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3章 小郎君,咱家要發了
字數:5953 加入書籤
玄武門之變已經塵埃落定,消息傳到河北還需要很長時間,就算傳到河北,跟葛明也沒有一毛錢關係,別說跟葛明沒關係,其實跟絕大多數人都沒關係。
普通人不在乎李建成和李元吉死不死,更不在意李世民將來做不好皇帝,因為誰當皇帝自己的日子都要繼續。
葛家的人正在享受著甜食來帶幸福感,李建成、李元吉已死,全家人男丁全部死光,怎一個慘字了得?人跟人的差距真的很難說。
看著葛明吃著豆絲糖,丁香吞著口水問到:“小郎君,小郎君,這個好吃不好吃?”
葛明還在回憶小時候學校門口賣豆絲糖的老太太,沒想到被丁香打斷了,笑著說到:“太難吃了。”說完又往嘴裏放了一個。
香甜的味道在院子裏實在盤旋了太久了,雖然葛明說難吃,但是神情掩蓋不住,丁香和小猴子迫不及待的各拿起一個放在嘴裏。對於他們而言,從來就沒吃過這樣的東西,但是又不太會形容。隻是眼睛睜大了很多,大喊著:“實在太好吃了!”
葛明找了一個盤子,裏麵放上幾個端給了福伯、祿伯和袁老道。按理說一把年紀的人不怎麽喜歡甜食,可是葛明想錯了,這三個人的表情比丁香和小猴子還要誇張,全是狼吞虎咽。
袁老道說:“小子,真真好本事啊,老道從沒吃過這種甜食,居然入口即化,滿口留香。”
祿伯說到:“好吃,太好吃了,實在太好吃了,再給來幾盤子。”沒怎麽讀過書的人,形容詞極度匱乏。
福伯說:“小郎君,咱家真的要發了。”這話好像福伯說過,就在今天早上。
米老頭這時候也好了,讓張春來把米老頭切成小塊。拿起一塊吃了起來,不錯不錯,不輸後世流水線產品。丁香又問道:“小郎君,小郎君,這個好吃不好吃?”
葛明拿了幾塊給他倆,兩人又沉溺在香甜酥脆之中,拿起幾個放在盤子裏給三個長輩。
祿伯說:“這個比剛才那個還好吃,很脆很脆,就是很脆,這米變大了很多,好吃還頂飽。”嗯嗯,祿伯果然有才華,爆米花俗稱糧食放大器,可不是變大了很多?
袁老道:“小子,老道敢說,這兩樣吃食就算拿到長安去,達官貴人們都會認為是無上美食,真不知道這是怎麽琢磨出來的。”
福伯說:“小郎君,這次咱家真的要發了,這兩種吃食滿大唐都沒有。”葛明覺得福伯是掉錢眼兒裏了,比他自己還要貪財。
福伯舔了舔嘴唇,又說到:“小郎君,這兩種吃食叫什麽?”
葛明拿起一塊米老頭說道:“這個叫米老頭。”
福伯、祿伯、袁老道異口同聲:“什麽?難道是專門給我們三個老頭做的?”還真是無心插柳啊,沒想到還成了孝敬三位長輩專門製作的美食,葛明靦腆一笑表示認同。
此時福伯說到:“小郎君,老仆都知道您的好心,可是米老頭這名字實在太俗氣,糟蹋了這上等美食,依著老仆的意思,幹脆叫米花糕好了。”
葛明一聽感覺非常有道理,後世為何把這東西叫米老頭,確實沒研究過。連肥皂為什麽叫肥皂也不得而知,不過肥皂現在叫洗麵奶了。
福伯又問到:“另外一種吃食呢?”
葛明答道:“麥芽糖做的豆絲。。。。。。”其實這東西也就龍須糖,龍可不能胡亂說。
沒等葛明說完,福伯趕緊打說到:“小郎君,這名字起得更不好,別人一聽就知道什麽做得了,秘方可不能泄露。小郎君,你可知道甜食在咱們大唐多麽難得嗎?隻有富貴人家能吃上蜂蜜,估計也就主家有限的幾人能吃上。糖霜雖然很容易買到,但是價格高的驚人啊。”
“小郎君,甜食啊,珍貴無比呀,這不是咱家要發財還是什麽?”
福伯就是這個老毛病,把所謂秘方看得很重,幾乎看成了一個家族的“核心競爭力”。對於後世人來說甜食極為多樣,對身材有要求的人還千方百計的戒糖,但是對古人來說吃到甜食難上加難,不然也不會把甜當成是幸福的味道了。
不光是古代,在物資匱乏的年代,喝點糖水都號稱能治病,其實隻是心理安慰而已。在特殊時期,糖絕對是戰略物資,這東西熱量高啊,吃點就能保命。很多八零後生病的時候吃上一瓶罐頭,糖水全部喝掉病就好了,十分神奇,估計是一樣的道理。
在福伯看來,糖的價值遠超什麽肥皂之類的東西,這才是真正賺大錢的好東西。最後在幾人的商量之下,米老頭變成了米花糕,豆絲糖龍須糖)變成了金絲糖。葛明還以為幾人湊在一起能起個多有詩意的名字,沒想到就這個,不過好像確實比原來的名字更好一些。
此時門外的娃子已經饞的不走了,要不是家裏大人告訴過他們,小郎君沒叫他們進去就不能進,否則早就衝上來搶甜食了。葛明搞這些是為了自己吃,更是為了送給莊子上的孩子吃。讓丁香、小猴子幫著端起兩個大木盆,裏麵裝滿了米花糕和金絲糖。
小主,這個章節後麵還有哦,請點擊下一頁繼續閱讀,後麵更精彩!
這群饞娃子排著隊,每人都拿到了不少米花糕和金絲糖,如同無比珍貴的寶物一般,鄭重的放在大黑碗裏,捧在了手中。戴健伸出舌頭,在金絲糖上輕輕舔了一下,閉上了眼睛露出了甜甜的微笑。世上最動人的莫過於孩童的微笑,這種笑容太過純真,深深的刻在了葛明的腦海裏。
他們都舍得吃,遠遠的躬身謝過葛明之後,小心翼翼的捧著珍寶,慢慢地走回家。
剛開始夏收的時候,葛明分肉給幫家裏幹活的人,他們會小心的捧著肉碗拿回家全家享用。在工坊上工的人會把菜裏的肉片子留下來,拿回家塞到孩子的嘴裏。孩子得到了甜食,也會拿回去跟家人一起分享。這個時代雖然窮,不過好像還不錯。
福伯、祿伯、袁老道、張春來、丁香、小猴子,幾個人的嘴巴就沒停過,葛明雖然也比較饞,但是吃了一些之後就感覺有些甜得發膩了,拍拍自己肥肥的肚子,感覺還是應該克製下。
看著狂吃不停的幾人,最後葛明實在看不下去了,就對幾人說到:“過過癮就算了,再這麽吃下去非要得糖尿病不可。”
眾人當然不知道糖尿病到底是個什麽病,不過聽著不像是病,能尿糖那不是神仙是什麽?要是真有這種病,隻有皇上、太子、皇後這樣的精貴人才能得,所以完全不為所動。
葛明隻好把對甜食同樣戀戀不舍的張春來拉過來,繼續準備做其他吃食。讓張春來和麵,麵團在木盆裏洗,一直到手上隻剩下麵筋為止。葛明要的是小麥澱粉,這才是做高端美食的東西。隻需要沉澱沉澱,把水倒掉再把澱粉曬幹就可以了。麵筋自然是不能扔掉的,這也是不錯的美食。
葛明對張春來說到:“隻要會洗麵筋,以後各種麵食都不在話下。澱粉和麵之後加少量麵筋,就變成低筋麵粉,普通麵粉和麵再加點麵筋,就成了高筋麵粉。”張春來聽著葛明的解釋,有些似懂非懂,因為不知道什麽叫澱粉,隻是覺得手上的這團東西非常有韌性。
葛明拿起這團麵筋對張春來說到:“麥粉為什麽是粘的?就是因為裏麵有這東西,這樣就可以和出各種軟硬、彈性的麵團來,用法各有不同。”
張春來做菜是好手,做麵食好像還是家裏胖胖的榮嬸才是高手,看來回去之後要好好輔導輔導榮嬸。葛明知道麵筋,因為葛明是釣魚佬啊,餌料裏加的拉絲粉號稱小麥蛋白,其實就是麵筋,曬幹磨成粉就是了。
澱粉慢慢沉澱就是了,眼看著快接近中午了,張春來還需要趕緊準備做大鍋飯,看著幾人裏麵最辛苦的就是張春來。
於是葛明說到:“春來大哥,這大鍋飯不需要什麽廚藝,莊子上其他人也能做。要不大鍋飯找個莊子上的其他人做,每月給點工錢,待遇跟工坊上工的人一樣,你跟我一起回城裏。”
張春來一聽自然是願意的,連忙點頭稱是,因為不但要跟葛明學做菜,而且還打算在城裏開館子,莊子上這一攤事肯定是需要有人接手的。張春來對廚藝是有追求的,要是每天做大鍋飯什麽都學不到。
張春來一邊忙著大鍋飯,一邊問葛明中午想吃點什麽,此時除了葛明之外其他人甜食都吃飽了,中飯估計隻有葛明吃得下。
葛明一指剛才洗出來的麵筋,說到:“把麵筋弄成一指厚,上鍋蒸熟加點韭菜炒炒就行了,留一半不要全炒了。”青椒炒麵筋才好吃,可惜沒有,韭菜就成了最佳而且唯一的選擇。
麵筋出鍋後,葛明還非常客氣的請袁老道等人嚐嚐,眾人皆是推辭。不是不想嚐嚐這吃食到底是個什麽味道,主要是吃太多了,根本吃不下其他東西。
葛明端著盤子吃著炒麵筋,看著袁老道、祿伯、福伯幾人打太極。張春來總算把葛明的飯食伺候好了,此時正在對甜食下死手。至於丁香和小猴子,已經撐得不想動了。
等葛明睡過了午覺之後,澱粉已經沉澱的差不多了,讓張春來把水慢慢倒掉,用舀子舀出來一些,這就是晚上飯食的材料了。葛明覺得這些人甜食吃的太多,晚上搞點清淡的東西嚐嚐,再說天氣已經比較炎熱,吃點涼皮再好不過了。
蒸涼皮需要一個容器,葛明看著大木盤好像就可以,因為窮的原因一點漆都沒有,用來蒸涼皮應該就可以了。再讓張春來準備一點豬油,然後就可以生火燒水了。
沉澱好的麵漿攪拌均勻,好像不能太稠也不能太稀。把大木盤子刷上一點豬油,放到燒開的水上飄著,倒上一點麵漿,剛好那麽一小層,蓋上鍋蓋片刻就熟了。張春來開始自然不熟練,涼皮揭下來的不完整,等後麵就熟練了很多。
蒸熟的涼皮可不能直接摞在一起,每張上麵抹一點豬油,這樣就不會粘在一起了,等全部做好之後就等著放涼就可以切成條了。
涼皮的做法比較簡單,想要好吃主要靠的是調料,奈何很多調料都沒有。不過沒關係,反正這些人以前也沒吃過,再說涼皮是新的吃食,這些人隻會認為這才是最正宗的吃法。
本小章還未完,請點擊下一頁繼續閱讀後麵精彩內容!
家裏的調料隻有鹽、高價醬油、醋,還有前段時間張春來買回來的黃芥末,這就差不多了。中午剩下的麵筋切成小塊,什麽鹽、醬油、醋、黃芥末全都加上一點,拌好之後來點香油,撒點香菜和蔥花就可以,至於不吃香菜的,那就吃不上正宗的河北涼皮。
一種新吃食,自然受到大家好評。
用過晚飯之後葛明打算把工坊的事交代一下,不得不回城了,因為母親的生辰就要到了。
第一是造紙坊,讓人去城裏點心鋪、藥材鋪推銷推銷紅紙和包貨紙。價格不用高,要比荷葉還要便宜。各種材料多準備,看看不同材料造出的紙有什麽區別。
第二是豬接著收,豬油繼續存。但是香皂作坊的人經常沒活幹,所以葛明讓這些工人沒事就去采花,各種有香味的花,但是千萬不能弄混了。
第三是購買一些便宜的酒,可以開始少量蒸酒了,這個產量太低,葛明也不打算擴大產量,到了秋天能有幾車就行了。
第四就是王麻子家的小豬要看看,是不是有死掉的,如果手術成功,多買點小豬回來。
等事情全部安排妥當之後,眾人才散去休息。
次日一早,用過早飯趁著涼快葛明就回城了。祿伯不是太放心,還是專門把他們送回了縣城。那隻狸花貓也被帶回了城,話說狸花貓在豬奶的滋養下生長極為迅速,已經能夠吃肉末了,不然還真沒辦法帶回城。
喜歡大唐釣魚人請大家收藏:()大唐釣魚人書更新速度全網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