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91章 狗入的楊癲瘋真是既要又要

字數:4478   加入書籤

A+A-


    隨著朱標的話音落下,劉伯溫仿佛看到一口巨大無比的黑鍋從天外飛來,晃晃悠悠但是又精準無比的扣在了自己頭上,想摳都摳不下來。
    他娘的。
    老夫就說這大明朝堂上沒好人吧。
    本來一個楊癲瘋就夠讓人頭疼的。
    現在連太子殿下也跟著學壞了。
    當然,太子殿下本來也不是什麽好東西。
    畢竟老話說上梁不正下梁歪,他爹不是什麽好鳥兒,他又能強到哪兒去?
    劉伯溫在心裏瘋狂吐槽,也唯有這樣兒,才能稍微緩解心中的不爽。
    朱標瞧了瞧神色各異的劉伯溫和李善長,笑著讓人把楊少峰的書信拿給兩人,又繼續說道:“韓國公和誠意伯先看一看。”
    李善長接過書信看了一眼,隨後便笑著遞給了劉伯溫,望向劉伯溫的目光中也難免帶上了三分同情和七分幸災樂禍。
    正所謂死道友莫死貧道。
    想當初他楊癲瘋娶親的時候,老夫家裏的琪哥兒可是給他當過儐相,替他挨過棍子的。
    有這麽一個情份在,他楊癲瘋應該不會往死裏折騰老夫。
    至於他劉伯溫?
    這老匹夫執掌禦史台衙門,一到月底就瘋狂彈劾人家楊癲瘋,如今被人反擊也是活該。
    劉伯溫被李善長看的心底炸毛。
    直到把楊少峰的書信看過一遍,劉伯溫才長長的歎了一口氣。
    瞧瞧人家楊癲瘋想出來的主意。
    把那些牽扯進孩童案和鐵器案的官吏、鄉紳、商賈們拉到縣衙前公開審判。
    讓沒有被牽扯的官吏和老百姓圍觀,讓沒有被牽扯的官吏和老百姓站出來揭發他們的惡行。
    再把他們的各項罪名都刊登到邸報和報紙上。
    再寫到這些人的家鄉縣誌、府誌乃至於族譜上麵。
    就連死後的碑文上麵也必須一五一十的記載他們的罪行。
    還得再找幾個戲班子,把這些人的罪行編排成戲文傳唱。
    再結合“這些人的九族、五服、三代都不得出仕為官”的規定……
    什麽是殺人誅心?
    這就是殺人誅心!
    而且不僅僅隻是讓天底下的老百姓唾棄這些人,更重要的是讓這些人死了還得被九族親朋唾罵。
    老夫究竟還是比不過他楊癲瘋啊。
    劉伯溫在心底感慨萬千,隨後卻打起精神,向著朱標拱手拜道:“殿下,臣回頭就把這些東西都整理出來,寫好奏本之後再呈給上位和殿下。”
    區區罵名而已。
    老夫替他楊癲瘋背了!
    反正還有李善長這個老匹夫陪著老夫一塊兒挨罵。
    見劉伯溫看向自己,李善長卻是捋著胡須笑了笑,直接對朱標表態:“誠意伯寫奏本,上位用璽,臣讓人安排推行,應該能嚇住一部分膽小的。”
    朱標點了點頭,隨後又拿起兩份奏本,讓隨侍太監遞給了李善長和劉伯溫。
    “韓國公和誠意伯再看看這兩份奏本。”
    “一份是淮安知府在前幾天讓人送來的。”
    “另一份是姐夫讓人快馬送來的。”
    “這兩份奏本,恰好一起送到。”
    李善長和劉伯溫兩人都有些懵逼。
    淮安知府吳振東前幾天讓人送的奏本?
    楊癲瘋讓人快馬送的奏本?
    總不能是吳振東未卜先知,早在楊癲瘋還沒去淮安府之前就知道要倒黴,所以提前寫奏本彈劾楊癲瘋?
    李善長和劉伯溫一邊胡亂琢磨,一邊接過奏本看了起來。
    “臣,淮安知府吳某,謹奏為淮安府大旱,請蠲免賦稅並撥付賑濟糧食等事……”
    “臣,直隸巡撫楊某,謹奏為淮安府將旱,請朝廷撥付賑濟糧食與工匠……”
    瞧著兩份大同小異的奏本,李善長和劉伯溫頓時更加懵逼。
    淮安知府吳振東在奏本裏說淮安府大旱,請求朝廷蠲免淮安府百姓的賦稅並且調撥賑濟糧食,這屬於很正常的操作。
    楊癲瘋沒奏請蠲免賦稅,但是卻申請了調撥賑濟糧食和工匠,同樣也屬於很正常的操作。
    兩份奏本之間的不同之處,就在於吳振東做事循規蹈矩,對待幹旱的態度還是指望朝廷賑濟,而他自己則是報著少做少錯、不做不錯的心態在辦事。
    而楊癲瘋的那份奏本則是很符合他一貫以來的作風,在要求朝廷賑濟的同時,也會發動百姓去抗旱。
    兩份奏本都很符合兩人的風格。
    所以,這玩意兒又有什麽好看的?
    隻是轉念一想,李善長卻臉色大變。
    “淮安府大旱?”
    “不是,淮安府怎麽能旱呢?”
    “淮安府本身沿海,府內又有碩項湖、洪澤湖和駱馬湖,要是淮安府都能大旱,那其他地方得旱成什麽樣兒?”
    被李善長這麽一念叨,坐在李善長旁邊的劉伯溫同樣臉色大變。
    入他娘的。
    忘了淮安府的實際情況了。
    朱標瞧了瞧李善長,又瞧了瞧劉伯溫,說道:“無論如何,淮安府大旱是躲不過了。”
    “而淮安府大旱,其他地方多半也好不到哪兒去。”
    “這次,恐怕不僅僅隻是往淮安府調撥糧食那麽簡單。”
    李善長微微點頭。
    事情是明擺著的。
    淮安府本身沿海,又水係眾多,可以說是大明的一處糧倉。
    如今就連淮安府都因為幹旱而需要朝廷調撥糧食,那麽其他地方的旱情隻可能更重。
    心裏暗自盤算一番後,李善長的臉色頓時變得更加難看。
    “若是僅有淮安一處倒還好些。”
    “若是幹旱的地方太多,恐怕國庫也沒有足夠的糧食可供調撥。”
    “雖說有登州榷場在,短時間內不用為糧食發愁,可是長此以往,暹羅等藩國的糧食也未必能供應得上?”
    朱標微微搖頭,說道:“糧食的事兒好說,就像姐夫曾經說過的那樣兒,苦一苦各藩屬國的百姓,總是能湊出來糧食的。”
    李善長和劉伯溫一時間竟有種不知該從何開始吐槽的無力感。
    神他媽苦一苦各藩屬國的百姓。
    藩屬國哪兒踏馬有什麽百姓。
    不都是一群蠻夷嗎?
    狗入的楊癲瘋真是既要又要,既想要人家藩屬國的糧食,又要樹立起他的好人形象。
    真是一點兒臉都不要了!
    李善長在心底瘋狂咒罵某個不要臉的駙馬都尉,隻是罵著罵著就變了臉色。
    喜歡奮鬥在洪武元年請大家收藏:()奮鬥在洪武元年書更新速度全網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