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4章 錢被沒收了
字數:6969 加入書籤
不管長安城內風雲如何變幻莫測,對葛明都沒一點影響,葛明此時不過是個擦屁股紙都沒搞出來的十歲娃子。
不過這幾天葛明高興,任誰有十貫錢的都會高興,萬元戶葛明這兩天走路都帶風。
十貫錢,不是一個小數目,足足一萬個銅錢,好大一堆放在房間內,在這個年代購買力是十分驚人的。
缺銅導致的錢幣數量本就不足,再加上此時生產力極低。唐、宋時一貫錢隻有七百甚至八百個銅錢,算是商業中的潛規則,但是葛明是縣令家小郎君,王掌櫃自然不敢給打折。
再看桌椅,雖然不是什麽名貴的木材,但是做工非常精良。本來刷上傳統的大漆會好看很多,但是這東西需要刷很多遍,每一遍都需要很長時間才幹,想要用上桌椅,那估計要等幾個月之後。
“光板”其實也不錯,有淡淡的木香。居然沒一顆釘子,全是榫卯加魚膠粘貼的結果。
葛明拿起一串銅錢心裏十分得意,看來在這個時代賺點錢確實比較簡單。隻需要畫點圖,各種作坊來點股份,這樣一輩子都不用為沒錢發愁。正所謂手上有錢,心裏不慌,別說心裏不慌,全身上下都不慌。
葛明本以為福伯會跟王掌櫃簽個合約,但是福伯說文書這東西就算了,給王掌櫃一百個膽子他也不敢貪了葛家的份子。
福伯這話說的有點意思,葛家的份子,不是小郎君的份子。葛明以為商人地位太低,所以不敢做出格的事,哪裏知道福伯的一片好心,這麽乖巧聰慧的小郎君,怎麽能沾上銅臭呢?
有了錢,就應該改善下生活,受夠了家裏吃的酸饅頭,就從饅頭開始下手。唐代還沒利用好酵母,麵團就放在盆裏發酵的,空氣中有很多酵母菌,進入麵團裏繁殖就能有蓬鬆的口感,問題是時間短了就是死麵饅頭,時間久了雖然稍稍蓬鬆但是有酸味。
後世蒸饅頭的方法比較多,有加老麵肥的,這個跟酸饅頭原理相似,需要加點小蘇打或者純堿中和下酸味,這種麵頭比較勁道。
不過蓬鬆口感最好的還是加了酵母的饅頭,明顯鬆軟很多,也更適合蒸包子。酵母對於一個吃貨來說製作起來非常簡單,後世葛明很喜歡自製鮮酵母做麵包、蛋糕之類的東西,尤其是各種水果培養出來的酵母,口感好不說,還有一股果香。
想到這裏葛明便有了打算,拆開一串銅錢,數了三十個遞給了小猴子。小猴子顫抖著雙手捧起這筆巨款,幾乎哽咽著說到:“小郎君,這是賞賜給小人的?小猴子也沒做出什麽力。”
一句話差點把葛明氣死,你還真是沒出過什麽力,一巴掌抽在小猴子的包包頭上。
“想什麽好事呢?小猴子,讓你給本小郎君出去買點東西。”果然是做下人時間不長,小猴子完全沒有做下人的自覺,一點眼力見都沒有。
“記好了,看看有沒有賣葡萄的,有的話買兩斤,沒有葡萄就買點李子、桃子回來。再看看有沒有賣魚竿、魚線、魚鉤什麽的,給本小郎君買一套回來。”莊子北邊那條河怕是魚不少,釣魚佬最是看不得有水,下次去莊子一定要搞一把。後世葛明坐高鐵出差時,看著窗外飛馳而過的魚塘都會幻想很久。
小猴子剛想跑出去,又被葛明叫了回來。
“對了對了,本少爺說要做個小玩意兒來著,找鐵匠鋪買五尺筷子粗的鐵絲,讓鐵匠給弄個圈圈。哎呀你稍等一會,本少爺畫張圖。”葛明找出來一張紙,在紙上隨便畫了一個圈,還要一條鐵絲做個鉤,插在木柄上,這個就是傳說中的滾鐵環,曾經風靡大江南北,後世小時候沒什麽東西玩,這東西可以玩一整天,從這個村子滾到另外一個村子。
圖紙拿給了小猴子,並且對小猴子說道:“告訴鐵匠鋪的人,這東西是本少爺想出來了,敢隨意給別人打造小心抄了鐵匠鋪。”
小猴子拿著錢終於出了門,葛明便找了幾本書放在桌子上,打算坐在椅子舒舒服服看看書。後世習慣了拿著手機,隻要拿起實體書一定會犯困,到了這個時代依舊如此,隻翻了幾頁葛明就趴在桌子,枕著胳膊,聞著淡淡的木香,睡的十分香甜。
也不知過了多久,胳膊上傳來一陣陣酸麻,葛明終於醒了。迷迷糊糊起身,揉了揉酸麻的胳膊,便看到桌子上一灘口水,還好沒人看到。
房間裏光線已經昏暗,其實天色還不算晚,隻是這年頭沒玻璃,窗子上糊的窗戶紙,這東西透光性太差。小猴子居然還沒回來,葛明甩著酸疼的胳膊出了房門,打算活動活動筋骨。架勢還沒拉起來,丫丁香就來了,說是夫人讓小郎君過去一下。
葛明跟著丁香來到母親房裏,便看到母親劉氏笑吟吟的看著自己,看來母親今天心情不錯。看到葛明劉氏開口說道:“明兒,為娘聽說你發了一筆小財?”表情非常像狼外婆。
葛明心裏一驚,這個表情太熟悉了,跟自己年幼時收到壓歲錢時,母親的表情一模一樣。古代的父母也有後世父母的毛病?看不得孩子身上有錢?想方設法非要弄過來才行?
小主,這個章節後麵還有哦,請點擊下一頁繼續閱讀,後麵更精彩!
“母親大人,孩兒就十貫錢,打算自己存起來將來娶媳婦。孩兒上午去了趟莊子,聽到莊子的小孩唱童謠,是這麽唱的:小小子,坐門墩,哭著喊著要媳婦。”
丁香捂嘴又不敢笑,但是抖動的雙肩已經出賣了她。
劉氏聽的滿頭黑線:“明兒,十貫錢可是好大一筆錢,不能放在你手上,為娘幫你收著,婚姻大事父母做主,將來一定給你娶個好媳婦。”
完全不管葛明是不是同意,轉頭對丁香說道:“丁香,去小郎君房裏,把銅錢全部拿過來,全部。”
葛明還能說什麽呢?父母“看”上了你的錢,你除了交出去還能有什麽辦法,葛明違心的說到:“多謝母親大人幫孩兒存錢,還是母親想得周到,母親大人英明神武,母親大人。。。。。。”
劉氏趕緊擺擺手,笑著說到:“明兒啊,為娘也不是貪你的這些錢,為娘主要是怕你胡亂花錢。”
葛明傻乎乎的點點頭。
“明兒,上午去了莊子上,可有什麽好玩的事?”劉氏看來是想轉移話題,估計也有點不好意思。要不是家裏不富裕,劉氏也看不上葛明的這點錢。
“莊子上一點也不好玩,太窮了,不少娃子都沒衣服、鞋子,一年都吃不上一頓肉。”葛明接著又問道:“娘親,莊子上為什麽那麽窮呢?”
劉氏歎了口氣說到:“有田種不過來,缺男丁、缺牲畜、缺農具,就算風調雨順也沒多少收成。要不是當年你爹給弄了幾頭牛,怕是會更窮。別說莊子上,就連家裏也不富裕,不然為娘哪裏看得上你這點銅錢。”
劉氏說完抬頭看看房間頂棚,歎了口氣又說到:“家裏雖然大,但是到處破破爛爛的,這點錢把家裏修繕修繕也是好的,這馬上就要雨季了,到處漏水可是不妙。”
“娘親,孩子今天拍著胸脯跟莊子上人說,明年讓他們經常吃上肉,家家戶戶有牲畜。”
“哎,劉福跟為娘說過了,你一個娃子口氣不小,你父親都不敢這麽承諾,莊子上人也不會當回事,就當你童言無忌了。”
劉氏又說到:“家家有牲畜,那不是全大唐最富裕的莊子了?莊子上人又不傻,不會相信的。”
葛明趕緊說到:“孩兒覺得造紙能賺到不少錢,有錢了還能買不到東西?”
劉氏瞥了葛明一眼說到:“你造紙不是剛選好地方嗎,還要等農忙過了才能開工,就算賺到了錢也買不到牛馬。”
“娘親,怎麽有錢還買不到牛馬?”葛明認為有錢必定能買到東西,買不到大概是給的錢還不夠。
劉氏搖搖頭,說到:“明兒,你不知道農家的苦。就算沒有當年的戰亂,農家本就缺牛馬,現在就更缺了,牛馬對誰家來說都是命根子,誰家會把命賣了?”
“草原上牛馬成群,牛馬便宜很多,可以從草原上買呀。”
劉氏一聽微微一笑,說到:“明兒啊,你年紀小不懂農事。耕牛都是從小跟著大牛旁邊學習的,需要不少年頭才能用。草原上的牛暴躁不聽話,那是胡人為了吃肉養的牛,是耕不了田的。”
草原上的牛都是“肉牛”,沒有經過係統的學習,那也不對啊,隻要馴服了應該也能用呀。後世對於這種牛使用的方法很簡單,鼻子上弄個環就行了,不管多暴躁的牛一牽鼻子就老老實實了。
這好像是個秘方啊,肉牛變耕牛。葛明打哈哈說到:“還是母親想得周到,孩兒還要多多學習。”
母子二人說話期間,丁香往返了幾趟才把全部銅錢拿了過來,十貫錢不是小數目,不是一個柔弱丫鬟一次就能搬得動的。葛明雖然看著心痛,但是毫無辦法,孩子是沒人權的,後世都沒有,更不要說古代了,不聽話真的會被“打死”,罪名叫忤逆。
此時天色已經漸晚,房間也點起了油燈,昏昏暗暗的光線讓人犯困。劉氏見天色不早,便吩咐丁香準備晚上的飯食。葛明不知道小猴子這時候回來沒有,便囑咐丁香給小猴子留飯。
不過片刻功夫,晚飯就擺在了矮幾上,不出所料,又是小米粥,酸饅頭加鹹菜。養生倒是不錯,營養完全跟不上。葛明開口問道:“娘親,不等父親回來嗎?”
“你父親公務繁忙,讓人帶話回來說在衙上隨便吃點。每天早出晚歸,也不知道在忙些什麽。”劉氏言語中有些不滿。
“父親是做大事的人,這不還有孩子陪您吃飯嘛。”
“對對對,還是我家明兒懂事,你父親就是個沒良心的。”聽到這裏葛明也不知道如何答話,傻傻一笑。
“母親大人,咱家好歹是個當官的人家,每天的飯食就這個?孩兒可是在長身體的時候。”
“明兒啊,多少家還吃不飽飯呢,這飯食還不好?”
葛明一手拿了一個蒸餅,對著敲一敲,居然邦邦響。
“母親,孩兒不是這個意思。孩兒的意思是還是這些東西,就不能換個花樣吃?您看這個蒸餅,酸酸的難以下口,就不能加點堿中和下酸味?”
本小章還未完,請點擊下一頁繼續閱讀後麵精彩內容!
“麥粉又不隻能做炊餅,還能做麵條,來碗打鹵麵、臊子麵,實在不行陽春麵也行呀。”
劉氏看怪物一般看著葛明,開口問到:“何為中和,打鹵麵、臊子麵又是何物?”
葛明說順溜了,嘴上少了把門的,趕緊對劉氏說到:“娘親,孩兒記得以前看過一本書,裏麵有不少美食的做法。裏麵還說,好東西做的難吃,就是浪費,是罪過。不好的東西做的人人愛吃,天下百姓就多了一樣飯食。”
劉氏趕緊接著問到:“咱家還有這種書?莫要欺騙為娘,這種秘方誰家不是偷摸著傳給子孫,讓子孫以後有個做飯的手藝,怎麽會寫成書讓你看到呢?”劉氏滿臉的不信。
“娘親,孩兒真看到過。”葛明爭辯道。
“那本書叫什麽名?”
“孩兒看書隻看內容,不看書名!”
劉氏一聽就樂了,笑著說到:“好,我家明兒確實看過,為娘不跟你爭論,等你有空教教家裏的廚娘,讓為娘也能吃點好的。”
母子二人用過了晚飯之後,葛明便賤兮兮的對劉氏說到:“母親大人,孩兒的銅錢全被收繳了,要是買書、買筆墨怎麽辦?孩兒打算刻苦攻讀,將來非要給母親大人掙個誥命回來不可。”
“我家明兒果然有誌氣,為娘很是欣慰。不要以為為娘貪你這點銅錢,為娘是打算幫你存起來,將來好拜訪名師。你要是需要買書和筆墨,直接跟劉福說就行了,為娘幫你付錢就是了。”
自從葛明病好之後,劉氏就覺得這孩子心眼兒太多了,口上也花花了不少。雖然滿臉不信什麽掙個誥命回來,但是還是感覺非常安慰。
葛明一聽也就放棄了要錢的想法,孩子的錢進了父母口袋,基本沒有拿回來的可能,剛才隻是想驗證一下而已。隨後施禮打算回自己跨院休息,順便看看小猴子回來了沒有。剛想出門,就被劉氏叫了回來。
就見劉氏走到原本屬於葛明的一堆銅錢旁邊,見到其中一串的皮繩已經解開,就從裏麵數了二十個銅錢出來。隨後好像還在糾結,又扔了五個銅錢回去,又糾結了一下,又扔了五個銅錢回去。
然後走到葛明跟前說到:“明兒,這十個銅錢是為娘給你的零花錢,以後每月都有十個銅錢的例錢。”
葛明眼睜睜母親數了二十個銅錢,隨後變成了十五個,又變成了十個。不管多少,好歹也是錢啊。一萬個銅錢,每月拿回來十個銅錢,需要一千個月。。。。。
無奈啊,毫無辦法,葛明也隻能麵露感激和欣喜。
“母親大人英明神武,孩兒感激萬分,孩兒今年十歲,隻要活到九十三歲就能拿回十貫錢了。”
原本劉氏還有一些不好意思,畢竟是貪了孩子的錢。劉氏聽出了挖苦,假裝發怒的喊道:“這個混小子,快滾回去。”葛明拿著十個銅錢,逃命一般出了房門。
劉氏搖著頭,嘴巴嘀嘀咕咕:這孩子,活到九十三歲不是成了神仙了?過了半晌臉色一變,不禁有想到這孩子算學好厲害。
喜歡大唐釣魚人請大家收藏:()大唐釣魚人書更新速度全網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