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9章 巍巍賀蘭山,滔滔黃河水5)
字數:6214 加入書籤
隻見那兩人緩緩從大隊中走了出來,並一直走到莫賀彥齊跟前。
“在下石抹明安”
“在下耶律楚材”
果然是兩個契丹名字,特別是那耶律楚材,莫賀彥齊一聽便心裏一喜。
但眼下金人奪取遼國大位已經過去不少年了,時下他們又都投靠了蒙古人,誰知道打的是什麽主意?
便拱了拱手。
“在下莫賀彥齊,大遼帝國皇帝麾下禁衛軍前部將軍,兩位此來......”
隻見石抹明安與耶律楚材對望一眼,最後還是耶律楚材又向前催馬走了一步。
“原來是莫賀將軍,不知紮兀惕汗時下在哪裏?”
“哦?紮兀惕汗的名字你們也知道?”
“那自然是,以前我家大汗也是這個稱號,建國後便廢棄不用了,你不知道,原本是想將此號封給幼子拖雷殿下的,但拖雷堅辭不受,這才作罷”
莫賀彥齊心念百轉。
“兩位此來?”
耶律楚材答道:“我原本在遼東做官,石抹明安將軍則在恒州擔任節度使”
恒州,後世內蒙古正藍旗。
“這兩地很快被蒙古大軍拿下,我兩人也無法,隻得投靠了他們”
莫賀彥齊笑道:“你倆都是契丹人,本與女真人有著深仇大恨,投靠蒙古人應該沒什麽心理負擔吧”
這兩人頓時都有些羞赧,石抹明安終究是武將,瞬即便大大咧咧說道:“那是自然”
莫賀彥齊問道:“你等既然知道紮兀惕汗的英明,為何不一早前往投靠?”
耶律楚材囁嚅道:“這中間還隔著幾千裏,哪有那麽容易?”
石抹明安嚷道:“我聽說耶律醜奴前去了卻不受重用,耶律氏都不受重用,何況我們?”
耶律醜奴,耶律大石留在契丹部落的孫子。
耶律楚材給石抹明安使了一個眼色,微笑道:“紮兀惕汗在大草原一帶確實是如雷貫耳,不過他的來路我等卻不知”
莫賀彥齊說道:“我家大汗祖上原本是大遼國鎮守可敦城大將耶律鐵佛的親信,原姓蕭,可敦城失陷後便隱入拔野古部,他是述律部貴人,娶了臨潢府漢家女子,大汗便是他的後人”
“述律部自從大遼不幸被金狗竊國後便一律改為律姓,眼下他娶了太上皇唯一的女兒、嫡長公主耶律渾忽,是我大遼國唯一的繼承人”
耶律楚材依舊是麵不改色,“可我聽說目下太上皇被紮兀惕汗囚禁在西邊的臨潢府”
莫賀彥齊心裏一緊,“這件事怎地傳到他們這裏來了?對了,多半是可惡的蒙古人傳出來的”
便道:“不然,紮兀惕汗剛出來時,大遼國已經風雨飄搖,幸好他出來了,最後不僅恢複了大遼在西域原本的疆域,還擴張了一倍,時下我國已經是東西南北橫亙萬裏,人口幾千萬的強大國度”
“蒙古人何等喧囂,依舊屢次三番敗於我軍之手”
“沒想到太上皇卻不甘心隱居幕後,利用紮兀惕汗入京述職的機會發動叛亂,差一點讓紮兀惕汗遭遇不測,幸好我家大汗乃天命所歸,最後力挽狂瀾撥亂反正”
“大汗不計前嫌,將耶律大石先帝西進後第一個根基之地臨潢府封給他,宮內太監、宮女一個不少都跟了過去,臨潢府有良田萬頃,大汗每年還供給一百萬枚銀幣,絕對不是不明真相之人瞎說的什麽拘禁”
“整個臨潢府一府四州八縣,東西南北縱橫千裏之遙,這還是拘禁嗎?”
耶律楚材眼光閃動。
“此話當真?”
“千真萬確,若有半句虛言,我將不得好死!”
“那將軍是?”
“我是突騎施人,我的堂姐乃紮兀惕汗大妃之一”
“突騎施?大唐時代的突騎施竟然還在?”
“不錯,不但還在,目前還是大汗的親貴部族”
耶律楚材又與石抹明安對望一眼,“將軍此來......”
莫賀彥齊暗忖:“這兩人仍未表露出歸降之意,我也不能說出真話”
便道:“眼下成吉思汗大軍正在攻打西夏國,西夏之地,紮兀惕汗籌劃已久,豈能平白讓蒙古人奪了去?時下我部已經擊敗成吉思汗二弟哈薩爾的怯薛軍,正在與蒙古人作戰”
“得知他們在草原上還有一支大軍......”
“大王子?”
“不錯,便派我部前來攻擊之”
耶律楚材笑道:“兄台這就有些虛妄了,貴部隻有兩三千騎,而大王子手下可是有萬騎的”
莫賀彥齊隻得說道:“不瞞你等,紮兀惕汗派遣了其義子律效忠督領一萬精騎前來,時下已經擊敗了術赤,便派本將前來監守浮橋,以防成吉思汗援軍”
耶律楚材眼波流動,“在下愚鈍,若是要阻住成吉思汗援軍,將浮橋拆除也就是了,為何還要過河?”
莫賀彥齊反問道:“我等過河時你等為何不出來阻攔?”
耶律楚材一時語塞。
莫賀彥齊笑道:“我部抵達的消息想必術赤已經知會你等了,是也不是?”
這章沒有結束,請點擊下一頁繼續閱讀!
耶律楚材不答反問:“將軍以三千人馬就想過河,是不是太過大膽了?”
莫賀彥齊問道:“難道河對岸的河清軍、金肅軍還有大軍存在?”
耶律楚材笑而不語。
莫賀彥齊記掛著已經過河的部下,不想與他糾纏,便道:“既然都是契丹人,何不降了紮兀惕汗?時下大遼國複興已成定局,雖然不是耶律氏一脈,但也是耶律家的女婿,時下耶律渾忽公主之子已經被冊封為皇太子”
“他身上也留著耶律氏的血,自然也是太祖皇帝耶律阿保機的後裔,兩位若是因為這一點躊躇不前那就大錯特錯了”
耶律楚材突然說道:“我勸將軍莫要過河了”
“哦?”
耶律楚材再次與石抹明安對望一眼,這次似乎更為慎重。
隻見兩人都下了馬,然後向莫賀彥齊彎腰施禮。
“請問紮兀惕汗這次是否有來?”
莫賀彥齊心念電轉。
“不錯,大汗親率十萬大軍正隔著賀蘭山與成吉思汗對峙”
“這麽說西夏人的河西之地已經被紮兀惕汗拿下了?”
“不錯”
莫賀彥齊有些不耐煩了,喝道:“你兩人都是契丹人,不思歸順故國就罷了,本將還有很多事要做,沒有多少精力與你等囉嗦!”
心裏卻一萬個希望他們立即投降,若是有東勝州這座城池在,加上浮橋,自然比光憑一座浮橋牢靠得多。
便假意要離去,石抹明安、耶律楚材兩人似乎還在猶豫,半晌,兩人又向莫賀彥齊施了一禮後便回去了。
莫賀彥齊隻得作罷,暗忖:“這兩人就算不投降,隻要保持中立也就是幫了我的忙了,時下我國威名雖盛,但這裏的人估計隻有耳聞,並未親眼目睹,有些猶豫也是有的”
既然沒有投降,他也不敢怠慢,留下這一千騎鎮守北岸,自己帶著幾名親隨踏上了浮橋。
來到南岸時,隻見副將已經在浮橋南麵修建防禦陣地了,便問道:“偵騎已經派出去了?”
“派出去了”
莫賀彥齊點點頭,當下便在南岸駐紮下來。
傍晚時分,東勝州附近又來了一支大軍,耶律楚材、石抹明安兩人再次來到了城頭。
得知此事後莫賀彥齊趕緊催馬趕了過去。
果然是律效忠!
“大將軍!”
律效忠笑道:“術赤這廝果然狡猾,在半路還埋伏了一支人馬,不過也是部族騎兵,還是從金人那裏投降過來的乣軍”
虯軍,金國以北方非女真人部族為主建立的邊防軍隊,後期主要以來自臨潢府、遼東的契丹人、漢人為主,而其中的漢人多半是契丹人改姓而來的。
“其首領叫王珣,被成吉思汗封為漢軍萬戶長,統領五千騎兵協助術赤,我差不多追到豐州了,王珣這廝突然出現了”
“我的黑雲都一個照麵便擊敗了王珣,得知我們是西邊大遼的人馬後這廝當即投降了,他是豐州節度使,於是豐州城便不戰而下,術赤便隻能逃亡東邊”
莫賀彥齊問道:“王珣為何不逃亡?”
“哈哈哈”
律效忠大笑起來。
“此人也是耶律氏後裔,大遼滅亡便改姓為王,世居遼東,蒙古人入侵時他糾集鄉裏十萬餘人投靠,成吉思汗大悅,封其為第一個漢人萬戶長,並將以前金國的虯軍俘虜全部撥給他指揮”
“很顯然,蒙古人並不知曉他的底細,一直以為他就是漢人”
“對了,他也來了”
說著原本一直跟在他身後一個漢子閃了出來,隻見其三十五歲左右,高大威猛,留著一蓬威猛的絡腮胡子。
“見過莫賀將軍”
律效忠笑道:“眼下就看你的了”
三人便策馬奔向石抹明安、耶律楚材站立的那個城頭。
王珣自然與這兩人認識,一番喊話後,大門便再次打開了。
得知前麵馬上是律慶的義子、大遼魏國公時,兩人這次沒有怠慢,雙雙跪了下來。
“罪人石抹明安、耶律楚材拜見殿下”
律效忠趕緊將兩人扶了起來,囑咐道:“我雖然是陛下的義子,但切莫以殿下稱呼,時下隻有陛下的親子、親女才能有此稱謂”
時下律慶的錦衣衛副都指揮使蕭阿奴正好在律效忠軍中,他是蕭羅漢堂弟、西遼國開國元勳、北院大王蕭遏魯之孫,當即被律效忠推出來與這三人見麵。
蕭遏魯在追隨耶律大石之前曾擔任烏古敵烈統軍司都統軍,在大遼國赫赫有名,三人作為契丹人後裔自然有所耳聞,得知時下他的堂兄蕭羅漢貴為國公爵位第一的齊國公、樞密使,這才相信之前莫賀彥齊所說不虛。
喜歡西遼崛起:封死歐洲中世紀請大家收藏:()西遼崛起:封死歐洲中世紀書更新速度全網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