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80章 李善長,你可真是個活畜牲!

字數:4389   加入書籤

A+A-


    如果朱皇帝確實存了遷都的心思,那麽很多事就可以解釋得通了。
    比如說,為什麽第一次科舉時的二十六個寧陽縣出身的生員,隻有一個周敬心留在中書省,剩下二十五個全部被外放到燕雲十六州去做知縣,連一個分配到江南的都沒有。
    再比如說,為什麽朱皇帝會把登州升格為登州府,又把楊癲瘋調過去擔任知府並且主持登州榷場。
    不是因為什麽“北地荒蕪,正是需要人才治理的時候”,而是朱皇帝有了遷都的心思,所以寧陽縣的那二十五個生員才會被派到燕雲十六州去做知縣。
    未來的京師附近,卻又不附廓京師。
    同樣的,也不是因為“登州剛剛遭過災,設置榷場可以加快登州恢複,能盡快讓登州百姓過上好日子”。
    因為登州榷場雖然離未來的京師不算太近,但是換成海路呢?
    如果把京師遷到北平,那麽,光是一個遼東都司就足以鉗製住棒子,再有登州府和永平府互為犄角,那麽京師的位置就變成了內海內陸,完全可以杜絕海上而來的風險。
    如此一來,登州府的位置也就變得格外重要起來。
    也就難怪朱皇帝會把登州升格為登州府,又把他那個好女婿放到登州府去做知府。
    包括中都鳳陽停止營建的事情,也能夠解釋得通了。
    甚至連楊癲瘋為什麽要搞屯墾農場也都能解釋清楚。
    別扯什麽為了安置各個衛所裁汰下來的軍士。
    他楊癲瘋的最終目的就是把江南那些不沿海的州縣變成以耕種和工坊為主,然後再借用整頓後的衛所,一刀一刀的從江南士紳們的身上割肉。
    想到這兒,劉伯溫不禁長歎一聲。
    這大明朝還有一個好人嗎?
    楊癲瘋玩了命的瘋狂折騰,拿官老爺和鄉賢士紳們不當人。
    上位更是走一步看三步,有了遷都的打算之後就各種做準備。
    還有他李善長,這個老匹夫早就猜到了上位想要遷都的心思,卻一直藏著掖著不肯說。
    再轉念一想,劉伯溫的心裏頓時更加不爽。
    李善長這個老匹夫為什麽要單獨把這個秘密告訴老夫?
    是因為他終於良心發現嗎?
    不是!
    是他想要拉老夫下水!
    因為老夫之前也看過那些奏本,但是卻從未往遷都這方麵想。
    現在他李善長直接把話挑明,以後但凡有上位想要遷都的消息傳出去,第一個被懷疑的就是本官!
    李善長啊李善長,你可真是個活畜牲!
    劉伯溫越想越氣,一邊在心裏瘋狂咒罵李善長,一邊黑著臉說道:“琪哥兒……差不多也該出仕了吧?”
    嗯?
    老夫好心好意的指點你,你個老匹夫卻往老夫心口戳刀子?
    李善長心中冷笑一聲,直接反唇相譏::“你家璉哥兒呢?”
    被李善長這麽一說,劉伯溫頓時就蔫巴了。
    得,看來誰家的都逃不過這一劫。
    李善長又接著說道:“其實把他們弄去農場,倒也算得上是好事兒——你想想胡惟庸家的那個塗節。”
    一聽到塗節這個名字,劉伯溫當即就冒出一身冷汗。
    也對。
    塗節莫名其妙的被卷進孩童失蹤案和鐵器外流案。
    自家九族老小也反複在閻王殿中閃現。
    把小一輩的扔到農場去耕種兩年,最起碼這兩年的時間是比較安全的。
    正當劉伯溫胡亂琢磨時,李善長又繼續說道:“依老夫之見,琪哥兒也好,璉哥兒也罷,他們去農場可能隻是第一步。”
    劉伯溫心中一緊,問道:“那第二步呢?”
    李善長道:“第二步,就是外放到州縣裏麵做官。”
    “就跟駙馬爺一樣,從縣裏一步步的往上走。”
    “說不定哪天還要轉到衛所裏麵去曆練一番。”
    “等他們都曆練的差不多了,咱們這些老家夥也就該退位讓賢了。”
    “當然,這得是他們爭氣的前提下。”
    “要是他們不爭氣,爭不過那些科舉上來的生員,估計他們以後也就是守著個爵位混吃等死,直到家裏再出一個好苗子。”
    劉伯溫眨了眨眼睛。
    這樣兒也挺好的?
    最起碼不用擔驚受怕,不用擔心九族老小的名字在閻王爺麵前瘋狂閃爍。
    想到這兒,劉伯溫也下定了決心:“那咱先分頭行動,各自去勸說那些文武勳貴?”
    李善長直接瞥了劉伯溫一眼,嘲諷道:“這是咱們倆去勸說就行的?”
    “誰家的孩子不金貴?”
    “聽老夫的,你們禦史台明天開始就彈劾他們,重點就是教子無方。”
    “挨個兒來,先從老夫開始,然後是常黑子家的那兩個,反正他家沒什麽好名聲。”
    “彈劾完常黑子家的,順道連上位家的那幾個也彈劾一遍。”
    “五皇子不是在登州大學醫學院麽?就彈劾他不務正業。”
    “二皇子不是在登州大學的工程學院麽?就彈劾他不務正業,好大喜功。”
    小主,這個章節後麵還有哦,請點擊下一頁繼續閱讀,後麵更精彩!
    “三皇子和四皇子在軍中,彈劾他們窮兵黷武。”
    “等殿下發怒,收拾了二皇子、三皇子和四皇子、五皇子,等他們來找咱們想個辦法的時候,老夫再提出農場的事兒。”
    “青田兄啊,這上趕著的,可不是買賣。”
    嗯?
    合著得罪人的是老夫,你李善長就是幫著老兄弟們排憂解難的大好人是吧?
    你可真是個活畜牲!
    劉伯溫在心裏瘋狂咒罵李善長,李善長卻眯著眼睛說道:“當初未曾平定張士誠、方國珍和陳友諒的時候,淮西和浙東的老兄弟們就算不對付,也能齊心協力,大家夥兒心往一處想,勁往一處使,如今怎麽就變成這樣兒了呢?”
    “老夫就是想不通,明明不過是一些鄉紳和讀書人而已,頂多再加上一個白蓮教,怎麽就能把咱們挑撥的鬥來鬥去?”
    ……
    就在李善長和劉伯溫追憶往昔崢嶸,研究著下一步該怎麽坑完百官勳貴然後朝那些鄉賢士紳們下死手的時候,楊少峰已經帶著胡惟庸和汪廣洋、夏煜兩人一起去了寧陽縣。
    “觸目驚心啊。”
    楊少峰當麵向朱皇帝匯報工作:“僅山東布政使司一地,牽扯到的大小官吏就足有三百餘個,牽扯到的都司、衛所各大小將領和軍士也足有兩百多個。”
    “直隸、江浙、福建、廣東等地,隻怕會牽扯到更多人。”
    “要是再算上白蓮教……”
    喜歡奮鬥在洪武元年請大家收藏:()奮鬥在洪武元年書更新速度全網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