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77章 番外7)
字數:8273 加入書籤
“快打開!”老人急道,“快把門打開!讓沈家姑娘進來!”
方才進去喊人的男孩趕緊把鐵門打開。
老人上前來,握住沈清冰涼的手:“冷了哇?進來烤烤火……”
沈清道了謝,隨老人一起進屋。
回到這處她前世住了幾十年的宅子,她的心一下就暖和了、紮實了。
老人拉著她在沙發上坐下,紅著眼眶問道:“姑娘,你說你從永州來?是沈良的後人?”
其實沈清不知道沈家人如今在何方,過得如何。
前一世,她和齊振恒移民美國前,曾回去永州一趟。
沈良的糧食生意相當穩定,而張氏因為她這個女兒是總督夫人,在沈家的日子也過得相當滋潤。
她跟他們說,自己和齊振恒要移居美國,問他們願不願意同自己一起走。
他們不願意。
生意和家都在永州,不可能走。
當時她盤算過,沈家這種情況,至少還能過上二三十年的太平日子,她心想戰爭來的前一年,若他們還活著,再把他們接到美國養老。
不想,沈良和張氏,在她移居美國的第二年,都先後離開了人世,之後,她便再未和沈家人聯係。
都是一些以前欺負張氏、欺負她的人,沒必要多聯係。
“姑娘?姑娘?”
沈清回神,看向一臉殷切的老人,笑道:“是的,我是沈良的後人。”
“是哪一支呐?”
沈清隨便說了個沈家女兒的身份。
老人感慨道:“原來是我奶奶的姐妹,難怪你和我奶奶她老人家長得如此相像。”
沈清有點意外。
她沒想到孫子竟然還記得自己的模樣。
老人從懷中摸出一塊懷表遞給她:“這是我爺爺奶奶年輕時的照片。”
沈清接過懷表。
看清楚這是當年住在程家,程稚文送給她的懷表,眼眶一熱。
這是她穿回來後,第一次觸碰到跟程稚文有關的物件。
她顫著手打開懷表。
當年放程稚文獨照的那一麵,變成了她和齊振恒的照片。
是了,程安程希一直告訴孩子們,他們的爺爺是齊振恒。
這是孩子們和她、和程稚文的默契。
她和程稚文感激齊振恒為孩子們所做的一切,所以孩子們口中的爹,永遠是齊振恒。
沈清看著照片上,自己梳著清末民初的手推波發型,和齊振恒挨在一起拍的黑白照,感慨萬千。
那是他們踏上去美國的輪船前,在上海一家相館拍的照片,後來去了美國,她忙於生意,之間又幾次搬家,以為這張照片早已遺失,不想卻被保留了下來,回到孫子手裏。
應當是當年孩子們實在太想念齊振恒,所以偷偷藏起來這唯一的一張照片,又將照片和懷表一起傳承給孫輩。
沈清吸了吸鼻子,抬頭看向老人:“真的很像。”
老人不舍地望著懷表上照片,感慨道:“我爺爺很早就不在了,聽說是在來美國的船上感染瘧疾去世的。我奶奶一個人帶著我父親和姑姑下船,在美國做生意,紮根下來……”
說到這裏,老人已是淚流滿麵。
這說的都是沈清的前一世。
想起初到美國的彷徨與辛苦,沈清也忍不住落淚。
老人繼續回憶道:“不過還好有我爺爺的好友程爺爺幫助。我父親說,程爺爺之於他,是父親一樣的存在,經常囑咐我們,要好好孝敬程爺爺,可……”
話到這裏,老人忽然就不說話了,抬手抹淚。
沈清心口一扯,預感不好,急道:“後來怎麽樣了?程爺爺他還好嗎?”
“程爺爺在我奶奶去世後不久,一個人走了……”
沈清大駭:“啊?怎麽會?他不是和你們住在一起嗎?怎麽會?”
老人搖頭:“辦完我奶奶的喪禮,程爺爺搬回他自己家去住了,他說他想一個人待著。那些日子,我父親和姑姑因為奶奶去世,忙著生意的事情,直到一個月後才去探望程爺爺,他已經斷了氣。他們報了警,警察說,他是絕食自殺的……”
沈清捂住嘴巴,眼淚在眼眶裏滾動。
她沒想到上一世,程稚文是這樣的結局……
他的結局,從他們的孫子、當年的親曆者口中還原了。
沈清很難過。
她以為上一世自己離開後,程稚文應當會修身養性,好好和孩子們在一起,直到自然老去。
她沒想到,他是以這樣一個決絕的方式離開人世間。
他當時,該有多難過,才會選擇緊隨她去啊!
沈清抬手擦淚,將懷表還給老人:“我聽說你們後來搬回國了,如今住在哪裏呢?”
“我們住在上海。當年程爺爺走後,給我父親和我姑姑留下遺囑,將位於上海的兩幢洋房留給了他們。如今我們這一支,就住在上海的愚園路。姑姑那一支,住在華山路。”
華山路……
沈清想起當年自己初到上海開廠,就是住在程稚文位於華山路的洋房裏。
那幢洋房,也是見證了她和程稚文一段還算甜蜜的日子。
這章沒有結束,請點擊下一頁繼續閱讀!
程稚文將他們曾經的愛巢留給程希,因為他最疼愛女兒,他把此處留給女兒,應當也是希望女兒住進去,能感受到父母當年在此處住過的點滴和氛圍。
愚園路和華山路兩處洋房,是程稚文在國內僅存的資產。
他當初變賣了國內的一切支持革命,卻還留下這兩處洋房,應當是一早就做好將來留給一雙子女的準備。
戰爭年代,除了她這位穿越者,沒有人能知道哪一處是絕對安全,哪一處又會變得不安全。
他早已在國內為後代留好了退路。
或許他早有預見——革命會成功,齊振恒這位大清的朝廷命官,終有一日榮華不再。
所以他的子女,他要為他們鋪好後路。
可他做了這一切,卻永遠隻能是後代口中的“程爺爺”。
沈清有一刹那的衝動,想告訴老人家,他們的爺爺,其實是程稚文,可一看到懷表上齊振恒的照片,她又說不出口了。
她強忍情緒,把懷表還給老人:“老人家,時間不早了,我先走了,以後我去您愚園路的家中探望您。”
老人接過懷表,顫顫巍巍地站起身:“姑娘,你住哪兒?”
“我就住酒店,我明天就回絎州了。”
“沈家後人如今住在絎州呐?”
沈清點點頭。
老人開心道:“那好那好,絎州和上海離得近,咱們可以經常來往走親戚……”
說著,就去告訴自己的孫子孫女:“當年,我爺爺是絎州府的巡撫,後來又升任了總督……這在當時,是很大很大的官呐……”
孩子們笑道:“知道啦爺爺!您都說了幾十年啦!”
沈清也跟著笑了。
“老人家,您父親和您姑姑,活到幾歲才走的呢?”
老人家回想幾道,伸出三個手指頭,笑道:“我父親97,我姑姑103!兩個人都高壽嘞!”
“他們晚年過得可好?”
“好著嘞!我父親和姑姑,把大部分財產都獻給了國家,國家派了人照顧他們晚年嘞!”
沈清欣慰地點點頭,最後問老人一個問題:“老人家,那位程爺爺的墓在哪裏呢?我想去看看他。”
“在伍德勞恩公墓。”老人家接著說出一個號碼。
沈清記起來,翌日打車去了墓園。
她在距離齊振恒墓地不遠的地方,看到了自己和程稚文的墓。
倆人的墓地緊挨著,經過八十年的風吹雨打,墓碑早已染上歲月的痕跡,被磨得發白幹淨。
沈清獻上兩束白色雛菊。
小雪花落在雛菊葉上,很快化成水,就像雛菊花的眼淚一樣。
沈清站在程稚文的墓前,看著他的墓碑,低低問道:“你怎麽那麽傻呢?那時候,你身體那麽好,可以活到見到新中國的,見到你為之努力了一生的理想……你為什麽要那麽傻,跟著我一起走呢?”
她想起上一世的自己,直到去世之前,都沒告訴程稚文自己從未來而來,程稚文到死的那一日,都不知道她是怎麽來的。
可他卻愛了她很多年……
沈清抬手按了按發酸的眼眶,解下脖子上的羊絨圍巾,往前走了一步,將圍巾纏在墓碑上。
她蹲下身,抬手輕撫程墓碑上稚文的名字,哭道:“今時今日,我還愛著你。這一世,我依舊深愛著你。你放心去吧。”
四周靜寂一片,沒有人給她回應。
她在墓前站了會兒,直到承受不住嚴寒,這才抬起沉重的腳離開墓園。
……
沈清沒有再去找ren,翌日就回了絎州,很快投入到工作中。
她夜夜都夢見那一世的事情,夢到在她離開人世後,程稚文一個人孤獨地在老房子裏,不吃不喝地把自己給餓死。
他臨走前,很痛苦……
沒有人在他身邊,他走得很孤獨……
沈清夜夜都做這樣的夢。
她本就深愛程稚文,放心不下他,眼下又做這樣的夢,精神很快就受不了了。
她不知道該跟誰訴說這件事,現實中,沒有人會相信她的經曆。
她也沒辦法找ren,他隻是有一張和程稚文一樣的臉,可他到底不是程稚文。
沈清隻好去網上尋找答案。
她看到有一個人和自己經曆很相似,那個人因為放心不下那個世界的愛人,準備再度穿回去,問網友有什麽辦法重新回去。
下麵有個人用時空的角度給她做了解答,沈清看著覺得回答有道理,試著給那人發去私信。
她簡單告訴對方——
自己穿越回去了一個時代,在那個時代過了五十多年的人生,回來後,發現自己好像隻是做了一場短暫的夢,原以為是夢,可她沿著在那個世界經曆的一切去尋找,卻發現她真的在那一世留下一些在這一世還能尋找得到的東西,能證明她在那個世界真實存在過的東西。
私信發出去後,猶如石沉大海,沒有回音。
就在沈清快忘了這件事情時,有一天,她的郵箱收到一封郵件。
“您好,您在‘知言網站’收到一封新的私信,請登陸網站信箱查閱。”
本小章還未完,請點擊下一頁繼續閱讀後麵精彩內容!
沈清激動地登陸知言網站,直奔信箱。
有一封標題為《回複》的私信,內容是——
“您好,很抱歉現在才回複您。
我仔細閱讀過您描述的穿越事件,我試著用我淺薄的知識回答您的疑問。
去年十一月七日的中午十二點三十九分十秒,黑洞出現了短暫的時空裂縫,如果你的意識在那個時候進入了裂縫,便能從這個時空裂縫裏,去到之前任何一世或者未來任何一世的世界……”
沈清忙去查2個月前的立冬日。
她記得很清楚,她穿過去的那天是立冬。
日曆往前翻了兩頁,立冬那天,確實是11月7號。
而她就是在午睡中,穿回了過去,去到的那一世,也正是中午。
所以她這是意識誤入黑洞,所以去到平行世界?
沈清繼續往下看回信:
“如果你在這一世,也能追尋到那一世留下來的痕跡,那我想你應該沒有去改變曆史,如果你在那一世改變了曆史,這一世的你,也將不複存在,你將永遠無法回到這一世。
至於你說那兩位與那一世長得很相像的人,我想起一個有趣的理論——地球被捕靈網包裹。
所有肉身消逝的人,靈魂都會被捕靈網捕捉到,進入到轉世輪回。那兩位,還有你,還有我,其實我們的靈魂和意識都經過了多次的輪回。而你比我們特別一點,你被宇宙挑中,從轉瞬即逝的時空縫隙,進入到過去的某一世。
忘記那一世,過好當下。
祝福你,陌生人。”
沈清關上了信箱。
其實這個人,也無法證實齊樾和ren是不是齊振恒與程稚文。
就如他所說的——忘記那一世,過好當下。
可隻是想到“忘記”兩個字,沈清就很難過。
她回來的這些日子,起初心態還算平和,直到知道程稚文殉情後,心態崩了。
齊振恒意外感染瘧疾去世,都叫她難過了大半輩子,更別說為她殉情的程稚文了……
就這樣低迷地過了幾日,很快來到元旦新年。
同學群裏,大家約著晚上一起吃飯,吃完到江邊跨年,沈清沒半點興趣,將群消息設置了免打擾。
她低落地看著電腦裏的報表,手機“嗡嗡嗡”地震起來。
喜歡折紅鸞請大家收藏:()折紅鸞書更新速度全網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