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63章 大事成了
字數:6313 加入書籤
長孫皇後聽後不住的點頭,孫神醫啊,誰不知道孫神醫。
葛明經常把孫思邈的牌子拿出來給自己站台,百試百靈,因為自從前些年疫病之後,不少上層是知道孫思邈在葛家住了很多年。
葛明看到菜已經出鍋了,就對李世民和長孫皇後說到“叔父嬸母,不如咱們進船艙等待美食如何?”
李世民點點頭,又帶著眾人下樓進了船艙,眾人又再次入座,不大工夫一道熱氣騰騰的菜就上桌了。
還是爆炒羊肝,這也是張春來現在做菜的風格,喜歡用這道菜顯示自己的廚藝。因為不管什麽肝想要做出鮮嫩的口感了,最重要的就是火候。
羊肝這東西也是如此,弄熟了誰都會,弄的鮮嫩就非常不容易了。
古代貴人不吃豬肉,更不要說豬肝了。殺牛犯法,所以隻能偷偷吃點牛肉、牛肝之類的。吃的最多的還是羊肝。據說後世的宋太祖趙匡胤就很喜歡吃羊肝,但是做了皇帝之後頗為節儉,把羊肝都給戒了。
一道爆炒羊肝就俘獲了眾人的胃口,鮮嫩異常的口感讓人欲罷不能,李世民不由得拍手叫好。
“葛明,這道菜確實如你所說,少一分則生,多一分則老,果然是考驗火候的一道菜。”李世民其實吃過這道菜,還是前幾天李承乾帶回去的,隻是廚房給蒸熱了才吃的,雖然味道也不錯,但是跟剛出鍋的完全沒辦法比。
葛明怕膽固醇高,這麽小的年紀就開始養生了,所以對於羊肝這樣的食物都是適可而止,再說今天的菜式會很多,沒必要對著一盤菜下死手。
隨著一道道菜擺上了矮幾,除了葛明之外都是胃口大開。葛明又不停的感歎,李家是皇族,看來也沒吃過什麽好東西。單憑能夠到皇家的曲江池來玩,還有周圍這麽多護衛,身份怕是非常尊貴。那其他的勳貴生活條件大多肯定不如李家,這酒樓的生意怕是穩妥了。
一道開邊鳳尾蝦上桌,這才是葛明比較喜歡吃的菜式。青蝦去頭去蝦線,沿著中間剪開,用刀背敲幾下,防止蝦肉卷曲,也成了鳳尾的形狀。鋪上泡軟是粉絲,淋上蠔油、魚露、醬油,加上金銀蒜上鍋蒸一會就行了。就是個頭稍小了一些,遠不如後世常見的白蝦。
粉絲、耗油、魚露、醬油都是葛家的東西,這種菜式自然要大力推廣。
葛明趕緊給大家介紹“叔父叔母,這道菜雖然叫做鳳尾蝦,但是其中的粉絲和蒜蓉比蝦還要好吃,兩位長輩請品嚐。”
李世民和長孫皇後聽了葛明的介紹,果然先夾了一筷子粉絲入口。吃完之後不住的點頭,心中想到這比羊肉湯裏的粉絲好吃太多了,難道這才是粉絲的正確吃法?
這時候就看出來大人還有孩子的區別了,李承乾、李泰、李麗質更喜歡吃蝦,已經開邊的蝦一口就能把肉吃掉,完全不用擔心有去殼的麻煩。
一道粉蒸羊肉上桌,李世民對這道菜非常偏愛。老李的想法很簡單,這又是飯又是菜,要是行軍途中來上這麽一蒸籠,那殺敵都更有力氣。看來軍中的廚子都是廢物,隻會亂七八糟的煮一鍋,亂七八糟的這麽蒸熟。
李世民一邊吃一邊晃著腦袋,李承乾等人也是如此,從小吃慣了羊肉就不會覺得羊肉膻味重。
隨著葛家美食一道道上桌,除了葛明之外其他人吃的均是汁水淋漓。葛明也沒忘記還在牙牙學語的李治,讓人張春來蒸了一小碗水蒸蛋,又讓榮嬸用巧手做了一些很小的餃子,皮薄餡大。
看到極為精巧的兩道吃食上桌,葛明笑著對長孫皇後說到“叔母,這是給小誌(稚)準備的吃食。這是一碗水蒸蛋,隻需稍稍調味就行,嬰兒不能吃味道太重的食物,否則會增加腎髒負擔。”
“這是幾個小巧的餃子,少鹽少油,最適合小誌了。”葛明隻知道這娃子叫小誌(稚),但是不知道到底是哪個字而已。
長孫皇後一聽有些驚訝,疑惑的問道“口味重的東西會增加嬰兒腎髒負擔?這是什麽說法?”
葛明說到“孫神醫說嬰兒的腸胃、五髒都不如大人,不能大人吃什麽嬰兒也吃什麽。孫神仙說關鍵就是吃食要豐富,各種葷素都要有,要少鹽少油,更不能放糖,這樣才能茁壯成長。”
孫思邈自然沒說過這話,但是葛明就是喜歡拿孫思邈站台。孫思邈是最早創立兒科的人,治病是好手,但是育兒的經驗遠不如來自後世的葛明。
抱著李治的張嬤嬤聽後臉色有些不好看,在老婆子看來小皇子已經長了八顆牙了,大人吃什麽就能吃什麽,從來沒想過什麽少油少鹽,少油少鹽那是窮人家的吃食。
一把年紀被人說不專業,任誰都不太舒坦。不過等聽到是孫思邈說的,一點脾氣都沒有了。
長孫皇後說到“葛明,你小小年紀,為何知道這些?”
葛明撓撓頭,笑著說到“小子有個侄女今年三歲,總是吵著要好吃的,凡是給小侄女的吃食小子都詢問過孫神醫。”
小主,這個章節後麵還有哦,請點擊下一頁繼續後麵更精彩!
長孫皇後這才恍然大悟,笑著說到“要是有空把吃食菜譜之類的抄上一份,我代替小稚感謝你了。”
“叔母說的哪裏話,這是小子應該做的。明哥兒的表弟就是小子的表弟,惠褒的弟弟就是我的弟弟。”套近乎,葛明做得應心得手。優勢還在於年紀小,讓人感覺有些真誠。
滑嫩的水蒸蛋,小小的餃子,李治一邊吃一邊咯咯笑。
張春來使出了渾身解數,一道道美食陸續上桌,除了葛家最經典的豬肉菜之外,基本都上桌了。葛明覺得有些浪費,不過在場的眾人都沒這種自覺,完全沉醉在美食之中。
再說了,天下最最高貴的一家,就浪費這麽一點飯菜實在不是事兒,這不是還有好多伺候的奴仆嗎,吃不完了還可以賞賜給他們。
李世民覺得自己吃飽了,可是每當一道菜上桌之後,都忍不住吃上幾口。
長孫皇後覺得這頓飯吃下去腰肢非要胖上兩圈不可,可是還是忍不住對新上桌的菜式再品嚐一番。
至於李承乾等人那就更不用說了,李承乾和李泰的年紀正是能吃的時候。李麗質早就不淑女了,手裏攥著叫花雞的雞腿正在大嚼,吃的十分香甜。
李世民覺得菜式不能再上了,不然非要撐破肚皮不可。居然站起身來鬆了鬆腰帶,伸展了一下腰肢,葛明說到“葛明,菜就不要上了,再這麽吃下去走回家也克化不了。”
葛明對老李鬆腰帶的舉動倍感親切,葛三爺也有這個習慣,尉遲恭也有這個習慣,葛明笑著說到“那就再上一道湯菜吧,菜式應該還有不少,等有機會小子帶著廚子上門給李叔父製作品嚐。”
李世民笑著點點頭。
湯更是葛家的一絕,這時候的炒菜沒有味精,完全通過湯來調味,而湯經過張春來的多年改良之後,已經不是葛明最初熬製的骨頭湯能比的了。
不需要太多花哨的東西,每人麵前一碗清湯,湯色接近透明,但是香味極為濃鬱。正在伸展腰肢的李世民端著這一小碗清湯,先放在鼻子前聞了聞,滿足了點了點頭,一小口進入嘴裏,一股鮮香就充滿了口腔。不自覺的吧嗒吧嗒嘴,這才把這小碗湯全部喝完,滿足的把小碗放到前麵的矮幾上。
“這碗湯頂的過無數的美食,這可做以後酒樓的招牌。”李世民對湯大加讚賞。
“叔父同意小子跟惠褒開酒樓了?”
“你們幾個小子隨便折騰去吧,你小子說的對,也讓其他人嚐嚐什麽才是真的美食。”
葛明聽後開心不已,笑著說到“小子知道關中人喜歡吃麵食,吃了多少菜都不覺得飽,還是要吃上一點麵食的。其實葛家的麵食也與眾不同,不如請叔父再品嚐一番。”
榮嬸估計都要累死了,這要是貴人一點不吃,葛明都覺得不好意思。
李世民一聽,好像還真是這麽一個道理。雖然已經吃了不少,但是總覺得少了些什麽,原來是少了麵食。
包子、餃子、火燒、金絲麵、炒麵一樣樣上桌。金絲糖、米花糖、糯米條、蛋糕、麵包等等也上了桌。蒸煮烤的各種麵食甜點,幾乎用盡了榮嬸的全部才華。
這些麵食、甜點不管是品相還是味道,都是絕佳。李世民等人不由得又吃上了一些,果然如同葛明的意料,李惠褒喜歡甜食,他爹果然也喜歡吃甜食。
按理說關中從來都富裕,並且盛產小麥,麵食應該做的最好才對。此時李世民才知道,長安的勳貴吃的麵食幾乎都是豬食,葛家的麵食才能叫吃食。
人家的炊餅沒酸味,非常鬆軟。這個燒餅居然很多層,也不知道是怎麽做出來的。這麵條居然有彈性,也不知道裏麵加了什麽東西,總之每種麵食都讓李世民眼前一亮。
無奈人的胃口實在不大,李世民和長孫皇後還算克製,至於李承乾三兄妹撐得直哼哼。
李世民兩隻手揉著肚子,在船艙裏麵踱步。長孫皇後也站起身來,葛明知道這怕也是吃多了。
葛明見狀趕緊讓人通知張春來熬點山楂水,這東西葛家必須給客人備上,因為到葛家做客的就沒有不吃撐的。
“叔父叔母,不如跟著小子練上一遍太極拳,能夠消食健體。”
李世民精通武義,各種拳法都有所了解,太極拳還是第一次聽說。
“太極拳?聽名字好像是道家的拳法。”
“叔父果然見多識廣,這是前些年在小子家中住的袁天罡道長所創,後來還經過孫神醫改良,每天練上一遍能夠強身健體,延年益壽。”孫思邈親自參與的,能不是好東西嗎?
李世民也來了興趣,笑著說道“那還等什麽?尤其是你們幾個。”李世民指了指李承乾幾人,說完從船艙上樓。
長孫皇後對身邊伺候的奴仆說到“都是好吃食,可不能浪費了,你們分分吃掉吧。”眾奴仆口稱遵命。
奴仆那也是伺候皇家的,什麽好東西都見過,但是從來就沒見過陛下、皇後吃撐過,這吃食肯定味美絕倫。再說伺候這些貴人用飯時,香味不停往鼻子裏麵鑽,要不是有些克製力,口水都要流出來了。
小主,這個章節後麵還有哦,請點擊下一頁繼續後麵更精彩!
李世民、長孫皇後還有葛明等人上了甲板,這些奴仆才敢把剩下的吃食分食。都是些沒讀書的人,對於好吃的東西就這麽一句話太好吃了。
於是滿船艙都是吭哧吭哧吃飯的聲音,咕噥咕噥的說太好吃了。
葛明站在最前,背後是皇家五人,葛明不知道這些人的真實身份,不然給幾個膽子都不敢,這估計算是葛明的高光時刻了。
一套太極拳下來,李世民覺得沒意思,還不如拿到刀刷上幾下,要是馬槊就更過癮了。這種軟綿綿的拳法,實在如法入了李世民的雙眼。
至於李承乾兄弟二人,估計是吃太多,好像也沒多大興趣。本就軟綿綿的拳法,這哥倆打起來更是軟綿綿。
長孫皇後學的認真,個頭最小的李麗質,學的也是一板一眼。對於一個老師來說,都不願意管學渣,對好學的學生自然要多加照顧,於是又跟長孫皇後和李麗質詳細介紹了太極拳的各種注意事項。
此時葛明才發現,這個魏高誌居然跟這個叔母長得有幾分相似,按說魏高誌是老李的外甥,怎麽跟舅媽長得像呢?
老李不懂太極拳是好東西,現在趁著年輕先學會了,等老了找個樹林一大早練,那不也是美滋滋嗎?
練完了太極拳,山楂水也已經熬好了,隻是天氣十分炎熱,這滾燙的山楂水實在難以下咽。不過沒關係,葛明帶了不少芒硝,用這玩意就可以給山楂水降溫。不管是丁香、小丫、小猴子還是張春來,對於芒硝製冰早就輕車熟路,所以端上來的山楂水冰冰涼,上麵還飄著些許冰渣。
喜歡大唐釣魚人請大家收藏101novel.com大唐釣魚人101novel.com更新速度全網最快。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