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04章 這孫子身份高貴
字數:7404 加入書籤
葛明在黑板上畫了一根棍子,一個雞蛋,一個鴨子。
“太子殿下,請讀一下這個數字。”
李承乾說到:“一零二。”
葛明滿頭黑線,看葛明樣子不好看,李承乾說到:“一百,零十,二。”
葛明又在黑板上畫了一個棍子,又一個棍子,一個雞蛋。
“太子殿下,這個呢?”
“一百,一十,零。”
葛明又滿頭黑線,一百零十二,一百一十零,這是什麽鬼?這人能做太子嗎?難道不會把大唐帶到深淵?
“這個叫一百零二,這叫一百零三,這叫一百一十,這叫一百一十一。”葛明憤怒了,在黑板上一邊寫一邊讀。
在葛明慈祥的表情中,三人這才了解數字的讀法規律。葛明擦擦汗,心想自己高估了這三個人,自己的教育方法是完全沒問題的。
“好了好了,看來這些內容太深了,三位的智商實在感人。”三人聽不懂什麽叫智商,為何這玩意感人,但是一定不是什麽好話。
葛明頓了頓又說到:“還是從十以內的數字開始學起,也從十以內的加法開始學起。”
考慮到這畢竟新生事物的緣故,葛明打算今天隻教十以內的加減法。這玩意對三人來說都沒難度,葛明的主要目的在於讓他們試著用新的書寫方式來寫,這是數學的最最基礎的內容。
葛明轉念一想,算學的確枯燥,給你們換換腦筋才是。
於是在黑板上寫了一首小詩:
一去二三裏,煙村四五家。
亭台六七座,八九十枝花。
三人看的眼前一亮,從一到十全都有了,這詩簡單有好記,看過一遍就記住了,居然還有那麽一點意境。
李承乾:葛明這個家夥,太有詩才了。
李泰:葛明這個家夥。。。
李淳風:難怪袁師喜歡葛明。
葛明完全不用轉身看,就猜得到幾人的表情,於是在黑本上花了一個棍子,又畫了一個十字,然後畫了一個鴨子。
“一和二之間的這個叫做運算符號,符號很多很多種,這個符號叫做加號,指的是前後兩個數字相加。”
“大家跟我讀,一加二,一加二。”
“一加二。”
“一加二。”
。。。。。。
葛明很滿意,這麽幼稚的東西這三個貨還挺捧場。
葛明又在鴨子後麵畫了一個等號,然後在等號後麵畫了一個耳朵。說到:“這個符號叫做等號,所以這個等式讀作一加二等於三。”葛明一個數字一個符號的慢慢讀,顯得尤其有耐心。
葛明的心態是真好,或者說轉變的真好。隻要把這三個貨當成傻子,任何突破你都會有驚喜,這是為人師、為人父母不爆血管的第一要訣,各位千萬要記住了。
今天隻是讓三人認識阿拉伯數字,以及最簡單的符號,葛明感覺應該差不多了。俗話說貪多嚼不爛,再說也怕把自己累壞了。
葛明從新的雙肩包裏掏出來幾支鵝毛筆,分別遞給三人。
“這些數字和符號用毛筆書寫起來會比較吃力,而且速度很慢,最好是使用硬筆,這是鵝毛筆,本人精心製作,平常舍不得給別人用的。”
然後葛明拿出一張紙來,教三人拿筆。毛筆都會使用硬筆自然更不在話下了,雖然開始有些別扭,但是很快就適應了。
用後世的說法來說,抓握硬筆的姿勢是人的本能。
葛明讓三人好好練習數字和符號的書寫,自己用鵝毛筆在硯台裏的墨汁中沾了沾,然後在紙上寫了不算加法題,當然不是十以內的。教的時候把他們當傻子,考的時候當成天才,不然他們容易自滿。
葛明甚至盤算著要不要弄個補習班,以後上課教一加一,考試就奧數,不上補習班什麽都做不出來,說不定可以賺大錢。
三個人學著葛明的樣子沾了沾墨水,然後在紙上寫寫畫畫,如同三四歲的娃子拿到新玩具一般,居然還有說有笑。
不大功夫,葛明寫了足足一大張紙的加法題,隨便撕成三份兒,每人給了一份。
“這個是家庭作業,下次上課之前要交上來,要是交不上來或者有做錯的題目,嘿嘿嘿嘿嘿。”葛明一邊說,一邊用手拍著桌案。
李承乾甚是不屑,笑著說到:“嘿嘿嘿是個什麽意思?難不成還能體罰本宮?”
葛明突然想到一個問題,太子犯錯侍讀頂缸。嗯嗯,這個製度還真好。
“太子殿下,怎麽會呢?說笑而已,說笑而已。”
“葛明,難道還想體罰親王?”
“葛明,難道還想體罰教授?”
葛明咳了咳掩飾尷尬,笑著說到:“怎麽會?最多不教你們真本事。”惹不起啊惹不起,還是莊子上好,葛明不由得想起了祿伯揍莊子上娃子的情形,也不知道祿伯何時才能到達長安。
一堂課就這麽愉快的結束了,葛明邁著歡快的步伐,在破舊的東宮裏麵。這破地方太大了,李承乾這貨住的又太深了,走出來至少有兩裏地。歡快的原因很簡單,以後不用上經學,最多配合太子聽聽故事射射箭,這還不錯。
本小章還未完,請點擊下一頁繼續閱讀後麵精彩內容!
算學課結束李泰和李淳風都告辭回了自己住處,李淳風不愧是算學名家,雖然葛明今天的內容極為淺顯,但是李淳風知道這是極為高深的一門學問。不知道是什麽人居然能把算學這麽簡單化,這是多大的學問啊?肯定不是葛明,但是自己也不知道葛明從哪裏學來的。
李淳風居然如同後世的小學生一般,仔細的把家庭作業做完。這些東西根本難不倒李淳風,最大的問題還是書寫習慣的問題。做完了家庭作業,李淳風居然對葛明未來的教學充滿了期望。
。。。。。。
麗正殿,又到了晚飯時間。
用完飯之後皇家人又開始閑聊,聊著聊著又聊到了葛明。
“父皇,兒臣覺得葛明教的算學是大學問,孩兒原本不太喜歡算學,今天居然有些期待。”
李世民摸著短須笑著說到:“大學問?”
“兒臣不知道怎麽回答,現在隻是覺得葛明能把算學變得簡單直觀。”
李泰伸出大拇指,也跟著說到:“葛明這個家夥不知道從哪裏學來的這種算學,一定是有大智慧的人想出來的,一定不是他自己。”
李世民心中想到:葛明這個小子滿身雜學,十歲之前是個傻子,之後突然聰慧異常,這些年除了去過合浦和石艾縣,根本就沒去過其他地方。這一身學問不知道從何而來,真真讓人費解,難道真的有人生而知之?要是如此,那是大唐的幸事。
李世民說到:“既然你們兩個都覺得有用,那就要好好學。小到算賬,大到治國,都離不開算學。”李承乾和李泰聽後不住地點頭。
李世民覺得,葛明這小子還願意把所學教給別人,尤其願意教給皇家,真真是個好孩子啊。不管是哪裏來的學問,隻要有用就是好學問。
李麗質在旁邊說到:“大哥,四哥,麗質也想學。”
李承乾笑著說到:“嗯嗯,麗質確實應該學,以後好管理自己的封地。”
於是李承乾和李泰兩人,你一句我一句的教李麗質算學,最後還拿出鵝毛筆來寫寫畫畫。
李承乾想起了葛明的那首小詩,於是在白紙上寫了出來。
一去二三裏,煙村四五家。
亭台六七座,八九十枝花。
“麗質,你把這些數字換成葛明所教的數字符號試試。”
這時候李世民也湊了過來,一看這首小詩很有意思。再拿起鵝毛筆端詳了一下,鵝毛筆比毛筆在書寫速度上有巨大的優勢,關鍵還節約紙張和墨汁。
李世民不住的點頭,葛明這個小子,真是個好小子,識大體。
別看李家是皇室,經常被當時的文人批評胡人血統,有些大儒根本就不喜歡教皇子讀書。
葛明這些日子很滋潤?其實一點也不滋潤,因為長安城裏流言蜚語有越來越嚴重的現象,最近沒有大新聞,最大的新聞就是葛明跟李麗質的緋聞。
現在已經傳到兩人有私生子的地步了,這事搞得葛明非常尷尬。其實對於古人來說,有個私生子根本就不算事,可問題在於葛明是後世人,而且自從穿越之後一直以誠實可靠小郎君作為人設。這種事再傳下去,本小郎君以後怎麽辦?滿大唐的小娘子會不會傷心?
還私生子?也不看李麗質今年才多大?問題也就在這裏,長安市民不知道公主多大,隻知道有這麽一個公主。
葛明問過尉遲恭,尉遲恭腦袋搖晃的如同撥浪鼓一般。
我沒有,不是我,就把葛明打發了。葛明覺得尉遲恭不會說假話,那這件事情肯定有人在後麵推波助瀾。目的不得而知,要麽詆毀葛家,要麽詆毀皇家,或者兩家都有。
把緋聞擴大化,讓皇家臉上無光,從而疏遠葛家,或者為了平息流言處理葛家,這都是極有可能的。
後世有個說法,要掩蓋一個新聞最好的方法就是弄出來一個更大的新聞來,這也是葛明為何顯擺如何測量地球直徑的學問。
現在有李承乾和李泰幫忙,人力財力不缺,其實早就可以行動了。方法其實很簡單,南北遠距離的兩個地方同一天豎起高杆,測量影子長度就可以了。
可是葛明知道袁老道正在做此事,葛明不想搶了袁老道的功勞,更不願意在這件事上出頭。出名的最好是袁老道、李淳風、李承乾、李泰幾人。
葛明盼星星盼月亮的盼著袁老道早點回長安,袁老道沒盼來,盼來了祿伯。
。。。。。。
太極殿
李世民黑著一張臉,正在看密折。
看完隻有緩緩放下,問道:“魏攀,確定是裴家?”
“啟稟陛下,百司騎打探多日,確定消息是裴家的人在搞鬼。”
。。。。。。
葛明跟祿伯才幾個月沒見,就好像過了很多年。古代交通不便,分別之後再次見麵就不知道什麽時候了,所以古人比今人更加傷離別。
葛明當天早早的出城等著祿伯,張春來、薛禮、丁香等人全都跟著。葛明、薛禮騎馬,其他人都坐馬車。
這章沒有結束,請點擊下一頁繼續閱讀!
再次看到葛明,祿伯這個斷手的硬漢居然滿臉淚水,一隻手握著葛明的胳膊不放。
“祿伯,你總算到了。”
“到了到了,總算到了。”
“王叔叔,這一路多虧有你照顧。”王來順滿臉灰塵,這一路風餐露宿甚是辛苦。這可比不得去臨渝的時候單人單騎,回來的時候一大堆人,行走起來自然就慢了很多。再說路上不太平,居然還有山賊出來搶劫。
“賢侄千萬不要這麽說,王叔跟張祿本就是老相識。”
葛明點點頭,又對祿伯說到:“先進城歇息幾天吧?”
祿伯擺擺手,說到:“小郎君,正事要緊,還是先在莊子上安頓下來吧,然後老仆再進城拜見阿郎。”
葛明聽後撓撓頭,葛明覺得自己都沒祿伯上心。祿伯可不光是上心,早就聽說葛家現在在尉遲家住,自己這次帶了這麽多人實在不好打擾尉遲家,親厚歸親厚但是不能沒有距離感。
“小郎君,這麽多人一起,還是先到莊子上安頓安頓吧。”看到祿伯這麽堅持,葛明也就隻好同意了。
調轉車隊,葛明在前麵帶路,薛禮在旁邊陪著。王來順自然就不跟著葛明去什麽莊子了,直接進城回了尉遲府。
祿伯跟張春來在後麵馬車上聊著天,爺倆幾個月沒見了,聊聊家常。張富貴從馬車跳了下來,跳上祿伯坐的馬車。
魏家的莊子應該叫皇莊,距離長安城一點不遠,不大工夫就到了。
進了莊子讓薛禮把皇莊負責人王鵬找了出來,葛明再見王鵬時噗嗤一笑。這白白胖胖的老頭居然沒胡子了,轉念一想怕是太監。這麽說上次李承乾發動整個莊子忽悠自己,還真是用心良苦啊。
王鵬看到葛明馬上下跪,嘴裏喊著:“老奴拜見葛伴讀。”話說上次葛明來的時候王鵬隻以為葛明是太子的跟班,讓他負責皇莊自己還有點不服氣。
現在才知道這葛家小郎君著實不簡單,是太子伴讀,這將來不知道要做多大的官。這還不算,居然是開國名臣劉文靜的外孫,這孫子身份高貴。
這都不算什麽,皇家的奴才也是見過大場麵的,關鍵這葛家小郎君跟長樂公主情投意合,說不定將來就是駙馬,那可惹不起啊,所以要好好服侍才行。
喜歡大唐釣魚人請大家收藏:()大唐釣魚人書更新速度全網最快。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