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13章 三條建議中)

字數:2038   加入書籤

A+A-


    馬通把這些東西送給諸葛丞相之後,就像是放下了心中的千斤大石,他一直都在考慮該如何更好的幫助丞相,打仗隻是其中之一,甚至也改變不了多少,畢竟占領多少地盤都要消化才算數,可蜀漢的政策,其實並不比曹魏和東吳好多少,那麽老百姓憑什麽相信你,支持你?所以想要取得勝利,那就必須要比別人先進才行,而自己送上去的就是最為先進的辦法。
    他放鬆下來,就在營中找那些人練武交流,雖然他也知道自己現在的身份地位已經沒有人向當初的關興那樣給自己造成傷害了,但他還是覺得自己要是可以把自己掌握的一些招數教給那些人,會提升他們的水平,不過這種事情不能說的很明白,所以隻能通過彼此交流來實現。
    開始的時候眾人還都很興趣,但是三天之後,就再也沒有人有這個興致了。
    不是因為他們覺得自己打不過馬通,現在馬通的武力也不過才七十多,隻要不真正搏命,他的真正實力還是無法體現出來,隻是大家都開始著急了,為什麽丞相那邊一點動靜也沒有,他這一次出祁山怎麽會這麽不著急呢?
    難道真的是因為軍糧問題解決了,丞相也就開始放慢了腳步?將軍們可都有點沉不住氣了,他們都想要趕快開打,建功立業,所以大家的注意力都放在那裏,也沒有了交流得心情,想的都是丞相到底在忙什麽?
    他們不知道的是諸葛亮現在的狀態卻是非常亢奮的,他已經讀完了馬通所有的建議,開始的時候他也並沒有太放在心上,因為通過和馬通的詳談之後,他也並沒有覺得這個孩子有什麽過人之處,至少他的很多想法都是想當然了,想要真正可以實現還是有點太過於困難。
    可是當他讀完了馬通的建議之後瞬間就改變了所有的看法,他這才知道這個年輕人可不光隻會侃侃而談,他還找到了解決的辦法,這三天以來他一直都在反複的閱讀這些東西,然後想著自己要怎麽進行推廣,會遇到什麽樣的阻礙,越想越覺得可行。
    諸葛亮的確是個絕頂聰明的人,一般的事情他隻需要自己獨斷專行也就可以了,可這一次他卻不敢如此,於是就將自己的幾個幕僚和諸葛喬都叫到身邊,讓他們一起來研究這些建議,大家開始聽說是馬通送上來的也都沒有放在心上,這不過就是個半大孩子,他能提出什麽重要的建議?可是看過之後,所有人都興奮起來,這簡直就是開天辟地一樣的眼光。
    不過大家也都看到了這三條建議身後的可怕之處,因為這些基本上都是針對大戶和世家的,基本上就是要從他們手裏奪走所有的權力,那麽他們的反撲將會多麽恐怖,也是可以想到的。
    首先說那個攤丁入畝,就是要從那些世家手裏奪走百姓,誰不知道這個亂世隻有掌握更多的人,才有發展的可能,不然的話就算有良田千畝沒有人進行耕作,難道自己能長出什麽東西來?可這麽一來,那些人就成了真正的自由人,世家還怎麽能夠保持自己的財富正常積累呢?
    再說科舉,那更是要將那些世家手裏的政治權力都收回來,要知道之前他們就是憑借這個招攬人才,因為他們手裏才有推薦的權力,也願意使用這種權力把那些人才變成自己人,可是隻要科舉出來,那麽就等於是將所有人才變成了國家的,皇帝的門徒,和他們有個屁關係,他們還怎麽作威作福?
    和這兩個相比,其實改土歸流是最為不怎麽讓人在意的,因為那畢竟還是針對少數民族,而且諸葛亮在南郡實行的也基本上就是個辦法,隻不過沒有像馬通說的那麽詳細,可是卻也是一種萌芽狀態,可是大家也都很明顯的可以感覺到,那些野蠻人也不會坐以待斃,他們還是會反抗的,到時候不又將是烽火遍地?
    對於這三條建議的爭論一直都在持續著,大家都說出了自己的想法,一時間也沒有一個定論。
    隻不過他們都是諸葛亮的手下,這些人最大的優點就是一切都以諸葛亮馬首是瞻,隻要他決定的事情大家都會朝這個方向努力,所以爭論也隻是為了可以更好地看出這些建議的優缺點,經過三天的爭論之後,大家得出來的結論也隻是建議基本上無懈可擊,可是想要完成,就需要一個漫長的過程,但可以說隻要真的做出來,那麽誰也不是大漢的對手了。
    喜歡三國馬通之是兄弟就來砍我請大家收藏:()三國馬通之是兄弟就來砍我書更新速度全網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