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4章 我家明兒大才

字數:5885   加入書籤

A+A-


    離家多日,進入府門的時候葛明居然有些陌生感,現在最要緊的就是去給母親大人請安,交代福伯安頓好張春來,葛明帶著丁香和小猴子來到內宅,
    推開母親房門,這才發現母親正在拿著一支毛筆寫寫畫畫,葛明趕緊給母親施禮到:“孩兒見過母親大人,離家多日孩子甚是掛念母親。”
    劉氏看到葛明回來了,自然是欣喜不已,放下手中的毛筆,假裝生氣到:“明兒,為娘聽說你在莊子上開心的很,這麽多天就往家裏寫了一封信,送了一次吃食,怕是不記得為娘了。”
    葛明笑嘻嘻的說到:“母親大人,孩子不是忙嘛。每天都要念書,功課可是一點沒落下。”
    劉氏說道:“要不是功課沒落下,為娘早就把你弄回來了。你啊你,就是嘴巴甜。聽劉福說你弄的吃食都算得上是美食,你以後要把時間放在讀書上,不要動不動就弄什麽新的吃食。”說完又好好打量了葛明一陣,又接著說到:“你看你這一身肥肉。”
    葛明下意識的摸摸自己的肚子,好像這些日子確實缺乏鍛煉,小小年紀居然挺著一個肚子,於是下決心鍛煉不能停,甜食不能吃,碳水要少吃。
    為了不讓母親嘮叨自己,葛明趕緊轉移話題,說到:“母親,您拿著筆在寫寫畫畫的做什麽?”
    劉氏一聽緊鎖眉頭,說到:“這些日子劉福不在家裏,家裏事情都是為娘在管,本想著算算上月的賬簿,可以為娘看到這個就頭疼。”
    葛明還以為多大事,就這年代的賬簿還能有多難,於是說到:“母親大人,給孩兒看看,說不定能為母親大人分憂。”
    劉氏雖然不太相信葛明會算賬,但還是把賬簿遞給了葛明。葛明一看這賬簿,就是流水賬而已,加加減減,連乘法都用不上,片刻功夫就算出了結果。
    葛明把賬簿遞給了劉氏,說到:“母親大人,上月一共花出去四千五百二十六個銅錢,除了我的十貫錢之外居然沒其他進項,母親大人,咱家真的這麽窮嗎?”
    劉氏首先一臉不可思議,不可能算的這麽快,隻看到這小子左手隨便比劃比劃而已,這一定是這小子騙老娘。不過這些數字好像對她來說非常為難,便讓丁香去喊福伯帶著算籌過來。
    然後對葛明說到:“明兒啊,家裏的進項就隻有你父親的俸祿,還有莊子上的土地。但是家裏養的人不少,這日子過得緊巴巴的,不然為娘哪裏看得上你的錢?”
    要說家裏窮,其實未必窮,主要是沒錢,好像很矛盾其實一點也不矛盾。就是固定資產其實不少,流動資金不多,這跟古代缺銅有很大的關係。不但缺銅,大戶人家還有存錢的習慣,導致市麵上的銅錢流通的越來越少。從另外一個層麵來說,古代的銅錢確實非常保值。
    正在葛明瞎琢磨的時候,福伯敲門進來了,手上還拎著一個麻布做的小袋子。劉氏讓福伯把賬簿核對一遍,於是福伯把賬簿放在矮幾上,從麻布袋子中拿出了好多小竹簽。
    這東西對葛明來說實在太熟悉了,對任何後世人來說都非常熟悉,這就是燒烤用的小竹簽嘛,俗稱小串,可是也太短了些吧?正在葛明胡思亂想的時候,福伯一邊看賬簿一邊把竹簽橫豎橫豎的擺在矮幾上,雖然葛明不太懂,但是好像是在算數。
    大約一盞茶的時間,福伯這才對劉氏說到:“啟稟夫人,上月一共用出去四千五百二十六個銅錢。”劉氏聽完福伯的數字,跟葛明說的一般無二,滿臉吃驚的看著葛明。
    葛明此時還在盯著矮幾上的小竹簽,這東西難道就是傳說中的算籌?這個好像是珠算的老祖宗,看的葛明嘖嘖稱奇。葛明也隻是看個大概,好像通過橫豎橫豎間隔的方式來區分個十百千位,至於再詳細的東西暫時還沒看出來。
    劉氏看葛明專心盯著矮幾,便對福伯說到:“劉福,這些日子在莊子上可曾教過明兒算術?”
    福伯有些不明所以,不知道為何劉氏這樣問,於是回答道:“回稟夫人,這些日子老仆在莊子上一直忙著夏收,再說小郎君都在跟袁道長識字,老仆並沒有教過小郎君算籌。”
    劉氏說到:“這也奇怪了,剛才明兒幫我看賬簿,眨眼功夫就算出來了,跟你算的一般無二。”福伯聽後也比較吃驚,福伯不但識字還會計算,尤其是算籌擺弄的十分精通,可是聽劉氏的這番話,好像葛明更會算學。
    劉氏這才打斷盯著算籌看的葛明,問到:“明兒,你是何時學的算術?”葛明聽到劉氏問自己,便把心思從矮幾上的算籌收了回來。
    “母親大人,孩兒沒學過算學,就是瞎琢磨的。”葛明感覺自己應該謙虛一點,雖然後世數學分析都沒掛科。
    可是謙虛過頭了就成了顯擺了,好像沒有人能夠無師自通的,學識總會是有來源和繼承的,隻是葛明無法解釋清楚,所以就隨便謙虛了一下。
    這可不得了,劉氏的表情從吃驚變成了狂喜。話說前些日子葛明做出來的鵝毛筆,劉氏就把葛明跟發明毛筆的蒙恬做對比。如今手指隨便動動,這麽難的賬簿片刻計算出來,這是什麽樣的才華啊?此時劉氏的心裏隻有一句話:我兒大才啊!
    這章沒有結束,請點擊下一頁繼續閱讀!
    福伯雖然最近見識了不少葛明的神奇吃食手段,但是對於算學、算籌還是比較有信心的,所以還是不太相信。
    這時候劉氏很像驗證驗證下葛明的大才,於是對葛明說到:“明兒,為你娘給你出些題目,你跟劉福一起計算,看看誰算的又快有準如何?”
    葛明心裏覺得好笑,話說當年讀小學的時候,後世的父母就經常用這招強迫自己學習,按照規律來說應該有獎勵才對啊。
    於是葛明也問到:“母親大人,要是孩兒贏了可有獎勵?”
    劉氏一聽笑道:“沒想到我家明兒還會提條件了,那你說要什麽獎勵?”
    至於什麽獎勵葛明還真沒想好,家裏這窮樣子還能有什麽?於是說到:“獎勵等孩兒想好了再跟母親提,先跟福伯比試過後再說。”
    福伯一聽真的要比試,自然也十分想知道葛明還有哪些神奇之處。
    劉氏讓丁香準備了筆墨紙硯,然後在兩張紙上寫上了十個相同的算術題,遞給兩人之後開始計時。葛明一看隻是加減法而已,沒有乘除法就更簡單了,不過片刻功夫就在每道題後麵寫上了結果。
    葛明的算法很簡單,無非手指算而已,一種速算的方法,後世不少小孩都學過,隻要牢記口訣,一般的加減乘除張口就來,速度應該跟珠算相差不大。
    這時候再看福伯,才開始算第二題。於是葛明對劉氏說到:“母親大人,孩子計算完了,請母親大人過目。”說完把紙遞給了劉氏。
    此時福伯聽到葛明已經“交卷”,急得滿頭大汗,不過還是耐心把十道題做完,因為福伯知道,算學這東西快是一個方麵,關鍵是要正確,他還是不相信葛明算的快速而且準確。
    足足一盞茶的時間,福伯也把紙遞給了劉氏。劉氏對比了兩人的答案,發現完全一樣,然後欣喜若狂的把兩張紙遞給了福伯。福伯一看更是吃驚,畢竟自認為是個算學的高手,沒想到連個孩子都比不上,而且都不知道人家什麽時候學的。
    其實算籌已經算是當時最先進的計算工具,但是遠不如以後出現的珠算。其實很多口訣,珠算跟算籌是一樣的,可問題就在於算籌使用的是一根根的小竹簽,需要橫豎的擺好數字再開始計算,這非常費時間,速度上自然不如手指算,其實手指算跟珠算也有很多相似的地方。
    劉氏此時心情自然大好,笑著對葛明說到:“明兒啊,想要什麽獎勵跟為娘說,就算每月加十文錢的份例錢為娘都同意。”
    葛明一聽心都涼了,好像十分錢就是最大的獎勵一般。葛明此時可不差錢,莊子上的工坊都要開始有產出了,難道福伯沒有把自己打算在莊子上賺錢的事提前告訴母親?
    不過葛明還是對劉氏說到:“母親大人果然大方,不過孩兒還沒想好,還是等想好了再說吧。”
    劉氏說到:“好好好,等明兒想到再跟為娘說。”然後對丁香說到:“丁香,幫我準備香燭,今天要好好感謝下祖宗。”隻要葛明顯示出聰慧來,劉氏必定會去上香,簡直跟葛明自身一點關係都沒有。
    葛明跟福伯一起出了內宅,福伯跟在葛明後麵追問到:“小郎君,你是何時學的算學,老仆居然不知。”
    葛明說到:“老早就學了,隻是平常用不上而已,看書學的,書名又不記得了。”
    福伯一聽滿頭黑線,說到:“小郎君,這話你跟袁老道說就算了,怎麽連老仆都騙呢?”葛明聽後嘿嘿笑。
    “福伯,憑您的精明強幹,我哪裏騙得了你啊?我倒是有個事想問問你,母親大人好像不知道我在莊子上搞工坊的事,難道你沒匯報下?”
    福伯的回答出人意料。
    “小郎君,你也沒讓老仆告訴夫人呀。”
    對這個回答葛明十分滿意,嘿嘿一笑背著手,帶著小猴子回自己的小跨院了,留下福伯呆呆發愣。
    好多天沒回來了,跨院裏不知名的花花草草越發的繁茂了。進了自己的屋子,發現收拾的幹幹淨淨,看來是母親大人經常派人過來收拾。讓小猴子打水過來簡單梳洗一番,雖然莊子到城裏不遠,但是馬車走的實在慢,晃晃悠悠的著實辛苦。
    今天上午不用讀書,也難得偷懶一次。不過還不能閑著,因為過幾天就是母親的生辰,於是讓小猴子把張春來叫過來,一個美食理論高手,一個正在努力向上的廚子,想要策劃一頓前所未見的美食。
    至於吃點什麽,其實葛明並沒有多少想法,畢竟食材所限,能夠做出來的東西並不算多。做個生日蛋糕?雖然沒有烤箱,其實還是可行的,畢竟有蛋糕的時候本來就沒有出現烤箱。問題是沒牛奶、沒白糖,想想還是算了,工程太大,還是等自己成了富豪之後再說。
    結果兩人討論半天,葛明急得抓耳撓腮,跟張春來問任何食材,他基本都沒聽過。要麽就是還沒傳到大唐,要麽就是地方太小確實沒有。
    最後商談的結果,從前所未見的美食,變成了幾道家常菜,這讓葛明非常不爽,本小郎君是吃過見過的,奈何什麽食材都沒有,果然巧婦難為無米之炊。不過葛明還不停的安慰自己,貴在家常,都是本小郎君的一番心意,母親一定會喜歡的。
    葛明假模假式的居然還找出來幾張紙,拿著鵝毛筆寫寫畫畫,寫下要做菜式,需要哪些材料。這是後世葛家的傳統,每當逢年過節請親朋來家裏吃飯時,後世的父親都是提前幾天就寫下菜單,然後花幾天準備食材。
    為了確保這次生日宴能夠大放異彩,葛明打算讓張春來先好好演練演練,於是讓張春來在自己的院子裏把爐灶搭起來,自然是小的爐灶,專門用葛明高價打造的炒鍋。小猴子是玩泥巴的高手,也能幫上不少忙。
    等爐灶弄好以後,生上火把爐灶烤幹,明天就可以開始演練了。此時葛明想到一個很嚴重的問題,手上好像一文錢都沒有,因為錢都放在莊子上作為啟動資金了。
    什麽都想到了,連炒鍋都帶回來了,唯獨沒想起帶點錢回來。張春來看葛明好像有些抓狂,小聲問道:“小郎君,可是有什麽不妥之處?”
    葛明放下揉著頭發的雙手,不好意思的對張春來說到:“春來大哥,我忘記拿錢回來了,你說賒點食材回來,以本小郎君的麵子是不是可行?”
    喜歡大唐釣魚人請大家收藏:()大唐釣魚人書更新速度全網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