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38章 本官都不希得拆穿你!

字數:4685   加入書籤

A+A-


    楊少峰一向是把榷場當商場看的。
    畢竟這麽大的一個榷場,裏麵各種亂七八糟的商品都有,偶爾陪著老婆去逛一逛也挺好的。
    但是這個商場也有讓楊少峰不滿意的地方。
    那些服務員的大明官話不標準,聽著太別扭。
    這不行啊,本官是陪老婆來逛街購物的,你們說話太別扭,這不影響本官和老婆的購物體驗麽?
    所以,榷場裏以後必須統一說大明官話,而且還要標準。
    而麵對楊少峰的要求,樸成性整個人都淩亂了。
    不是,你楊駙馬到底能不能做個人了?
    榷場裏隨便哪家外藩的鋪子裏都有雇傭的大明百姓,你不讓他們給你服務,非得讓那些鋪子的掌櫃給你服務,這不是你自找的麻煩?
    但是樸成性又不敢直接說出來。
    還是那句話,惹不起。
    整個高麗的勞務派遣項目都掌握在眼前這位楊駙馬的手裏,說難聽點兒就是高麗還得指著這位楊駙馬吃飯。
    真要是把他給惹急眼了,萬一在勞務派遣上麵使絆子咋整?
    既然賭不起,自然也就沒有賭的必要。
    樸成性滿臉堆笑的說道:“是,駙馬爺說的是,外臣這次回高麗之後,自然會勸說下邦國主廣建社學,並且開始推廣大明官話。”
    楊少峰笑了笑,沒有在意樸成性的小算盤。
    先推廣大明官話也行。
    畢竟語言和文字是相輔相成的,文字沒辦法脫離語言而單獨存在,語言也同樣沒辦法脫離文而單獨存在。
    舉個最簡單的例子。
    後世棒子家的身份證上為什麽必要標注漢字?
    因為不標注漢字,棒子家的語言和文字就沒辦法做到百分百的適配。
    而之所以會出現這種情況,正是因為棒子當初已經接受了漢字,在完成了棒子語言和漢字的配套適應後又強行擺脫漢字,自然也就出現了新造棒子文字和棒子語言不適配的情況。
    敲黑板:棒子原本沒有文字,全部都是借助漢字,棒子文字的出現,是從棒子第四代君主世宗李裪頒布《訓民正音》開始。
    也就是說,洪武年間的高麗隻有語言,卻沒有屬於他們自己的文字。
    隻要推廣開大明官話,後續再推廣漢字也就成了理所應當的事情。
    至於說再有哪一代棒子國主妄想搞出棒子版本的文字……
    也可以。
    隻要他們在搞出棒子文字前還沒有恢複遼東四郡,那就允許他們搞文字。
    楊少峰笑了笑,隨後又把桌子上的一個小盒子推到樸成性麵前。
    “這裏麵有兩份小禮物,算是本官送給樸副使的,樸副使不妨打開看看。”
    楊少峰笑道:“這兩種東西,以後也會出現在榷場當中。”
    樸成性滿是好奇的打開小盒子看了一眼,卻見小盒子裏麵裝著兩個小罐子。
    打開其中一個小罐子後,樸成性不禁傻傻的望著楊少峰問道:“駙馬爺,這是……鹽?”
    楊少峰笑著點了點頭。
    “不錯,是鹽。”
    “另一個小罐子裏裝的是香料,做菜的時候隻要放上一丁點兒,便能讓飯菜變得特別鮮美。”
    樸成性沒有去看香料,而是望著楊少峰問道:“駙馬爺剛剛說,榷場裏以後也會賣鹽?”
    楊少峰笑著點了點頭,樸成性又繼續問道:“敢問駙馬爺,這些鹽……怎麽賣?”
    楊少峰想了想,笑道:“大概五十文錢一斤。”
    樸成性驚道:“這麽便宜?”
    臥槽!
    賣便宜了!
    楊少峰已經讓人核算過了,登州府產出來的這些海鹽,即便是算上人力,一斤鹽的成本也不會超過兩文錢,賣五文錢都還有的賺。
    所以,鹽場出鹽的價格是三文錢一斤,登州百姓購買鹽的價格是五文錢一斤。
    伴隨著以後鹽田數量的增加,鹽的產量會進一步上升,成本還能進一步下降。
    再加上以後整個大明都會開啟轟轟烈烈的修路工程,運輸方麵會越來越方便,可能這些鹽賣到陝西、山西等地的價格也不會超過十文錢。
    一斤賣五十文錢,隻不過楊少峰本著照顧藩屬國的原則 ,習慣性的在大明售價後麵加了個零而已。
    萬萬沒想到啊,五十文一斤的價格竟然還賣得便宜了!
    強忍著心頭滴血的衝動,楊少峰勉強笑著說道:“畢竟高麗乃是大明的外藩,這鹽的價格也不好定的太高。”
    想了想,楊少峰幹脆又補充了一句:“本官剛剛說的是最後的售價。”
    “就是大明的鹽,賣到高麗百姓手中的價格。”
    “如果是高麗戶曹大量訂購,價格還可以進一步降低。”
    既然已經賣得賤了,那就幹脆再壓一壓價格。
    徹底摧毀棒子家的製鹽產業。
    讓棒子在用鹽方麵形成對大明的依賴。
    而樸成性整個人都麻了。
    還能再便宜?
    暗自琢磨一番後,樸成性幹脆試探著問道:“敢問駙馬爺,倘若戶曹大量訂購,這鹽的價格?”
    這章沒有結束,請點擊下一頁繼續閱讀!
    楊少峰道:“大概不會超過三十文。”
    “本官也不瞞你。按照登州鹽場的成本核算來看,一斤鹽的成本大概在十文錢左右。”
    “按理來說,賣給高麗商賈的鹽價也應該是十文錢才對。”
    “隻不過,登州鹽場的產量還太少,眼下就算供應山東百姓用鹽都力有不逮。”
    “賣給高麗商賈一斤鹽,就必須減少賣給大明百姓的鹽。”
    “所以,這價格才會高了些。”
    “樸副使應該能夠理解吧?”
    樸成性點了點頭,答道:“是,下官能夠理解。”
    隻是頓了頓,樸成性又繼續問道:“敢問駙馬爺,大明百姓購買這些鹽是多少錢一斤?”
    看楊少峰望向自己,樸成性又趕忙說道:“外臣隻是想要問問大明的鹽價,回頭也好製定高麗百姓買鹽的價格。”
    楊少峰心道我信你個鬼,你個大餅臉的棒子壞的很。
    你踏馬是打聽大明的鹽價嗎?
    或者說,大明的鹽價還用得著打聽?
    你踏馬就是想要猜測本官到底坑了你們多少錢!
    本官都不希得拆穿你!
    楊少峰笑了笑,說道:“這些鹽的成本,大概是十文錢一斤。”
    “但是,賣給大明百姓的價格是五文錢。”
    “差的那五文由戶部承擔。”
    “……”
    樸成性最終還是失魂落魄的離開了登州府衙。
    回高麗吧。
    大明的變化太多也太快,很多事情已經不是自己所能決定。
    尤其是波及到陳太子和明太子,還有大明官話的推廣、食鹽的問題。
    喜歡奮鬥在洪武元年請大家收藏:()奮鬥在洪武元年書更新速度全網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