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06章 太子侍讀?給太子試毒?
字數:6765 加入書籤
福伯抱著一箱子寶貝去了內宅,箱子放到劉氏麵前時,劉氏也坐不住了。
“劉福,這些東西哪裏來的?”
“夫人,這是小郎君給夫人賺回來的,老仆看過了,可全都是寶貝啊。”
“明兒賺回來的?”這讓劉氏吃驚不小,雖然葛明賺錢能力不低,但是這些寶貝全都比庫房裏的更好。這也難怪,庫房裏是羅藝家的,眼前這些可是皇家的,皇家每樣東西不都是最好的?
“是小郎君的那個通信的好友,前些日子跟小郎君要了一些香水、香皂,說是京城裏麵買不到。小郎君給了不少,這些東西是是小郎君朋友的母親送給夫人的。”
劉氏心裏暗暗稱奇,香水、香皂而已,尤其是香皂,家裏下人都在用。
“劉福,這是不是太貴重了些?咱家的香水、香皂不值幾個錢。”
“夫人,香水香皂可都是好東西,外麵想買都買不到。除了咱們家裏之外,也就給皇家送了一些,給小郎君朋友家送了一些。咱們城裏有錢人家想買,都托人問過老仆很多次了,但是老仆考慮這東西主要是送人情,所以就沒賣。”
“小郎君說,外麵越是買不到,這東西就越值錢。再說了,誰家小郎君能有咱家小郎君聰慧?弄出來的東西外麵人全都弄不出來,就這份本事就值這個錢。”
劉氏一聽喜笑顏開,不是為了這些珠寶,而是劉福對葛明的稱讚。
“那這樣也好,讓明兒回信的時候也多給人家備上一些禮物,禮尚往來嘛。劉福,你先出去吧,這些東西我要盤點盤點。”
。。。
葛明的信寫的很快,這次口氣就少了不少挖苦,既然魏高明上路子,那自己就不能不上路子。人家給了這麽多好東西,難道就沒一點感謝之情嗎?
不過千裏眼和老花鏡需要準備,好在輕車熟路,隻需讓福伯去趟玉石王家,再打造幾幅就是了。葛明甚至覺得應該把王老頭弄到家裏來,這千裏眼和老花鏡是個長久的生意,以後怕是會有不少京城來的訂單。
京城都用上了,那洛陽這種大都市也要用啊,到時候訂單太多一個玉石王累死也搞不出來多少東西來。
於是把想法跟福伯一說,原來福伯也早就有這個想法了。福伯自然也看出來千裏眼和老花鏡的價值了,再說雖然東西是玉石王做出來的,但是想法是葛家的,所以玉石王理所應當成為葛家人,這樣才能確保秘方不會失傳。
兩人一拍即合,葛明笑著問到“福伯,你說要不我親自去請?這樣也顯得咱家禮賢下士。”
福伯笑著說到“小郎君,按說玉石王這種工匠老仆去趟就行了。要是小郎君能去,給足了玉石王的麵子,不由得他不同意。再帶上幾個下人,到時候幫著搬東西。”福伯比葛明還要自信,覺得葛明親自去事情就成了。
“對了,母親看到那些珠寶感覺如何?”
“哎呀,小郎君,這麽多的好東西夫人自然高興,說是盤點盤點存庫房裏,到時候找人給小郎君說上一門好親事。”
“福伯,你說本小郎君這樣的才華,還需要找人說親事?滿大唐的小娘子都想嫁我,指不定裏麵還有七八個公主。”
“小郎君說的太對了,老仆也是這麽覺得。”兩人說說笑笑,出門的時候帶上幾個下人。
一會工夫就到了玉石王的家裏,老頭一看葛明和福伯到了,笑的見牙不見眼,這可是財神爺啊,每次出手大方。
葛明開門見山,老頭死活不同意。
沒等葛明發作,福伯搶先說到“王老頭,不要不識抬舉,葛家虧待不了你。”
葛明突然感覺自己是紈絝,福伯是狗腿子,這種感覺真讓人討厭。對,是別人討厭,本小郎君居然有些喜歡。
王老頭還是不同意,不同意肯定是有原因的。這時候葛明就要出來做好人了,親切的對玉石王說到“玉石王,葛家是出名的良善人家,到了葛家肯定不會虧待了你。你在臨渝怕是不少年頭了,葛家的名聲你肯定知道。”
玉石王聽後點點頭,表示認可。
葛明接著問道“不去肯定有不去的理由,不如說出來大家一起研究研究,沒有什麽事情是不能解決的。”
玉石王感覺葛家小郎君比那個管家好多了,於是說到“老頭子以前給前朝做玉石工匠,每天謹小慎微,生怕出點事情把命都丟了。現在總算自由了不少年,所以請小郎君原諒老頭子不識抬舉,老頭子再也不想投身大戶人家了。”
“玉石王,你一個人孤苦伶仃的,要是生個病都沒人照顧。再說你這一身本事,難道就打算帶進棺材?你作為工匠肯定知道多少絕藝已經失傳?這是對在這片土地上的所有人的損失。”
玉石王一聽愣住了,老頭子就想自由自在過上幾年,怎麽還對不起這片土地上的所有人了?
“再說了,本小郎君讓你做的東西可是軍國重器,這要是泄露出去,外族人把你擄走了事小,你可對不起滿大唐的人啊。”
小主,這個章節後麵還有哦,請點擊下一頁繼續後麵更精彩!
就在玉石王腦子還沒轉過來時,葛明又接著說到“你孤苦一人,難道就打算死了草席一裹,亂墳崗子一丟?葛家給你養老送終,如何?”
大戶人家尤其是勳貴、世家,本就有很多能人投靠,對於高級人才來說,做家將、家臣、供奉,相當於半個主家人。葛家說是大戶人家,其實不過寒門而已,自然沒有這些,不過給王老頭養老送終還是完全能做到的。
玉石王一聽,有些心動。
葛明見狀接著說到“到時候給你找個徒弟,本小郎君有個跟班,父母雙亡孤零零一個人。”雖然小猴子是個陶瓷匠,但是陶瓷匠也需要美學修養不是?這王老頭雖然不知道什麽是美學修養,但是玉石雕刻的哪裏會少了對美的認識?
“葛家全是老仆,年紀比你小不了多少,都是孤苦之人,相信會有共同語言。尤其是不少廚娘,將來說不定你還能找個老伴兒。”
福伯和下人聽得目瞪口呆,王老頭呆若木雞,轉而老臉有些泛紅。
葛明趕緊吩咐旁邊的下人,說到“趕緊進去把東西收一收,主要是工具要全部帶著,破衣服什麽的都不要了,到了家裏給新衣服。”
王老頭迷迷糊糊就到了葛家,這一路也不知道是怎麽走過來的,在二進西跨院給安排了一個屋子,就這麽住到了葛家。
玉石王剛到葛家,隻覺得所有人都很親切。還專門有下人送來了新的衣服、被子,還有一種香香的東西用來洗臉,聽說這東西京城花錢都買不到。
等到福伯領著玉石王在家裏走走,如同小郎君所說,家裏老人居多,玉石王的心也就安了不少。
吃飯的時候隻覺得葛家飯食好吃,開始以為專門給自己做的,等出去走走才發現,原來大家吃的東西都一樣。
這才一天功夫,玉石王就喜歡上了葛家。這家跟其他的人家都不同,不像個大戶人家,搞得自己都不好意思找劉管家問每月多少工錢了。
第二天葛明就讓玉石王給做千裏眼和老花鏡,玉石王憋了半天這才把工錢的事說了。其實這也難怪,人家原來雖然住的破破爛爛,但是工錢一點也不少。到你家成了葛家人,工錢也要說清楚才是。
葛明笑著說到“到了家裏每月有份例錢,福伯拿多少你也拿多少,就算以後幹不動了這錢也少不了你的。另外還跟以前一樣,做多少千裏眼和老花鏡另外給錢。”
這還能說什麽?包吃住不說,還有份例錢,以後幹不動了還有,這麽好的主家去哪裏找?
原本做什麽玉石王都要隔夜,今天一天功夫就把千裏眼和老花鏡做出來了。看來確實人老精馬老猾啊,待遇給足了做事都勤快了很多。不過玉石王可不這麽認為,原來是主顧關係,現在是一家人,哪能不更盡心些?
葛明拿著千裏眼和老花鏡,隻覺得王老頭是對的,做事情一定要留一線,給自己一個退路。
第二天陪著父母吃早飯,母親依然比較興奮,不停說著明兒有本事之類的話。
葛三爺有些不喜,嘀咕到“不就是一點珠寶嗎?看把你開心的。”
“夫君啊,你可不知道,那些珠寶都是頂好的東西,這些東西送給皇家都拿得出手。將來要是明兒訂了親事,也有東西拿得出手不是。”
“哎呀,還是夫人想得遠,明兒這都十一歲了。老夫當年不過十二歲,就跟夫人定了親。”
哎喲,哈哈哈,居然聽到了父母往事,葛明眼前一亮。
“哇哇哇,原來父母這麽早就定了親事。”
“不要鬼叫,這是你祖父和你外公定下的,等到定下了為父才知道。當時擔心了好多年,真擔心你母親長得醜,等取回來才發現那些年白擔心了。”
劉氏一聽臉上一紅,捅了捅葛三爺。“夫君,當著兩個孩子的麵不要什麽都說。”
二哥葛倉低頭吃飯,假裝沒聽到,但是葛明看出來二哥在抖,估計快要憋不住了。
葛明笑著說到“父親、母親,將來孩兒的親事孩兒打算自己做主。”
葛三爺說到“父母之命,媒妁之言,將來為父肯定給你定門好親事。你自己做主?葛家沒這個傳統。”
葛明倒沒什麽,隻是二哥不抖了。哎,二哥啊二哥,小弟怕是幫不上你什麽了。
於是葛明轉移話題到“母親,孩兒給魏高明的信和禮物都準備好了,不知道母親還要不要回禮點什麽東西?”
劉氏說到“自然是要回禮的,咱家雖然比不過他們魏家,但也是知書達理的,雖然東西不如人家的名貴,但也是咱家的一份心意。等一會為娘去庫房找些東西,跟你的書信一起送到驛站去。”
。。。
人生就是這樣,想的挺好,結果總是會出意外。
給魏高明的快遞已經發出去好幾天了,葛明除了練武、學習就是寫寫西遊記,雖然已經麵目全非,不過反正也沒人看過。
幻想著魏高明拿到千裏眼和老花鏡,迫不及待的把千裏眼拿出來玩耍,順便把老花鏡送給魏征。這兩樣東西開始在京城流傳起來,然後訂單如同雪片一般飛到臨渝。這錢啊,怕是要賺的足足的。
小主,這個章節後麵還有哦,請點擊下一頁繼續後麵更精彩!
所謂意外,是因為家裏又來天使了,不是別人正是居小新,上次來傳旨就是這個太監。
其實李承乾的書信,跟傳旨的居小新前後腳離開長安。傳旨是有規矩的,每天多少個驛站是有講究的,送信的就完全沒這個規矩,自然是越快到了越好,所以居小新比李承乾的書信晚了好幾天。
這都已經第三次來傳旨了,葛家接旨已經不見慌亂了。別說葛家人不慌亂,府外看熱鬧的人都比以前少了不少。
家裏擺放香案準備接旨,同時派人去把葛三爺請回來。
葛三爺帶著葛糧和葛倉回來了,居小新這才傳旨,內容很簡單,平洲別駕葛庭玉兼任都作院院長,負責軍械。
葛三爺一頭霧水,不知道這個都作院具體做點什麽軍械,不過還是要先謝恩。
葛明更是一頭霧水,完全不知道都作院是個什麽神奇組織。這一頭霧水還沒下去,就看到居小新又拿出來一張聖旨,居然是給葛明的。
原來是讓葛明過兩年到京城,陪著太子讀書。這可不得了了,整個葛家全都要炸了。這是多大的榮耀啊?能陪著太子讀書,這前途算是沒跑了,等到太子即位怎麽也能混個位高權重。
葛明滿腦袋懵,被震得七葷八素,想死的心都有。太子,太子可是李承乾,這貨將來是會造反的。本小郎君陪著他讀書,這不是找倒黴嗎?
要陪也陪著李治讀書,奈何李治生於貞觀二年,這時候也不知道長孫皇後到底懷上了沒有?
葛三爺看葛明發愣,還以為葛明高興傻了,趕緊桶桶葛明,在旁邊小聲說到趕緊謝恩。葛明隻好打起精神,口稱謝恩,心中感謝了李世民八輩祖宗。
居小新把葛三爺叫到一邊,在耳邊嘀嘀咕咕,看來不光是聖旨還有密旨,葛三爺聽後不住點頭。
然後就是葛家設宴,好好招待居小新還有一眾護衛隨從。話說居小新對葛家的飯食念念不忘,這次總算又吃到好定西了。
喜歡大唐釣魚人請大家收藏101novel.com大唐釣魚人101novel.com更新速度全網最快。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