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00章 小郎君怕是長不高

字數:5762   加入書籤

A+A-


    不管是做醬油還是做紅方,都需要提前做點紅曲出來。米曲黴葛明不知道怎麽做,而且米曲黴跟很多菌的顏色差不多,不是專業人士根本分辨不出來,這要是放錯了怕是要出問題。
    紅曲的製作葛明在電視上上看過,就是準備一大碗米粥,院子裏弄點土放進去,雖然空氣中紅曲就很多,但是遠不如土壤裏多。這大夏天的米粥當天就變色,第二天表麵上就出現花花綠綠的東西,其中紅色的就是紅曲。
    再準備一大碗粥,從花花綠綠的菌裏麵盡量弄點幹淨的紅曲出來,再放到粥上,這樣紅曲就有了生長優勢,這碗粥紅曲的含量就非常高了。再次重複操作,紅曲就會越來越純淨。
    等到有相對純淨的紅曲,隻需要把大米炭火烤一烤,因為要去掉更多的水分,不然不利於紅曲的發酵,把曲種放進去,每天攪拌攪拌,這樣大米就變成紅色的了,最終就得到了紅曲米,這東西可以用來釀酒也可以用來釀醋,當然也可以用來釀造醬油。
    其實醬油的釀造可以更簡單一些,隻需要把豆子泡軟煮熟,淋幹水分之後加麵粉和麩皮混合均勻,讓每一粒黃豆都沾上麵粉。用笸籮裝起來通風發酵到變成綠色,放到缸裏加鹽暴曬加攪拌就可以發酵成醬油了。但是在麵粉和麩皮裏加入紅曲米粉,發酵出來的醬油會更好吃。
    豆豉的製作比醬油還要簡單,黃豆泡軟煮熟,淋幹水分稍微晾曬半天,放到幹淨的稻草上通風發酵,等到豆子長出菌絲就可以加鹽、加香料封壇發酵了,這是葛明最喜歡吃的東西,炒肉的時候來上一點,一份鹽煎肉能夠吃掉三大碗米飯。
    如果用稻草把煮熟的豆子包起來,就會發酵成納豆了,納豆唐代之前就有了,據說是鑒真東渡時傳到了日本,還有羊羹、醬油、豆腐,基本都是這個時候傳過去的。
    後世的大醬一般需要春天或者冬天煮豆子,然後弄成磚頭形狀,稻草紮起來發酵,等到三伏天放到缸裏加鹽發酵,也需要很長的暴曬時間,這個就隻能明年再做了。
    想到這裏葛明心中惡趣味叢生,隻能讓遼東的奚族人民等一等了,本來還想用大醬去換牛馬的,也不知道遼東奚族吃過了大醬之後,會不會喚醒基因中對大醬的偏愛。
    但是後世有一種黃豆醬,隻需要簡單的發酵,顏色也保留了黃豆的本色。其實也是黃豆泡軟煮熟,晾曬之後裹上麵粉,等到豆子全被綠色菌粉包裹的時候把這層菌清洗掉,然後放到缸裏加水和鹽發酵,隻需比較短的時間就能發酵好。這種醬在後世的普寧比較出名,所以也叫普寧豆醬。哪怕是白水煮菜,蘸上一點豆醬也能下兩碗飯。
    葛明寫寫畫畫,把步驟、方法、需要用到的東西全部記錄清楚。這東西要是流傳出去,肯定可以造就幾個富豪出來,但是葛明隻是為了吃上一口跟後世味道類似的菜而已。
    時間越久,其實葛明就越是孤獨。滿世界都是npc,就你一個玩家,你想想會不會孤獨?
    還有在製作過程中可能需要用到的東西,也都盡量畫出來,不過隻需要一個大概,千萬不能忽視勞動人民對工具的改良,都是一層窗戶紙而已。
    除了紅曲的製作其他的葛明沒打算親自動手,什麽事情都親力親為肯定會把自己累死,都已經穿越了還不能使喚使喚其他人嗎?不然本小郎君穿越過來做什麽?連口番茄雞蛋都吃不上,這日子爛透了。
    紅曲葛明也沒親手做過,但是怎麽說後世也在電視上看過。好在穿越者做什麽事情都能成功,果然如同電視上講的一般,大碗裏麵花花綠綠的各種雜菌,把紅曲菌接種到新的一碗粥裏,顏色就純正了很多,再次接種就可以使用了。
    弄個壇子把烤幹水分的大米放進去,飯後加上菌種,這東西到底多久發酵成功葛明確實不知道,所以隻能等等。
    在製作紅曲的過程中,但是總不能每天盯著紅曲長出來,不做其他事。所以葛明按照前段時間的設想,需要給莊子上的娃子們一個完整的童年,就是上學、背書,學不會就挨揍,這樣的童年才算是完整的。
    於是葛明叫來了福伯和祿伯,葛明開門見山說道:“祿伯,我看莊子上的娃子每天到處瞎跑也不是事兒,要不我教他們讀讀書,好歹也能認識幾個字不是?”
    祿伯和福伯剛聽完葛明的話有些驚訝,在他們看來莊子上的娃子不都是這樣嗎?要是誰家生活好點,或許能送娃子去私塾認識幾個字,但是主家主動教的還確實沒有。
    葛明見狀問到:“難道還有什麽難處?我覺得莊子上以後作坊會比較多,到時候很多大人都在裏麵做工,這些孩子怕是就沒人管了,不如弄在一起認識幾個字,萬一有聰明的還可以好好培養培養,對這些孩子將來也有好處。”
    祿伯想哭,激動的說到:“小郎君太仁義了,這對莊子上的人家來說可是天大的好事。不過老仆認為,小郎君也不能總留在莊子上。”
    本小章還未完,請點擊下一頁繼續閱讀後麵精彩內容!
    祿伯這話也比較有理,雖然這是好事,但是葛明一年來莊子不過幾次,每次也待不了多少天,雖然教人識字是好事,但是好像並沒有什麽作用。
    葛明笑嘻嘻的說到:“祿伯放心,又不是指望他們考狀元,無非識字而已。我這裏可有好方法,隻要會這個方法自己都能認字。”
    祿伯詫異的問道:“自己就能識字?老仆當年還是跟著老主識的字,老仆本就喜歡舞刀弄槍,本就不是念書的料,還記得當年一天也隻能認識幾個字而已。”祿伯說到這裏還有些羞愧,老主就是葛明的祖父。
    葛明說到:“我弄了一套拚音字母,把我們平常的發音全部用符號表示,隻要認識了每個符號,把符號組合起來就是字的讀音,再把每個字都注音,隻要他們學會了全部字母,然後就可以認識字了。不過隻能識字,寫字的話還需要苦練才行”
    這時候福伯問道:“小郎君,是不是前段時間,跨院裏傳出來的什麽阿啵呲嘚歌佛歌之類的東西?”
    葛明嘿嘿一笑說到:“正是。”
    福伯說到:“小郎君,有句話不知道老仆當講當講?”這要是其他人這樣說,葛明馬上回答:不當講。不過福伯這樣說,或許是什麽想法也說不定,這個老仆對家裏忠心耿耿,於是葛明還是示意福伯繼續講。
    “小郎君想要教莊子上的娃子讀書確實是好事,老仆雖然不知道字母到底是什麽,但是一定是好東西,既然是好東西就隻能留在家裏。”
    福伯的話雖然不那麽直接,但是葛明也聽懂了,家族需要傳承,這種好東西應該自己家傳承下去,而不是用來教莊戶家的娃子。
    葛明想了想說到:“東西的確是好東西,我跟袁先生商量過,他認為此物皇帝會非常看重。袁先生說讀書識字和做官的權利都掌握在世家大族手裏,他們自然不想寒門的人也出來搶了他們子侄的官職。但是皇帝為了製衡世家大族,一定會想辦法讓更多的人讀書識字,這字母就是識字的好東西。”
    葛明頓了頓又接著說到:“莊子上以後日子肯定會越來越好,每個工坊以後都需要信得過的人管理,總不能把工坊交到不識字的人手裏。不是說不識字就不能幹活,但是有點公事隻能傳口信,傳口信容易出錯,還更容易泄露。”
    “不但要識字,還要會算賬,所以我打算先教一點,等下次來看看有沒有學的比較好的,到時候帶回府裏教。字母的事還需要莊子上保密,千萬不能傳出去。”
    祿伯和福伯聽完之後變顏變色,沒想到字母這東西還可能招來大禍,也沒想到對於此事葛明已經看得非常透徹,更沒想到葛明好像在布一個很大的局。
    兩個老頭子感覺自己的腦子有些不夠用了,想了半天福伯才說到:“既然小郎君已經清楚知道其中的利害,老仆也就不多言了,總歸這是好事。”
    葛明一笑說到:“放心好了,本小郎君有打算。關鍵是要保密,等到以後說不定把字母先給皇帝,到時候應該能換個官做做。嘿嘿。”
    然後葛明拿出一個本子,說到:“祿伯,還有一件事,這是我這幾天寫的做豆醬、醬油、豆豉,還有粉絲、豆腐皮、腐竹等等的詳細製作方法,按照步驟來應該能做成。”說完交給了祿伯,祿伯鄭重其事的接住。
    此時應該雙手捧著才算正式,奈何祿伯隻有一隻手。
    葛明又接著說到:“這些東西先不用做太多,暫時先足夠府裏和酒樓用的就足夠了。再說物以稀為貴,滿大街都是就不值錢了,這些秘方也一定要保密。”
    祿伯鄭重的點頭,表示一定做好保密工作。葛明又從身上掏出來一個小木牌,對祿伯說到:“需要購買很多東西,還需要開工錢,用這個小木牌到城裏劉家木匠鋪可以去支取銅錢,應該還有不少錢存在那裏。”
    祿伯把葛明寫的秘方先放到貼身的地方,然後又接過了葛明遞過來的小木牌。
    葛明又對福伯說到:“福伯,你看這錢在我手上很快就能生錢,要是在母親手上怕是隻能用於家裏的花費上。”
    福伯也是人老精的人,知道葛明在點自己,意思是不要這點小錢都跟母親匯報,福伯馬上點頭表示認可。
    葛明又說到:“如果祿伯不識字,那麽我就隻能一點點講,祿伯還未必全都記得住,操作過程難免出岔子,所以莊子上的人讀書還是非常有必要的。”
    “以後莊子上的作坊會越來越多,目前就隻能全都放祿伯照看著,我也知道祿伯精力有限,但是實在人才難得。福伯,你看著莊子上的人有合適的就提拔提拔,要是有機會還是應該認認字。莊子上的孩子我可以教,至於大人嘛,等作坊賺到了錢可以請個先生教教。”
    “平常用到的字要會寫就行,也要會算點帳,要是白天沒空就晚上學。到時候那先生請到莊子裏住下,每天晚上授課。要是學的快的給加工錢,學的慢的說不定還降工錢。這人都是要臉的,這樣以來還不拚命學?”兩人都非常認同葛明的想法,不住的點頭。
    小主,這個章節後麵還有哦,請點擊下一頁繼續閱讀,後麵更精彩!
    葛明又接著說到:“以後靠莊子上的人是不夠用的,還是上次我的思路,優先請跟莊子上沾親帶故的人,先近後遠的原則。還有一個原則很重要,能力可以培養,人品怕是天生的,所以人一定要老實本分,踏實吃苦才行。”福伯和祿伯頭點的如同小雞吃米一般。
    此時福伯和祿伯算是知道葛明所圖不小了,看來不是弄幾個作坊那麽簡單。隻是年紀這麽小就看的這麽遠,也讓兩人也不由得擔心起來,小郎君以後怕是不能像阿郎那麽高大了,心眼多的孩子基本都長不高,因為被心眼兒墜的。
    就是幾個破作坊而已,裏麵的活其實都非常簡單,隻要不是傻子應該都能勝任。既然沒什麽技術含量,是人都能學會,那肯定是選擇人品更好的人了。
    人品這事其實也不太好說,在這種工坊最適合吃苦耐勞的人,能夠嚴格按照流程來幹活的人。心眼靈活的人反而未必合適,有些執拗的人甚至更加合適。
    葛明所圖很大?其實完全不是,無非是憑借本能生活而已,缺點什麽就弄點什麽,隻要自己會的。所求的不過是跟後世有些類似的生活,這可能也是想家的一種表現吧,葛明是孤獨的,又不能跟其他人訴說的一種孤獨。
    其實就是這麽簡單,可是在福伯和祿伯看來就不那麽簡單了,因為很多東西都是以前沒有的。不管兩個老頭子怎麽想,生活還是需要繼續的。
    喜歡大唐釣魚人請大家收藏:()大唐釣魚人書更新速度全網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