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0章 分羊肉

字數:6347   加入書籤

A+A-


    “祿伯、福伯,這羊看起來真肥,今天算是有口福了。”趁著大家忙活沒注意,葛明趕緊把嘴角擦了擦。
    “小郎君先去屋裏歇會兒,喝點水,羊肉還需要一些功夫,別弄髒了衣服。”祿伯轉身對旁邊人又說到:“咱們都麻利點,小郎君怕是已經餓了。”
    “春來,你先別弄那些下水,先把羊肉給燉上,咱莊子裏就數你羊肉燉的好吃。”張春來正在另外一口鍋旁邊收拾羊下水,聽到祿伯的話趕緊把手洗了洗,準備先把羊肉燉上。難怪兩口大鍋,一口燉羊肉,一口燉下水,估計是怕葛明不吃下水的緣故。
    “春來大哥,下水搞幹淨燉在一起,不然沒什麽油水,下水也不好吃。”接著又說道:“羊小腸就別吃了,洗幹淨刮掉油脂,隻剩下一層皮,曬幹了有大用處,以後羊小腸都這樣處理。”
    雖然張春來不知道小腸曬幹之後有什麽用處,但是主家說的都要聽,哪怕是個孩子。
    葛明進了屋子喝上一點井水,找個蒲團坐下,一邊揉揉自己胖胖的小短腿,一邊盤算著造紙的事。馬上農忙了,造紙的是要拖後才行,在這個時代沒有什麽比夏收、秋收重要的事。不過材料需要先準備齊全,麥秸、穀草提前放在山坡上風吹日曬雨淋。
    需要買點磚頭,池子挖好之後用磚頭砌好,還需要用到鬆香粘連,不然會滲水。泡料的池子就挖在河邊,兩個池子就足夠了,畢竟是先試一試,萬一不成損失小些。
    聽祿伯說那條河是活水,直通濡水,濡水往南就入海了。再說這不是後世的造紙,沒有任何化學藥品使用,最多就是用點石灰,對環境影響不大。
    抄紙的池子弄上山腳下,還需要搭幾個棚子方便幹活,至少需要不少木料才行。火牆必須在棚子裏,不然風一吹紙就被吹跑了。葛明對此時的物價沒什麽概念,更不知道能夠從父母那裏要來多少錢。
    盤算來盤算去,再加上玩了半天有點累,坐在蒲團上開始打盹,沒過一會人就趴在蒲團上睡著了。大人的心性,孩子的身體,玩上一會就覺得犯困,果然是能吃又能睡的時候。
    一陣肉香傳到鼻腔,肚子也咕咕叫起來,葛明在迷迷糊糊中醒來,剛好小猴子一身汗從外麵進來。看到葛明正在起身,便趕緊過來扶了一把。
    “小郎君,那些娃子都玩瘋了,莊子裏大人下地回來才散。”
    葛明心想,看你這一身汗怕是也玩瘋了。
    “小猴子,等回到城裏本小郎君做個好玩的玩具,保管你在這些孩子麵前出風頭。”小猴子聽後給葛明揉揉肩膀,剛才葛明趴在蒲團上睡著的,肩膀酸痛的很。
    祿伯托盤上端來了飯菜,一大碗小米飯,半隻羊腿,還有一碗綠色的湯羹,還飄著一點蛋花。
    “小郎君,午飯準備好了。”說完把飯菜一樣樣放在葛明麵前的矮幾上,葛明讓祿伯也坐下來吃飯,祿伯死活不願意,說是院子裏麵寬敞。
    下人不能和主人家坐在一起吃飯,否則叫做沒大沒小,葛明也沒有強求,觀念的轉變不是一朝一夕的。
    羊腿雖然隻是清水煮的,但是羊肉比較新鮮,雖然隻有鹽調味但是味道還算不錯,一般人真心做不出這麽好的味道,看來張春來還是個燉羊肉的能手。
    看著伺候自己的小猴子,口水已經滴滴答答了,葛明撕下來一大塊肉分給了小猴子,在小猴子呼嚕呼嚕吃肉的聲音中葛明的胃口都變好了不少,或許是對肉食的渴望,後世覺幾乎不吃羊肉的葛明也吃的香甜。
    一口羊肉一口小米飯,這頓飯吃的非常愜意。自己看了看綠色的湯羹,原來是冬葵羹,以前葛明出差去福建的時候吃過。據說這東西是古代最重要的綠菜,缺點是莖稈上全是絨毛,後世一般是清水加食用堿或者小蘇打煮一下,撈出來切碎再做湯羹,莖稈上的絨毛會軟化,口感會更好一些。
    用過了中飯,葛明起身出房門溜達溜達消消食,看到院子裏這裏蹲一個、那裏坐一個,肉湯澆在小米飯上,再來幾塊羊肉、羊下水,一個個吃的津水滴答,怕是更長時間沒吃過肉了。
    看到葛明出來趕緊起身喊:“小郎君”,葛明見狀趕緊擺擺手,讓這些人繼續吃飯。
    “祿伯,今天可是春來大哥燉的羊肉?真香!湯羹也不錯。”
    祿伯抹抹嘴,笑著說到:“小郎君見笑了,正是我家春來做的飯食。這孩子幹農活是個二把刀,要說做飯做菜,在莊子上絕對是把好手。”祿伯說完還有點不好意思,又接著說到:“農家人不好好幹農活,做飯好有什麽用?那是婆娘做的事。”
    葛明看到張春來的黑臉也有發紅,不知道是害羞還是吃肉喝湯熱的。
    葛明看到張春來有些窘迫,打圓場到:“祿伯,三百六十行,行行出狀元嘛,好的廚師就沒有婦人。”
    “春來大哥,我以前看過一本食譜,有空咱們一起研究研究,把東西做的更好吃這就是本事。”張春來沒說話隻是點點頭,看來這個春來大哥是個悶葫蘆,或者是跟自己還不熟悉。
    小主,這個章節後麵還有哦,請點擊下一頁繼續閱讀,後麵更精彩!
    祿伯心想主家說做飯好吃也算本事,那就是本事。沒見府裏的廚娘除了做飯就不做其他活嗎?城裏下人裏麵就數廚娘最胖。
    葛明後世做菜還算不錯,至少朋友都這麽說。當然了,朋友說你做飯好吃未必是真心的,可能是因為自己懶得動手而已。
    葛明已經受夠了唐朝的蒸煮燉烤,看來可以適當教張春來一些其他菜式的做法,滿足自己的口腹之欲。
    門外嘰嘰喳喳,原來是上午一起玩耍的一群小屁孩,正在探頭往裏麵看,鼻子還一吸一吸的,口水滴答的老長。
    肉對於孩子的誘惑力實在太強了,不要說這個時代窮人家肉食極為稀少,就算生活富足的後世,誰家孩子都是愛吃肉不愛吃素菜的,連哄帶騙的讓娃多少吃口蔬菜。吃肉,這並非是單純的口腹之欲,其實跟身體生長有很大的關係。
    葛明一看鍋裏還有不少羊肉和羊雜碎,這大熱天的不吃到了晚上就壞了。葛明便對祿伯說到:“祿伯,把剩下的肉和下水切切,連肉帶湯的給我的這些小夥伴們每人來一碗。”
    “小郎君心善,這些年莊子上還是苦,娃子一年也吃不上一口肉食。”祿伯說完把大碗裏的飯菜呼嚕嚕吃完,這才轉身對門口的娃子喊道:“你們這群小東西,小郎君仁義,今天每人都有一碗肉湯。”
    一群娃子眼珠子瞪得老大,不可置信的吸吸口水,但是沒人敢進來。
    葛明見狀來到門口,已經用過飯的祿伯和福伯跟在自己身後。
    “你們排好隊稍等一會,可不能爭搶,讓春來大哥把肉切好了再分。”
    張春來不愧是有基礎的農家廚子,看來自學過刀工,羊肉、羊下水切成薄片,案板上放了一大堆。可是如何分呢?這就讓葛明有點為難了,莊子上三十戶人家,跟自己一起玩的孩子隻有眼前的這幾個,這幾個因為年紀太小,下地也幫不上什麽忙,稍大的孩子都跟著下地去了。
    葛明撓撓頭,剩下的肉並不多,每家都有的話也不現實。沒道理跟著父母下地的娃子沒肉吃,在家玩的娃子有肉吃,這應該怎麽辦?
    現在隻能顧小不顧大了,葛明認為自己都穿越過來了,總有一天能讓莊子上天天吃上肉,這點如果都做不到,超出別人一千多年的見識豈不是一點用也沒有。
    看到張春來把東西已經弄好,葛明便對張富貴說到:“張富貴,你負責給大家分肉裝湯,但是你最後一個拿。”
    身後的祿伯和福伯相互看了一眼對方,心想小郎君這麽小的年紀,比粗枝大葉的葛三爺明聰太多了。這兩人都是葛家的老人,尤其是祿伯,祿伯想到當年葛三爺這個年紀時,還雙腿夾著竹竿,拍著自己屁股“駕駕駕”的騎馬玩呢。
    小猴子在地上擺上了幾個大碗,張富貴先給每人來一勺肉,再來一勺湯,兩輪之後肉和湯也就分完了,還算公平公正。別看張富貴流著鼻涕有點傻,其實還有點內秀。
    一群娃子輕手輕腳的端著大碗各自回家,生怕肉湯會流出來。孩子應該是把肉湯端回家給父母、哥姐,全家人一起享用,看來這個時代的孩子比後世的孩子懂事。
    看的葛明又是心酸又是感動,如果是自己的話估計拿到碗之後呼嚕呼嚕就吃肉喝湯了,倒不是不孝順父母,後世實在不缺肉吃。
    “祿伯,福伯,莊子上農田並不少,為何生活依舊如此清苦呢?”葛明在門口轉身向家裏的兩位老人發問。
    祿伯想了一下說到:“小郎君,莊子上每家每戶都有不少田地,咱莊子上的地自然也是最好的。可是少壯丁、少畜力,無論怎麽拚命都種不完這麽多地。”
    福伯也在旁邊補充到:“整個莊子三十戶人家,隻有五頭壯牛可以耕地,每年春種的時候要抽簽排隊用牛。每家僅限耕種十畝地,不然輪到其他家的時候已經錯過了耕種時機。”
    福伯歎氣了一聲又說到:“不是田少,是沒有牛馬,這麽多田地想種也種不上。輪到別家用牛了,自家地就隻能男丁拖著犁來耕地,一天累死累活也種不了多少。”
    “咱莊子還算好的,有的莊子整個莊子都沒有一頭牛,全家老小一起拖著梨耕地。家裏連男丁都沒有的人家,就用削尖的木棍田裏戳洞,撒上種子就算春種了。真是種一葫蘆收兩瓢,造孽哦。”
    這是貞觀之治?這不就是原始社會嗎?葛明想了想又問到:“福伯、祿伯,咱是買不到牛,還是買不起牛?”
    祿伯說到:“小郎君,大業年間東征高麗,壯丁、農畜被征用了很多,基本都沒回來。咱河北缺牛,買不到牛,也買不起牛。要不是老爺有點私心,咱莊子上怕是一頭牛都沒有。”
    ”現在的行市一頭牛至少十貫錢,還經常買不到。這要在人牙子手上,十貫錢能買十個大姑娘。人要吃糧,牛吃草就行,最多農忙的時候給點穀子、豆子吃,最多再加點鹽巴,大姑娘可耕不了田。”
    葛明心裏不住哀歎,十個大姑娘比不上一頭牛?要是從幹農活的角度來說確實如此。
    本小章還未完,請點擊下一頁繼續閱讀後麵精彩內容!
    古代殺耕牛是犯法的,這律法在當時極為合理,牛是農耕文明極為重要的生產資源,一頭牛在家裏的地位比戶主都高。要是誰家有頭牛,基本都是跟伺候祖宗一樣伺候著。
    正在葛明心裏不住感歎的時候,莊子上人紛紛走出家門,往葛家這邊靠攏。還有幾家大人端著空碗的,應該是過來還碗的。一個個穿的破破爛爛,麵黃肌瘦,這就是葛家莊子的農戶?這跟乞丐有什麽區別?尤其是端著大碗的幾個。
    看來啊,本小郎君是不能躺平了,總要為這些努力又辛苦,但是依然吃不上肉的人做點什麽。
    人群裏男的少,女的多,這是個奇怪的現象。莊戶們以前聽說小郎君是個傻子,家裏的娃子上午跟小郎君一起玩耍,說小郎君不是傻子,還教他們玩“跳房子”的遊戲。
    房子可是不能跳,不摔死也會摔個斷胳膊斷腿,看來家裏娃子的話不能信,小郎君多半還是病沒好。所以大家一起過來見見小郎君,看看葛明到底是不是個傻子。
    是不是傻子看神態就知道了,見到葛明正常人一樣站在大門口,一大群人過來給葛明行禮,嘰嘰喳喳的吵鬧一片。
    葛明見狀先是嚇了一跳,可也不知道說點什麽好。最後背著手小大人一般,吸了口氣大聲喊到:“各位鄉親父老,我今天到莊子才知道你們生活艱辛,我雖年幼,也想為莊子上做點什麽。”
    莊子上人聽到之後瞬間安靜下來,古人最終承諾,都在等著葛明接下來會說點什麽。
    葛明繼續喊道:“我打算在莊子上弄個作坊,夏收之後就開工,能給大家多個進項。”葛明說完,這群人居然是沉默的,沒有一點反應,葛明撓撓頭,心想難道說錯什麽了?
    難道這些人不相信我?看來還需要點猛藥:“本小郎君保證,明年讓每家都有牛,逢年過節都能吃上肉。”
    葛明小胸脯拍得山響,後世的毛病又犯了。想當初做商務,說到底更多的就是靠忽悠,拿到項目再說,講究的是吃不下、先含著。
    喜歡大唐釣魚人請大家收藏:()大唐釣魚人書更新速度全網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