠接受自己的改變了。古代人都比較迷信,根據葛明的觀察母親好像還嚴重一些,尤其信道家。這要是在後世跟人這樣說,一定會被人罵神經病。
有件事葛明不知道,這支葛氏祖籍丹陽,本就葛洪後人中的一支。葛洪是東晉道教理論家、著名煉丹家和醫藥學家,世稱小仙翁。如果再往上,還可以追溯到三國時期的葛玄葛天師,原是江南望族。
所以葛氏祖上本就是道學名門,父母對葛明的變化雖然有些懷疑,但是更相信是祖先顯靈。這也是為何葛明攤牌之後,為何父母趕緊給祖宗去上香的原因。
此時的葛明還是不敢跟劉氏長時間待在一起,主要是怕穿幫,用過飯後趕緊行禮出了正房。
葛明回到自己的住處,想要小憩片刻,就見小猴子滿身是汗,風風火火的回來了。見到葛明先是躬身施禮,然後開始匯報工作。
“小郎君,咱縣城隻有一家書肆,主要是賣書和筆墨紙張。紙張隻有兩種,一種一文錢,一種兩文錢。一文的發黃,兩文的那種雪白。”一口氣說完就開始喘粗氣。
葛明沒想到這年代的紙張這麽貴,雖然這時候的紙張比較大,有點類似後世窗戶紙的大小,需要買回來裁剪之後寫字。但是這個價格實在貴的離譜,因為貞觀盛世時,一文錢可以買到兩斤米。紙張基本就是奢侈品,看來古代識字的人少是有原因的。
普通人家就算家裏節衣縮食,湊得出來束修,怕是筆墨紙硯的錢也消費不起,讀兩年書,認識一些字就算是讀書人了。
在葛明看來,造紙是大有前途的。成功了賣高價,不成功做廁紙,幾乎沒有失敗的可能性。
喜歡大唐釣魚人請大家收藏:()大唐釣魚人書更新速度全網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