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99章 又搞成一件大事

字數:6507   加入書籤

A+A-


    夏天氣溫太高,豆子容易泡壞,所以選擇白天泡豆子,這樣可以隨時換水。一般來說這麽高的溫度有個半天豆子就泡好了,期間換水一次就足夠。
    早上泡的豆子到了下午涼快一些就可以磨豆漿了,這次是完全不用保密的,因為次來的目的就是為了弄個作坊做豆腐皮、腐竹之類的東西,所以下午的時候磨好了豆漿,就讓祿伯安排人把豆漿提到了食堂,順便看看家裏誰有空都可以過來學學,學會了優先進入作坊,每天也能拿工錢了。
    這消息傳出去可是不得了,原本幾個工坊是為了照顧每家,所以每家都有在裏麵做工的,這可是旱澇保收的好活啊,工錢不低還管飯,而且就在莊子上,這種好事還不打破頭搶嘛。於是不管是不是有空的,全都放下手裏的活來到了食堂。
    等到葛明來的時候半個莊子的人都來了,最高興的自然還是孩子,人越多就越是瘋,在食堂外麵跑來跑去的。看到葛明到了趕緊上前打招呼,這可不是葛明初次到莊子的情形了,那時候孩子們都躲得遠遠的。
    很多孩子葛明都叫得出名字,尤其是張富貴,戴健,王大壯幾人。
    進了食堂,莊戶上的人都給葛明施禮,葛明差點被莊戶的熱情嚇到。這麽多人圍著看,結果可能是誰都沒看明白。
    祿伯在莊子上非常威嚴,帶著張二黑等四人維持秩序,畫了個圈讓大家站在圈外,距離大鍋遠一些,這樣更多的人才能看到。不過這些人實在太熱情了,還是拚命想要往前擠。
    祿伯這才大聲說道:“誰要是再往前擠,可不要怪老漢不客氣了,到了圈裏的以後不準到工坊做工。”這句話如同聖旨一般,莊戶全都退出了圈外。很多時候是不用講道理的,講道理一定要看清楚對象。
    葛明看到秩序維護好了,就讓福伯說上幾句,於是福伯清清喉嚨。
    “各位莊戶,安靜安靜,不要吵鬧,誰要是吵鬧以後也不準到作坊裏上工。”真是有樣學樣,效果非常好,莊戶都集體閉口不言,等著福伯說話。
    “府裏要在莊子上再弄幾個作坊,今天就讓大家先學學,學的快的優先上工。至於工錢我就不多說了,跟其他作坊一樣。”
    “這可是好機會啊,咱們莊子裏誰家都有在作坊做工的,不用我說,這日子是不是變好了很多?以前一年下來一個銅錢也看不到,娃子沒衣服,大人吃不飽。這要是家裏有兩個人在作坊裏,那是不是日子就變得更好了?”
    莊戶開始交頭接耳,竊竊私語,當然誰家都想多個人在作坊裏上工,這賬算起來非常容易。
    福伯又開始說到:“自從莊子上有了作坊,咱們日子都好過了一些,前些日子常有外莊子的人在莊子外轉悠,後來抓住一個問了問,居然是想來找點活幹。”
    福伯頓了頓又接著說到:“知道那人怎麽說的嗎?”
    莊戶上膽大的就問道:“劉叔,那人怎麽說的?”
    福伯說到:“那人說不要工錢,管飯就行。因為他聽說不但能吃飽,而且偶爾還能吃上肉。府裏對莊子仁義啊,不但給錢還管飯,你們可要好好珍惜才是。”
    葛明覺得福伯的口才確實不錯,就差大喊:現在工作不努力,以後努力找工作了,洗腦簡直是一把好搜。不過事實確實如此,待遇的確很好。
    福伯又接著說到:“現在我就來給大家演示演示,這個吃食到底是怎麽做的。我還是那句話,要是有人學會了傳出去,那就趕出莊子。”其實福伯不用強調,除了葛明這種人沒人願意把“技術”分享出去,任何技術基本都是這樣吧,知道的越少越是能賺到錢。
    其實葛明本打算親自示範,但是福伯認為這非常不妥,就跟葛明問了其中的竅門。其實做豆腐皮非常簡單,隻要是控製火候而已。
    這時候福伯安排人刷鍋燒水,話說幾個人搶著要過來燒火,因為可以更近距離學習。福伯自然也知道莊戶心裏的打算,就隨便指了一個,這人自然開心不已。
    豆漿需要煮開,完全煮熟之後才能吃,不然做出來的豆腐等吃食吃了會鬧肚子。等燒開一會之後完全熟了,就可以把劈柴往爐灶外麵拉拉。
    這時候福伯又指了一個人出來,專門負責給大鍋扇扇子。等到豆漿表麵溫度變低時,開始出現一層薄膜,這個就是豆腐皮了。這時候福伯看向葛明,葛明點頭表示可以了。
    於是福伯一手拿著一根木棍,一手出拿著一把小刀子,先用小刀沿著鍋邊劃了一下,然後把木棍從旁邊伸進去,輕輕一提一張豆皮就出鍋了,找地方掛上晾曬。做豆腐皮有的地方叫做“揭豆皮”,非常形象。
    需要一直保持這個溫度,所以燒火非常需要技術。然後第二張,第三張,這樣一張張豆腐皮就做出來了。
    至於腐竹的做法就更簡單了,豆腐皮卷起來就是腐竹,或者在鍋中間用手快速一捏,把豆腐皮提出來就是腐竹。
    這時候的大豆都是比較原始的品種,不過十張左右豆漿表麵就沒有油膜了,豆皮的產量非常低,所以後世真正的豆腐皮價格一點也不低。
    小主,這個章節後麵還有哦,請點擊下一頁繼續閱讀,後麵更精彩!
    點豆腐也差不多這個溫度,這時候加入石膏點豆腐,不過這個豆腐味道就稍稍差點了,因為精華的油脂都在豆腐皮了,但是很多人是吃不出來的。
    等到大豆蛋白凝結的差不多了,把水舀出來,就成了豆腐腦。正好是在食堂,幹脆大家分分算了,自己拿碗,每戶一大碗豆腐腦,吃完了大碗洗幹淨還回來就是了。
    一場簡單的培訓,就這麽結束了。對於幹活習慣了莊戶人來說,這活太簡單了,大家都看的明明白白,還真沒有學不會的。
    葛明帶著祿伯和祿伯回了老宅,祿伯這才說到:“小郎君,這個豆腐皮曬幹之後可以保存很久,到那時出產也太低了,這要賣多貴才能回本呢?”
    葛明說到:“如果隻做豆腐皮自然是虧本的,而且是非常虧。所以我還想了處理豆腐的方法,可以讓豆腐放很長時間都不會壞。”
    葛明主要想了三個方法,第一是做成黃豆腐,做好的豆腐加薑黃煮,炭火烤,這樣可以放很久,而且味道非常獨特。
    第二就是做成豆腐乳,但是這個自己沒做過,隻能慢慢試試。
    第三就是做成千張,千張其實也不好保存,但是後世有吃黴千張的習慣,不知道這種味道的食物臨渝吃不吃得慣?
    第一種方法很簡單,可以馬上拿來用,後麵兩種需要試試才知道,反正葛明吃不慣黴千張、臭豆腐這些東西。
    晚上時小猴子總算一身泥土的回來了。
    葛明看到小猴子,就知道小猴子這段時間非常辛苦,別看隻是個跟葛明差不多年紀的孩子,居然已經挑起了大梁,這也是沒辦法的事,小猴子在燒陶器上絕對是老師傅,莊子上幫忙燒陶器的別管年紀多大,都不如小猴子懂得多。
    古代關於技術的傳承就在這裏,打小就耳濡目染,想要不會都很難。再說作為長輩也樂意更早的把技術傳給後人,指望著自己要是走的早了,後輩兒孫也能憑手藝吃上飯。所以技術傳承的比較早,而且非常嚴格,因為做不好以後就意味著以後沒飯吃。
    小猴子看到葛明急速衝過來,撲通一聲給葛明跪下,葛明見狀趕緊把小猴子攙起來,笑著說到:“怎麽這麽大的禮?”
    小猴子聽到之後居然哭了起來,葛明趕緊問道:“怎麽?事情不順還是有人欺負你?”
    小猴子哭了幾聲才說到:“沒人欺負小的,做事莊子裏的人也都幫忙,小的就是想念小郎君。”
    葛明又笑著說到:“這話不管真假,本小郎君甚是愛聽。”然後轉頭吩咐丁香到:“丁香姐,趕緊準備點冰沙過來,讓小猴子解解暑氣。”話說自從每天習慣了吃點冰沙,已經成了家裏的特點,福伯、祿伯還有袁老道每天都有,三個老頭也不怕拉肚子。
    丁香聽後趕緊回到葛明房間去造冰,這是福伯和祿伯的意思,說是這大概是仙法,不能讓外人學了去,所以隻能在葛明房間裏偷偷弄點冰解暑。
    “祿伯說你在窯上守著,說是正是燒製的關鍵時刻,看來陶瓷是燒完了吧?”
    小猴子抹抹眼淚說到:“確實燒完了,就等著窯裏溫度下來,開了窯才知道有沒有燒成,估計需要等個兩天左右。”
    葛明點點頭,看著一身塵土滿臉髒的小猴子說道:“你先去洗漱洗漱。”小猴子這才轉身去廂房洗漱。
    等丁香的冰沙做好了,小猴子也洗好了。幹幹淨淨的小猴子出現在了葛明麵前,讓丁香把冰沙遞過去。小猴子趕緊接過冰沙,開口說道:“多謝小郎君,多謝丁香姐。”
    沒等葛明說話,丁香就搶著說到:“這可是小郎君弄出來的好東西,除了府裏的人,其他人都沒吃過。”
    天氣本就炎熱,一個大碗捧在手裏,一絲絲清涼傳到手上,小猴子雖然沒在夏天吃過冰,當然也知道這是去暑氣的好東西。
    拿起勺子輕輕來上一小勺,冰冰涼甜絲絲,小猴子眼前一亮,準備大口吃起來,葛明趕緊阻止。
    “慢點吃,吃太快了沒腦袋疼。”吃冷飲太快,確實會腦門疼,葛明兩輩子也沒弄懂這到底是個什麽原理。
    兩天之後,用過了早飯眾人一起出門,今天是開窯的重要日子。出了院子就看到不少莊戶拿著不管能不能用上的農具等在府外。都是主動來幫忙的,因為這個窯要是能做成,還會有不少莊戶人在裏麵做工。
    葛明的心態很好,成不成的不重要,實在不行就買點壇子、缸之類的東西,雖然這個時代叫甕,但是早晚要被叫做缸。葛明隻是擔心莊子上的人會失望,如果燒不成就少了一個做工的作坊。
    其實最緊張的是小猴子,小猴子認為葛明予以重托,這要是做不成以後還怎麽跟著小郎君。雖然小時候看過無數次,父親去世之前也都告訴了他其中的法門,但是畢竟是第一次自己嚐試燒陶,這也就難免戰戰兢兢了。
    一邊走葛明一邊跟小猴子說到:“小猴子,你不用緊張,這次不成還有下次,早晚能燒出來。”
    這章沒有結束,請點擊下一頁繼續閱讀!
    小猴子聽到這話雖然稍稍安心,但是還是希望能夠把事情做成。
    窯就在莊子東南邊,這也是葛明專門指定的方向。因為以後可能經常要燒點東西,南風天不多見,而且南風天風力不大,要是放在西北邊到了冬天白毛風帶著煙,會讓整個莊子天天吃煙。
    等到了窯這邊,看到已經有幾個人在這裏守著了。窯不算大,因為完全沒必要弄太大,等到做成了在擴大就是了。
    葛明對小猴子問道:“小猴子,現在應該怎麽辦?”
    小猴子說到:“按照以前小的家裏的規矩,是需要祭神祭祖宗的,小的念叨幾句就代替了吧。”
    葛明一想也好,反正本小郎君是不相信這個的,簡單點也好。
    就看到小猴子嘀嘀咕咕不知道說些什麽,還擺出一些奇奇怪怪的動作。葛明看得很想笑,但是絕對不能笑出來,因為對古人來說這非常重要。
    等到一通比劃之後,小猴子鼓起勇氣大喊一聲:“開窯!”
    然後莊戶就拿著各種工具,把擋住窯口的磚頭捅開,小猴子探手進去試試溫度,然後才點頭示意繼續。等到窯口全部打開,裏麵的黑漆漆什麽都看不到。小猴子弄了一根著火的木棍做火把,小心翼翼的進去看了看,然後興奮的出來大喊道:“小郎君,好像成了,可以往外搬了。”
    葛明也很高興,沒想到小猴子還真有本事,第一次就弄成功了,於是大喊一聲:“開搞!”
    莊戶才交替進去,往外抬東西,因為窯口太小,沒辦法大家都一起進去。
    等到第一個陶瓷出來,原來是個泡菜壇子,這也是葛明指定的要求,扣上大碗就可以隔絕空氣,這是良好發酵的必備條件。
    隨著大缸、壇子一件件被搬了出來,葛明這才心滿意足,看來醬油、豆腐乳什麽的都可以開始做了,距離後世的生活又進了一步。
    壇子、大缸要檢查檢查是不是漏水,壇子葛明知道怎麽檢查,就是麥草點火丟進去,然後蓋上大碗和水,要是水被吸進去了說明不漏氣,利用的是大氣壓強而已。大缸葛明就不太知道了,看來隻能加水看看是不是漏。
    喜歡大唐釣魚人請大家收藏:()大唐釣魚人書更新速度全網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