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70章 實驗室的新產品

字數:4143   加入書籤

A+A-


    當高銘遠離開北望的時候,整個行動也進入了收網階段。
    一天以後,在申城國際機場,高銘遠和另外一條大魚,在與鷹醬駐申城的一位商務代表接頭時被當場抓獲。
    北望火車站行李寄存處的李主任,那家雜貨鋪的店老板,以及他到申城以後接頭的一條線被整個挖了出來。
    津沽市龍江路上的好兄弟羊肉館作為一個據點,也被端掉了,據說後續在這個點上又挖出了不少壞東西。
    總之,整個事件的餘波震蕩持續了好幾個月,但毫無疑問,這一次的行動相當成功。
    ......
    這一段時間,段成君忙得不輕,而蘇豫更是一頭紮進了春耕的種子生產裏,也是忙得昏天黑地!
    直到三月底,總算在空間智能車間開足馬力生產的情況,將所有的種子及時通過“112工程處”分撥到了全國各地。
    南來北往的運輸車輛,讓寶堰新區的餐飲和住宿一直處於滿負荷運轉狀態。
    寶堰農資大市場,也徹底爆火了起來。
    化肥、農藥、農機、農具,甚至是農業書籍,凡是搶先入駐市場的,僅僅這第一個季度,賺的錢連店家們自己也不敢相信錢原來這麽好賺。
    農資大市場提供的這種一站式采購的便利,以及這種模式的創新,立刻引來了各地的考察學習隊伍,連帶著靠近寶堰新區的朗山新城也是人滿為患。
    飯店、賓館如雨後春筍般紛紛拔地而起,一個大市場帶動一個地區經濟發展的這種效應,是非常驚人的,這在後世也是如此。
    更何況來“112工程處”拉種子的車隊涵蓋了全國所有的省份,且帶隊來的也不是普通人,所以信息交流量是很大的。
    有趣的是,很多同一個省的采購商和供應商,還是在農資大市場裏碰上後才知道,原來你生產這個,原來你需要那個!
    這充分說明了對信息互通的巨大需求,也為信息時代的到來奠定了需求基礎。
    蘇豫忙完種子分撥的三月最後一天,林起墨也給他帶來了好消息。
    那個最高級的實驗室,蘇豫將其命名為了“112實驗室”,反正112幾乎就是他的代名詞了。
    實驗室陸續又增加了十二個研究員,都是三號首長親自布置,千挑萬選,可以說是經過了最嚴格審核的年輕科學狂人。
    他們看到實驗室裏那些近乎魔幻的電腦和實驗設備,比林起墨當時的瘋狂有過之而無不及。
    好消息就是這十幾個家夥,根據蘇豫從空間倉庫裏,他的一堆老舊物品中翻出來的一台九十年代摩托羅拉中文bp機,居然在這麽短時間內就搞出了一台數字原型機。
    不光如此,按照“小徐同學”提供的一些資料,參照目前進口的電話程控交換設備,他們居然也搞出了應用了集成電路芯片技術的數控交換設備。
    盡管目前使用的集成電路芯片還是實驗室產品,但也意味著跨上了一個新的台階。
    看到這些成果,蘇豫也興奮了,“接下去應該怎麽幹?”
    這些玩意他不懂,打輔助他是在行的。
    林起墨推了一下眼鏡,“再更新兩代,應該就可以大規模生產了!不過,芯片還是關鍵,否則沒法做成你給的樣品那麽小。”
    “那你說那些生產線怎麽改造,你出方案,設備我來解決。”
    目前用到的芯片和集成電路,都是最原始的東西,蘇豫相信應該不是問題,關鍵是在這個過程中積累經驗。
    “成,再給我們一個星期時間,我們搞一套生產線改造方案出來。”
    林起墨很有信心的點了一下頭,事實上他們已經討論出了一套解決方案。
    接下來的日子,蘇豫幾乎也泡在實驗室裏,配合著他們,需要什麽,就打印什麽。
    反正已經魔幻了,再魔幻些也沒啥。
    從蘇寶集團和盤龍集團成立伊始,林大龍和肖建國就沒停止過擴張建設廠房。
    如今兩個集團加起來的地盤與一個小縣城的麵積也相差無幾,新建造和新裝修好的空廠房幾乎占到了總廠房數量的一半。
    職工的食堂、宿舍等配套設施也越來越完善,職工的福利待遇啥的在北望首屈一指。
    成品則直接進入了物流公司,由物流公司全權負責集中倉儲運輸,效率提高得不是一點半點,而且幾乎全是通過集裝箱進行運輸。
    為此,北方鐵路局為北望專門增設了不少班次的貨運專列,同時以北望為中心的貨運專線也在積極建設之中。
    四月上旬的一天,蘇豫把丁文軍叫到了自己的辦公室。
    “文軍,怎麽樣,最近都做了些啥?”蘇豫倒了一杯咖啡端到了丁文軍的麵前。
    “四大件的生產線又都增加了兩條,還是仍然是來不及生產啊,需求量太大了。”丁文軍興奮地說著,端起咖啡喝了一口,“好苦!”
    “如果你現在離開那裏,生產線上沒問題吧?”
    “沒問題,我可帶出了不少小徒弟!”丁文軍一臉的得意。
    這章沒有結束,請點擊下一頁繼續閱讀!
    蘇豫笑嗬嗬地站起來拍了拍他的肩膀,“那好,跟我去看一條生產線,接下來,要你轉戰新的領域了。”
    “是嗎!是生產啥玩意的?”丁文軍的眼睛瞪得溜圓,隻要待在蘇豫身邊,他就感覺特別的放鬆,甚至有些調皮。
    等兩人進入了“112實驗室”,丁文軍頓時傻了眼。
    林起墨主動進行了介紹,“這是全自動數控交換機,不光是可以取代進口產品,無論是並發數量和運行效率上,都遠超他們,也可以說這是超越這個時代的產品。”
    “這是數字bp機,當然這個名字是蘇總起的,我也不知道為什麽叫bb機,包括控製係統的硬件和軟件,以及終端產品,我們全部開發出來了。”
    “這是移動通訊終端,還沒有成型,但基本原理和實驗機已經跑通了,相信很快就會有新的突破。”
    “對了,蘇總,有了移動終端,也就是你說的手機,bp機會不會很快被取代掉?”
    林起墨這個問題還確實是很實際的一個問題,前世bp機的存在也就那麽不到十年的時間,如今隨著蘇豫的出現,也許還未等bp機流行,手機就出來了。
    蘇豫想了想,“問題不大,經濟發展不會一下子那麽快,未來bp機如果被淘汰了,還可以出口,消費人群不一樣,不是誰都買得起手機,而且跟基礎通訊設施的投入也有很大關係,bp機的市場還是很廣闊的。”
    林起墨點點頭,又捧來一大捆圖紙,鋪在了會議桌上。
    這是一套集成電路板和基礎芯片的生產流程圖,他指著圖紙說道,“現在最迫切的就是這玩意了,生產線如果搞出來,大規模生產這些設備就不是問題了。”
    丁文軍幾乎撲到了桌子上,仔仔細細地看了起來。
    這家夥雖然不是科班出身,但就是懂這些東西,也真是奇了怪了。
    這也許就是天賦吧!
    喜歡重生七八:開局一片田到華夏騰飛請大家收藏:()重生七八:開局一片田到華夏騰飛書更新速度全網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