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76章 太白還在經天

字數:6660   加入書籤

A+A-


    等做完了香皂,葛明總算清閑了不少,把記錄好的秘方仔細收起來,這可是以後發大財的好東西。
    每天順便教教丁香和小猴子識字,順便也已經開始整理一些簡單啟蒙的字,包括注音以及簡單的詞組。葛明隻是為了幫人啟蒙而已,所以相對簡單了很多,否則工作量極為龐大。
    這天跟袁老道讀完書,葛明發現袁老道情緒不高,好像有心事一般。這老道難道又在憂國憂民?紫微星不是已經璀璨了嗎?
    葛明把書疊好,小聲問到:“袁先生好像情緒並不高,可願意跟小子分享?”唐代的書還是層疊的那種,不是後世翻頁的。
    袁老道瞥了葛明一眼說到:“小子,跟你說了也沒用。”
    “先生什麽都沒說,如何知道跟小子說了無用?”
    袁老道無奈,或許本就跟其他人無法分享,於是說到說到:“既然你想知道,老道就跟你說到說到。”說完拉著葛明出了房門,等到了院子之後袁老道往天空南方一指。
    “仔細看,就在正南方,太白星還在經天。”葛明隨著袁老道指的方向一看,果然有一顆星星。
    晚上看到星星沒什麽稀奇的,白天看到確實有點神奇。
    “袁先生,一個星星而已。”
    袁老道哭笑著說到:“這是太白星,本應該出現在晚上,如今居然出現在了白天。晝夜顛倒,必將有大事發生。”
    原來又是觀天象這套說辭,宇宙運行有它的規律,可是袁老道死活不信。
    “袁先生,上次不是說紫微星璀璨,乃是大吉之兆嗎?您還說起碼有二三十年的好日子。”
    “小子,怪就怪在這裏。紫微星是帝星,紫微星璀璨自然代表著帝王有雄才大略。可白天經天已經持續好些天了,又是晝夜顛倒之相,老道有些迷茫了。”
    葛明試著說到:“會不會是帝王雖然雄才大略,但是得位不正呢?”
    “小子,得位不正如何會雄才大略呢?得位不正的君王,品行上難免有缺失,不會是雄才大略。”
    “袁先生,難道人的能力跟品行相關嗎?壞人就一定沒本事?好人就一定有本事?”葛明心裏嘀咕:好人做皇帝是國家的災難。
    袁老道聽後有些無語,但是又覺得葛明說的對。
    太白星就是金星,跟地球一樣繞著太陽公轉,跟地球的周期、角度不同,一定會有白天可見的機會,這一點也不奇怪。
    看著袁老道沉思,葛明說到:“袁先生,您覺得我們生活的地方到底是個什麽樣子?真的是天圓地方嗎?”
    袁老道沉思片刻說到:“東漢張衡在《渾天儀注》記載:渾天如雞子,地如蛋中黃,孤居於內,天大而地小。小子,你覺得呢?”
    葛明說到:“就是說張衡認為我們生活在一個球上?袁先生認可嗎?”
    “自然是認可的。”在古代還是天圓地方的說法最容易被人接受,葛明沒想到袁老道居然認同張衡的說法,袁老道為何會有這樣前瞻的見識?
    “袁先生,你可有證據?”
    “老道走南闖北,喜歡觀天象。老道發現在不同地方時,紫微星的高度不同,百思不得其解。後來想到,除非我們生活的大地是個大球,否則紫微星的高度不會不同。可是如果大地是個大球,我們為何不會掉入虛空之中?”說完袁老道又變得苦惱了起來。
    葛明對袁老道簡直要膜拜,竟然能夠通過這樣的方法來推斷大地是圓的,古人常說讀萬卷書不如行萬裏路,否則哪裏會有這種劃時代的認識?
    葛明深施一禮。
    “袁線上學識如浩瀚大海,小子頂禮膜拜。”
    袁老道摸著粘在一起的胡子,看著葛明微微一笑。
    “小子,你也認同大地是圓的?”上次葛明說光是有速度的,雖然無法證實,但是想法非常驚世駭俗,袁老道想聽聽葛明是不是又有什麽駭人的說法。
    後世很多方法都能證明大地是圓的,葛明隨便想了下說到:“小子以前看過一本遊記,作者說船駛向港口時,總是先看到船帆,然後才看到船。不光是大地不是平的,連海水都不是平的。”
    袁老道去過海邊,的確如同遊記作者描述的一般無二,隻是袁老道從沒想過海水都不是平的。
    葛明又接著說到:“袁道長,如果我們的大地是圓的,那麽我們看到的日月星辰也應該都是圓的。那還有一個問題,是太陽繞著我們的大地轉,還是大地繞著太陽轉呢?”
    袁老道不假思索的回答到:“自然是太陽繞著大地轉。”古人不光是認為太陽繞著地球轉,甚至認為日月星辰都是繞著地球轉的,有這種感覺其實很正常,因為地球是在自轉的。
    “如果是太陽繞著大地在轉,那麽如何解釋一年有四季之分?如何解釋太陽有高低之分?影子在不同季節也有長短的不同。”
    袁老道又陷入了沉思,好像很簡單的問題,但是卻無法回答。還好這次很快就清醒了,苦惱的回答道:“老道不知,小子,難道你知道?”
    這章沒有結束,請點擊下一頁繼續閱讀!
    葛明心想本小郎君當然知道,於是笑嘻嘻的說到:“小子也不知道,反正小子覺得大地,太白星都應該是繞著太陽轉的。太陽一看就很大,沒道理大的繞著小的轉。”
    袁老道趕忙打斷葛明的話,說到:“這不可能,如果大地繞著太陽轉,那怎麽會有晝夜之分呢?除非,除非,大地自己也在轉。”袁老道的話說完,好像把自己也驚到了。
    葛明覺得袁老道確實是個天才,葛明接著說到:“至於四季變化,影子的長短變化,小子覺得是大地繞著太陽轉的時候還在左右晃動。”
    袁老道又沉思半晌,這才開口說到:“童言童語,想法非常奇特。如果大地是個大球,並且繞著太陽轉,同時自己也在轉,轉的時候還左右晃動,確實可以解釋晝夜、季節、影子的長短。”
    “差點被你小子騙了,如果大地是個大球,我們站在上麵未必掉入虛空,如果還自己轉,那我們不是要被甩入虛空?”
    袁老道已經找到了正確答案,但始終無法跳出這個時代知識體係。難道要說萬有引力?算了,葛明幹脆什麽都不說了,再說今天的話已經很多了,還是應該低調一些才好。
    葛明本意很簡單,隻是想告訴袁老道天體運行是有規律的,不要白天看到太白星就有什麽大事,搞得自己吃不好睡不好的。
    該說的、不該說的全都說了,葛明看著袁老道又陷入了沉思,慢慢退出了袁老道的房間。葛明似乎有些理解袁老道了,袁老道看星象,看的是天人感應,當上天有感應時,能夠起到預警的目的,讓人世間少些疾苦。
    隻是袁老道的方向錯了,看出來又如何?還不是沒作為?不如多弄點好吃的東西出來,讓大唐人都吃上好吃的東西,這可比看星星實際很多,至少葛明是這樣認為的。
    張春來一直在酒樓跟著裝修,那可是他以後戰鬥的地方,少了張春來做菜,家裏最近夥食差了不少。榮嬸的各種麵食雖然做的不錯,但是總不能天天吃主食不是?至於榮嬸的菜品,蒸煮燉為主,還完全不考慮葛明不愛吃羊肉的事實。
    最近葛三爺和兩個堂哥也比較少回來吃中飯了,應該不是因為忙,主要是榮嬸的飯食實在吃膩了,再說縣衙裏吃飯是不用花錢的。在劉氏的帶領之下,老葛家絕對是會過日子的一家。
    葛明每天下午都很忙,主要就是在給常見字注音,也順便把以前學過的詩經、論語全都複習一遍。
    練毛筆字也不能落下,畢竟這才是主流。後世就羨慕同學、同事能都寫上一筆好字,這世總算是有機會好好練字了。可惜的是練上一會就索然無味,無論如何都不能從練字中找到什麽樂趣。
    葛明放下手中的毛筆,看了看旁邊正在打盹的小猴子,心裏想著看來應該給小猴子找點事做了,這孩子不適合做小廝,幹脆去莊子上燒陶器算了,反正有釀酒、釀醬油的打算,怎麽也要準備不少的大缸才行。
    這個時候還沒有缸的叫法,類似後世缸的容器叫甕。至於區別其實也有,甕通常會比較矮一些,自上而下越來越粗,這東西後世不少人用來養金魚,種荷花。缸的話是肚子比較大,兩頭稍微小一些。
    以後說不定還要燒陶瓷,都需要小猴子這樣的專門人才,別看年紀不大,從小耳濡目染的,怎麽都比莊子上的人靠譜。葛明不禁感歎著:人才難得啊,想要過上好日子,需要各種人才。
    人要是一想起事來,思緒就會到處飛。李世民應該動手了吧?不知道李世民是如何策劃的?反正下手是真的狠,親哥哥和親弟弟弄死,逼迫老爹退位,看來皇帝真的不是一般人做的。
    殺了哥哥和弟弟,這不就是殺人惡魔嗎?後世人肯定會成為神經病,但是李世民還能成為千古一帝,這人的心真的是鐵打的不成?
    思緒飛來飛去,又飛到了酒樓的事情上了。每天晚上張春來會回來匯報一下,據說裝修進度很快,鋪子雖然比較破舊,但是縫縫補補之後刷上新漆,還是能夠用上好一陣子的。最大的工作量是在桌椅板凳,因為數量非常大,而且全都是手工打造。
    葛明這時候已經完全沒有寫字的心思了,撇了一眼還在打盹的小猴子,把小猴子搖醒。小猴子一個激靈醒了過來,趕緊從椅子上跳起來,用手擦了擦口水。
    “小郎君有何事?小的居然睡著了,真是該死。”
    “小猴子,有件事打算交給你去辦,這件事非常重要。”
    小猴子居然挺了挺瘦弱的胸脯,說到:“小郎君請吩咐。”
    葛明笑著說到:“小猴子,你也知道咱家的酒樓秋收之後就要開張了,酒樓想要生意好飯菜必須好,但是現在還缺幾樣調料,需要在莊子上做出來。”
    “小郎君,小的也不會做什麽調料啊,跑跑腿還行。”
    “聽我說完。做調料需要用到容器,你要在莊子上弄個窯,燒點大缸出來,就是跟甕差不多的東西,我到時候把圖紙給你畫好。”
    本小章還未完,請點擊下一頁繼續閱讀後麵精彩內容!
    小猴子這才放心的說到:“小郎君,要是燒陶器一準沒問題,從記事開始就聽我爹娘經常說,不過小的不願意離開小郎君。”
    不管小猴子這話真假,葛明還挺開心,於是笑嗬嗬的說到:“你去莊子上才是幫我做大事的,以後酒樓生意好記你一功。”小猴子這才欣然同意。
    葛明拿出幾張紙,隨手畫了一個大缸的樣子,順便標注大概的尺寸,大差不差就行。然後又畫了一個後世泡菜壇子的圖紙,這東西就是酒壇子口上加點東西,可以把碗扣上隔絕空氣,不管是做泡菜還是各種發酵食物都離不了。
    圖紙隨手遞給小猴子,葛明又拍拍自己腦袋。
    “小猴子,上次在莊子上你弄了不少紅泥,不知道熟好了沒有,回頭做個紅泥的小火爐出來。”小猴子點頭稱是。
    後世不少朋友都有這玩意,生上炭火燒水沏茶,再弄上幾樣茶點,非常有滋有味。這東西配上一個紅泥小鍋,煮火鍋也是極好的。把要求跟小猴子再說了一遍,小猴子聽完就懂了,別看年紀小,畢竟是專業人士。
    葛明這才開始給祿伯寫信,囑托祿伯幫著小猴子把窯建好,安排幾個人陪著小猴子找找適合燒陶器的土。臨渝往西數十裏,應該有不少可以燒陶器的高嶺土,小猴子肯定認識,可以先探探路,等以後有錢了可以大量購買。
    在隋唐年間河北邢窯盛產白瓷,是唐代七大名窯之一,但是到了五代之後就沒落了。反而臨渝往西的大城山附近,在後世號稱北方瓷都,那說明臨渝絕對有燒瓷器的可能。
    既然要開酒樓,餐具肯定也要上稱才行,隻是這個時候瓷器的價格極高,自家酒樓根本就用不起。
    讓小猴子先練練手,先把陶器弄出來,據說瓷器跟陶器非常類似,尤其是燒製的過程一樣。不過用的土有點差別,瓷器還要上釉,燒製的溫度也會更高一些。專業的事交給專業的人去做,而陶瓷之間的區別還是小猴子以前告訴葛明的。
    次日一早用過了早飯,葛明讓福伯安排人把小猴子送到莊子上去,讓小猴子帶著自己寫的信轉交給祿伯。劉氏知道小猴子被葛明安排到了莊子上之後,就讓丁香來服侍葛明的起居,對此葛明自然沒有意見。
    正所謂由奢入儉難,被人服侍習慣了身邊還真少不了人,這萬惡的封建社會,把人荼毒的不像樣子。
    喜歡大唐釣魚人請大家收藏:()大唐釣魚人書更新速度全網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