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756章 本質的不同
字數:4739 加入書籤
“詭異探測衛星總設計師!”
“詭異科學創始人!”
薑啟隻覺得大腦一片空白,呼吸都停滯了。
剛才的急切瞬間被一種近乎眩暈的狂喜所取代!
一個將理論化為探查詭異的眼睛,一個為理解詭異奠定了基石!
一個實用技術的巔峰,一個基礎理論的起源!
我的問題……那些困擾我日夜的難題……終於……終於有機會得到解答了!
他看向吳垠和傑森的眼神,如同信徒仰望聖山般的崇敬與渴望。
若非陳理在身邊,他恐怕會激動得說不出話來。
會客室內的氣氛,在陸淵精準的介紹後,瞬間從尷尬的冰點躍升到炙熱的沸點。
傑森就站在陳理旁邊,迫不及待地想詢問外骨骼的具體細節。
薑啟則深深吸了一口氣,努力平複狂跳的心髒,目光灼灼地鎖定在吳垠身上。
他有太多關於詭異本源、關於那些顛覆性公式的問題要請教這位“創始人”了。
他微微向前傾身,一副隨時準備發問的姿態。
吳垠感受到了薑啟那熾熱的目光,他沉穩地回望,眼中帶著一絲前輩對優秀後輩的欣賞和鼓勵。
他也在快速思考著,如何與這兩位來自異世界的科學家進行最有效的學術對話。
陳理雖然也沉浸在見到理論奠基人的激動中,但他作為長輩和領隊,仍保持著清醒。
他一邊回應著傑森的熱情,一邊用眼神示意薑啟稍安勿躁,準備引導交流進入更有序的學術探討環節。
三人組將眾人的反應盡收眼底,眼中都帶著一絲笑意。
看來,他們這“破冰三人組”的任務完成得不錯。
這四個剛見麵的人看起來直接就沒那麽生疏了。
深淵環視一周,將所有人的反應盡收眼底。他微微頷首,聲音平和卻帶著掌控全局的力量。
“看來,大家已經找到了共同語言。那麽,就請坐下暢所欲言吧。”
四人依言落座,楊歲、陸淵和蘇采薇則坐到了後方稍遠處的一組沙發上,如同觀察員。
蘇采薇看著略顯空曠的會客室中心,心念微動。
刹那間,一麵巨大且光潔的白板憑空出現在正前方。
幾支形態各異的筆無聲地懸浮在白板旁,散發著柔和的光芒。
這樣一來,三個沙發區與白板恰好圍成了一個便於交流的方形空間。
嗯,這才像學術討論的樣子。
坐下後,吳垠率先向後方三人組點頭致意,然後轉向陳理和薑啟,神情嚴肅而真誠:
“深淵同誌告訴我,各位也站在對抗詭異的統一陣線上,既然是誌同道合之人,那我們之間就以同誌相稱了。”
“陳理同誌,薑啟同誌。”
陳理和薑啟立刻鄭重回應:
“吳垠同誌。”
兩人目光隨即轉向傑森。傑森立刻接口:“陳理同誌,薑啟同誌!叫我傑森就行!”
“傑森同誌。”
兩人也微笑回應。
確定了關係和稱呼,吳垠這才開口步入正題。
“兩位同誌,這是兩個世界的第一次正式接觸。深淵同誌雖然告知了我們彼此世界在基本粒子電荷屬性上的鏡像關係。”
“但為了後續任何有意義的交流與合作,我們必須首先,也是最謹慎地,確認我們兩個世界最底層的物理邏輯是否真正兼容。”
“這關乎一切理論、實驗和技術互通的根基。”
“兩位同誌來自於正電子世界,在你們的世界電子帶正電。而我們這邊的電子卻帶負電。”
他略微停頓,拋出一個關鍵疑問:
“這究竟是命名習慣的差異,還是粒子電荷屬性的本質不同?”
陳理略微思考後,開口道:“吳垠同誌的意思是,我們兩個世界可能對電子的定義不同,導致我們所定義的正電子其實是可能是你們的負電子。”
“沒錯。”吳垠點頭。
“在無法直接交換實驗樣本的前提下,這確實難以直接驗證。”
陳理陷入沉思,手指無意識地在沙發扶手上輕點。
“我們世界原子由帶負電的質子、帶正電的電子、以及中子構成。這本身無法區分定義差異。”
“宇宙射線中觀測到正電子數量遠多於負電子……但這現象同樣無法排除命名差異的可能。現象本身與粒子稱謂無關。”
“在磁場和電場中偏轉不同?似乎也不太好證明……”
會客室陷入短暫的寂靜,大家都在思考這個“命名困境”。
片刻後,陳理眼中精光一閃,提出了一個巧妙的替代方案:
“關於正負的定義,我們目前沒法驗證。但驗證左右應該是可以的?”
說吧,他就展示了一下自己世界定義的左右。
“這邊是左,這邊是右。”
吳垠見狀,也比劃了一下。
“這樣看來,我們對左右的定義是相同的。”
“那就對了。”陳理說道:“兩位應該了解β衰變,在我們的β衰變中,核內的一個質子轉變成中子,同時釋放一個正電子和一個中微子。”
“那你們的世界應該是,釋放出一個負電子和中微子。兩種衰變釋放出的中微子是不同的,應當是電子中微子和反電子中微子。”
“當然這是我們這邊的稱呼,你們那邊應該是同樣反過來。”
他說到了這裏,吳垠已經知道他要說什麽了,點了點頭。
陳理繼續說道:“我們這邊β衰變釋放出的電子中微子,觀測顯示僅存在右旋手性狀態。”
聽到這裏,吳垠點了點頭。
“我們這邊所定義的電子中微子,觀測顯示僅存在左旋手性狀態。”
聽到吳垠的回答,陳理笑了起來。
“既然如此,那就可以證明不是命名問題引起的差異的確是電子上的不同。”
楊歲早已聽懵逼了,直接在腦內交流道:“他們嘰裏咕嚕說啥呢?”
陸淵解釋道:“他們這是在確認兩個世界是否真的不同。簡單來說就是確認負電子真的是負電子,正電子真的是正電子。”
“說起來這個問題我之前從來沒有考慮過,還得是他們科學家夠嚴謹啊!”
這個最根本的問題解決後,四人又開始確認其他物理規律。
質子、中子、誇克結構是否一致?相互作用力強度是否相同?
牛頓定律、電磁學、熱力學……一條條基礎定律被提出、對照、確認。
薛定諤方程形式?不確定性原理?量子糾纏現象?討論愈發深入。
蘇采薇準備的白板和筆也派上了用場,這四個人一個接一個的上去書寫公式。
白板上最開始出現的公式,三人組都能勉強看得懂。
偶爾出現兩個特殊的符號,隻要陸淵一解釋,采薇和楊歲也能理解明白隻是某個定律更高級的表示。
然而,隨著討論迅速深入到量子場論重整化、規範對稱性破缺、特定拓撲不變量在強相互作用下的表現等前沿領域時……
白板上的符號越來越密集,公式結構越來越繁複。
楊歲和采薇已經完全看不懂了。
白板已經變成天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