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67章 權威的重要性
字數:4019 加入書籤
直到有人餓肚子的時候才反應過來,自己一群人討論的太過於忘我了,忘了還有大金主在旁邊坐著呢。
反應過來之後,肚子已經開始抗議了,看了一下時間,從上午一直討論到了下午三點,早已過了飯點。
老院士不好意思道,“抱歉,我們工作有時候就是這樣,大家都想拿出可行的解決方案,有時候就會忘了時間和場合。”
沈從之微笑道,“沒事,隻是工作重要,身體更重要。”
“我已經安排好了飯菜,大家填飽肚子,休息一下,有幾位昨天晚上才趕過來的,肯定沒有休息好,我們明天繼續討論怎麽樣?”
大家點點頭,這位年輕人真不錯,怪不得如此年紀就成了首富。
眾人去吃飯,沈從之坐在會議室,兩手托腮,望著空蕩蕩的會議室。
這群專家不能說沒有一點進展,最起碼他們現在熟悉這幾個地區的地形了。
從他們的討論組,沈從之也了解到,他們現在通過多次小地震總結了一些經驗。
比如,可以利用某個東西,和地震產生相同的頻率,在地震剛發生的第一時間就可以知曉。
這和沈從之心中想的差不多如出一轍,既然地震預測不了,那就在地震發生到人們感受到的期間,盡量拉長這個時間段,提供更長的逃生時間。
再比如,他們準備利用什麽儀器,對地址板塊進行監測,由大陸板塊運動時間,推算出什麽時間相撞,提前做預警。
這個很難,沈從之知道,哪怕十幾年後,也沒什麽儀器設備可以監測大陸板塊的具體情況。
北方大國向地下打洞,打了二十多年,才打到一萬多米,一萬多米相對於地球來說,就像人身上汗毛紮根的距離。
大陸板塊距離地麵都有一百多千米。
這個想法基本上不可能實現。
至少未來五十年內不可能實現。
但是!
並不是沒有用。
哪怕提前一秒鍾,多一秒鍾的逃生時間,就意味著無數條人命。
不管是探測器,還是什麽可以和地震波引起共振的東西,都可以用。
可以讓專家根據地形,放在最深的地方,便於監測觀察。
第二天又討論了一天,確定了這兩個方案,根據計算,每深入三千米,便會提前一秒監測到地震波。
所以當前的問題就是,該如何把監測設備放的更深。
沈從之問道,“現在這幾個地方,已知的最深處有多深?”
“最深處大約六千六百多米,位於一處峽穀的天坑內,天坑深度五百多米。”
六千多米,兩秒鍾時間,但是沈從之依然不知足。
“如果請專業的鑽井團隊,你們覺得可以再下挖多少米?”
“可能一兩千米左右吧,畢竟那個地方地形複雜,不太好開展鑽探作業。”
沈從之一握拳,別說一兩千米,哪怕一兩百米也是值得的。
“那麻煩各位幫我聯係最專業最先進的鑽探公司,給他們一個月時間,能打多深就打多深。”
老院士猶豫道,“這個花費太大了,我們不如換個方向研究吧。”
沈從之微笑道,“不知道需要花費多少?”
“估計最少也要一千萬啊,時間緊任務重,地形複雜,施工難度高,一千萬是少不了的。”
沈從之淡然道,“盡快聯係吧,錢不是問題,我隻看結果,”
大家默然,果然是財大氣粗,心裏很是敬佩,活該人家是首富,看看人家的格局,為了人民的安全,為了社會和國家,視金錢如糞土。
簡直就是活菩薩,做這些事對他可是看不到一點好處啊,無私奉獻的精神,值得讚揚。
老院士站起身,激動道,“沈老板,我代表我們團隊,感謝你為科學做出的巨大貢獻。”
會議室頓時一片掌聲,非常熱烈。
沈從之有些害羞,“這是我應該做的,取之於民用之於民。”
“我們回歸正題,剛才老院士說了,根據你們的這麽久的調查結果,越是地形複雜的地區,地震發生的可能性越大,那這幾個地區哪裏發生地震的可能性最大?”
老院士回道,“那自然是阿壩市,而且那邊發生小等級地震的頻率也高,我們現在也是把阿壩市作為重點觀察對象。”
沈從之一拍桌子,道,“既然阿壩市可能性最大,那我想請各位專家寫一份報告,報到上麵,然後在報紙和電視上,提醒阿壩市以及周圍地區的人們,注意地震的發生。”
眾人麵麵相覷,這是幾個意思?大富豪,我們明明說的隻是有可能啊。
有可能懂不懂?
就是可能發生,也可能不發生啊。
不是說了麽,地震預測是全球難題。
你這樣讓我們寫報告,怎麽寫?寫一堆的大概?也許?似乎?好像?可能?
老院士站起身道,“這報告就不用寫了吧,畢竟這種事情沒法確定,就這樣寫報告,太不嚴謹了。”
沈從之反問道,“怎麽不嚴謹?大家不是調查了好久了麽,根據收集到的資料,也推斷出阿壩市發生地震的可能性極大嗎?”
“如果不寫報告,那我們這段時間做的什麽?”
沈從之掃視一遍眾人,“我想說,我們是有成果的,而且成果還不小。”
“再者,這不是普通的事情,這是災難,大家想想,萬一發生災難,而我們本來可以做到的事情卻沒做,因此導致傷亡慘重,我們良心不痛嗎?”
大家神色一凜,可不是,天災人禍誰知道什麽時候發生,哪怕讓人們有個心理準備也是好的,萬一災難發生,也可以讓他們有活下去,堅持下去的希望。
因為國家早有預防,時刻想著人民群眾的安全。
這群專家是沈從之必須搞定的關鍵因素,必須靠他們的權威性對外宣布。
包括讓幾個地區的政府自己在電視台報紙上做廣告,也是為了讓政府背書。
隻有這樣,人們心裏才會更願意相信地震真的可能會發生。
沈從之沒辦法大張旗鼓的講地震要發生的事情,哪怕以前接受媒體采訪的時候,說捐建學校,扛八級地震的事情,也是子虛烏有的編造國外不知名專家的話。
好在現在事情被他處理的差不多了,已經最大程度弱化自己在這件事中的影子和作用。
即使將來被懷疑,也有足夠的理由說得過去。
喜歡重生:從倒數第一開始逆襲請大家收藏:()重生:從倒數第一開始逆襲書更新速度全網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