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758章 輪著裝逼?

字數:4963   加入書籤

A+A-


    “所以……”
    吳垠的筆尖在方程上輕輕一點,聲音帶著一種建立體係的沉穩,也代表著他的講述接近尾聲。
    “詭異實體在物質層麵的本質,可以視為一種在特定規則約束下,封閉的,且具有特殊激發態的光子係統。”
    “這套理論框架,為我們理解、分類乃至預測詭異行為提供了基礎,也是我們後續所有探測、防禦技術研發的基石。”
    最後,他又坦然承認。
    “當然,這套理論體係目前仍有許多未解的謎團,就像一座剛剛搭起框架的建築,還需要不斷填補細節。”
    “甚至在某些關鍵節點上,我們可能不得不推倒重來。”
    他緩緩放下手中的筆,很認真地說道:
    “但這就是科學的本質,在黑暗中摸索,在失敗中前進。”
    “原始人第一次舉起火把時,也不知道它終將照亮整個人類文明。”
    “當他們打磨出第一柄石矛時,更不會想到有朝一日,人類能鑄造出斬斷鋼鐵的利刃。”
    “而現在,我們正站在對抗詭異的最前沿。或許我們的理論還很粗糙,我們的手段仍顯笨拙。”
    “但我堅信,我們終將用我們的智慧戰勝詭異!”
    說罷,他深深鞠了一躬,剛準備回到自己位置上。
    整片空間卻爆發出雷鳴般的掌聲。
    問:下麵沙發上坐著的,算上三人組,一共也就六個人,怎麽爆發出雷鳴般的掌聲?
    答:楊歲見吳垠開始發表結束感言,提出了一個大膽的想法。陸淵完善了這個想法,並給采薇提供了有關掌聲的信息。
    最後采薇出手,讓雷鳴般的掌聲在這片空間響起。
    主打的就一個氛圍感!
    這給四名科學家都整懵了。
    吳垠和傑森看到嘴角瘋狂上揚的太歲。
    哦,合理了。
    陳理和薑啟看到微笑著的邪眼。
    哦,合理了。
    掌聲漸息,眾人開始消化,理解剛才的內容。
    薑啟仿佛剛從一場深潛中浮出水麵,眼神裏交織著震撼、理解和更多等待梳理的疑問。
    陳理則長舒一口氣,臉上帶著由衷的敬佩和一絲疲憊,精神消耗巨大,但收獲同樣巨大。
    他們看到了一個遠比他們現有認知更完善、更深入的理論體係。
    “感謝吳垠同誌的精彩概述。”
    陳理的聲音帶著真誠的讚歎。
    “這為我們打開了一扇全新的大門。雖然很多細節還需消化,但核心脈絡已清晰無比。這確實是奠基性的工作。”
    薑啟用力點頭,嘴唇動了動,顯然有無數問題想湧出來,但他強忍著,知道現在還不是提問環節。
    “那麽,接下來由我,傑森·威廉姆斯,來為大家簡要介紹我們基於吳垠同誌的理論,開發的一些實用化裝置。”
    傑森沒有磨嘰和寒暄客套,起身大步走到白板前。
    “詭異探測衛星和便攜式詭異探測器的本質都一樣,用到了詭異能量體理論。但在具體實現方麵天差地別,我們先從簡單的詭異探測衛星開始講。”
    他拿起筆,一邊寫一邊講,剛想畫個草圖示意詭異探測衛星的基本構型。
    蘇采薇清冷的聲音適時響起。
    “需要展示圖嗎?”
    傑森一愣,而後點頭道:“需要,太需要了!如果有直觀模型最好!”
    “嗯。”蘇采薇微微頷首。
    下一瞬間,在傑森麵前,在會客室中央的空地上。
    伴隨著極其細微的光影流動,一個精密複雜,比例完美的詭異探測衛星3d全息模型憑空出現。
    它緩緩旋轉著,外殼上的傳感器陣列,展開的太陽能帆板,核心探測單元的結構細節纖毫畢現。
    模型旁邊,還懸浮著便攜式詭異探測器的等比模型,以及一個顯示著二維工程圖紙的光屏。
    圖紙與模型同步聯動,操控使用方式也傳輸到了傑森的腦海中。
    模型可以瞬間切換成任意角度的剖視圖,展示內部結構,圖紙也隨之變化到對應的視圖和標注。
        傑森被震驚到母語都出來了。
    這比他們實驗室最高級的可視化係統還要強大便捷無數倍。
    簡直跟科幻電影裏的全息投影一樣。
    要是現實中也有這東西,他都不敢想交流效率能加快多少倍。
    這位邪眼的能力還真是……超標。
    “太好了!感謝邪眼同誌!”
    傑森由衷地道謝,然後立刻進入狀態,指著衛星模型的核心探測單元。
    “諸位請看,這就是我們詭異探測衛星的核心……”
    傑森的講解風格與吳垠截然不同。他更注重工程實現、參數指標和實際效果。
    他詳細講解了衛星如何通過多波段協同掃描,建立全球能量擾動圖譜,如何利用算法識別符合不同詭異的特征異常信號源。
    以及如何將信號強度、模式複雜度等數據實時換算為初步的汙染度評估和定位信息。
    聽著傑森的講解,看著那栩栩如生的模型和圖紙,陳理的眼睛越來越亮。
    如果說吳垠的理論讓他仰望星空,那傑森的詭異探測衛星就讓他觸摸到了大地!
    他們正電子世界苦於沒有有效的探測手段久矣。
    看到這些已經投入實戰、效果顯著的設備,這位老部長的興奮之情溢於言表。
    他身體前傾,手指在膝蓋上跟著傑森的講解比劃著,仿佛看到了自己世界未來的希望。
    這副模樣跟剛才的薑啟一模一樣。
    薑啟也聽得非常認真,但他關注的點更偏向於傑森提到的算法邏輯,信號處理方式以及微型化傳感器如何實現高精度感知。
    這些都是理論落地時遇到的具體挑戰和解決方案,對他啟發很大。
    他飛快地在腦中記下關鍵點,準備後續深入研究。
    傑森講得興起,甚至調出了探測器內部幾個關鍵芯片和傳感器的放大模型,詳細解釋其選型和設計考量。
    他務實,高效且充滿工程美感的講述,讓陳理這位老工程師聽得如癡如醉,頻頻點頭。
    待傑森結束了他的部分,想憋出來一句有逼格的結束語。
    但想了半天,卻是和吳垠一樣,搖頭承認了不足。
    “說實話,這些裝置還遠稱不上完美。”
    “衛星的誤報率有時能達到15,便攜式探測器在極端環境下還是會失效。”
    “但世界上飛機第一次離地時,隻飛了12秒,現在卻可以自由自在地飛翔。”
    “技術就是這樣,從粗糙到精密,從笨拙到可靠。我們每解決一個bug,每優化一行代碼,都是在給人類對抗詭異的天平上加碼。”
    “總有一天,我們的探測器會精準到能預測詭異的誕生。”
    我們的全自動收容裝置可以精準地收容包括無實體詭異在內的所有詭異。到那時,收容詭異就像處理大街上的醉漢一樣簡單。”
    發言結束,禮貌鞠躬。
    這片空間再次爆發出雷鳴般的掌聲。
    楊歲一邊鼓掌,一邊在腦海中說道:“我怎麽感覺這不是輪著發言,這是輪著裝逼啊!”
    陸淵立即訓斥道:“什麽話!什麽話!什麽叫裝逼!科學家的事怎麽能叫裝逼呢?這叫學術交流,展示成果!”
    “哦……我懂了。”
    “你懂了什麽?”
    “原來展示成果就是裝逼的意思?”
    “你……我……算了,你還是別懂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