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9章 三桂壓力

字數:4727   加入書籤

A+A-


    三桂出身武將世家,家族世代為將,榮耀傳承已久。
    自三桂呱呱墜地起,家族的榮耀與責任便如影隨形。
    他自幼目睹家族先輩們身披戰甲、威風凜凜的模樣,心中滿是對軍旅生涯的向往。
    在家庭濃厚武學氛圍的熏陶下,三桂開啟了嚴苛的習武之路。後來,又與我一同拜吳偉業為師,長白山苦修十餘年。
    年少的他,在騎射之術上展現出極高的天賦,初次挽弓搭箭,便展現出遠超同齡人的沉穩與精準。
    在我們來到遼東以後的一次至關重要的軍事演練中,年少的三桂猶如一顆閃耀的新星。
    他身姿矯健,縱馬如飛,手中長弓似滿月般拉開,羽箭帶著淩厲的呼嘯聲,接連命中靶心,箭無虛發。
    在場的將領們見狀,無不露出驚訝與讚賞的目光。
    他的父親吳襄站在一旁,眼中滿是欣慰,卻也夾雜著更深的期望。
    吳襄深知家族榮耀的延續重擔,日後必將落在三桂的肩頭,於是常常將家族先輩們在沙場上浴血奮戰、建功立業的故事娓娓道來。
    每一個字都如重錘般敲在三桂的心上,讓追求權力與榮耀的種子在他心底生根發芽。
    然而,大淩河之戰,瞬間將家族的榮耀擊得粉碎。
    三桂的父親吳襄,本肩負著率馬步四萬餘救援被皇太極圍困的祖大壽的重任。
    但在半路上,吳襄卻做出了逃亡的決定,致使明軍全軍覆沒,祖大壽無奈降清,孫承宗也因此罷去官職,吳襄自己更是被判下獄。
    這場慘敗,讓家族蒙羞,往日的榮耀瞬間化為烏有。
    家族產業因戰爭賠款和各方追繳,幾近破產,經濟陷入了絕境。
    朝堂之上,各方勢力紛紛對吳家落井下石,彈劾奏章如雪片般飛向皇帝案頭,吳家在朝廷中的地位岌岌可危。
    三桂作為家族未來的頂梁柱,在一夜之間,便感受到了前所未有的壓力,他深知,唯有通過自己的努力,才能挽回家族聲譽,重拾家族昔日的輝煌。
    三桂不僅有著父親吳襄這層緊密的家族紐帶,其舅舅祖大壽在明朝軍中更是位高權重,是鎮守遼東的重要將領。
    憑借自身出眾的才能,三桂很快便得到了祖大壽的賞識與提拔。
    在祖大壽的麾下,三桂如魚得水,迅速積累起豐富的作戰經驗,逐漸在軍中嶄露頭角。
    祖大壽的軍隊長期在遼東地區與後金軍隊頻繁交鋒,戰鬥異常激烈。
    每次戰鬥,三桂都身先士卒,衝鋒陷陣,毫無懼色。
    在一場驚心動魄的守城戰中,後金軍隊來勢洶洶,攻勢如潮水般猛烈。
    城牆上的明軍在敵軍的強大攻勢下死傷慘重,士氣低落至冰點,眼看城池即將淪陷。
    就在這千鈞一發之際,三桂挺身而出,他目光堅定,親自率領一支精銳部隊,猶如一把利刃,從側翼突襲後金軍隊。
    他在戰場上勇猛無畏,揮舞著長刀,所到之處,敵人紛紛倒下。
    這一果斷而勇猛的行動,成功打亂了敵軍的進攻節奏,穩住了明軍的陣腳,最終成功守住了城池。
    經此一役,三桂在軍中的威望如日中天,士兵們對他敬佩不已,紛紛以他為榜樣。
    然而,這種因親屬關係和個人突出才能所帶來的軍中地位,在複雜如迷宮般的官場和軍事體係中,也引來了一些人的嫉妒與排擠。
    在日常的軍事決策會議上,一些心胸狹隘的同僚常常對三桂的提議無端質疑,在執行任務時,也偶爾會出現暗中掣肘的情況。
    尤其是那些與文官集團暗中勾結的軍中勢力,更是視三桂為眼中釘,因為他的崛起打破了原有的權力平衡。
    他們在朝堂上散布謠言,詆毀三桂的功績,使得三桂多次立功卻得不到應有的晉升和獎賞,仕途之路布滿荊棘。
    這讓三桂在維護自身地位和尋求進一步發展的道路上,不得不時刻保持警惕,小心翼翼地應對各方挑戰。
    隨著三桂在軍中聲名遠揚,他不可避免地被卷入了明朝官場那錯綜複雜的鬥爭旋渦之中。
    朝廷中的文官集團和武將集團,長期以來矛盾根深蒂固,猶如兩座對峙的冰山,難以調和。
    三桂身為武將,自然成為了文官們眼中的 “異己”,時常受到他們的掣肘與打壓。
    此事讓三桂心中充滿了憤怒與無奈,但為了家族能夠在朝堂中繼續立足,他又不得不壓抑內心的不滿,與這些文官虛與委蛇,在表麵上維持著和諧的關係。
    與此同時,遼東地區的地方勢力同樣盤根錯節,各方勢力都覬覦著三桂這股新興的軍事力量,紛紛試圖拉攏他為己所用。
    三桂身處其中,猶如在荊棘叢中行走,每一步都充滿了危險與艱難。
    他深知,一旦在各方勢力的拉扯中做出錯誤的選擇,便可能陷入萬劫不複之地,這進一步加劇了他在仕途上的壓力與困境,使得他在前行的道路上如履薄冰。
    三桂對權力與榮耀的渴望愈發強烈,一心想要維護家族威望,穩固朝堂根基。
    本小章還未完,請點擊下一頁繼續閱讀後麵精彩內容!
    聽聞隱炎衛的要求後,他敏銳地察覺到,主動請纓帶隊前往山穀,是扭轉家族局勢、樹立個人威望的絕佳契機。
    在他心中,此行不僅能探尋神秘事件、立下功勳,還能在各方勢力麵前展現實力與野心,為家族和自己開拓廣闊天地。
    更重要的是,他內心深處有著對家族深深的責任感,家族如今的困境如巨石般壓在他心頭,他迫切地希望能通過這次行動,讓家族重新挺直腰杆。
    再者,三桂對自己的武藝和軍事才能有著十足的自信,他相信自己有能力應對山穀中潛藏的種種危險。
    盡管深知山穀危機四伏,金國巡邏隊如惡狼般四處窺探,還有諸多未知危險潛藏,但對權力和利益的追求,讓他毅然做出這一冒險決定。
    隊伍踏入山穀,兩側峭壁高聳,怪石嶙峋,仿若猙獰巨獸俯瞰著我們明軍。
    陰森氣息彌漫,寒意刺骨。
    山穀中狹窄通道蜿蜒,一看便是兵家必爭之地。
    果不其然,金國巡邏隊如聞到血腥味的惡狼,從四麵八方瘋狂湧來。
    原來,金軍對這片山穀地形了如指掌,提前在此設下了埋伏。
    而明軍隊伍經過長途跋涉,不少士兵體力已然不支,戰鬥意誌也有所削弱。
    更為棘手的是,隱隱能察覺到隱炎衛中似乎有部分人與金軍暗中勾結,他們的戰術配合相當默契。
    金軍利用狹窄通道迅速分割包圍我們。
    刹那間,雙方短兵相接,慘烈廝殺就此拉開帷幕。
    我與三桂並肩作戰,他揮舞長刀,在敵陣中穿梭,我也手持利刃,緊緊相隨。
    我們配合默契,試圖衝破金軍包圍圈。
    然而,明軍在金軍猛烈攻擊下漸漸陷入劣勢,戰場局勢岌岌可危。
    關鍵時刻,三桂發現金國士兵對我們尋找的石頭異常執著。
    他深知,家族榮耀與自身仕途或許係於這塊石頭。
    此刻,石頭在他眼中成為通往權力巔峰的鑰匙,探尋石頭秘密的決心愈發堅定,他憑借這股信念,更加奮力拚殺。
    我受他感染,也鼓足全身力氣,浴血奮戰。
    好不容易擊退金軍,我和三桂拖著傷痕累累、疲憊不堪的身軀回到營地。
    此時夜幕已然深沉,營地一片寂靜,唯有隱炎衛的營房處,燭火在風中搖曳閃爍,透著幾分神秘。
    三桂一路上腦海裏都在回閃著戰鬥中金國士兵對那塊石頭的瘋狂爭搶,對隱炎衛的秘密愈發好奇。
    他朝我使了個眼色,低聲道:“師兄,隱炎衛那邊透著古怪,咱倆去探個究竟。”
    我心領神會,用力點頭,“正合我意。”
    喜歡漢水東流請大家收藏:()漢水東流書更新速度全網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