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77章 貞觀,你好
字數:6585 加入書籤
等把七十二般變化和筋鬥雲學會之後,看著其他師兄一個掌風隻能打掉幾片樹葉,跟自己學的東西比相差天上地下,這就開始在眾多師兄麵前顯擺起來了。
好景不長,很快被師祖知道了此事,於是悟空被逐出師門。並且告知孫悟空,以後不準說是自己的弟子。
“老四,悟空就這麽被趕出師門了?”
“大哥,正因為悟空被趕出師門,才有後來的驚天動地。”
“那還不繼續講?”葛糧著急得很。
葛明笑著說到“預知後事如何,且聽下回分解。剛才已經聽到鍾聲了,說明子時已過。”
不是葛明不講,實在是不知道怎麽編了,要好好想想才行,總不能讓道家出身的猴子,護送佛家的玄奘去西天取經,回來普度眾生吧?如此出色的道家輟學生,最終做了個保鏢,老祖宗知道了肯定會給葛明托夢的。
葛三爺帶著葛明等人,給祖宗上了新年的第一炷香,守歲總算結束了。
葛明回到房間,看到丁香、小丫、小猴子正在玩鬥獸棋,也在守歲。看到葛明回來這才哈欠連天,幫著葛明鋪好床褥才離開。
葛明躺在火炕上,心裏默念了一句貞觀,你好。
次日一大早葛明就起床了,從裏到外都是新的,自然還是紅色。母親就這個審美,不管什麽節都要葛明穿上紅色的袍子。
葛三爺和劉氏早就起來了,葛明到了時候大哥、大嫂、二哥已經在這裏了。連福伯和祿伯也在門口候著了,等到葛明也到了,幾個晚輩一起跪下磕頭拜年。
收下葛三爺和劉氏給的壓歲錢,這壓歲錢用紅布做成的小口袋,裏麵滿滿的銅錢。
葛糧迫不及待打開小口袋,拿出一枚銅錢,笑著說到“三叔、三嬸,這個一般人家可沒有。”
這點錢葛明完全不看在眼裏,聽到大哥如此說也湊過去看了看,原來是開元通寶。
葛三爺笑著說到“這些銅錢可都是陛下賞賜給明兒的,不準花銷出去,將來這是要傳下去的。”原來把自己的賞賜做了壓歲錢,這東西確實有紀念意義,不過一個銅錢還是隻能當一個銅錢花。這要是放一千多年,那就真的值錢了。
年初一,要到親朋好友和鄰裏家祝賀新春。葛三爺現在身份可是不同了,職位非常高,畢竟正五品上的散官,可是散官也是官啊。葛家就這麽幾個人,葛三爺輩分最高,也沒長輩可以拜年,也就左右鄰居需要親自去拜個年。
古人比後世人更加注重鄰裏關係,哪怕你是宰相的身份,鄰居是個賣菜的小販,沒錢還沒地位,來你家拜年都要笑臉相迎,不然會被人說不懂禮節。當然了,宰相家不可能有個菜販鄰居。
葛家人出了房間,福伯、祿伯兩人跟在後麵,還抬了一個簍子。
府裏的下人紛紛上前說句吉祥話,葛三爺笑臉相迎,也說句吉祥話,然後從福伯和祿伯抬著的簍子裏拿出一個紅包,遞給過來說吉祥話的下人。
從內宅到門房,紅包發了一路,這要是以前葛家絕對沒這個財力,現在可是完全不同了。
葛三爺帶著小哥仨走訪了左右鄰居,然後就回府等著別人過來拜年了。
春節期間是大唐官員難得的長假,正月十五之後才上班,葛三爺也難得清閑一段時間。每天家裏都有客人來往,葛明又見了無數的叔伯。
不管哪個叔伯來了對葛明都高看一眼,因為這娃子將來要去太學念書,還是當今陛下親自下旨的,前途必定無量。
不管什麽親朋來了,用過飯之後葛三爺拉著客人打打麻將,葛家的美食名聲早就傳出去了,現在還多了麻將,這讓葛明沒想到。
孽都是父親大人造的,將來有人沉迷賭博不要怪到本小郎君身上才是。
正月初六,孫教諭帶著孫韜來了葛家,這可是葛家在臨渝最實在的親戚了。自從進臘月之後見過孫韜,這都一個月沒見到了,兩人見麵自然都開心不已。
葛三爺陪著孫教諭聊天,葛明跟孫韜在旁邊小聲交談。
“韜哥兒,當先生的感覺如何?”
“說實話還不錯,備受莊戶尊重,吃得好住得好,工錢也高。嘿嘿。”看來孫韜對這份工作還挺滿意。
“還有沒有調皮搗蛋的?”
“一個都沒有了,要說你這個獎勵和懲罰製度確實有效,不過我還加了一個方法。”
“什麽方法?”葛明對此非常好奇,上次見到孫韜時這家夥可是焦頭爛額。
“嘿嘿,就是把半月考的成績,讓娃子的家長親自來拿回去,我還告訴家長娃子的排名。”
“韜哥兒,你簡直是天生的教育家啊。哈哈哈哈,這個方法好。”孫韜舍不得打,祿伯隻往張富貴屁股上招呼,其他家長可就不這樣了。念書不花錢,讀得好還有獎勵,這麽好的條件還讀不好書,那必定會挨揍的。
葛明正正經經給孫韜施了一禮,笑著說到“韜哥兒,今年也拜托你了。”
孫韜起身回了一禮,說到“明哥兒放心,我必定要把莊子上娃子教好。”做先生讓孫韜有種很奇特的感覺,當了好些年的學生,突然做了先生,多了一種責任感。
本小章還未完,請點擊下一頁後麵精彩內容!
每當看到有的娃子不好好讀書時,孫韜就想到自己年幼時,不好好讀書被大姐打的情形,當時很怕大姐,現在總算理解了大姐。
每天家裏熱熱鬧鬧,常有葛三爺的好友來訪,此時葛明才知道父親大人果然交遊廣闊。或許跟葛三爺升官也有很大的關係,雖然散官沒有任何實權,但是級別在那裏擺著呢。
在一個小小的縣城,正五品上的級別,幾乎可以藐視州府諸多長官了,富在深山有遠親嘛。
唐代春節假期可比後世長多,從年前到正月十五,足足將近二十天。這個也說明了是風俗、文化的必然,古人比後世人更加注重過年。
正月十五,古人稱之為上元節,這是古人的“情人節”,這一天很多單身男女都出出來逛逛花燈,有模樣周正的很容易就被誰家男子看上,一番打聽之後就請了媒人說親。
說起來葛明的大哥葛糧,跟大嫂孫氏就是這麽認識的,這可比後世的相親角靠譜多了。
父母之命媒妁之言,到底好不好?葛明覺得這事還算比較靠譜,古代更加注重門當戶對,這樣兩家人都過得輕鬆一些。關鍵還在於,財力相當時,生活習慣相差不會太大,有多少人相愛容易相處難,說到底不就是生活習慣不同造成的嗎?生活習慣上的不同,本質上不就是財力上的不同嗎?
雖然今天晚上的燈會上花枝招展的小娘子跟葛明無關,畢竟剛剛十一歲而已,但是還是想出門見識一番。小縣城實在太平靜了,總算是有熱鬧可看了,打算吃過了湯圓就出發。
正月十五,後世還俗稱元宵節,有的地方也叫小年,好像隻有在這一天,南北在吃食上總算暫時統一。不管是叫元宵還是叫湯圓,吃的都是這種象征團圓,甜甜的食物。
元宵這東西比好多食物都好做,對葛明來說自然更是不在話下。準備一點核桃仁、芝麻,碾碎之後加點飴糖、豬油,擀麵杖擀成片,放到屋子外麵一會就凍硬了,然後切成小塊餡料備用。
上好的糯米粉放到笸籮裏,餡料蘸點水在糯米粉中搖起來,這個就是傳說中的搖元宵。有的地方是把糯米粉和麵,如同包餃子一般把餡料包進去,其實還是這個東西。
用過了晚飯,一家人吃又過了湯圓,天色不過剛剛變黑而已,此時就可以出門觀燈了。
葛明自己出門,家人是不放心的。大哥想去沒得去,都已經結婚了,大嫂也有孕在身,還敢出門湊熱鬧?
於是二哥葛倉跟著葛明,還有丁香、小猴子幾個小跟班,幾個娃子比葛明更加興奮,這種熱鬧一年才一次而已。
葛明關於上元節燈會,想象了很久。
東風夜放花千樹,更吹落,星如雨。寶馬雕車香滿路。這將是一幅什麽樣的畫卷呢?古詩詞不能用後世白話翻譯,不然就少了意境。
在葛明看來,在有宵禁的古代,有這麽一天晚上,街上到處都是各種五顏六色的燈火,滿大街的小姑娘穿著漂亮的衣服,笑語盈盈的一身噴香,這你要是還悶在家裏,純粹是腦袋裏麵長包了。
在二哥葛倉的帶領下,幾個娃子興奮無比。燈會就在衙門所在的西大街,這條街現在是全縣最繁華的地方。
葛明真的想象了無數次燈火輝煌,滿大街美女的情形。真的是見麵不如聞名啊,等到了西大街頓時大失所望。
這是什麽玩意啊,都不如後世村裏死人照亡的紙燈好看,人家的紙燈好歹都弄成九層的。顏色鮮豔不說,燈上還畫了不少紋飾,甚至是有一些典故。
這就是沿街的每家隨便挑個燈出來,大家隨便看看?再說也沒看到什麽小美女之類的啊。
“二哥,這個就是燈會嗎?是不是別的地方還有?”葛明對此十分不甘,幻想著是走錯了地方。
“明哥兒,就這裏有燈會。怎麽?覺得不好看?”
“二哥,不是不好看,是完全不能看。這也叫燈?還不如點上篝火呢。”
葛倉撓撓頭,說到“明哥兒,這已經比去年好多了。”
雖然葛明看不上,但是丁香等人確實比較興奮,看看這個看看那個的。
葛明確實無比失望,隻要是後世人看到應該都會失望。這也不怪葛明,古代寫上元節的詩詞不少,但是哪一首都是在大城市寫出來的,臨渝這種小縣城自然是比不上的,全縣就這麽多人口,全都到了縣城也稀稀拉拉的。
再說這才貞觀元年,好日子還沒到呢,有閑錢弄個燈掛出來就算不錯了。
葛明隻好隨便轉轉,等到了自家酒樓時,才發現就這裏人多一些。食為天掛出來的燈就氣派多了,所以圍了不少人在看。
走累了還能進去吃上一碗元宵,這對於古人來說是一種非常難得的經曆。今天酒樓通宵營業,話說在古代也隻有這一天不宵禁。客人們不用著急忙慌,舒舒服服坐著吃上一碗元宵,然後繼續逛逛。
到了這個時候葛明好像有些理解古人了,或許不是因為看燈的緣故,而是一年中也隻有今天可以這麽晚還在外麵逛,這是一種極為難得的經曆。
這章沒有結束,請點擊下一頁!
到了自家的酒樓,沒過不進去坐坐的道理。王大發早就看到葛明幾人了,等到葛明上前趕緊把葛明帶到了包間,也就是從來不對外開放,葛家自己聚餐、吃飯的包間。
“大發,今天晚上忙不忙?”
“啟稟小郎君,也談不上多忙,還能應付。”
葛明點點頭,說到“隨便弄點吃喝,你忙你的去吧。”
等到王大發下去之後,葛倉對葛明說到“明哥兒,二哥去趟廁所,你千萬不要亂跑。”
“二哥,小弟能往哪裏跑?到處都沒什麽東西可看,小弟就在這裏等你,歇一會就回去了。”葛倉點頭出了包間。
王大發送過來不少吃食,還拿上來一副鬥獸棋,以免葛明等人無聊。鬥獸棋不用怎麽動腦,最適合吃飯之前朋友稍稍切磋。這要是弄個動腦的遊戲上來,飯都吃不爽快。
小丫在葛家也已經習慣了,也不像以前以前動不動就想哥哥,所以看到王大發隻是親切的稍稍詢問了幾句,兄妹相互囑托之後王大發就去忙自己的。
幾個娃子也不怕冷,打開了窗戶往下觀看,葛明確是一點興趣都沒有。
隻是等了好像很長時間,也沒見二哥葛倉回來,這讓葛明不禁有些擔心。難道說二哥掉進廁所裏了?不過一想還好,這大冬天的,屎坑凍得硬邦邦的,不至於淹死在屎坑裏,最多沾一身屎。
葛明不禁拍拍自己腦袋,到底在想些什麽東西?趕緊叫來王大發,讓王大發去看看二哥是不是真的掉進屎坑了。王大發片刻功夫就回來了,回答是沒有看到二郎君。
喜歡大唐釣魚人請大家收藏101novel.com大唐釣魚人101novel.com更新速度全網最快。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