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71章 袁老道的教誨

字數:6540   加入書籤

A+A-


    這天袁老道給葛明上完了課,不經意的說到:“小子,你的小院裏每天都阿啵呲嘚的聲音傳出來,老道聽著非常有趣,難道說這是給字注音的一種法門?”
    葛明先是嘿嘿一笑,然後說到:“袁先生果然好耳力,這麽遠都聽得到。確實是一種給字注音的東西,小子稱之為字母。”
    袁老道又問到:“老道剛開始教你識字時,見你經常在字上寫一些老道完全看不懂的東西,開始以為是你家不外傳的學問,所以沒多問。如今看來,這東西還是就是你小子搞出來的。”
    咱上輩子上過幼兒園,後世電腦上打字全是用拚音的,想不熟悉都難啊。
    “袁先生,不管什麽字都是幾個音組合起來而已,隻要把每個音都用符號來表示,組合起來就是這個字的讀音了,小子管這個叫拚音,隻要知道每個字母的音,還有字的拚音,那什麽字都可以讀得出來。”
    袁老道聽完不住點頭,在袁老道看來葛明的神奇手段太多了,已經免疫了,別人想破腦殼也想不到的東西,隨隨便便就被葛明鼓搗出來了,袁老道從沒信過葛明都是書上看來的,更願意相信是葛明夢中受到了道家始祖的點化,這樣才符合袁老道的畢生追求。
    不過這也有好處,袁老道想要葛明當小老道的心會逐漸變淡,因為他覺得他不配。。。。。。
    袁老道又問到:“小子,可願意教教老道?”
    葛明聽完撓撓頭,說到:“袁先生,這東西是幫助人認字的,沒有多大用處,你真的要學?”
    袁老道說到:“你小子到底教不教?別那麽多廢話。”
    “教啊,怎麽敢不教。”於是葛明用鵝毛筆在紙上寫了“阿啵呲嘚”幾個字母,然後一個一個的教給袁老道怎麽讀。
    “袁先生您看,得、阿組合起來就是大,其實原理就這麽簡單。再加上不同的音調,還可以是不同的字。”
    字母這東西看起來很簡單,是因為我們從小就學,其實並不像我們想的那麽簡單,這可是無數前輩努力的結果。
    袁老道陷入了沉思,半晌過後。
    “小子,你可知這東西如果傳出去,會讓人識字變得快了很多,說不定讀書人會越來越多。如果全天下都按照這個音和調來給字注音,天下就能字同音了。”
    袁老道是有見識的,葛明自己都沒多想。用後世的話來說:學好普通話,走遍天下都不怕。古代十裏不同風,百裏不同俗,各地方言真的是晦澀難懂,好多地方的人出了鎮就聽不懂別人說什麽,別人也聽不懂他在說什麽。
    對於古代來說,皇帝是哪裏的,哪裏的話就是官話,官話一直都是變化的。在唐代關中口音應該很有榮耀感,北宋肯定是一口河南話,在明初的時候都以會說淮西話而得意萬分。
    字同音的難度不是一般的大,所以葛明隻是隨便想了想,還是等李世民登基之後,隨便整理整理獻給皇帝陛下吧,說不定還能弄個官當當。怕就怕到時候推廣陝西話作為官話,自己還要重新學,那就尷尬了,畢竟拚音都能給粵語注音。
    “袁先生,小子可沒想那麽多,隻是想出來一個快速識字的方法,讓張春來、丁香和小猴子能夠快點識字。”
    在袁老道看來葛明很多神奇的舉動,總結下來好像都是因為“懶”,或者隻是讓自己的生活更加方便而已。不過這已經讓袁老道非常驚奇了,一個人隨著本能生活,還能搞出這麽多的花樣來。
    難道說“懶”還是優點了不成?袁老道也趕緊搖搖頭,感覺自己差點進了死胡同。隻有聰明人的“懶”,才能創造出新的東西來,一定是這樣的,袁老道對自己的這個結論深信不疑。
    葛明看袁老道半天沒說話,就知道袁老道的老毛病又犯了,這貨動不動好像就要入定,好像也不對,入定是佛教的說法。袁老道的這種行為在道教中應該怎麽說呢?好像應該叫打坐,可是這家夥也沒坐下呀?葛明看著袁老道也開始胡思亂想。
    大概一盞茶的功夫,袁老道這才從打坐的狀態中恢複過來,此時葛明總算想到了,跪坐其實也是坐。
    “小子,你弄出來的這個拚音的確可以讓人更快識字,但是你有沒有想過,如今學問幾乎隻掌握在世家大族手上,官員也幾乎都出身世家大族。讓更多人能夠識字的東西,你說世家大族會不會容得下你?”
    “袁先生多慮了,小子教他們幾個隻是為了識字而已,以後可能還會教莊子上的娃子,無非是讓他們以後生活能夠好點,僅此而已。”
    袁老道說到:“你的想法是好的,而且老道也知道你對莊子上的人和身邊都人都不錯,你可知道懷璧其罪的典故?”
    典故出自哪裏葛明是不知道的,但是意思還是懂的,葛明確實沒想那麽多,還好有袁老道提醒。看來自己弱小的時候還是老實點的好,胡亂折騰不知道什麽時候觸碰到惹不起的那波人的利益。
    葛明對袁老道深施一禮,誠懇的說到:“多謝袁先生指點,小子懂了。”
    這章沒有結束,請點擊下一頁繼續閱讀!
    袁老道眉毛一挑,問到:“左傳你也看過了?”
    “什麽左傳?”葛明有些糊塗。
    “懷璧其罪就是出自左傳,老道還以為你已經看過。”
    “小子沒看過,但是其中的意思還是懂得。”
    “懂得就好,一個寶物要看到了什麽人手上,老道尋思著這個拚音當今陛下肯定喜歡。”雖然看事情的角度不同,但是跟葛明的最終想法是一致的,這不由得讓葛明佩服袁老道的眼光。
    葛明是知道一些曆史的,李世民登基之後熱衷於推廣科舉製度,目的就在於削弱世家的實力,但是想要提拔非世家大族的子弟,起碼這些人要讀書識字吧,讀書的人越多選拔出來的人自然也就越多,對於啟蒙來說拚音就顯得尤其重要了。
    看到葛明不說話,袁老道這才說道:“論語也教的差不多了,看來可以教左傳了。”葛明此時有個想法非常想問袁老道。
    “袁先生,您是道家,為何從沒想過教小子老子和莊子?”
    袁老道一聽來了興趣,說到:“難道你想學老莊?”
    葛明幹脆的回答到:“不想。”
    袁老道怒道:“滾出去。”說完還一指大門,葛明這才笑嘻嘻的逃走了,隻留下院中的袁老道苦笑著搖搖頭。
    葛明現在主要還是為了識字,至於讀什麽書是不太講究的,單純的是因為好奇才問出這樣的問題。其實老子有些晦澀難懂,但是莊子裏好多小故事,還是比較符合後世的幼教理念的。但是考試不考老莊,葛明也就懶得學了。
    葛明回到了自己的小跨院,福伯正在等在院子裏,莊子上有消息傳來。
    第一件事就是包貨紙的事,在莊子上兩個有為青年的推廣之下,已經賣出了很多紙,據說會有一大筆收入,至於多少兩兄弟還在計算。
    還聽說當時把紅紙上印有“但願世間無疾苦,寧可架上藥生塵”的句子給一家藥鋪掌櫃看的時候,這個掌櫃淚流滿麵,大喊著“這就是吾輩醫者所求”,所以一下就訂了很多包貨紙和紅紙。
    第二件事就是關於豬崽的事,每一隻都健健康康的,沒因為被弄掉子孫根出現想不開,不吃飯的情況。
    第三件事就是關於肥皂的問題,油脂又收集了不少,不知道什麽時候繼續做洗麵奶。還有莊子周圍有香味的花已經被采光了,已經被祿伯安排人蒸出了精油,都已經妥善保存了。
    葛明聽了福伯的匯報之後嘿嘿笑,總算是有事情做成了,做點事怎麽就這麽難呢?
    包貨紙的產量很高,不能隻盯著臨渝一個縣城。葛明又擔心原來賣荷葉的失業,所以打算以代理商的方式進行售賣,就讓原來賣荷葉的部分人參與進來,這樣大家都有錢賺。等收到了錢趕緊買酒蒸酒,好酒不能停啊,這東西不光是秋天去草原換牛羊,將來酒樓也是需要的。
    小豬崽要大量購買,尤其是便宜的公豬崽,不光是便宜,關鍵是做手術更加容易,以王麻子的水平可以確保成活率。至於怎麽飼養,還是葛明的所謂“農戶合作”方式,免費分給莊戶,還給點定錢,養大了之後根據重量再算錢,這樣也算一舉多得。
    莊戶上的人出點力也能多一分收入,再說最好不搞集中養殖,這要是豬得了病肯定會全滅。莊子上豬多了,豬糞也就多了。
    葛明順便畫了一張圖,就是後世北方農村的豬圈圖,讓福伯派人送回莊子上。豬圈挨著茅房,五穀輪回的東西還會被豬吃掉,豬圈裏什麽豬糞、廢水、草木灰等等發酵到來年開春,弄出來就是上等的肥料,以後種糧食能夠提升不少產量。
    關於洗麵奶的事還是先收集豬油,剩下足夠兩個工坊的肉食,全部做成熏肉賣到城裏。
    說起吃的,葛明就想起了酒樓的事,都是福伯在忙,自己根本就沒參與。
    “福伯,莊子上的事就這麽決定了,話說酒樓和麥芽糖的事怎麽弄了?”
    福伯笑嗬嗬的說到:“小郎君,麥芽糖都已經開始做了,這東西比較簡單,要是不知道秘方想破腦殼也想不到。酒樓已經選好地方了,就是阿郎和夫人說不讓小郎君參與。”
    “已經選好地方了?那我抽空可要去看看。父親沒說不準我參與,是不準我直接參與,出出主意總可以吧?這些美食都是我想出來的,沒本小郎君你們根本玩不轉。”
    福伯搖搖頭說到:“小郎君,老仆絕對相信小郎君,但是要夫人同意了才行。”
    “好吧,本小郎君親自找母親大人。”
    葛明陪著劉氏用過了中飯,然後陪著母親閑聊,話題總算轉到了酒樓,假裝興奮的問到:“母親大人,孩兒聽說酒樓已經找好地方了。”
    劉氏突然變得警覺起來,瞟了一眼葛明說到:“那又如何?”
    葛明笑嘻嘻的說到:“母親大人,孩兒想去看看,這可是孩兒以後經常去吃飯的地方。”
    劉氏說道:“明兒,你就不要胡亂摻和了,這是大人的事,你現在隻需要好好讀書。”
    本小章還未完,請點擊下一頁繼續閱讀後麵精彩內容!
    “母親大人,孩子可不是胡亂摻和,酒店要是生意不好,您許諾的每月三十個銅錢的例錢孩兒就拿不到了。”雖然葛明看不上這點銅錢,但是好歹是個借口不是。
    劉氏笑著說到:“原來我家明兒還是個小財迷,明兒啊,你又不懂開酒樓,為娘覺得你還是不要摻和了。”
    “母親大人,雖然孩子不會開酒樓,但是孩兒會吃呀,酒樓不就是吃飯的地方嗎?母親大人,可知道菜品如何搭配?不同菜品應該用什麽樣的碗盤?又應該如何擺盤?好看好吃缺一不可。”
    劉氏詫異的問到:“酒樓還有這麽多講究?不就是找個地方,有個廚子做飯,等客人來吃飯,然後就賺錢了嗎?”
    葛明有些哭笑不得,要真的這麽開酒樓,倒是不會虧錢,因為各種飯食都是大唐獨一份的,哪怕打罵客人都能賺到錢。既然要開酒樓,那麽必定是要開個高檔的,否則如何引領大唐美食界?
    葛明還在盤算怎麽說服劉氏,此時劉氏正在揉著額頭,心裏想到:這孩子病好之後確實聰慧,但卻不是個安分的孩子,什麽事都想摻和一把。雖然每天上午老實讀書,也不知道最近讀書進展如何。
    劉氏抬頭看著葛明,於是有了主意。
    “明兒,不知道你最近功課如何?好像不少日子沒讓為娘檢查功課了。”
    原來大家都會轉移話題啊,從開酒樓直接變成的讀書。
    葛明說到:“孩兒功課從沒落下,論語都已經學完了,袁先生說要開始教左傳了。”
    劉氏說到:“那為娘考較考較你,如果過關了,為娘就讓你去看一看。”
    “母親大人,孩子隻學了詩經和論語,其他的書可沒讀過,您可不能考較其他書裏的。”
    “那為娘就問問論語裏的內容。”說完劉氏起身回了房間,拿了一本論語回來。打開論語隨便翻了翻。
    “子路、曾皙、冉有、公西華侍坐。明兒,從這裏往下背。”
    喜歡大唐釣魚人請大家收藏:()大唐釣魚人書更新速度全網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