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1章 老婆多是英雄

字數:6335   加入書籤

A+A-


    下麵一群人看著葛明,如同看著傻子一般。交頭接耳竊竊私語,心裏都覺得小郎君的病確實沒好,每家都有牛?還經常吃上肉?做夢都沒想過,頓頓能吃上幹飯這輩子就知足了。
    聲音雖小,但葛明還是聽到了,這讓葛明尷尬不已。本小郎君的本事大著呢,等以後讓你們知道知道。
    看到下麵這種反應,福伯臉上也有些掛不住了,不過也怪不得莊戶,雖然小郎君是主家人,但是畢竟年紀太小,再說以前傻子名聲流傳在外,人家不信也算有情理的。
    福伯打算打圓場,清清喉嚨也喊到:“小郎君有這個本事,你們這些泥腿子先有老爺給改戶籍,再有小郎君的承諾,簡直是走了大運,等著以後過好日子就是了。”
    其實福伯也覺得小郎君病沒好,這大話講的有點不靠譜,奈何隻能順著葛明的話說,不然小郎君不是名譽掃地了?
    福伯雖然是下人,但是身份是葛家的管家,他說的話一定是算數的,至少比病還沒好的小郎君靠譜。
    聽完了福伯的話,這群人紛紛下跪磕頭,口口聲聲喊著感謝小郎君,感謝阿郎。葛明哪裏不明白,這群人真是小覷了自己,真把自己當娃子看了,都是看著父親和福伯的麵子而已。
    不過沒關係,用不了多久就讓你們這些人驚掉大牙,本小郎君用超越千年的手段,把莊子弄的富裕起來,成為大唐第一村。
    此時祿伯也走了過來,對著下麵的人說到:“該吃飯的去吃飯,該下田的去下田,正是麥子灌漿的時候,可不敢被鳥吃了莊稼。小郎君說到做到,你們這群泥腿子等著過好日子吧。”說完把斷手擺了擺,把這群人趕走了。
    等莊戶上人走後,祿伯小聲問葛明:“小郎君,接下來怎麽做?”牛是吹出去了,對於病到底好沒好的葛明,祿伯和祿伯心裏都沒底。承諾了就要做到,怕是要阿郎出手了,可是阿郎要是有這個能力,莊子上也不會現在還過的這麽苦了。
    所以祿伯也好,祿伯也好,兩人心裏都發虛。家家有牛,頓頓吃肉,這怎麽可能?說句不好聽的,小郎君自己都沒做到頓頓吃肉呢。
    葛明拍著小胸脯說到:“祿伯放心,一切都在把握之中,本小郎君答應的事一準能做到。”葛明不知道兩個老家夥信不信,不信也沒辦法,到時候也把你們兩個老家夥驚掉大牙,看不起本小郎君就是要掉牙。
    兩個老頭子默默不語,葛明想起了剛才人群裏的奇怪現象,女人多男人少,葛明試著問到:“祿伯,咱莊子上怎麽這麽多婦人,男丁好像不多,這是多少寡婦呀?”
    祿伯聽後搖搖頭,歎息的說到:“小郎君,咱莊子上的確婦人多,可是沒寡婦。要說還是咱莊子上的莊戶仁義啊,每個男丁都幾個老婆。”
    葛明有些反應不過來,每個莊戶都好幾個老婆?
    祿伯手往南一指說到:“莊子南頭的王麻子,足足娶了十個老婆,是莊子上的英雄人物。”又指了指村北方向說到:“村北的張二狗就兩個老婆,經常被莊子上人指指點點,都罵他不仁義。”
    葛明聽完差點一口老血噴出,什麽玩意?老婆多就仁義?老婆少就是不仁義?那這世上最仁義的肯定是李淵了,曆史上記載李淵的後宮中宮女有幾萬。要是隋煬帝就更厲害了,宮女過十萬,豈不是當年最仁義的人?
    看到葛明的表情,祿伯就知道葛明不清楚情況。
    歎口氣又接著說到:“大業年間先是修運河,開始是壯丁,後來壯丁不夠了壯婦都被征調了,那時候就沒剩下多少男丁了。”
    “再加上征高麗,前些年天下大亂,多年戰亂下來,整個河北的男丁就更少了,有的村子隻有老弱婦孺。人少地多,沒耕牛,也少農具,一個婦人哪裏活得下去?”
    “多個人就需要多碗飯,也就多了一份負擔,可是田裏的產出多不了多少,老婆越多越是吃不飽飯。所以呀,王麻子可不就是英雄?”
    原來如此,自己家生活也算富足,為何葛三爺隻有母親一人呢?按照這個衡量標準,父親大人絕對是為富不仁的渣男了,而且是全縣最大的渣男。
    葛明不禁腦袋抽抽,隨口說到:“那我父親大人豈不是。。。”
    祿伯趕緊打斷葛明,說到:“小郎君可不敢亂說,府上多是仆婦,幹不了什麽活,都是無依無靠的人。在府裏也算吃喝不愁,這輩子平平安安度日有何不好?阿郎自然更加仁義。”難怪家裏老仆為主,而且多數是半大不小老太太,居然是這個原因。
    不過家裏明顯是母親做主,估計父親大人有賊心也沒這個賊膽。不過葛明口裏說道:“原來如此,父親大人果然是我的楷模啊。”嗯嗯,葛明心中暗下決心,將來本小郎君也娶十個媳婦才行,就當是做善事了。
    葛明眼珠子亂轉,祿伯和福伯也不知道這個胖娃子到底在想些什麽。
    午飯過後正是天氣最炎熱的時候,葛明帶著祿伯和福伯回了房間乘涼。
    小主,這個章節後麵還有哦,請點擊下一頁繼續閱讀,後麵更精彩!
    即將進入農忙時節,這可是比天還要大的事情,造紙至少要等到夏收之後才能進行,不過準備工作可以先做起來。
    盤算到這裏,葛明在房間內踱步,一邊走一邊對祿伯說到:“祿伯,現在農忙估計也沒什麽人手,不過材料可以先準備起來。”
    “第一,在我剛才河邊選的地方挖好坑,一丈見方就行,深度有個四五尺就行。還要砌一個抄紙的池子,六尺長三尺寬四尺高就行,讓村裏懂的人看看,需要多少磚頭。”
    “第二,麥秸、穀草、桑樹皮多準備一點,就曬在山坡上,不要堆在一起,平鋪在坡上方便晾曬,記得用石頭壓住,免得被風吹跑了。”
    “第三,周圍村子看看有沒有賣石灰的,問問石灰什麽價錢,不著急買。”
    葛明轉頭又對福伯說到:“福伯,鬆香要買一些,就是不知道價格高不高,在城裏打探打探。”
    祿伯、福伯雖然口中稱是,但是心裏還是有些小震驚,小郎君的表現過於聰慧了,條理性也強。兩人本以為是孩子的胡鬧,看在葛明病剛好的份兒上陪他玩玩,這麽一看好像居然來真的,兩人也不由得認真起來。
    葛明還在盤算錢的事,買磚頭要錢、買鬆香要錢,莊戶過來幫忙自然也要給工錢,不給工錢的事葛明辦不出來,也就材料不需要什麽錢了,這東西到處都有。
    這麽小的娃子自然沒錢,葛明不知道父母願不願意投資,最怕是把正事看成葛明貪玩瞎胡鬧。不過葛明還是比較有信心,就算不通過父母應該也能搞到一點錢。多了千年的見識,要是這都賺不到什麽錢財,那還混個什麽東西?
    葛明能夠想到的,現在好像也隻能先做這麽多,現在就是等人手、等資金到位了。正是天氣最炎熱的時候,葛明打算下午涼快一些再回城裏。
    天氣有些炎熱,葛明精神比較萎靡,小猴子打來清水讓葛明淨麵,洗過臉之後葛明才算清醒了不少。葛明答應過母親,上午寫字下午玩,既然今天上午玩了下午就要寫字,於是準備開始讀書寫字。
    沒錯,出門的時候葛明還帶了筆墨紙硯,功課耽誤不得,否則怎麽能脫離了文盲的圈子?再說了,還有什麽比在古代做官更爽的職業嗎?想要做官,總不能字都寫不周正吧?
    祿伯、福伯看到葛明居然要看書寫字,真是老懷安慰,兩人悄悄從正廳裏退了出來,走到了大門附近開始嘀嘀咕咕。
    “福老弟,小郎君這病是什麽時候好的?”
    “好了十多天了,祿老哥,你是不知道啊,小郎君病好之後叫了老弟一聲福伯,老弟當時都在發抖。”
    “可不是,早上見到小郎君,那一聲祿伯讓老哥差點不知道怎麽應對。”
    “看來啊,葛家算是有希望了。”祿伯開心不已,主家有了希望,下人自然也有了希望。
    福伯接著說到:“要說袁道長的確有本事啊,當天小郎君被雷劈從樹上掉了下來,隻有出氣沒有進氣,袁道長一出手就把小郎君治好了。要是光隻好了身上的病還不算,連傻病都給治好了。”
    福伯看著四下無人,小聲帶祿伯耳邊說到:“袁道長最擅長給人相麵,對阿郎說葛家榮耀就要靠小郎君了。”
    祿伯聽後點點頭,說到:“這麽看來小郎君要弄個作坊造紙,這可能不是胡鬧。”
    “嗯,應該不是胡鬧。”
    “那趁著還沒夏收,老哥要趕緊把事情給準備在前頭。”
    葛明攤開書,學習的非常艱難。很多字不認識,或者說一些字放到某個句子、詞語中認識,拿出來單個就不太認識了。要說寫就更不會寫了,基本上跟從頭開始學差不多。這還不算,認識字也不知道這時候的讀音,這就要命了。
    而且古代的書還沒有標點符號,需要自己斷句,看了一會葛明就昏昏沉沉想睡覺了。
    葛明揉揉臉,看了看候在旁邊的小猴子,早就小雞吃米一般了,果然春困秋乏夏打盹啊,叫醒了跪坐在旁邊的小猴子,讓他找地方睡覺去。
    小猴子還有些不好意思,誰家主子讀書練字時,候著的小廝會睡著?也就是小郎君仁義,其他大戶人家的話非要把腿打折。
    小猴子也算個狠人,在自己臉上來了幾巴掌,瞬間清醒了不少。看的葛明臉都有點疼,挑挑眉毛,對著小猴子豎起了拇指。
    這個舉動也讓葛明精神了不少,繼續埋頭苦讀。隻是片刻之後葛明就動搖了,要不要找個老師?可是自己又不像後世一樣上學,這可怎麽辦?
    也不知道時間過了多久,陽光變得不那麽強了,看到時間也差不多,葛明打算回縣城了。
    出了府門,看到張春來已經套好了馬車,葛明上車之後對張春來說到:“春來大哥,過幾天我安排人給你捎個信,到時候你來城裏找我,咱們一起研究研究廚藝。”接著又補充到:“羊小腸完全曬幹之後掛到陰涼幹燥的地方,以後可有大用處。”張春來本就沉默寡言,點頭也就算了答應了。
    本小章還未完,請點擊下一頁繼續閱讀後麵精彩內容!
    福伯趕車,小猴子坐在右邊車轅,祿伯把葛明送到村口才回去。
    葛明在馬車上也少了看風景的意思,隻想躺在車裏打盹。馬車走的慢,又是晃晃悠悠半個時辰。等到了府門之後,福伯才喊葛明起身,小猴子陪著葛明回到自己的小跨院。
    剛進了自己的小跨院,葛明見福伯一身汗的跑了進來。
    “福伯,大熱天也不休息一會?有事讓其他人過來就是了,可是有什麽事?”
    福伯氣喘籲籲,說到:“小郎君,府外有人來送東西,說是小郎君訂的桌椅。”
    “送過來就是了。”
    “小郎君,木匠坊的掌櫃的來了,說是想見見您。在門房等了足足一個下午,見到咱們回來才敢讓下人通報給老仆。”
    唐代階級森嚴,士農工商,木匠坊最多算個工匠,比商人地位稍高一點。葛明家雖然是個小官,但是也算是士族,葛明雖然年紀小,那也不是一個工匠想見就能見的。
    葛明完全沒有階級概念,人家等來一個上午哪裏忍心不見的?自己剛入行的時候等客戶也等過一下午,再說了,本就無聊的很,見見就是了。
    葛明對福伯說到:“等了這麽久,那就見見吧,把人帶到二進的偏廳,本小郎君一會就來。”福伯應了聲轉身出了房門。
    葛明又假模假式的看了一會書,約摸著人應該已經被帶到了偏廳,便起身帶著小猴子出了自己的小跨院。穿過穿堂到了二進院子,在東邊跨院旁邊就是偏廳。
    其實每進院子都有類似後世的會客廳,在古代稱之為堂屋,根據不同身份來接待,除非比較親近或者關係比較深厚的人,否則一般不會帶到三進。
    雖然葛明還沒見到人,不過預感到可能是有人要送錢了。
    喜歡大唐釣魚人請大家收藏:()大唐釣魚人書更新速度全網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