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76章 非常之時,當行非常之事
字數:4441 加入書籤
事實證明,朱皇帝的智商應該不是很高,大概跟七仔差不多。
或者說,朱皇帝一直都太小瞧了他的好大兒,也太高估了李善長和劉伯溫的底線。
就在朱皇帝暗自慶幸自己在寧陽縣,京城裏有好大兒替自己處理政務的時候,遠在京城的朱標正抓著李善長和劉伯溫開會,商量孩童案和鐵器案的善後事宜。
“非常之時,當行非常之事。”
原本的大明中書省左丞相,如今的大明內閣首輔大臣李善長,正笑眯眯的捋著胡須,給大明常務副皇帝朱標獻計。
“眼下幾百個官員的缺口,不是一時半會兒就能找到合適的人手。”
“即便能從其他地方抽調官吏,以後也要想辦法補回去。”
“依臣之見,倒不如把恩科新錄的幾百個進士塞到駙馬爺手底下,讓他們一邊替駙馬爺打下手,一邊跟著駙馬爺學習怎麽當官,等這場案子結束,他們就可以直接外放做官,頂上那些被抽調的官吏的缺。”
劉伯溫跟著點頭附和:“寧陽縣出身的那些官員有多好用,殿下是知道的,這些新科進士縱然不比寧陽縣出身的那些官員,但是隻要能跟著駙馬爺身邊學到幾分本事,做個知縣總是合格的。”
朱標瞥了李善長和劉伯溫一眼,心說就你倆精明?
孤何曾不想把人手塞到姐夫手底下?
問題是這人哪兒有那麽好塞?
朱標微微歎息一聲,說道:“姐夫那邊本來就忙,再往他手底下塞幾百個進士,他能樂意?”
最起碼也得小龍團開路才行。
“最關鍵的是,姐夫他可是個雁過拔毛的性子。”
“這些人塞到他手底下還算容易,再想往回調,又豈是那麽好調的?”
不說肉包子打狗吧,也隻能做好十三出九歸的心理準備。
往他手底下塞三百個進士,能不能回來兩百個都不好說。
朱標伸手揉了揉額頭。
李善長卻捋著胡須說道:“啟奏殿下,臣有一計,去三百個進士,起碼能回來三百個。”
嗯?
你要不要聽聽你在說什麽?
去三百個進士,起碼能回來三百個,合著還有可能多回來幾個?
李善長再次捋了捋胡須,滿臉得意的說道:“敢問殿下,這三百個進士原本就是要外放做官,去頂那些空缺的,對吧?”
朱標點了點頭,李善長又繼續說道:“把他們派去其他地方頂缺是頂,頂登州府和寧陽縣的缺不也是頂?”
隨著李善長的話音落下,劉伯溫當即就挪了挪身子,試圖離李善長那個老匹夫遠一些。
好家夥,你所謂的從其他地方抽調官吏,合著是先從登州府開始抽調?
從登州府抽調三百個官吏,再塞過去三百個進士,楊癲瘋培訓他們的時間決定了他們什麽時候能上崗做官是吧?
論起薅羊毛的本事,老夫願意承認你李善長是天下第二!
朱標的眼睛也亮了起來。
這個辦法好!
本身這些官員缺口就是姐夫弄出來的,孤從登州府抽調官吏去補缺又有什麽不對?
而且,孤專門挑佐貳官和書吏們抽調。
一個縣裏抽兩個佐貳官再加八個書吏,他登州府十個縣就能抽調出一百個人。
登州榷場那邊起碼也能抽調二十個。
寧陽縣再抽調十個。
登州府本身再調二十個。
加起來就是一百五十個。
抽調出來的佐貳官直接升職做正印官,書吏直接升職做佐貳官。
再從寧陽縣裏尋摸一百五十個識字的青壯去做書吏,這不就能湊出來三百個?
隻是轉念一想,朱標又覺得有些不對勁。
誰規定孤隻能從寧陽縣尋摸一百五十個識字的青壯了?
孤尋摸兩百個不行嗎?
拿三百個去換三百五十個,是孤賺了!
越想越覺得靠譜,朱標當即就做出決定:“就這麽著吧,回頭孤讓人帶兩斤小龍團去找我姐夫。”
略微頓了頓,朱標又繼續說道:“接下來就是僧錄司和道錄司的事兒了。”
聽到僧錄司和道錄司這兩個名字,李善長和劉伯溫臉上的笑容也慢慢隱去。
顧名思義,僧錄司是管和尚的,道錄司是管道士的。
但是很明顯,僧錄司的工作並沒有做到位。
光是一個世航和尚的度牒問題就說不過去。
誰給世航和尚頒發的度牒?
天底下那麽多的和尚,還有多少個是跟世航和尚一樣的?
世航和尚跟白蓮教有牽扯,那還有沒有其他的和尚是白蓮教徒?
僧錄司的工作沒做到位,那道錄司呢?
朱標微哼一聲,說道:“將僧錄司和道錄司現有的官員調到他處吧,再從禦史台抽調幾個人過去。”
“先清查天下寺廟、道觀的田產,再清查僧侶、道士們的度牒。”
“該抓的抓,該勒令還俗的就勒令還俗。”
“遁入空門又不是跳出三界。”
“想靠著出家來躲避律法的製裁?”
“做夢!”
小主,這個章節後麵還有哦,請點擊下一頁繼續閱讀,後麵更精彩!
李善長點頭應下,隨後說道:“臣以為,光是針對僧道還不夠,最主要的還是得針對那些結社的,像什麽所謂的詩社、書社,尤其是念佛之類的。”
宋朝時期的結社非常普遍。
演雜劇的“緋綠社”,蹴球的“齊雲社”,唱曲的“遏雲社”,相撲的“角抵社”,射弩的“錦標社”,使棒的“英略社”,說書的“雄辯社”,演皮影戲的“繪革社”,剃頭師傅可以組成“淨發社”,變戲法的“雲機社”。
喜歡紋身花繡的有“錦體社”,就連妓女也可以成立一個“翠錦社”。
白蓮教起源可上溯於東晉慧遠創建的白蓮社,正式興起則是在紹興三年,屬於是“結社念佛”的產物。
大明現在也有結社,而且同樣非常自由和普遍。
光是京城就有大大小小的詩社、書社好幾個。
當然,李善長並不是想要針對詩社、書社,而是盯上了這些詩社、書社背後的鄉紳團體。
聽說,又他娘的有人在招供時供出了“中書省左丞相”這六個字?
所以,什麽這個社、那個社的,你們不要怪老夫心狠手辣。
要怪就去怪那些個混賬王八蛋,是他們先拿老夫的九族開玩笑的!
一想到自個兒的九族老婆,李善長又將目光投向了劉伯溫。
他們禍害老劉的次數,可比禍害老夫的次數更多。
老劉這次咋沒跳出來?
喜歡奮鬥在洪武元年請大家收藏:()奮鬥在洪武元年書更新速度全網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