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12章 三條建議上)

字數:2001   加入書籤

A+A-


    從西漢開始全國範圍之內開始推行人頭稅,也就是說隻要生孩子就要交稅,在太平的時候這種稅還是可以被執行的,不管是地方官還是中|央|政|府都對於這個很認可,他們才不管老百姓如何艱難,想的也就是如何可以搞到更多的錢維持自己的統治。
    這也是為什麽人口一直都忽高忽低的原因,因為隻要一出現社會波動,那麽就會有大量的人口忽然消失,都已經水深火熱民不聊生了,誰還會給你上稅?不過老百姓不是真的消失了,隻是他們都加入了大戶人家,成為了那些特權者的一種儲備。
    不過戰亂年代老百姓也是最悲催的存在,不是他們不想交錢就不交錢了,畢竟隻要是有人能夠舉起大旗,就可以自封草頭王,然後他們的士兵就會提著刀槍上門收錢,不交錢那就不要活了,所以他們想要活下去也隻有投靠一個比較強硬的東家,這也是大量人口都成為別人部曲的真實原因。
    漢桓帝時期全國人口統計,大約一千零六十七萬七千九百六十戶,人口數是五千六百四十八萬。到晉初五帝太康元年統一之初的粗略統計是戶口數二百四十五萬九千八百四十戶,人口數是一千六百一十六萬餘人,這也是三國最後的戶口,也就是說經過東漢末年和三國之間的戰亂,人口數量和戶口數,都不及東漢恒帝的三分之一了。
    可這些是真的麽?兩晉時期一個八王之亂就死了多少人?那麽多士兵是從什麽地方找到的?動輒就會有人可以組織起來幾十萬軍隊,難道那些都是稻草人麽?這隻能說明一個問題,那就是老百姓為了可以不交稅,所以能躲就躲能藏就藏,他們找到了一個對抗人頭稅的辦法,而且樂此不疲。
    而此時隻要推廣這個攤丁入畝的政策,那麽就等於將老百姓身上的枷鎖徹底打開了,他們不需要東躲西藏,也不需要為了成為別人的部曲,而喪失自己的自由,他們自然就敢於生活在燦爛陽光之下。
    這將導致人口的暴增,而諸葛亮最想要的也就是這個,想要憑借兩個半州對抗魏國,那麽必須要有更多的人口,這就是剛需。
    接下來的改土歸流,自然就是要解決少數民族和手裏掌握權力的土司,其實也不光是土司,還有那些大戶自治的地方,這些都將改為由中央政府直接派任流官治理。這一改革旨在加強中央政府對地方的控製和管理,促進地方經濟發展和社會穩定。改土歸流後,地方勢力不再擁有獨立的政治和經濟權力,而成為中央政府的一部分,接受中央政府的監督和管理。
    好處顯而易見,通過改土歸流,加強了中央對邊疆地區的控製,鞏固了國家的統一;同時也促進民族融合,有助於不同民族之間的交流與融合,推動了多元文化的共同發展,讓他們更加快速的融入華夏這個大家庭之中。
    但這也是有相當大的風險的,因為一定會有部分民眾擔心改土歸流會改變他們的生活方式和文化傳統,存在一定的抵觸情緒,甚至於造成反叛,所以推行的時候將會有些難度。
    第三個建議,就更好理解了,科舉製度基本上就是最厲害的大殺器。
    此時蜀漢執行漢製,也就是推薦當官,不管你有多大的本事,要是沒有一個當官的人推薦,那麽你就隻能當個普通人,就算關二爺張三爺這樣的天下英雄,沒有人推薦,不也就是個馬弓手麽?誰又敢說自己比他們兩位還要強大?
    甚至於劉玄德都是漢室宗親,為了生活也隻能織席販履,這就說明了一個問題,上升通道對於老百姓其實是完全封閉的,大家想要升上去基本上沒有可能,而科舉就是在這樣的環境之下,打開一條全新的上升通道,讓那些普通人有了奮鬥目標,隻要一推行,那麽就一定會讓天下英雄側目,英雄嗯都希望可以幹出一番大事業來,而現在給他們這個機會,唯一的要求就是憑借自己的能力,就像是李世民說的那樣,隻要推行天下英雄就要全都進入我的彀中了。
    這三條建議也是馬通知道的封建社會最厲害的三種手段,現在一下子都拿出來獻給了丞相,也是想要可以盡量幫助他一下,至少也給蜀漢最後的一個希望,至於丞相是不是想推行,那就不在他的考慮之中了。
    喜歡三國馬通之是兄弟就來砍我請大家收藏:()三國馬通之是兄弟就來砍我書更新速度全網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