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98章 進宮念書,慘慘慘!
字數:7773 加入書籤
葛三爺看著尉遲寶林表情有些難堪,想了想說到:“有力氣跟沒力氣采用不同的招數,照樣能夠殺敵。再說寶林氣力遠比常人大很多,並不像賢弟說的那麽不堪,哥哥對寶林同樣充滿了信心。”
要說還是葛三爺更會說話,尉遲恭自從葛明到了尉遲家之後才知道讀書人應該是個什麽樣,絕對不是尉遲寶林這個樣子,所以也就同意了葛三爺的說法。
葛明此時還有些不甘心,對葛三爺說到:“父親,孩兒雖然沒力氣,也想學些長兵器的招數,將來說不定能跟著父親上陣殺敵。”葛明覺得一寸長一寸強,學上幾招肯定有好處,藝多不壓身嘛。
“走走走,你是葛家的恥辱,長兵器都拿不動,還練個什麽招數?難道戰場上你拿一根木棍跟人打?”葛三爺如同趕蒼蠅一般把葛明趕走了。
葛明無奈,帶著丁香、小丫還有小猴子回了自己院子。三個小夥伴不停安慰葛明,葛明對於自己武力渣渣記不住招數的事早就習慣了。
練武場此刻還傳來叮叮當當的響聲,不知道是不是葛三爺和尉遲恭已經開始授徒了。
從此以後,到了晚上就是叮叮當當,完全是擾人好夢。
葛明不由感歎:果然是人以群分啊,傻子教傻子,正常人教正常人,至於本小郎君先有袁天罡,再有孫思邈,最後還有房玄齡,無一不是當代的佼佼者。
。。。
這天葛明起的很早,一是今天就要去東宮報道,二是早點起來偷偷把自己內褲洗洗晾上。
剛偷偷摸摸做完,丁香就進了葛明房間。
“小郎君,洗衣服的事從來都是奴婢做的,您怎麽能親自動手呢。”
“嗬嗬,今天起得早,也不能什麽事都不做不是?這點小事本小郎君就能做了,以後啊這內褲什麽的都要親自洗。”
丁香一聽都要哭了,委屈的說到:“是不是奴婢伺候的不周到?還是衣服洗的不幹淨?”真是做下人做慣了,讓你清閑一次還不樂意了?
“嘿嘿,沒事沒事,嘿嘿。。。。。。”葛明當然不能明說,見了鬼了,自己才虛歲十三。
丁香噘著嘴巴伺候葛明洗漱,不大功夫小丫、小猴子也到了。
小丫捧著一套衣服上麵還有腰帶,小猴子抱著一雙鞋子。
葛明看到之後眼前一亮。
“弄好了?”
小丫點點頭,小猴子說到:“小郎君,這鞋子最花功夫。”
“嘿嘿,看著還不錯。出去出去,你們都出去,本小郎君要換衣服了。”
幾人聽了愣了一下,小郎君不會穿衣服,這是葛府都知道的事。
丁香又不樂意了,噘著嘴巴帶著小丫和小猴子出去了。
幾人出去之後葛明才好好看看衣服和鞋子,衣服都是細麻的,這種材料夏天穿比較舒坦,雖然有錢人喜歡穿綢緞,但是那玩意在夏天遠不如麻的透氣。
唐代的褲子比較肥大,遠不如後世的褲子利落。穿好了皮帶,把褲子穿上之後熟悉感居然湧上了心頭,係好皮帶之後葛明還轉了一圈。
嗯嗯,還不錯,比後世注意身材,穿長褲還挺精神。
其實並非葛明不想早點把後世的褲子弄出來,因為完全沒必要,從很多方麵來說寬鬆的褲子更利於少男的成長。
李承乾這個死玻璃,害得本小郎君早早穿上了這種卡襠的褲子,這還不算,這料子還比較厚實。
鞋子葛明非常滿意,自己設計的工裝鞋也叫大頭皮鞋,除了重點沒毛病。這可是真正的牛筋底,耐磨而且有彈性,厚實的牛皮全部手工縫製在鞋底上,這一雙鞋居然花了一貫錢,真是死貴死貴的。
鞋子重了好啊,踢人是真的疼,哈哈哈哈。
此刻葛明腳上工裝鞋,下身長褲,上身短袖t恤還是有領子的,除了長發飄飄之外完全就是後世中學生的打扮。
“都進來吧。”
丁香幾人魚貫而入,都是眼前一亮。
“小郎君,這套衣衫真好看,配上這鞋更是幹練。”還是丁香會說話。
這穿著要是在明清肯定被人指指點點,在唐代就完全不會,大唐的包容能力遠超後世那些朝代。據說宋代的男人喜歡腦袋上插花,可見也是個包容的朝代。
穿戴整齊,葛明去內宅陪著父母用早飯,路上吸引了不少老仆的眼球。
用飯的時候葛三爺和劉氏不停的囑咐葛明,好好讀書不要胡搞,莫要把太子帶壞了。雖然嘴巴上這麽說,臉上全是笑容。
這是我兒子,太子侍讀,全天下就這麽一個。
等到葛明走後,葛三爺捋著胡子對劉氏說到:“夫人,咱家明兒天生就是當官的材料,以後前途無量啊。”
“啊?夫君怎麽看出來的?”
“這孩子今天進宮,專門穿上了所需衣料少的衣服,這不是假裝勤儉嗎?陛下崇尚節儉,這不是投其所好嗎?這孩子。。。”
。。。
一把年紀還要讀書,要不是繁體字不會寫,本小郎君哪裏願意再讀書的?
小主,這個章節後麵還有哦,請點擊下一頁繼續閱讀,後麵更精彩!
葛明歎著氣,往雙肩包裏隨便放了幾本書,至於筆墨紙硯應該不用自己準備吧,帶幾本書意思意思就是了。
丁香、小丫拚命往包裏塞東西,全都是葛家的一些零嘴吃食。
“丁香姐,我又不是去遊玩,帶這麽多吃食做什麽?”
“小郎君,你不是說宮裏東西難吃嗎?要是吃不習慣就吃點零嘴,免得餓壞了身子。”
宮裏東西難吃,葛明其實指的是牢飯難吃,難道正常飯食也能那麽難吃?那廚子還不全都被殺頭了?
葛明一想也好,正是長個子的時候,多帶點吃食也是好的。
原本隻想帶幾本書,後來塞得滿滿當當。看著天色不早了,再不出門天就熱了,葛明這才不情不願的出門了。
不能帶著丁香等人,帶著也沒用,因為這些人進不了東宮,讓他們在外麵守著葛明是不忍心的。
出了尉遲府,上了壽伯準備好的馬車。
壽伯比葛明高興,或者說今天葛家、尉遲家都會為葛明高興,當然除了葛明自己。
“小郎君,能送您去東宮讀書,老仆真是開心。”
“能有壽伯親自送,我也真的很開心。”葛明懷著奔喪的心情上了馬車。
尉遲家距離東宮太近了,不大功夫馬車就停在了距離東宮大門老遠的地方。
“小郎君,老仆不能往前走,您就在這裏下車吧,到了下午老仆在這裏接你。”
葛明下了馬車跟壽伯擺手再見,往前一看到東宮大門起碼五十米遠,隻好背著死重死重的雙肩包慢慢往前走。
總算到了東宮大門,在門外就看到一個熟人,居然是以前到了臨渝傳旨的居小新。
看到葛明到了,居小新趕緊迎上前,施禮說到:“拜見葛侍讀。”
“你怎麽在這裏?難道是為了迎接我?”
“正是,太子殿下讓奴婢在這裏等著葛侍讀。”說完把葛明的雙肩包接了過來,差點一個踉蹌,看來太監大多沒力氣,除了東方不敗之流。
“幹什麽?難道還安檢不成?”
“啊?葛侍讀誤會了,奴婢是想幫著您拿。”
葛明點點頭,懷著上墳的心情隨著居小新從側門進了東宮。
“居小新,你什麽時候到東宮的?”居小新是去臨渝傳過旨的,那肯定不是東宮的太監。
“有些時日了,魏總管看奴婢還算機靈,就把奴婢調到了太子殿下身邊。”葛明聽後點點頭,這麽說來魏攀還挺器重這個居小新的,跟著太子前途遠大,至少魏攀和居小新都是這麽認為的。
居小新不大功夫就上氣不接下氣,葛明趕緊把背包又拿了過來,心中念叨這個弱雞,要吃點葛家藥丸才行。
。。。。。。
李承乾早就在書房等待了,雖然這些日子吃的豬狗不如,但是好歹腳疾總算控製住了。算起來好些天沒見到葛明了,居然有些想念,今天是葛明到東宮的日子,心中甚至有些小激動。
自從做了太子之後就被單獨授課了,經常懷念以前跟一群弟妹一起讀書的情形。偷懶、發呆也不顯眼,現在葛明來了就好了,至少能分散部分教授的注意力。
葛明一身後世休閑裝,背著雙肩包出現在了書房內。這破東宮是真的破,破就算了還這麽大,這一路差點把葛明累死。
居小新是個弱雞,原本葛明打算找個東宮的侍衛幫忙拿東西,但是人家不鳥自己。
進了書房,葛明趕緊把雙肩包放到一張矮幾上,揉揉肩膀。
“見過太子殿下。”
李承乾站了起來,笑著說道:“明哥兒,你總算來了。”是啊本小郎君來了,本小郎君也是沒辦法。
“不要太子太子的叫,以後叫我高明就行了。”
“那可不成,禮不能廢。”要是不知道你是太子,那叫明哥兒是可以的,現在你是太子我是侍讀,關係還是不要太親密的好。
“難道你忘記了,前些日子在畫舫之上父皇讓我稱呼你為明哥兒,讓你稱呼我為高明,和可是口諭。”
葛明撓撓頭,李世民當時看兩人相互稱呼明哥兒,確實讓葛明稱呼李承乾高明的說法,原來這都能算口諭?
既然如此,那本小郎君也就不客氣了。
“高明。”
李承乾這才高興起來,估計這貨也是個賤皮子,滿天下叫他高明的怕是隻有葛明一人。李承乾開始打量葛明這身裝扮,再看看自己身上的衣物,雖然也是常服但是好多層,還挺厚實,要多難受有多難受。
葛明現在身上不熱,最熱的是腦袋,這滿頭長發恨不得剪成板寸。
李承乾讓居小新給葛明安排了一張矮幾,就在李承乾身後。葛明是臣子,是不能跟太子殿下並排的,葛明對這種階級觀念非常認同。後世讀書的時候就不願意坐第一排,奈何當時班主任不知道怎麽想的,非要大家輪換位子。
正常班主任都是左右輪換而已,自己的班主任還喜歡前後換。
葛明跪坐在矮幾旁的席子上,從雙肩包裏麵掏出來兩本書,李承乾看到葛明拿出書之後也湊過來看看。
小主,這個章節後麵還有哦,請點擊下一頁繼續閱讀,後麵更精彩!
“明哥兒,你居然在讀韓非子。”原來其中一本是韓非子。
什麽韓非子不韓非子的,本小郎君就是隨便放了幾本書而已,鬼知道是什麽書,反正都是自己看過的。
李承乾等著葛明繼續往外掏書,結果不見葛明再拿出書來。
“哦哦,這裏麵沒書了,全是丁香和小丫給裝的吃食,聽說宮裏東西太難吃。哦哦,好像就是聽高明你說的。”
李承乾點點頭,說到:“原本就不如你家的吃食,現在又按照你的菜譜給我做飯食,實在難以下口。要不是因為腳疾好了不少,真以為你是在戲耍我。”
葛明這時候掏出金絲糖,對李承乾問道:“想吃嗎?”
“我能吃這個?”李承乾搓著手,就想把金絲糖接過來。
葛明瞬間又放回了雙肩包,說道:“不能。”
葛明又從裏麵找到了炸雞柳,對李承乾問到:“想吃嗎?”
“本宮不吃。”
“這個你可以吃一點。”說完葛明給遞給了李承乾一條。
李承乾高興的接過炸雞柳,如同珍饈美味一般一點點吃了下去。葛明看著這孩子真夠可憐的,小小年紀就糖尿病,就算按照曆史上記載活了三十左右而已。
李承乾一邊吃一邊說到:“明哥兒,你說治國是法治還是仁治?”
葛明開始吃起來金絲糖,含含糊糊的說到:“法製。”
“那仁治不需要?”
“我沒說仁治不需要,法製和仁治隻能選其一,一定是法治而不是仁治。”
李承乾拱拱手,說道:“願聞其詳。”
“要是把大唐律廢除會怎麽樣?”
“那天下不是亂了嗎?”
“這不正是法治的重要性嗎?”
“那不需要仁治?老師說要仁治。”
“你老師是哪一位?”
“蕭瑀蕭少傅。”
這個名字葛明很耳熟,好像前些日子在哪裏聽到過。想了想葛明才想起來,就是自己放炮那天聽恩師說的,有個老頭被嚇尿褲子了,好像就是蕭瑀。
葛明嘿嘿一笑,李承乾莫名其妙。
“法治仁治都不可或缺,法製是對人最基本的道德要求,隻要你是個人就要遵守。犯了錯就要受到懲罰,看似冷冰冰其實最公平。”
“仁治也不能少,道德水平高了犯法的事自然也就少了。”
葛明剛說完,就聽到門口傳來一個聲音:“好好好。”
喜歡大唐釣魚人請大家收藏:()大唐釣魚人書更新速度全網最快。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