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章 尉遲黑鬼

字數:6017   加入書籤

A+A-


    長安。
    這是一所不大的宅子,雖然地方不大,但長安的宅子再小也是稀缺之物。大門上牌匾書寫“尉遲”兩個大字,看來這所宅子的主人姓尉遲。
    宅子的主人正是尉遲恭,本名尉遲敬德,自從投降秦王之後被賜名“恭”,所以現在一直被人叫做尉遲恭。
    葛明剛穿越時,第一次醒過來看到葛三爺的臉,大喊了一聲“鍾馗”之後又昏迷不醒。如果尉遲恭跟葛三爺放在一起比一比,葛三爺絕對是眉清目秀。
    尉遲恭已經年近四旬,身材魁梧不說,滿臉虯髯相貌醜陋,麵色黑中透亮,被秦王府的同僚私下裏稱呼“黑閻王”,可想而知有多醜,閻王已經夠嚇人了,更別說還是個黑的。
    此時的尉遲恭官職是左二副護軍,從四品下,簡單來說大致相當於秦王其中一支護衛隊的二把手。不過尉遲恭不在乎,想當年不過是個打鐵的漢子,大業年間天下大亂時摻和了一把,能夠走到今天這步已經是光宗耀祖了。
    這些年跟著秦王李世民東擋西殺,也算戰功赫赫,尤其是當年隨著秦王攻打洛陽王世充的時候救了秦王一命,從此就成了秦王李世民的心腹。
    尉遲恭最近過的很憋屈,秦王李世民處處被打壓,手下的這幫署官日子更是過的苦不堪言,每天小心謹慎生怕出岔子,遠不如戰場上衝殺來的痛快。
    尉遲恭剛從秦王府回來,回到家還沒休息,下人就來通報,說是太子殿下派人來拜會。這就讓尉遲恭摸不著頭腦,自己身為秦王府的人,而秦王、太子不和滿朝皆知,看來所謂的拜會怕是不懷好意。
    別看尉遲恭長得黑,可是一點也不傻。既然來了就見見,看看對方到底耍什麽花樣,說的不好聽打出去就是了。
    下人得到尉遲恭的吩咐,便出了房門帶客人進來。宅子小也有好處,片刻功夫就帶來了兩個人。隻見穿著綾羅綢緞,富貴異常。尉遲恭看到二人都沒起身,還沒等兩人開口報上姓名,就粗聲粗氣的說到:“俺跟太子殿下從無來往,不知兩位所為何事?”
    來的兩人一個叫王進,一個叫王輝,是東宮舍人王珪的遠房侄子,憑借叔父在太子府的影響,都混了個小官當當。
    王進年長一些,見到尉遲恭如此直接便開口說到:“尉遲將軍勇冠三軍,太子殿下傾慕已久,遂讓我二人前來拜會拜會。”說完還把手上的禮單恭恭敬敬轉遞給尉遲恭。
    尉遲恭看了看禮單,麵色有些難堪。啪一聲把禮單拍在身前的矮幾上,大喝一聲:“你們兩個混賬東西,到底是來拜會的還是來嘲諷俺的,誰不知俺不識字?”
    被罵混賬的兩人麵色同樣難堪,從沒想過送禮還被罵的。不過兩人想到還有任務在身,出門的時候拍著胸脯跟叔父王珪保證把事情辦妥,也隻能忍一忍。
    王進低聲下氣的說到:“尉遲將軍,我二人受太子之命誠心拜會,毫無嘲諷之意。禮單上有黃金一千兩,珍珠一鬥,絲帛兩百匹,還請將軍笑納。”
    “哈哈哈,不錯不錯,早說有這些好東西,俺怎麽會發火。”尉遲恭聽到這麽重的禮,變得很是開心。王進和王輝也很開心,心想著事情應該能辦成。怪不到叔父大人說尉遲恭就是個沒腦子的,想要拉攏就應該從這個憨貨開始。
    尉遲恭說到:“以後再送東西不要搞那些虛頭巴腦的禮單,俺是個粗人,看不懂字。”
    王進和王輝二人趕緊稱是,並且麵露喜色,話說到這一步兩人更是感覺成功在望,因為這個憨貨說“下次”。
    還沒等兩人開心,尉遲恭接著說到:“你二人回去替我謝謝太子殿下,禮物我全收了,你們回去就是了。”轉身對著候著的下人說道:“送客。”
    年輕些的王輝此時有些壓不住火,這什麽事情都沒談呢,怎麽就開始趕人了呢?我們王家的兩大英才低聲下氣給你送禮,你這個憨貨什麽表示都沒有。
    “尉遲將軍,這是何意?收錢不辦事嗎?”
    “嗯?難道你二人有意見?俺是個粗人,你們送禮俺收了就是,不懂那些彎彎繞。”說完嘿嘿一笑,接著說道:“趕緊送客。”
    有什麽主人就有什麽下人,尉遲家的下人不少都是以前跟著尉遲恭做土匪的,聽到這話自然就開始“請”兩位年輕才俊出門,隻是過程不太友好,出了尉遲恭的家門,兩人滿身傷,淚流滿麵的跑回太子府。
    前幾日李建成、李元吉、魏征、王珪四人密謀,既然李建成不想下死手,那就對秦王府的人先進行拉攏、打壓。文官智商都高,所以打算從武將開始。
    尉遲恭是個有肌肉沒腦子的貨,至少李建成等四個人都是這麽認為的,難度應該最低,所以打算從尉遲恭開始。
    尉遲恭在後世演義、評書中形象幾乎都是個粗人,事實上絕對不是如此。尉遲恭先是參加隋軍,進行平叛,因為有戰功還升了官。隻是後來隋朝都被滅了,又投降劉武周、宋金剛,最後投降李世民。
    這章沒有結束,請點擊下一頁繼續閱讀!
    這裏還有個小故事,據說李世民攻打洛陽時受挫,不少降將都跑了,手下人都勸李世民讓他殺掉尉遲恭,認為尉遲恭早晚也會逃走。李世民打算試一試尉遲恭,拿出來幾箱金銀,告訴尉遲恭如果想走的話可以拿著金銀走。尉遲恭很幹脆的沒拿,而且跪下高喊“誓死效忠秦王”。
    如果尉遲恭真的打算拿了錢跑路,相信必死無疑。後來尉遲恭還救了李世民一命,然後才有李世民對尉遲恭的更加信任。你要說他忠誠,他跟過幾個領導,你要說他不忠誠吧,跟了李世民之後太子拉攏都不為所動。
    尉遲恭這人要麽是傻人有傻福,要麽就是心懷內秀。其實還可以從結果推斷過程,尉遲恭後來授右武侯大將軍,封楚國公,七十四歲得了個善終。我們的曆史很長很長,凡是能在史書上留下名字的沒有一個是簡單的人物,傻絕對不是尉遲恭的真實性格。
    秦王府武將裏麵最重要的兩個人,一個是尉遲恭,另外一個就是段誌玄,所以拉攏的事還出現在了段誌玄家裏。
    段誌玄是秦王府秦王府右二護軍,比尉遲恭高了一個品級,相當於一支護衛軍的一把手。段誌玄從晉陽起兵就跟著李世民,當時不過二十歲而已,是李世民最信任的人之一。
    段誌玄跟尉遲恭完全是兩種人,首先年輕有為,其次身材偉岸,氣宇軒昂,還是官宦子弟,乃是名將段偃師之子。
    這裏需要說明下,尉遲恭當時為左二副護軍,段誌玄當時為右二護軍,這個左二、右二都是秦王的親兵隊伍,理論上說不屬於秦王李世民的私人武裝。在朝堂上這是有品級的,並且俸祿也是國家發放。但是又不是直接發給這些人,相當於給秦王李世民一筆錢,這筆錢用於給這些人發俸祿。
    本應該隻有太子才有東宮六衛率,分別是左右衛率、左右司禦率、左右清道率。李淵起兵之後,因為屬於創業階段,所以李世民和李元吉也有類似太子六衛率這樣的親兵隊伍的待遇。隻是沒有太子親兵名號那麽好聽,就是一二三護軍,分左右共六隊,每隊有正副數人。
    李世民橫掃天下的玄甲軍,就是段誌玄為頭領的,而且有擒獲名將屈突通的戰績,出身、相貌、才學、武功堪稱完美,這也是李建成拉攏的原因所在。段誌玄可不像尉遲恭那麽粗魯,對來人禮遇有加,隻是說到重點時就左顧而言他,最後來人無奈隻能告辭,足足兩車禮物也被拉了回去。
    王家兩兄弟被尉遲恭趕了出來之後,全身是傷哭哭啼啼回到了太子府,把事情經過匯報給了叔父王珪。王珪自然也是大怒,趕緊去找李建成匯報此事。等王珪見到了李建成時,正巧齊王李元吉正在太子身邊,聽過王珪的敘述之後還沒等太子發作,齊王就勃然大怒。
    李元吉本就看不上尉遲恭,甚至恨不得一馬槊把尉遲恭拍死,原來李元吉和尉遲恭本就有仇。李元吉從小弓馬嫻熟,在李家三兄弟中最為勇武,一根馬槊耍起來沒什麽敵手。
    尉遲恭也是用馬槊的,估計“同行”是冤家,李元吉非要跟尉遲恭比一比。最初尉遲恭百般躲閃,不敢傷到李元吉,渾身武力根本就無法施展。從這點看來,尉遲恭這人絕對不是個憨貨。
    李世民見狀示意尉遲恭放開手腳,李元吉自然隻有吃敗仗的份兒了。也就是這個時候開始,李元吉恨上了尉遲恭,因為害李元吉丟了麵子。後來李元吉還向李淵進讒言,差點殺掉了尉遲恭,好在李世民求情才得到赦免。
    所以李元吉聽說派去的說客被打了出來,還被搶走了禮品,自然勃然大怒。對著李建成說到:“大哥,這個黑鬼實在無禮,既然拉攏不成幹脆做掉算了。”
    李建成見狀趕緊阻攔:“元吉,休要魯莽,殺掉一個憨貨於事無補,反而要落人口舌。”
    李元吉依舊忿忿不平,對尉遲恭就是要除之而後快。李建成多次勸說,李元吉勉強答應,最後悻悻然離開了太子府。
    李建成搖著頭,對著王珪說到:“本宮這個兄弟勇武有餘,謀略不足。”王珪自然不敢順著李建成的話說,這話隻能李建成說,署官哪裏敢評價齊王的。這時候去段誌玄家裏的說客也回來了,知道結果後的李建成和王珪都麵露沉色。
    李建成搖著頭有些無奈,首先開口說:“世民手下的人油鹽不進,看來本宮是錯走了一招啊。”
    旁邊的王珪施禮道:“太子殿下,既然拉攏不成那就隻能調離了,廢掉秦王的左膀右臂,秦王府也就沒能力跟太子府抗衡了。”於是二人又商談了許久,直到天黑時王珪才離開太子府。
    齊王李元吉回到了齊王府,心情不但沒有好轉,還在府上砸了不少東西,對尉遲恭的恨意更是增加了幾分,剛才李建成的話根本就一點沒聽進去,除之而後快的心思又占據了上風。
    李元吉手下死士不少,正所謂養兵千日用兵一時,思量半晌之後讓下人叫來齊王府最強的刺客。刺客名叫劉付道中,聽名字好像是個倭國人,其實不是,他爹姓劉他娘姓付而已。
    這章沒有結束,請點擊下一頁繼續閱讀!
    山東人,身高體長,本是響馬出身,手上人命無數,因此得罪了不少綠林好漢。大唐建立後天下逐漸大定,劉付道中也就投身到了齊王府,盼著能有所庇護,說不定有一日也能建功立業,光宗耀祖。
    隻是投身齊王府之後才發現,戰陣上的衝殺較多,自己這身暗殺的本事根本不受重視,所以待了幾年也不過是個齊王府的護院而已。
    劉付道中看到李元吉趕緊上前行禮,說到:“小的拜見齊王殿下。”
    李元吉看著劉付道中,沒說話先是瞟了劉付道中幾眼,接著問到:“劉付道中,本王聽說你武藝高強,擅長暗殺之術?”
    領導問起了特長,自然不能謙虛了,劉付道中趕緊答道:“啟稟殿下,小的從小學的就是暗殺之術,反而不擅長戰爭上的衝殺。”
    李元吉點點頭,沉默了片刻說道:“本王待你如何?”同學們啊,要是你領導說起這句話,那一定是有個大坑讓你跳,這時候你就要小心了。
    劉付道中撲通一聲跪倒,口裏念念有詞:“殿下待小人恩重如山,如不是殿下收留,小人怕是早已客死他鄉了。”
    “本王讓你殺一人,你可敢?”李元吉眼神猙獰,盯著劉付道中問。
    敢不敢的這個難說,在這樣的環境下,氣氛到了這一步,也隻能先答應了,所以劉付道中說到:“為殿下萬死不辭。”
    李元吉哈哈哈大笑,笑著說到:“很好、很好。今天晚上,你把尉遲恭的人頭給本王帶回來,事情要是成了,保你榮華富貴,高官厚祿。”
    劉付道中口稱遵命,起身回去收拾妥當,用過了晚飯之後小憩一會,養精蓄銳,等著天黑。
    喜歡大唐釣魚人請大家收藏:()大唐釣魚人書更新速度全網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