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886章 一次悄悄地匯報

字數:3502   加入書籤

A+A-


    郭詩瑤緊接著說道“從檔案名單裏隨機挑幹部,去他們單位附近問三個群眾你知道他三個月幹了什麽嗎?要是三個都說‘不知道’,那說明你是真沒幹出聲音。”
    張毅笑了笑,說道“你這主意真狠,但確實準。”
    許劍鋒拍板“就這麽定!咱不是要搞虛聲,是要把製度搞成‘看得見、聽得見、評得出’!別讓那些靠報告活著的人,把幹實事的人比下去了!”
    三天後,第一輪“認知反饋調研”在蓉海西城區展開。
    專班小組裝了攝像機,帶著檔案,挨個問路人、商戶、小區物業、街道老幹部。
    “您知道這位副區長最近做過什麽事嗎?這個街道主任您認識嗎?她最近是不是有個項目?”
    結果出得很紮心。
    一個評分94分的區管幹部,被訪的七人中,六人不知道,剩下一個說道“我好像在哪個宣傳板上見過,但沒印象。”
    而另一個評分78分的街道主任,卻有五個群眾能說出她正在推進哪個老舊社區的改造,還知道她一周來過幾次。
    報告提交到專班,許劍鋒隻回了六個字“認得誰,就提誰。”
    同一天,蓉海市委召開製度推進小會。
    秦子龍書記親自上台講話“組織評分要看實績,群眾評分要看認知,幹部不是靠坐辦公室坐出來的,是靠幹事讓人記住的!現在我們不是搞‘拍腦袋印象分’,而是‘你幹得怎麽樣,周圍群眾說了算’。你怕別人不知道你幹了什麽?那你就得走出去!你天天縮辦公室裏,藏材料、堆數據,結果社區阿姨說你‘沒見過’,你憑什麽說你幹了事?”
    全市嘩然。
    組織部官網更新新規則“認知反饋納入幹部考核體係,定期調研+群眾盲測+平台互動三結合,評分將作為年末評優重要參考!”
    第二天,全蓉海區縣一級領導都炸了。
    “以後不但得真幹,還得讓人知道你幹了啥?光材料過硬不行了,你得能‘被認出來’,以前是混分,現在是混不過人情冷暖了。”
    許劍鋒拿到這份“認知反饋報告”後,在報告封麵上寫了一行字“製度的另一麵,是你在不在!你在,群眾才知道製度真推了!你不在,檔案再滿,也是空的。”
    他知道,這件事一旦走通,幹部評估機製就從“資料打分”,變成了“人事合一”。
    你幹沒幹,群眾知道不知道,這兩條線,不再是分開的。
    西嶺市,組織部八樓。
    早上七點四十,郭詩瑤照常踩著點來到市人大,還沒坐下,就有人求見。
    是市委組織部副部長鄭天宇,五十出頭,老資格,頭發已經花白一半。
    平時這人不愛多話,做事規規矩矩,今天卻一反常態,拎了厚厚一遝紙直接找上門來。
    “郭主任,我得向你單獨匯報點事。”
    郭詩瑤一聽這話,直覺就不對勁。
    她讓人泡了杯茶,自己把門帶上,坐下後問道“說吧,什麽事要一早來找我,還是單獨講?”
    鄭天宇把那疊材料放下,小聲說道“是東華那邊試點的事,我們最近收到他們反饋,說‘工作量大、壓力重、幹部抵觸’,還附了一份‘製度調整建議’,我一看不對勁,找了他們提交上來的數據檔案副本。”
    他抽出其中一份,遞給郭詩瑤“你自己看,幹部評分全在85分以上,檔案格式全一樣,內容幾乎沒改動,就換了個名字!而且最誇張的是,這些‘檔案’,時間戳都在一天之內集中生成。”
    郭詩瑤接過來,翻了幾頁,嘴角微微一抽。
    “這不是寫材料,這是抄模板。”
    她眉頭皺得死緊“他們這是,直接把製度當應付對象了。”
    鄭天宇歎了口氣“東華之前直播丟了人,書記也挨了批評,這陣子他們不敢翻車了,就全走‘保守派’,我聽說組織口內部已經有人在討論,是否‘緩一緩製度執行節奏’,說白了,就是打算把製度改成‘自選動作’。”
    郭詩瑤臉沉下來了“這幫人是覺得,咱們製度搞的是一陣風?風過了,就回老路?真要讓他們這麽玩,西嶺模式遲早被他們玩成一層殼。”
    鄭天宇猶豫了一下,小聲補了一句“他們還想派人過來‘學習西嶺經驗’,實則是想打聽‘有沒有簡化機製’,我沒敢批,我知道你和許秘書長一直頂著製度這一塊,我不能眼看著這事跑偏。”
    郭詩瑤點點頭,收好材料“你這份匯報我收了,今天下午就給許秘書長送過去,這事不能等!”
    當天下午三點,許劍鋒正在和張毅過蓉海第二輪認知反饋數據,手機屏幕彈出一條信息。
    郭詩瑤說“關於東華試點作假跡象,緊急麵報,文件已送至專班。”
    許劍鋒沒多說,手一抬“把東華調研組名單調出來。”
    張毅立馬調了,說道“之前參與第一輪製度執行的掛職幹部一共五人,其中三人是他們組織部原係統的人。”
    許劍鋒點頭“那就不叫掛職,那叫自家人演戲,你現在給我安排第二批,不用組織部的,全換成財務、項目、街道線出身的,我就看他們還能不能‘把戲演下去’。”
    張毅立馬照辦。
    三天後,一批“非組織係統”調研員悄悄入駐東華。
    這些人是從西嶺製度掛職庫裏選出來的,大多是當年第一輪製度成型時的老兵,腦子活,動作快,也知道製度怎麽被玩花樣。
    進駐第一天,他們沒去市委匯報,也沒發通知。
    直接紮到五個區街道、項目辦、城建審批窗口,按表走訪。
    不到四十八小時,調研員就帶回一份報告。
    報告開頭一行字“係統評分作假,群眾反饋造假,檔案雷同率達92。”
    內容直接點名東華兩名區級組織部副職,稱其“直接指導下屬單位統一編製幹部實績材料”,甚至了郵件草稿截圖!
    喜歡官道主政一方請大家收藏101novel.com官道主政一方101novel.com更新速度全網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