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0章 太白經天
字數:5782 加入書籤
李世民的折子早就到了李淵的手中,折子的內容自然不需要李世民自己動筆,長孫無忌就是陰謀詭計的老手,寫這種誣告的折子最是合適。
當李淵看了折子內容之後瞬間炸裂,不得不說長孫無忌很有文采,李建成和李元吉跟後宮苟且之事,如同他親眼所見一般,寫得甚是詳細。如果長孫無忌不做官,怕是也能出幾本金瓶梅之類的讀物,照樣會被後世人所敬仰。
這種事就怕有人說,就算本來沒懷疑心裏也會比較膈應。這些年李淵養尊處優,身體也大不如前,越看越是惡心想吐,一時間急火攻心居然昏了過去。史書上記載李淵有風疾,應該類似高血壓之類的疾病,這種病最是不能著急。好在皇帝有超強的禦醫團隊,又是針灸又是灌藥,總算是蘇醒過來了。
李淵可不是糊塗蛋,等蘇醒過來之後就仔細思量李世民的這個折子。李元吉確實有進入內宮的便利,如果說李建成和李元吉淫亂後宮,李淵是不怎麽相信的,畢竟李淵還是比較相信這兩個兒子的。
問題在於折子是李世民呈上來的,這就導致李淵更加不相信其中的內容,如果李建成被廢,李世民就是最大的受益者。
從這個誣告的折子中,李淵更加感受到李世民和李建成之間已經到了無法調解的地步,這讓他非常難過,他不想見到李世民和李建成兄弟相殘,從兩個兒子開始出現矛盾時就是這樣的態度。
早些年勸說調解,希望兩人能相互遷就。近些年李淵更加支持太子,希望李世民知難而退,目前來看好像並沒有效果。連李淵建議李世民去洛陽,甚至允許李世民在洛陽建立國中國,李世民還是不願意去。
李淵揉了揉腫脹的額頭,還是有些頭暈目眩,但還是做了一個英明的決定,通知李建成、李元吉、李世民,三日後前來見他。等旨意傳來出去,李淵這才昏昏的睡下,又氣又擔心,還有點惡心,著實需要先休養幾天。
當旨意傳到秦王府時,秦王府眾人歡欣鼓舞,個個摩拳擦掌,計策的第一步總算是成功了,是功成名就還是全家死光,就看三天之後了。秦王府眾人不知道,其實誣告根本沒成功,是李淵想調解兩個兒子之間的矛盾,但是不管如何結果都一樣。
當旨意傳到東宮時,李建成和李元吉開始並沒有多想,等傳旨的內侍走了之後,皇宮中的內線很快傳出消息來,李淵因為看了李世民告發李建成亂倫之事,氣血攻心昏迷了過去,現在已經蘇醒。
李元吉脾氣暴躁,聽說被誣告就想去找李世民拚命,還好被李建成拉了回來,李建成認為這根本就是沒有的事,坦然處之就是了,再說現在李淵正在養病,等三天後自然還兩人清白。
李世民在等,李建成其實也在等。
事情總會有意外,兩天之後秦王府來了一位神秘的客人,一個道士打扮的人出現在了李世民的書房內,來的人居然是太史局的傅奕。
太史局負責測驗天文,考定曆法,應該算是古代最迷信又最科學的一個部門。考定曆法很科學,起碼需要很多算學知識,測驗天文就比較迷信了,古人習慣了用天象變化對應人間禍福。
傅奕已經年過五旬,麵相清瘦須發皆白,看起來有些仙風道骨,做道士這個行業就應該如此,不像袁老道一樣邋邋遢遢,讓人感覺毫無仙氣。
傅奕算不上是李世民的核心班底,甚至連核心的邊都沾不上。幾月之前李世民感受到了無限危機,府庫中的財寶任長孫無忌使用,到處花錢拉攏人,不管有用沒用先結交上再說,傅奕就是長孫無忌這樣結交上的。
看來李世民對於錢財有比較深刻的認識,眼看著小命都要不保了,還要那些錢財有什麽用?錢花出去才是錢,放在府庫全是廢銅而已。麵對長孫無忌的厚禮贈送,傅奕自然選擇站在了李世民的這一邊,這正應了那句話:出家人不愛財,越多越好。
別看仙風道骨,骨子裏不過是個貪財的老道而已,這跟袁老道的悲天憫人比起來差遠了。
李世民對於傅奕的到來很是吃驚,要不是長孫無忌介紹,完全就不知道還有這樣一號人物。既然是站在自己這邊的,那就沒有怠慢的道理。所以李世民十分熱情,先是請坐,然後讓人上茶。傅奕也感受到了李世民的禮賢下士,覺得這步棋算是走對了。
李世民先開口說到:“先生前來,怕是有要事吧?”李世民很忙,講話也就不用那些虛頭巴腦了。
傅奕跪坐的身體稍稍欠身,對李世民說到:“下官前來的確有要事相告,今日太白經天,此乃天象變異之征,怕是有大事要發生。”
李世民聽的有些糊塗,畢竟自己不是專業人士,哪裏知道所謂的“太白經天”到底是個什麽意思。於是開口詢問到:“先生明說好了,太白經天是什麽天象?”
觀天象這種事都是專業人才,普通人誰沒事天天看星象呢,再說也看不出什麽變化來。傅奕於是解釋道:“回稟殿下,太白經天就是太白星出現在了白天,就在天空正南方。”
這章沒有結束,請點擊下一頁繼續閱讀!
太白星就是我們說的金星,也叫啟明星,後世也經常說太白金星,金星幾乎都是出現在晚上。八大行星有著不同的公轉軌道周期,白天看到也沒什麽稀奇的。後世人還能推斷出白天看到金星的周期,8年,121.5年,8年、105.5年,按照這個規律循環。
對於古人來說這可是大事,預示著即將有大事發生,甚至是王朝更替。當傅奕解釋完之後,李世民心情十分舒暢,自己正忙著造反呢,天象都給出了指引,看來大事可成,早知道就不拿龜殼做占卜了,丟人而且小氣,還是天象配得上自己。
長孫無忌聽完之後覺得此事大有可為,於是三人又開始密謀。首先要求傅奕密奏李淵,奏折的內容比較簡單,無非“太白經天,秦王當天下”而已。太白星白天出現在了秦國之地,這預示著秦王當為天下之主。
古代皇帝很講究天人感應,這樣的密折上去,看李淵如何應付。對於天象變化之類的大事是不能公開上書的,所以是密折。傅奕得到李世民的指示,趕緊回家寫奏折。李世民還比較體貼,派了四個人護送傅奕回去,順便把贈送的財物用車拉回去,再順便看著傅奕寫折子。
等傅奕走後,長孫無忌又派人在長安散布謠言,不過半天的功夫,長安城都知道了“太白經天,秦王當天下”。在李淵還沒看到奏折時,長安城就已經傳瘋了。
李淵上次昏迷過去之後,這些日子身體一直都不好,這兩天都在休養身體。密折是直接送到李淵手中的,不需要經過三省,不然知道的人多了哪裏還叫密折?
當病懨懨的李淵看完密折後,居然沒有大怒,而是遣內侍把傅奕的密折送到了李世民手中,並且讓內侍轉告李世民,明天一早到太極殿把此事解釋清楚。
李淵或許相信天人感應,但是對於“太白經天,秦王當天下”一點不信,這明顯又是李世民是手段。再說不過十多年前,天下最大的謠言莫過於“十八子,得天下”,這是李密為自己造勢放出來的謠言而已,在李淵看來,李世民不過拾人牙慧而已。
李密現在何處?墳頭的樹都可以做椽子了,不過確實成就了另一家姓李的。
謠言當然也傳到了東宮,李建成速招魏征和王珪兩人,當然還有小跟班李元吉來東宮商討此事。謠言這東西上層人基本是不信的,但是底層百姓經常會深信不疑,所以古代有個罪名就是妖言惑眾。李建成雖然不把這種謠言當回事,但還是擔心長安百姓受到蠱惑,所以還是希望能有所應對。
魏征、王珪二人,對這種謠言自然是打死都不信的。兩人都熟讀史書,這種事在曆史上屢見不鮮。什麽“楚雖三戶能亡秦”,“大楚興,陳勝王”,“公孫病已當立”,“十八子,得天下”,等等等,兩人可以舉例很多出來。
可難點就在於李世民掌握了輿論先機,任憑魏征、王珪二人聰明異常,還是想不出適合應對的方法。
四人密謀半天也沒個結果,隻好暫時作罷。對於李建成來說明天還是個重要的日子,他和李元吉需要上朝解釋關於李世民誣告淫亂後宮之事。對這件事魏征給出的意見很簡單,千萬不要做過多解釋,隻需回答絕無此事即可。
魏征的說法是對的,這種事隻能義正言辭的說沒有,因為解釋越多越是說不清楚,最多義憤填膺的讓李世民給出證據。
當內侍把傅奕的密折和李淵的口諭傳達給李世民之後,開始李世民還有些擔心,奏折都送過來了,李淵自然是在點李世民。二郎啊,真的不要鬧了,朕知道是你做的好事,你最好把事情給朕解釋清楚。
不過擔心也隻是一瞬間而已,想到身邊的一群兄弟,明天就打算動手弄死李建成了,還解釋個什麽東西?
今天來的人很齊,長孫無忌、尉遲恭、房玄齡、杜如晦、高士廉、侯君集、程咬金、秦瓊、段誌玄、屈突通、張士貴、張公瑾,都是李世民的核心班底,也都是絕對值得信任的人。
明天即將改變所有人的命運,是全家一起躺板板,還是飛黃騰達,明天就見分曉了。所有人都不敢有絲毫怠慢,全部在秦王府商討著明天截殺李建成的細節。
每個人來之前都跟家人做了道別,此一去再無回頭之路。每個人心中都有放不下的家人,年老的雙親,幼年的子女,但是依然走上了一條不歸之路。
不得不說李世民絕對是個有無窮魅力的人,所以才能匯聚當世天下的頂級人才,陪著他做全家可能死光的大事。
最終商討的結果是這樣的,次日一早李世民帶著尉遲恭、秦瓊、侯君集、程咬金、段誌玄、張士貴、張公瑾從玄武門進入皇城,在玄武門附近埋伏李建成,這些都是當時的百戰名將,李建成的少量親衛根本不是對手。
長孫無忌、房喬、杜如晦、高士廉等文官在戰場上根本一點作用也沒有,能做好協調工作就行了。
老將屈突通帶領玄甲軍暫時埋伏在秦王府北門附近,等到玄武門有喊殺之聲時,帶領玄甲軍到玄武門負責接應,不能早也不能晚了。
其實如此大的事,反而不需要再商量太多細節了,因為目標隻有一個,那就是幹掉李建成和李元吉,其他的事都在建立在此事成功的基礎上的。
當退無可退時,已經做了最後的決斷,人反而會平和心態,這群人這一夜並沒有無眠,李世民和這些屬官居然一夜好夢,養精蓄銳準備次日搏殺。
次日,在太陽還沒升起時,李世民等人已經飽餐戰飯,出發之前李世民去見了長孫王妃,也算是道別。
李世民對長孫王妃說到:“觀音婢,此去不知前途如何,成功了你以後就是皇後,失敗了你就跟我一起下九泉。”
不管李世民做什麽,長孫王妃都是毫無怨言的支持,她相信李世民能夠成功。原本要流出來的淚水被生生的憋了回去,隻是抓住李世民的手,笑著說到:“二郎,我和孩子們等你回來。”
有這句話就足夠了,李世民如同打了雞血一般,跟長孫王妃道別之後挺起胸膛轉身走了。
此時清晨的第一縷陽光正照在李世民的臉上,李世民迎著光走去,如同踏上了金光大道一般。
李世民帶著尉遲恭、秦瓊等七人,騎上快馬出秦王府北門,往東直奔玄武門。
改變李世民一生,也改變大唐命運,以及無數人一生的玄武門之變,總算拉開了序幕。
喜歡大唐釣魚人請大家收藏:()大唐釣魚人書更新速度全網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