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780章 再見已是同路人

字數:6964   加入書籤

A+A-


    ……
    酉時,嶽山郡。
    刺史府的窗欞濾進殘陽,將李正我案頭的清嶽江疏浚條陳映得有些泛黃。
    捏著紫萍糧倉的運糧簿,他指腹碾過仲宰府稅冊幾字。墨色在宣紙上洇出細痕,李正我緩緩將之合起。
    “先生,剛沏的。”書童推門而入,端來一壺熱茶。
    "放那兒吧。”李正我抬頭看去,幾息之後揉了揉眼窩。"去請郭子韜前來,就說先生要與之共商漕運改道事。"言罷,握筆之手已在輿圖上勾出幾個紅圈。
    紫萍、雍城、鎮南軍大營,恰好連成清嶽江下遊的鐵三角。
    戌時三刻,郭子韜匆匆而來。
    正見李正我手持賬簿默讀,隻得小聲開口見禮。"軍師喚末將前來......"話未說完,其音便是戛然而止。案上攤開的,正是前些日子截留的那批糧冊。
    "郭將軍可知……"李正我合上書卷,燭火隨之一陣晃動。"析津的百姓今晨又餓死了上千人?"
    聽聞此言,郭子韜喉結滾動。正當他想開口辯解,卻見對方推來一碗茶。"嚐嚐,這是今年的新茶,名曰鐵骨青。"
    茶湯入口微苦,卻有回甘。
    郭子韜抬眼看去,撞進李正我深沉幽澈的目光。"子韜,茶如人,先苦後甜方得長久。你在大營熬了那麽些時日,該懂這個道理。"話到此處,他緩緩起身,從書架取下一份嶽州鹽鐵冊。"聽聞前幾日李慶染了寒症,可需雪頂參片佐藥?"
    “軍師體恤,子韜替他在此謝過。”郭子韜快步迎上,手中茶盞險些跌落。
    “一點小事。”李正我從袖中取出錦盒推了過去。"這有上等的參片,還有……"說著,他低頭指了指糧冊。"玉螭送來的那筆銀子,我已替他存入了府庫。飛雲關遲遲未下,咱們的行軍糧道繞行七百餘裏,今年水患,秋收恐怕難以補足,省著點……”
    "軍師......"郭子韜低頭垂目,顯然明白對方是在敲打自己。“末將失責,一會便去領軍丈三十。軍師,析津城外已新設粥棚十餘處,奈何流民過多,末將恐有細作喬裝,未敢開城放入其內。
    “知道了……”李正我擺手打斷。“子韜,明日卯時,你隨我去趟糧倉。”
    “軍師有命,末將豈敢不從。”聞言,郭子韜趕忙抱拳施禮。
    李正我負手走出門外,立於廊下,看著庫房方向,不由的輕歎一聲。“宇文蕭去涼州,短期內回不來,他所轄之地讓許陽多上點心。”
    此話一出,郭子韜有些不解。“軍師,如今咱們執掌嶽州,各方都呈交好之態,想來當無大礙。”
    “主公回京述職已有數月,想來也該反道大梁了。”說著,李正我眼神一凝,緩緩回過身來。“若是主公能順利回梁,那便意味著隆聖帝已默許咱們開府,接下來就要大肆擴軍,以備戰時所需。”
    “軍師,若是……”郭子韜跟上前去,目光中帶著幾分不安。“若是世子回不來……”
    “那便放棄析津與長萍,收縮疆域,鞏固嶽山,繼而靜待天時……”
    翌日卯時,鎮南軍大營的轅門在晨霧中若隱若現。郭子韜飛馬而出,跟隨李正我的馬車朝糧倉而去。
    待入糧倉,一眾小吏慌忙施禮。未與他們多言,李正我便已入內。
    片刻之後,糧倉的木門"吱呀"打開,腐米的酸氣撲麵而來。
    “軍師,近日連連降雨……”
    郭子韜話未說完,李正我捏鼻踏入。目光掃過積灰的糧囤,他俯身敲了敲隔板。"將之挖開。"
    “諾!”聽聞此令,幾名親衛趕忙上前。
    不到半炷香,幾桶黃泥翻出,露出的木樁早已腐敗不堪。
    "偷工減料……"李正我神色複雜,隨後緩緩站起身來。“此處是何人監造?”
    見此情形,郭子韜撲通跪地。"還請軍師恕罪!此處雖是老四監造,但事出有因,他絕非中飽私囊……”
    “連日來已有數人向我反饋,說軍中糧食生黴添沙……”李正我將之扶起,聲音放柔。"我了解張老四,中飽私囊不至於,否則就不會讓你陪我前來。說說吧,具體是何?”
    “末將不敢欺瞞!”郭子搖低頭拱手,隨後輕歎一聲。“老四自領征兵以來,凡有精壯,承諾每戶按丁頭,人均可得白銀十兩。除去營中日常所耗,他的營下早已無餘錢,為免耽擱征調令,故而出此下策……”
    “…….”聽聞此言,李正我沉默不語,許久之後方才回道:“先將栗倉改建,陳米與黴米掏出來晾曬,不足數的按冊去奉天購買,銀子找各郡士紳,讓他們捐。
    表呈:嶽州府衙九品令捐款三萬兩、八品內府司五萬兩、七品廷司十萬兩、六品糧造二十萬兩。職位有限,先到先得。
    商販不缺財,隻缺個入仕的機會,銀子一分不能少,若是來的人多,坐地起價,讓他們互相爭。”
    “軍師,此誠往往私下協議,公然買官賣官必遭民議,恐怕不利於久治啊……”郭子搖眉頭皺起,顯然有些不明其意。
    這章沒有結束,請點擊下一頁繼續閱讀!
    見他如此,李正我亦是理解。他頗有些無奈的擺了擺手,隨即朝門外走去。“各郡的重建與安置流民耗費甚高,死的人多了,民聲一樣會臭。兩權相害取其輕,按我是哦的辦。
    還有,雖事出有因,軍中已然怨聲四起。
    傳令:張士傑貶為步弓手,罰俸三年,廷杖八十。”言罷,李正我撣了撣衣袍,大步走向屋外。“傳令開倉放糧!”
    猶豫幾息,郭子韜深吸一口氣,快步跟上前去
    待到辰時三刻,放糧的消息傳遍城內。
    李正我站在糧倉前,看著百姓手捧粥碗感激涕零。旋即對身旁參軍道:"告訴夥房,明日起,粥裏再加一把粟米。"
    “這……這恐怕……”參軍麵露難色,隻得低聲回道:"大人,咱們的存糧......"
    "莫要的是那個,先發,後麵自會有新糧送至。"言罷,他從袖中取出核完的丁冊。"即日起,四處張榜,凡嶽州百姓願將荒地捐於軍屯者,可免三年賦稅。"
    “諾!”參軍無奈,隻得躬身退下。
    便是此間,未過多時,各處的領糧點便已是人滿為患。
    李正我看著參差不齊的一眾流民,登上高台振臂。“諸君可知,清嶽江為何年年水患?因為朝廷不予,天子失德,梁東苦戰亂久矣!
    今日,你們有口飯吃,此乃嶽州刺史徐平徐大人仁義,但這絕非長久之計。
    本官在此有言,若想吃飽飯,入伍便是你們唯一的出路。不是為了光宗耀祖,是為了讓這江水上漂的是你們的戰船,而不是你們的棺材!!!”
    此話一出,人群之中頓時交頭接耳,議論紛紛。或有人遲疑、或有人思索、或有人不屑一顧、或有人摩拳擦掌。一時間,整個現場混亂非常。
    流民之中也不乏青年,見他們如此,李正我趁熱打鐵。"凡入伍者,便無梁庭給予,本官也承諾爾等每人每月可領半鬥粟米。是上陣殺敵,還是餓死野外,爾等自行思量。”
    話音剛落,不遠處便瞧見一小吏風塵仆仆的跑來。待到台下,其人趕忙施禮。“軍師,許將軍來信。”
    聽聞此言,李正我揮了揮手,示意參軍上台看著。下台之後,接過信函一看,他當即便躍上馬車。
    轉眼,兩日過去。秋末的蘆葦蕩一片枯黃,風過時如金戈鐵馬。
    “還有多遠。”李正我隨許陽穿行其間,靴底踩過腐葉,發出沙沙聲響。
    "軍師,前麵就是暗樁所在。"許陽壓低聲音,腦袋湊上前去。
    聞言,李正我抬手止住對方,目光落在蘆葦杆上的紅繩標記,每隔五步,便有一根蘆葦被削去半片葉子。“又是甘州的細作……”
    “這群南安狗賊,近日動作愈發頻繁,派往嶽州的哨子也越來越多。”言罷,許陽掏出懷中文書。“這些是末將在析津逮出來的,此處便是順藤摸瓜之所在。”
    李正我點頭頷首,隨之取出火折子拋入葦叢。"主公已回京數月,主帥不在,他們自然會心存幻想。離入冬不遠了,顧應痕想必再有幾月便會回京。”
    隨著火折子拋入,火苗瞬間竄起,狂風卷著火星飛速向四周蔓延。
    見此情形,許陽正欲拉著對方後退,卻見李正我微微擺手。"風向西南,火勢會向東南燒去,無妨。”
    “軍師,自打嶽王府被誅,咱們雖在嶽州經略數月,卻有諸多勢力惦記。如今世子遲遲未歸,是否……”
    許陽話未說完,李正我已起身笑道:“這個你不必擔憂,若我所料不錯,主公應當快回來了……”話到此處,他突然一頓,旋即低聲問道:“五公主如何?可有出府行走?”
    “回軍師,自打月華公主蘇醒,始終將自己關在府內,我等幾欲求見,都被其拒絕。”言罷,許陽的目光變得有些複雜。“火鳳營之事對公主打擊極大,您以她為餌,就怕公主會心生怨念啊……”
    聽聞此言,李正我卻不在意。“打仗哪有不死人的?女子為將,本就不明智。她既是主公的青梅竹馬,早些讓她認清現實也好……”
    許陽先是一愣,本想開口,最終卻隻是輕歎了一聲。
    清嶽江的風帶著寒意,吹得李正我青衫獵獵作響。兩人齊目觀望,淡觀水波蕩漾。
    許久過去,李正我指了指遠處言道。"若將此處閘口抬高三尺,改道東南,紫萍的萬畝良田便可灌溉
    “……”許陽微微皺眉,隨即抱拳施禮。"末將粗人一個,不懂水利。軍師見笑了!"
    "不懂?"李正我輕笑。“這個簡單!每逢初一、十五大潮,江麵水位上漲,來往的商船便會滿載通過。
    待其抬高,隻要此處閘口一開,私船便再難通過。”
    沉默良久,許陽忽然撫掌大笑。"軍師好手段啊!這是打算收取船稅?”
    “在這嶽州城,隻要鎮南軍穩如山嶽,各國各郡的商販才能繼續做生意。"說真的,李正我抬扇搖指。"去告訴寧武,要他即日起加緊趕製二十艘樓船,船身務必刻上徐字。”
    小主,這個章節後麵還有哦,請點擊下一頁繼續閱讀,後麵更精彩!
    聞言,許陽不解。“軍師,咱們府中的銀子本就捉襟見肘,要樓船何用?如此豈不是徒耗財帛?”
    "要讓所有人明白……"望著滔滔江水,李正我目光深處帶著幾分愉悅的笑意。"這清嶽江的水,咱們刺史府說了算。"言罷,他從懷中取出狼毫,於閘口前的石壁上題下"控江鎖梁"四個大字,筆力雄健,宛如鐵畫銀鉤。
    秋風卷落葉,當翌日清晨的第一縷晨光爬上刺史府飛簷時,李正我早已在案前修書。
    書童端來熱乎的早膳,不經意間瞧見案台上筆墨未幹的一份信函,麵書:清嶽江疏浚條陳。嶽州已固,主公無憂,靜待天時即可。
    ……
    與此同時,秋風卷著碎葉掠過官道,徐平躍馬飛奔,踏碎滿地積水。
    前方土丘處,一孤傘如墨點般洇在灰蒙的天地之間。傘骨垂落的流蘇被風扯得筆直,暗紅色裙擺隨之飄蕩。
    “籲!!!誰?”徐平勒住韁繩時,塔雲騅馬首高高仰起。
    傘麵緩緩轉過,繡著半株蘆葦,褪色的絲線下,女子發間飄來淡淡的藥香,混著雨水腥氣,不再是她慣用的沉水香。
    秋風飄過,忽然掀起其人的裙角,露出綁在小腿的皮套,裏麵插著截短刃,刀柄刻著“止戈”二字。
    司徒嫻韻的臉從傘底陰影內浮出,鬢邊碎發沾著雨珠,發間別著的不再是珠釵,而是一截桂枝。她一身襦裙洗得泛白,袖口還留著道未縫的裂口,露出腕間淡青色傷痕,卻比在京中時多了分利落。
    “死木頭,又見麵了!有沒有想我?”司徒嫻韻掩嘴輕笑,傘骨微顫,幾滴雨珠滾落在其睫毛之上。“以為要等許久,沒想到你卻走得這般急。要不要,帶上我同行?”
    ……………………………………..
    二合一,大章。)
    彥祖們的評論作者看了,感謝支持。每日追讀者有五千餘,每日的催更隻有數百,可否勞煩彥祖們看完之時耽誤半秒,小手點個催更即可!作者感謝了!)
    喜歡枌榆草木長請大家收藏:()枌榆草木長書更新速度全網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