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0章 巍巍賀蘭山,滔滔黃河水6)

字數:5582   加入書籤

A+A-


    “請將軍進城歇息”
    耶律楚材說道。
    律效忠與莫賀彥齊對望一眼,似乎見到了對方眼裏的阻止之意。
    律效忠笑道:“耶律大人誠心相邀,本將豈能拒絕,這樣,大軍就在城外駐紮,我與阿奴進城就是”
    莫賀彥齊說道:“我部大營已安置妥當,有甚事在這裏說就是了”
    律效忠白了他一眼,沒有再理會他,而是跟著耶律楚材等人進了城。
    入城來到耶律楚材府邸坐定後,律效忠笑道:“方才在城外大人似乎有話要說,眼下可以說了吧”
    耶律楚材點點頭,“我等都是契丹人,眼見帝國有了複興的跡象,豈能再委身於蠻奴?在下接下來的話句句是真,還望將軍認真考量”
    “願聞其詳”
    “有兩件事”
    “第一,成吉思汗幾乎以傾國之力前來攻打西夏國,他自然考慮到了西邊的大遼國”
    “哦?”
    律效忠不禁端直了上身。
    “時下金國是由完顏永濟當政,成吉思汗對其十分鄙夷,根本就沒有看在眼裏,他在中都安置有眼線,並偵知了一件事”
    “此事與我方有關?”
    “不錯。完顏永濟十分昏庸,按說蒙古人是其生死大敵,但西夏人向其求援時,他卻隻讓完顏承裕調集京兆府的人馬在永興軍路匯聚,做出一個威脅嘉寧軍司的態勢,但又下令不得輕動”
    “這是為何?”
    “嗬嗬,他顯然也想坐收漁翁之利,渾沒想到西夏國乃金國藩屬國,豈不知還有唇亡齒寒的道理?何況,一旦蒙古人滅亡西夏國,勢力肯定大增,屆時金國便更不是對手”
    律效忠心理一凜,他對蕭阿奴說道:“此事估計伏騫還不知曉,不行,你先出城,派人去通知他,若是陛下也到了,同時通知他”
    蕭阿奴點點頭走了。
    耶律楚材接著說道:“這件事才是最關鍵的”
    “成吉思汗一統漠北大草原後,又派人收服了嶺北諸部,包括轄嘎斯、八剌忽、不裏牙惕、斡亦剌等部,收降部眾十餘萬帳,其中轄嘎斯就有五萬帳”
    “難道他想利用這些部落攻擊我國的泰州城?進而不讓我軍東進?嗬嗬,他要失望了,我國在欽察大草原也有十多萬帳,陛下離開時便征調了五萬人鎮守北境,恐怕他們會失望而歸”
    耶律楚材點點頭,“攻擊泰州城的主要是轄嘎斯人,但還有從其它部落精挑細選出來的三萬人此時正駐紮在陰山以北,就是以前汪古部的所在,不過成吉思汗也給他們下了命令,再沒有得到他的命令之前不得輕動”
    律效忠心理一凜,“這是防著有人偷襲五原、九原、豐州一帶啊”
    耶律楚材說道:“時下術赤敗績,肯定會逼迫他們南下的”
    律效忠問道:“這些人為何不在我軍進入河套平原時南下?難道就是因為成吉思汗那道命令,而成吉思汗為何會下達這個命令?”
    耶律楚材看向王珣,後者尷尬地笑了笑,“此事估計與我有關”
    “哦?”
    “要說這件事,就必須提起我大遼滅亡後契丹人的去向”
    “哦?”
    “大遼滅亡時,一部分人自然戰死,一部分分散藏入大草原各部落,一部分則早就漢化,甚至不會將契丹話,更不識得契丹大小字了,也由遊牧部族變成了定居農戶”
    “蒙古人遠離遼東,豈會識得這些?等其進入遼東時,蒙古人出身於室韋諸部,與我大遼並無仇怨,在下一向不服金人,便糾集鄉裏響應,得了契丹、漢、渤海青壯十餘萬”
    “成吉思汗表麵上殷勤接納,實際上還是防著,他將我們這些人編成了三個漢人萬戶,每人統領一萬人,餘者則分散編入蒙古將領麾下,作為押運糧草、攻城之用”
    “眼下要攻打西夏國,肯定想到要讓我們與西夏人互相消耗,便將三個萬戶全部帶來了,但又怕我等不服管,便讓嶺北諸部南下監視”
    “他打的主意是我等這些人能用自然是好,若是不能用,便讓嶺北諸部壓製”
    耶律楚材接過了話茬,“成吉思汗對於在下倒是頗為重視,我原本隻是東勝州的守禦使,但自從蒙古人拿下河清軍、金肅軍後,又讓我一體統管三城,並作為他們攻擊西夏國的大後方”
    律效忠眼睛一亮,“這麽說蒙古大軍的糧草都在這三城?”
    “不錯,在下知道將軍想的是什麽,蒙古人詐取了西夏人靠近金國邊境的三個軍司,也即嘉寧軍司、祥佑軍司、靜塞軍司後顯然獲得了大量的糧草,加上時下已經獲得了興慶府河東之地,同樣繳獲無算”
    “糧草顯然不缺了”
    “為防後方不穩,他讓大將速不台鎮守嘉寧軍司,將軍在黃河一線的所作所為此時估計早就傳到速不台那裏去了,若是有援軍到來,肯定就是速不台,他麾下有一萬五千騎,由於輕視金人,他完全可以帶著一萬騎北上救援”
    “三日前就有術赤的使者從這裏的浮橋南下了,時下我估計速不台的援軍多半已經抵達了河清軍了,距離這裏最多隻有一日”
    這章沒有結束,請點擊下一頁繼續閱讀!
    律效忠突然沉默起來。
    耶律楚材覺得有些奇怪,這個世上能夠擊敗術赤大軍的並不多,但眼前此人卻輕易做到了,眼下他們有近萬騎,為何還懼怕速不台的援軍?
    便問道:“難道將軍是擔心嶺北諸部?這個您不用擔心,王珣將軍與另外兩個漢人萬戶關係甚好,以前他們還是他的手下,這兩人實際上也是契丹人,不過是取了個漢名罷了”
    “對了,其中一人在大遼覆亡後逃到了渤海國故地,靠海的地方,也取了一個律姓,不過他卻是耶律氏出身,一人是王將軍的鄉黨,叫薛興,實際上原姓蕭,乙室部貴人出身”
    “如果沒有西邊的大遼,或許成吉思汗還會真心對待他們三人,但眼下情形則不同,他將三個漢人萬戶放在豐州集寧柔遠一帶,主要是防備金人,因為他們這些人既然背叛了金國,自然沒有再次反叛的可能”
    律效忠點點頭,“這兩人今後再說吧,不會人人都會像王將軍這樣深明大義的,想要彼等投靠,就必須擊敗成吉思汗方可”
    “我擔心的並非此事,就算有三萬嶺北諸部在近側,等陛下大軍一到也不怕,對了,你趕緊追上蕭阿奴讓其通知正在白馬強鎮軍司駐紮的律獻忠,讓其知曉嶺北諸部之事”
    一個錦衣衛趕緊出去了。
    律效忠接著說道:“我最為擔心的是,若是我部擊敗了速不台,由於都是騎兵,那麽肯定有漏網之魚,一旦被成吉思汗知曉了,他肯定不會繼續在興慶府待下去了,而是會撤出那裏”
    耶律楚材笑道:“貴軍這是想坐等蒙古人與西夏人鬥個兩敗俱傷後再下手?”
    律效忠也笑了笑,“誰不想如此?可惜因為一個小部落的事件讓整個走勢有了變化”
    便將羅小虎的事講了一遍。
    “我部原本的計劃是,一旦成吉思汗大軍進入興慶府,西夏人賀蘭山附近的兵馬毫無疑問都會被抽調進入興慶府作戰,屆時我軍便能靜靜地待在賀蘭山以西大荒漠裏不動”
    “等兩者兩敗俱傷時再殺入,屆時便真正坐收漁利了,可惜隨著羅小虎的出現,導致蒙古人對我軍有了防備,我軍雖然擊敗了木華黎,但顯然已經暴露了,接下來走勢如何就不好說了”
    耶律楚材點點頭,“既然如此,我倒是有一個想法”
    “願聞其詳”
    “將軍不妨隻在南岸布置少量人馬,藏於暗處,大部分人馬都布置在北岸,時下速不台多半不知曉這裏的事情,為讓其安心,屆時彼等渡河時王將軍還會假意出去迎接”
    “一旦速不台大軍全部進入北岸,將軍藏在南岸的人馬便毀掉浮橋,時下將軍已經毀掉了另外兩座浮橋,除非他們能遊過黃河,否則消息絕不會泄露”
    “屆時將軍便可從容對付速不台了”
    律效忠點點頭,“此計甚好,不過,時下金人羸弱,而在黃河下遊還有金人好幾個渡口,若是蒙古人從那裏渡河,金人又不敢理會,這又該如何?”
    耶律楚材也皺起了眉頭,“將軍所說不錯,確實有這個可能,就在東勝州南邊不遠處,金肅軍東邊的黃河東岸就有金人的寧邊州,完全可以從那裏渡河,然後便能從容進入東勝州地界”
    寧邊州,後世偏關縣。
    “金人在那裏雖駐有一千五百步騎,但絕對不是蒙古人的對手”
    “寧邊州的守將是誰?”
    “是一個從蒙古人那裏逃回來的金人皇家子弟,叫完顏陳和尚,今年才十九歲,但十分驍勇,不過再是驍勇,肯定擋不住蒙古人雷霆一擊”
    律效忠點點頭,“不如這樣,屆時王將軍能否陳兵東勝州、寧邊州之間的邊牆附近,一旦知悉蒙古人從那裏過來了,便協助金人將其擊退,然後毀掉寧邊州的浮橋、船隻”
    “這......”
    律效忠見他有些猶豫,便道:“也罷,屆時還是讓我軍前往,無論如何也要將蒙古大軍壓縮到黃河大幾字灣以內!”
    耶律楚材不明所以,“大幾字灣?”
    律效忠笑道:“我國陛下自從出道以來,為了讓普通軍士、百姓盡快習得漢字,便親自動手將部分漢字進行了簡化,比如‘幾’字簡化成了‘幾’字”
    見到一旁的書桌上還有筆墨紙硯,便將這兩個字寫了出來。
    耶律楚材頓時明白了。
    “黃河在這附近的走向,在下也細細走過,確實如此!紮兀惕汗真乃天縱之才啊”
    喜歡西遼崛起:封死歐洲中世紀請大家收藏:()西遼崛起:封死歐洲中世紀書更新速度全網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