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9章 李世民救黑鬼

字數:6006   加入書籤

A+A-


    秦王府,書房內。
    李世民麵色冷峻,跪坐在矮幾旁,對麵正是大舅哥長孫無忌。
    李世民開口說到:“今日常會,李元吉對尉遲恭和程咬金發難,尉遲恭已經被大理寺帶走,相信不久在洛陽的程咬金就會被押回長安。”洛陽可以說是李世民的地盤,所以天策府不少文武都駐紮在洛陽,此時的程咬金剛好就在洛陽駐守。
    長孫無忌也是一臉的嚴肅,開口問到:“殿下,李元吉栽贓的是什麽罪名?”
    李世民恨恨的說到:“尉遲恭私藏盔甲和武器,意圖謀反,程咬金虛報軍功。尉遲恭身跟著本王戰陣上衝殺了多年,家中不可能沒一些武器的私藏,隻是不能放到明麵上說。”
    “至於程咬金,從投降大唐就一直跟隨本王,如果沒有虛報軍功,他的宿國公不知道等到何年何月。本王本打算以後能多一份力量,沒想到被李元吉抓了把柄。”李世民說完狠狠的一巴掌拍在桌子上。
    尉遲恭和程咬金兩人都禁不得查,基本都屬於罪證確鑿,除非李淵發了善心赦免,否則一定會獲罪,但是李淵會發善心嗎?
    長孫無忌盤算了一會才說到:“殿下,李元吉多年之前就恨上了尉遲恭,看來這次他是凶多吉少。至於程咬金畢竟有功在身,最多降職削爵,性命總能保全。”
    李世民說到:“本王為難的就在這裏,實在不知如何營救尉遲恭。本王麾下均是當世猛將,誰家裏不多幾副盔甲兵刃,如果再這麽查下去,本王身邊也就沒什麽人了。”
    世上的事就是如此,如果往深查,那基本沒什麽好人,如果有也非常有限。以後世的一個公司為例,商務經常出差,會不會虛報一些差旅費?有沒有買包煙記在房費裏?或者一瓶礦泉水?
    那有沒有把裏程換成機票,自己出去玩的時候用?有沒有把酒店的積分換成房間,自己出去玩的時候住呢?其實都無傷大雅,也不會有人這麽較真,這個就是所謂的潛規則。
    如果全都沒有那就非常厲害了,說明公司是他家的。
    所以說李元吉這事做得非常不地道,甚至是不要臉,但是又占了道德製高點。李世民對於大唐來說就是個商務,手下還有一幫業務員到處搶單子。
    此時長孫無忌說到:“殿下,為今之計隻能靠殿下了,除了殿下親自求陛下網開一麵之外,確實別無他法。”
    李世民想到手下全是一幫殺才,朝堂上文官幾乎全是李建成的人,更覺得皇位之爭難上加難。其實這也難怪,從大唐建立之初李世民就經常領兵在外,但是李建成一直都在長安,這些年下來朝堂上未必都是他的人,但是一定是絕大多數。
    隻要是正常人,都會抱太子的大腿,而不是抱秦王的大腿。不過李世民並非沒有勢力,憑借戰功赫赫,在武德四年得了天策上將的頭銜,並且李淵允許李世民開府,這個就是天策府。
    天策府可以自己招募人才作為府中官員,幾乎就是個小朝廷,可是問題在於開府的位置是洛陽。所以李世民的勢力主要還是在洛陽,長安是李建成的絕對主場。
    想到這裏就問了問長孫無忌,說道:“輔機,長安人事可有進展?”
    長孫無忌有些跟不上節奏,剛才還在談尉遲恭這個黑鬼的事,現在怎麽又換了個話題?李世民就是因為尉遲恭的事,才更覺得朝堂上實力的不足,對長安人才更加渴求。
    長孫無忌答到:“李建成在長安經營多年,一些關鍵人事些油鹽不進,錢花出去不少,至今不過欽天監、禁軍而已。”說完還不停的搖頭,心裏甚是苦澀。
    不是李世民不想早點布局,奈何大家都搶著抱粗腿,相對於李建成來說李世民這條腿明顯細了很多。所以就出現了現在這種文官集團幾乎全部支持李建成,武將中也不過隻有部分支持李世民的情況。
    為了打開當前的不利局麵,李世民打算親自出馬,拉攏兩個最可能拉攏成功的軍方大佬。
    李世民沉思了一會對長孫無忌問到:“輔機,李靖和李世績兩人如何?”
    李靖和李世績都是軍方大佬,戰功赫赫,兩人並稱大唐軍神和兵神,初唐時期名將如繁星,這兩位可是最閃亮的兩顆。如果有兩人支持,李世民的大事自然可成,但是爭取的難度極大。
    長孫無忌聽後說到:“臣覺得李靖或許可成,李世績很難。李靖當年受到殿下救命之恩,但李世績深受陛下信任,怕是很難爭取。”李世民點頭表示承認,但是總歸還是要試一試的。
    李世民對李靖有救命之恩,這話說起來還在武德元年。李靖出身官宦世家,而且是個帥哥,當年李淵備受楊廣猜忌,最後總算離開京城做了太原留守,這個時候李靖就是李淵手下的一個小官。
    大業末年天下大亂,李淵也有反隋的意圖,後來被李靖知道了,然後李靖就打算去京城告密,無奈此時已經大亂,當時路途不通,所以沒有告成,但是此事被李淵知道了。李淵起兵之後就打算先把李靖處理掉,準備殺了李靖祭旗。
    這章沒有結束,請點擊下一頁繼續閱讀!
    感覺活不了的李靖大聲喊道:“李淵啊,你還沒得天下就要殺人才不成?”不管行不行,反正拚一把,總不能還有比被殺更壞的結果吧?
    李靖的才華李世民是知道的,就在這時候為李靖求情,李淵也知道李靖這貨是個人才,雖然事發的時候李靖官職不高,但是名聲早就在外了。既然李世民求情,所以就給了李世民麵子,放了李靖。
    但是因為李靖有告發李淵謀反的舉動,導致李淵從來就沒有信任過李靖,雖然李靖有當時有無出其右的軍事才能,但是出去打仗都是做副手,從來就沒做過一把手。
    李世民也覺得李靖不受李淵信任,自己對他又有救命之恩,所以李靖絕對是可以爭取的人。李世民本就是果斷之人,想到這裏就派人送去了拜帖以示尊重,以商討軍事的名義打算晚上拜訪一番。
    等用過了中飯,李世民還在盤算著晚上如何打動李靖,此時長孫無忌來求見。
    長孫無忌見到李世民沒有任何廢話,趕緊說道:“尉遲恭被陛下判了死刑。”
    李世民聽後自然大吃一驚,本以為尉遲恭的事怎麽也需要幾天,沒想到結果出的這麽快。聽了長孫無忌的解釋才明白大理寺的辦事效率極高,這些文官中大部分人都是李建成的人,所以有這個效率也就不奇怪了。
    還沒到中午,尉遲恭家裏就被抄出了盔甲、刀劍、弓箭、馬槊,數量真心不少,足足拉了幾馬車。
    李元吉的奏章中說,尉遲恭私藏盔甲十三副,刀劍二十五柄,馬槊六根,如今查抄出來的東西不知道是奏章中數量的多少倍了。其實尉遲恭確實有些私藏,但是李元吉這人恨透了尉遲恭,怕尉遲恭不死,所以給加點了,這些裝備怕是能裝備一營。
    大理寺迅速把查抄結果送到尚書省,不過中午前後,關於尉遲恭私藏軍械意圖謀反的折子就送到了李淵的龍案之上,太子李建成在文官中的能量可見一斑。
    李淵本就是支持李建成的,對於尉遲恭這種李世民的親衛頭子,沒身份、沒地位、長得醜,自然不會心慈手軟,先關起來,過幾天殺了就是了,也算整頓整頓長安風氣,順便敲打敲打李世民了。
    李世民也感覺這次尉遲恭怕是要完蛋了,此人雖然黑了點醜了點,但是武藝高強又忠心耿耿,對自己還有救命之恩,無論如何必須要救,隻是怎麽救呢?
    李世民等靜下心來思量了細節之後,又感覺尉遲恭的命怕是能保住了。原因就在於李元吉這貨非要加點料,正常查抄的數量本就是死罪了,還非要另外加那麽多,有些弄巧成拙了。李世民不禁感歎,李元吉這貨果然不長腦子。
    為了保住尉遲恭這個黑鬼,李世民帶著護衛騎馬出了秦王府北門,出門之後往東直奔玄武門。不是上朝,所以不用走南邊的朱雀門,作為皇子走北邊的玄武門是完全沒問題的,而且太極宮就在皇城的北邊,走玄武門也近了很多。
    等李世民見到李淵時,李淵正在看著歌舞,一群宮裝麗人正在擺動著身姿。做了皇帝自然是要享受的,不然當初造反為的是什麽呢?難道是為國為民?李淵自然知道李世民的來意,喊退歌舞就等李世民開口了。
    李世民撲通跪倒在當場,膝蓋當成腳挪到李淵的龍榻旁,如同影帝附身一般,眼中已經浸滿了淚水,哽咽著說到:“父皇,父皇,兒臣,兒臣。。。。嗚嗚嗚。。。”
    已經二十九歲的李世民,天策上將、秦王,此時哭得像個月子裏的娃。真是男兒有淚不輕彈,隻是未到傷心處。但是這話不適合李世民,因為哭得好會讓人同情,常有意想不到的收獲。
    李淵見狀心裏還真有點酸酸的,看著這個戰場流血不流淚的兒子,但是理性最終還是戰勝了感性。李淵開口說到:“二郎,朕知道你是為了尉遲恭而來,但是國法就是國法,朕不能徇私,否則要國法何用?”
    李世民哽咽著說到:“父皇,兒臣不敢求父皇徇私,但是尉遲恭是被陷害的。尉遲恭一個親衛而已,住著一個不到半畝的宅子,沒有地道、沒有暗室,居然能搜出來幾車盔甲、刀劍,那豈不是院子裏全是刀劍?足夠裝備一營人馬,任誰都能看得到,哪裏會到今天才事發啊?父皇聖明,請父皇明察。”說完又一個頭磕在地上,眼淚比剛才更多了,額頭上居然滲出了血跡。
    唐代的軍製大致是這樣的,一個什長領十丁,這個是最小的軍製單位,類似現在的班長。一個夥有五個什,一個隊有三個夥,一個營有五個隊,營也可以叫做團,一個團營)就是七百五十人。後世的“團夥、團隊”等詞,基本都是這麽來的。
    團夥本來不是壞詞,現在居然比團隊這個詞低了一等,後世還有人大講團夥和團隊的區別,讓人笑掉大牙。
    李淵最初看到奏報時,隻是想把尉遲恭趕緊處理掉,沒想到裏麵還有栽贓嫁禍的事。但是剛才說過要秉公處理,不能徇私,這麽大的明顯漏洞自然無法自圓其說。如果真的定了尉遲恭的死罪,那也無法擋住悠悠眾口。處理功臣如果不是證據確鑿,讓其他功臣武將如何看待此事。
    這章沒有結束,請點擊下一頁繼續閱讀!
    同時心裏也暗罵李元吉,小四這事辦的不地道,正常查抄就是死罪了,還非要搞栽贓嫁禍這套,豈不是畫蛇添足?現在就無法說清楚了,哪些是尉遲恭的私藏,哪些是李元吉的嫁禍。如果秉公處理,說不定李小四還被卷進去。
    想到這裏,李淵覺看著滿臉淚水還在哽咽的李世民,額頭都滲出了鮮血,想想這些年李世民的功績,不覺得心軟了不少。一個親衛而已,不殺也就不殺了。
    李淵沉思片刻,說到:“二郎,起來吧,朕放了尉遲恭也就是了。不過死罪可免,活罪難逃。”
    李世民的淚水更多了,激動得不能自已。
    李淵對著旁邊內侍說到:“傳朕指令,尉遲恭私藏盔甲,本應該死罪,念在這些年頗有功績,又救過秦王性命的份兒上,打二十軍棍之後放掉吧。”
    李世民聽後破涕為笑,抹了抹眼淚,擦了擦額頭上的血,又給李淵行禮到:“兒臣多謝父皇,多謝父皇法外開恩。”李淵看著李世民倍感好笑,老二果然隻適合戰陣上衝殺,喜形於色,這又哭又笑的實在沒有城府。
    “二郎,回去好好管教你手下的這些武將。”說完又搖搖頭,心裏想著二郎啊二郎,希望你以後能做個富貴閑人吧,朕給的才是你的。
    李世民出了玄武門之後,眼神又變得淩冽起來,跟剛才哭哭笑笑的完全是兩個人。看到迎上來的張公瑾,說到:“派人去大理寺接尉遲恭,套上馬車帶著大夫。”
    張公瑾拱手稱“諾”,分出一些人去了大理寺,一行人才回到了秦王府。
    喜歡大唐釣魚人請大家收藏:()大唐釣魚人書更新速度全網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