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3章 李建成又出殺招

字數:6098   加入書籤

A+A-


    如果問葛明,穿越大唐之後,最想見到什麽人?
    第一個就是秦瓊,第二個就是程咬金。秦二哥是被神話的一個人,程咬金據說是個大胖子,什麽本事都沒有,但是運氣爆棚,評書裏麵是個副將,隻要有程咬金在一切都能化險為夷。
    秦瓊和程咬金是一起投靠大唐的,秦瓊早就名聲在外,李淵因此甚是欣慰,讓此二人跟著秦王李世民好好幹。
    秦瓊和程咬金剛跟著李世民時,級別也不過是馬軍總管,跟現在的段誌玄、尉遲恭的級別差不多,都屬於李世民六支親衛的正副頭領而已。
    但是秦瓊和程咬金投降大唐比尉遲恭更早一點,早在武德二年就跟了李世民,當時正是李唐的創業初期,所以有不少施展拳腳的機會。秦瓊隨李世民擊敗宋金剛,之後拜上柱國、大將軍,這時候就不是秦王府的屬官了,而是李唐的大將軍。
    後來秦瓊又隨李世民鎮壓竇建德、劉黑闥,因功封翼國公。秦瓊可是李世民手下最早獲得國公的人,此時的房喬、杜如晦、尉遲恭、段誌玄甚至長孫無忌等等,都不過是秦王府的屬官、幕僚而已,級別相差的不要太大。
    也正因為這些原因,李建成最想動的就是秦瓊。隻是剛表達出來這個意思,魏征和王珪兩人就做了阻攔。
    魏征對著李建成說到:“殿下,秦瓊此人動不得啊。殿下可曾想過,在無數武將中陛下最信任的是哪一位?”
    這點確實提醒了李建成,如果說李淵最看重哪位武將?自然非秦瓊莫屬,秦瓊早早被封了公爵不說,李淵還動不動就給秦瓊很多賞賜,欣賞之情朝堂上沒人不知道的。
    關於李淵對秦瓊的欣賞,曆史上是有明確記載的,二哥除了武力超群之外,人品更是沒的說。
    至於後世的評書裏麵就更誇張了,說是有一年秦瓊押送犯人到京城,京城之外碰到了被楊廣追殺,正在往晉陽逃的李淵。
    秦瓊出手相救,這才把李淵全家救下,就因為這個,李淵、李世民所以對秦瓊非常好。曆史上自然不是,秦瓊的待遇全都是靠著戰功獲得的。
    李建成也不是糊塗人,此時魏征提醒自然也就知道了秦瓊不能輕易動,搞不好還會受到反噬,說道:“玄成提醒的是,是孤過於心急了。”
    旁邊沒說話的王珪說到:“雖然秦瓊此人暫時還不能動,但是程咬金此人倒是可以動一動,此人為人粗枝大葉,不拘小節,想要找點錯處來必定不少。”
    聽了王珪的話之後,眾人也都感覺從程咬金這裏下手可能性確實更高一些。
    程咬金跟秦瓊一樣是民間的傳奇人物,在隋唐演義中有混世魔王的稱號。演義中的程咬金攔路搶劫、販私牛、賣私鹽,還坐過牢,兵器是一把板斧。
    其實真實的程咬金可真的不是,出身比秦瓊還要好,他的曾祖父做過北齊的兗州司馬,他的祖父做過晉州司馬,他的父親做過濟州大中正,這可是標準的官宦世家出身的人。擅長使用馬槊,可不是板斧,話說唐代名將中擅長使用馬槊的很多。
    大業年間山東大亂,親自組織了一支數百人的武裝護衛鄉裏,也算是當地響當當的人物。後來到處都是反王,本著打不過就加入的態度,幹脆加入了瓦崗軍,應該也是在這個時候認識的秦瓊,剛好兩人又都是山東老鄉,關係自然不會差。
    瓦崗軍失敗之後,投降了王世充,又覺得王世充這人心胸狹窄,還不如李密,所以幹脆跟著秦瓊一起投唐了。其實程咬金、秦瓊的經曆都說明了一個問題:公司沒前途了趕緊撤,升職加薪很多時候靠的都是跳槽,而不是苦熬。
    程咬金跟著李世民破宋金剛、擒竇建德、降王世充,屢立戰功,冊封宿國公,這也是秦王府出來的,早在武德年間就封了公爵的人。
    齊王李元吉對於程咬金並不感冒,他最看不上的還是尉遲恭,所以還是想著怎麽搞死尉遲恭,於是就說到:“大哥,小弟看尉遲恭還是應該早早除掉,此時武力超群,是李世民的頭號護衛。”
    眾人都知道李元吉的心思,他跟尉遲恭完全就是私仇,原因無非比武的時候打不過尉遲恭而已,沒想到過了幾年之後依然念念不忘,看來也是個執著滴人兒。
    雖然都知道李元吉此時有私心,但是都認為尉遲恭此人確實應該除掉,因為此人武力實在太厲害了。隋唐演義中號稱有十八條好漢,秦瓊、尉遲恭、單雄信分別排名最後三位,不過除了這三個人之外,其他人都是虛構的。
    所以後世還有學者認為,個人勇武的話秦瓊排名第一,尉遲恭排名第二,至於其他人的武力均不足以論。
    不管兩人是不是前兩名,反正尉遲恭是打不過秦二哥的,這是有曆史記載的。秦瓊跟著李世民攻打劉武周時,尉遲恭作為劉武周的手下,被秦二哥打敗了。
    有個武力高強的人,自然是個威脅,不管是保護李世民,還是搞個暗殺、偷襲的勾當,都是防不勝防。再說尉遲恭此人實在太醜,不除掉實在感覺惡心,簡直是汙染了京城長安的空氣。
    本小章還未完,請點擊下一頁繼續閱讀後麵精彩內容!
    四人最終決定,繼續收集程咬金、尉遲恭的罪證,至於秦瓊隻等等待時機。
    在東宮密謀時,秦王府也沒閑著。秦王府其實應該叫洪義宮,所謂的秦王府又是一個機構,或者叫做天策府,而不是建築物、宮殿,在唐代也根本就沒有秦王府這個建築物。
    現存西安的秦王府,其實是明朝初期的,是朱元璋的第二個兒子朱樉的府邸。
    武德五年時,李淵以李世民有可克定天下功,建造了洪義宮給李世民,史書記載“於宮中立山林勝景”,這個洪義宮也就是後來的大安宮,所以此時的秦王府邸就是洪義宮。
    雖然洪義宮景色秀麗,但是李世民毫無心思欣賞。尉遲恭、張公瑾二人也不敢多言,隻得默默跟在李世民的身後,一直到李世民走進了書房,二人才停下守在門口。
    李世民進入書房之後,默默跪坐在了矮幾後麵。
    “建成,李元吉,你們二人非要跟我來個你死我活,不計兄弟之情,既然如此,就不要怪我心狠手黑了。”
    李世民也不由得埋怨房玄齡和杜如晦,兩人自從接到聖旨之後居然真的離開了秦王府,自己的左膀右臂居然這麽聽話,更讓李世民怒火中燒。
    處事果斷,這是李世民性格上的優勢,否則也無法成為一個優秀的統帥。下定了決心,站起身走到書房門口,推開門吩咐張公瑾去請長孫無忌。
    李世民手下人才不少,如果說李世民最信任誰?那自然是長孫無忌了,這可是他的大舅哥,一榮俱榮,一損俱損的關係,有事情自然是先找大舅哥商量了。
    張公瑾拱手施禮後轉身離去,李世民又默默關上了門,回到矮幾旁邊跪坐了起來冥思。長孫無忌是秦王府的署官,平常就在這裏洪義宮辦公,片刻功夫就跟著張公瑾小跑到李世民的書房外。
    長孫無忌是個三十多歲的胖子,此時有些氣喘籲籲。鷹鉤鼻子,眼窩有些深陷,標準的胡人長相。長孫無忌出身於鮮卑貴族河南長孫氏,這一支世為北魏、北周、隋重臣。
    長孫無忌是隋朝右驍衛將軍長孫晟之子,出身可以說是非常顯貴。但是自幼喪父,被異母兄長趕出了家門,他跟妹妹,也就是後來的長孫皇後,都是由舅舅高士廉撫養長大的。高士廉跟李淵是好友,看李世民是個人才,就把外甥女嫁給了李世民。
    長孫無忌生性聰慧,勤奮好學,博通文史,頗有計謀,也不知道是不是跟童年的遭遇有關,長孫無忌出了名的喜歡出陰招。所以這種陰謀詭計的事,李世民找長孫無忌還真是對了路子。
    擦了擦頭上的虛汗,整理了下衣服,輕輕敲了敲書房的門,李世民在裏麵喊道“進來”,長孫無忌推開房門進了書房,轉身把門關上。走到臉黑的如同鍋底一般的李世民身前,剛要施禮李就被世民揮手示意。
    雖然是親戚,但是李世民是親王,也就是君,君臣畢竟是有別的,所以該有的禮數不能少了。
    李世民指了指對麵的蒲團,說道:“輔機,坐。”
    長孫無忌感受到了李世民的心中殺氣,跪坐在對麵之後就問道:“殿下,可是有事?”
    李世民一巴掌拍在矮幾上,憤恨的說道:“房喬和杜如晦二人被調走,斷了本王的膀臂,再如此下去本王怕是沒了立足之地。”
    “當年父皇封本王為天策上將,許本王自置官屬,如今無故抽調天策府之人。輔機,看來風向有些不對啊。”
    長孫無忌對於陰謀有著天生的敏銳,簡單組織了一下語言說道:“殿下,下官認為大難不遠了。其一是太子要對殿下手,其二是皇上偏袒太子,相信房喬和杜如晦二人被調離秦王府隻是開始,應該還有後續,如此下去秦王府也就散了,到時候殿下身邊缺文少武,自然隻能任人宰割。”
    李世民的臉更黑了,黑著臉說道:“看來父皇希望本王不爭,做個富貴閑人,了此一生。”
    “殿下,那您甘心嗎?”長孫無忌低聲問道。
    李世民甘心嗎?自然是不甘心的,不管是誰站在李世民的角度都不會甘心。李世民站起身,轉過身子背著手看著書房的窗外,這些年的經曆一幕幕出現在眼前。
    晉陽起兵的時候隻有十八歲,剛剛跟長孫氏成親,新婚燕爾就開始東擋西殺。這些年下來平定薛仁杲、劉武周、竇建德、王世充、劉黑闥,自己九死一生,才打下了大唐大半江山。一個個當世豪傑,都在自己麵前臣服。
    至於李建成,無非平定劉黑闥叛亂而已。就因為他是老大,所以就是太子。不管自己多大的功勞,也無非冊封一個天策上將,比親王高一級而已,就算比親王高又如何?
    他日自己是臣,李建成是君,這一切不過是因為自己不是嫡長子。此時的李世民腦袋要炸了一般,越想越是不平衡。
    人的欲望總是隨著能力、經曆所提升的,當擁有了一些東西,還想擁有更多。尤其感覺努力一把可能夠得到某個目標時,心裏就如同長了野草一般,每日都是百爪撓心。
    這章沒有結束,請點擊下一頁繼續閱讀!
    其實一個身居高位者,想要做到不爭不搶本就不可能,哪怕李世民不想爭,但是手下有一幫在這個時代最出色的人,這些人也不甘人下,還是會推著李世民往哪個最高的位置前行。
    這些人說是為你好,其實又何嚐不是為了自己呢?
    “殿下,那您甘心嗎?”長孫無忌又說了一遍這句話,如同一支利劍正中李世民的內心深處。
    抉擇的時候到了,李世民轉過身體,看著跪坐的長孫無忌,輕輕說道:“本王不甘心。”
    長孫無忌起身、行禮,說道:“為殿下肝腦塗地!”
    最終兩人商談了很多內容,但是爭取皇位可不是一朝一夕的,需要徐徐圖之,最重要的就是對人才的拉攏。李世民對於錢財毫不吝嗇,府庫的全部錢財任長孫無忌使用,不需要任何請示。
    李世民心裏清楚,如果得不到皇位,再多的錢財自己都沒機會享受,就算李建成放過自己,李元吉是絕對不會的。如果能夠得到皇位,錢財又有什麽意義呢?整個天下都將是我李世民的。
    李世民是不是早就想過爭取皇位,那肯定是早就想過的,因為曆史上有不少相關記載,說明早就在布局了。
    或許李世民想過徐徐圖之,但是最後居然是在玄武門內殺掉李建成、李元吉這麽直接,很可能是計劃有變。
    不過無論如何,就在李世民的這間書房內,一群當時最頂級的人才,即將開始對皇位的謀劃之路。
    喜歡大唐釣魚人請大家收藏:()大唐釣魚人書更新速度全網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