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99章 天下大亂二)

字數:3108   加入書籤

A+A-


    尤其是在將武大郎排擠出去以後,他們更是毫無顧忌,無所不為。而那些曾經被捕的鄱陽湖水匪們,其中一部分不幸成為了蔡京拿來頂罪的替罪羊;
    至於其餘未受懲處之人,則全部被釋放回原籍,並且重新開始在長江流域肆意從事著販賣私鹽這種違法的營生。甚至比起以往,他們變得越發膽大妄為、變本加厲起來。
    而江南的百姓想要吃鹽,就隻能從他們指定的私鹽販子手裏高價購買。而官府向百姓出售的廉價食鹽的店鋪,無論什麽時候,都是沒有貨。
    在這無奈的局勢之下,百姓們被逼迫至絕境。那些稍有積蓄的人家,不得不掏出大把的銀子去購置昂貴無比的食鹽;而貧困潦倒、囊中羞澀之人,則隻能被迫削減每日食鹽的攝入量,如此一來,人們的生活苦不堪言,整個社會都陷入了一片混亂和困苦之中。
    這般慘狀,甚至波及到了梁山的狀元樓以及眾多酒館之內。原本物美價廉的各類食材,如今價格節節攀升,令人望而生畏。就連平日裏常見的調味品,其售價也是一路高漲,使得商家成本大增,經營愈發艱難。
    潘金蓮秀眉緊蹙,沉思片刻之後果斷下令:“即刻派遣人手,務必全力守護好咱們在江南的產業!此外,速速傳信給張順等諸位兄弟,囑他們密切關注杭州周遭的動靜。”
    她心裏清楚的知曉這場突如其來的起義風波,定然會對自家在江南地區的生意造成巨大衝擊。
    然而,盡管深知其中利害關係,她卻並不打算貿然出手加以幹涉。畢竟,歸根結底,皆是由於朝廷內部那幫奸佞之徒胡作非為、貪得無厭,皇上貪圖享樂,毫無作為,方才釀成了今日這般禍事。
    潘金蓮深知江南百姓因高昂的鹽價而生活困苦不堪,她心急如焚,曾多次修書給宋徽宗,言辭懇切地陳述其中利害關係。
    不僅如此,她更是詳細描述了江南百姓那艱難的生存狀況,滿心期盼著宋徽宗能夠心生憐憫,站出來加以幹涉,調控鹽價,使得普通百姓能買得起鹽,從而過上安穩的日子。
    然而,宋徽宗卻對於這樣的事情無動於衷,完全的信任蔡京等人,相信他們不會那樣做的,還沉浸於對那些奇花異石的癡迷之中,根本無暇顧及百姓疾苦。
    他肆意揮霍民脂民膏,大興土木,修建專供自己享樂的奢華園林景觀。與此同時,蔡京等一幹奸臣又在旁煽風點火、搬弄是非,使得宋徽宗愈發信任這些諂媚奉承的臣子,對潘金蓮的進言則置若罔聞。
    見此情形,潘金蓮心中不禁湧起萬般無奈之情,然而,她那倔強而堅定的心卻並未因此而屈服,更沒有絲毫想要放棄的念頭。
    她深知,若要讓宋徽宗等一幹人等真正意識到自己所犯下的過錯,並促使他們采取切實有效的措施來改善當下的困境,就必須將這件事情徹底地鬧大,使之成為街頭巷尾眾人皆知、議論紛紛的熱門話題,從而吸引到足夠多的關注與重視。
    就在潘金蓮陷入深深的沉思之時,原本安靜的會客廳門口忽然傳來一陣急促且雜亂的腳步聲。她猛地抬起頭,目光迅速朝著聲音傳來的方向望去。
    隻見一個身影正急匆匆地朝這邊走來,待來人走近之後,潘金蓮才看清,原來是府內專門負責飼養信鴿的老李。
    此時的老李滿臉驚慌失措之色,兩隻手如同捧著稀世珍寶一般緊緊地握著兩張紙條,他一路小跑著來到潘金蓮跟前,
    甚至連氣都來不及喘勻便迫不及待地開口說道:“寨主,大事不好啦!剛剛收到了兩封分別從南北兩個不同方向送來的加急信函,還請寨主您親自過目!”說罷,老李恭恭敬敬地將手中緊攥著的紙條遞到了潘金蓮麵前。
    潘金蓮微微皺起眉頭,伸手接過信件,然後緩緩展開仔細閱讀起來。這不看不打緊,隻是一眼掃過去,她整個人頓時如遭雷擊般呆立當場,臉上滿是難以置信的神情。
    原來,信中的內容竟是告知她河北地區的田虎以及淮西一帶的王慶也已經舉起了義旗,正式起兵反抗大宋朝廷的統治了。
    這可真是令人震驚啊!難道他們真的事先就商量好了嗎?竟然如此默契地一同起事,如果不是早有預謀,怎麽可能做到同時起兵呢?
    不得不說,這樣做的確有個明顯的好處,那就是能夠極大程度地牽製住大宋的軍隊。畢竟一下子從多個方向發動進攻,宋軍必然會陷入首尾難以兼顧的困境。
    果不其然,正如原著中的四大寇,除了被潘金蓮有意隱藏的梁山,其他三方勢力都不約而同的起兵造反了。
    潘金蓮敏銳地察覺到局勢正在急劇惡化,這對於大宋的統治而言無疑是一場前所未有的巨大考驗。
    要知道,在原著裏,朝廷可是通過招安的手段,成功地將梁山收歸己用,使之成為平定叛亂的得力工具,然後逐個擊破那些起義軍。
    然而,此次情況卻截然不同,因為少了梁山這個強大的助力,朝廷究竟該如何應對這場亂局呢?
    盡管潘金蓮目睹了這一切,但她似乎並無插手幹涉之意。畢竟如今的朝廷實在是腐朽到了極點,百姓們更是生活在水深火熱之中,苦不堪言。或許在她看來,這樣的朝廷已經失去了拯救的價值,又或者她另有一番深遠的打算。
    在軍事領域,宋朝始終秉持著重文輕武的策略方針,這種局麵致使其在對外戰爭中屢屢受挫,長期遭受異族勢力的欺壓和遏製。
    事實上,宋朝自始至終都未能實現真正意義上的大一統,國家始終處於隻占據半壁江山的尷尬境地。
    從經濟層麵來看,盡管當時的社會呈現出極度繁榮昌盛的景象,但由於皇帝肆意縱情於聲色犬馬之中,揮霍無度地享受奢華生活;
    同時,貪官汙吏又毫無顧忌地搜刮民脂民膏、貪贓枉法;再加上屢次戰敗後不得不向異族支付巨額賠款等因素的綜合影響,使得廣大黎民百姓深陷水深火熱之境,生活困苦不堪。
    。
    喜歡潘金蓮的逆襲人生請大家收藏:()潘金蓮的逆襲人生書更新速度全網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