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02章 “以鋼為綱”

字數:4693   加入書籤

A+A-


    距離年底還有三個月時間,截至目前為止,全國煉鋼量僅為五百一十六萬噸。
    今年趕英超美任務量是一千一百萬噸,距離目標還差一半還多。
    時間太緊,各地奇招層出不窮。
    鐵礦供應不上,那就用現有的鐵器補齊。
    街道處號召大家把家裏閑置的鐵器捐獻出來,送入小高爐中煉成鋼材,得以增加煉鋼量。
    出發點是好的,但傳著傳著變了味。
    就比如街道處說捐獻五斤不嫌少,捐獻十斤也不嫌多。
    結果傳到下邊就成了:最少要求捐五斤。
    捐獻捐獻,有具體要求指標後,那還是捐獻嗎?
    那不成了強行索要了麽!
    無所謂,群眾積極響應號召,熱情高漲的加入煉鋼行動,皆以此為自豪。
    別說小小的五斤,就是要十斤有!
    沒有也得有!
    家裏的廢鐵不夠,就把菜刀,鋤頭,甚至家裏做飯的鐵鍋都捐出來。
    為了“放衛星”,一切都值!
    當然,小小的十斤廢鐵“捐獻”額,在何雨柱家那是灑灑水的啦。
    不止何雨柱家,95號院裏大多數家庭都能輕鬆拿出來。
    95號院裏的大多數家庭,都是在軋鋼廠上班的工人。
    軋鋼廠是幹什麽的?
    就是加工鋼材的呀,每天隨便裝一褲兜子鐵渣回來,也夠應付街道處的“捐獻”額了。
    何雨柱家也是如此,在院裏三位管事大爺的帶領下,早早的完成這個星期的“捐獻”份額。
    但不是每個家庭都有一位在軋鋼廠上班的工人,一共捐五斤也罷了,關鍵他要求每個星期捐五斤。
    地主家也沒這麽多餘量呀!
    對於這種交不上來的情況,青年突擊隊應時代而生。
    挨家挨戶的上門催繳。
    95號四合院,截至目前為止,僅有一戶沒繳夠份額,且不止一次。
    是從來沒繳納過。
    這種無組織無紀律現象,影響十分惡劣,堅決不能放任其繼續如此。
    馬紅宇作為一名新時代的五好青年,自告奮勇的帶人過來催收。
    結果到這一看,人傻了。
    就一個大門不出,二門不邁的裹腳老太太,她拿什麽繳?
    用那雙三寸金蓮嗎?
    真給拿,他們也不敢要呀。
    新時代了,大家都講理、講法。
    對於實在有困難的家庭,青年突擊隊也不會過於刁難。
    畢竟事實擺在那裏。
    聾老太房間裏他們看了,連個做飯的鐵鍋都沒有,唯一帶點金屬的也就那一個陳年老痰盂。
    用的都包漿了。
    他們是實在下不去手。
    “撤!”
    從後院出來時,也不知是誰喊了聲:“你們看!”
    馬宏宇正在為為完成催繳任務著急呢,聞聲看去,一眼就看到何雨柱家房簷下角落裏斜放著的大黑鍋。
    80口鑄鐵大鍋,就這玩意怎麽也得有小五十斤重。
    就這一口鍋,餘下幾家都不用去了,超額完成任務。
    “把鍋砸了,帶走!”
    一般情況下,青年突擊隊是不幹這明搶的買賣。
    但今天不是情況特殊,趕上對眼的東西了麽。
    全民積極參與建設,家裏放著這麽一大塊的鐵器,這不純純拖社會主義後腿麽。
    搬走!今天必須搬走!
    “不行啊馬哥!”
    “這是何雨柱家,聽說這家夥以前練過,打起架來瘋的一批!”
    “我說了,出門在外要叫隊長,我管他什麽何雨柱何雨弦的,天王老子來了今兒也得搬走!”
    馬宏宇也就這麽順嘴一說,說完就反應過來了,“剛才我是不是提何雨弦了?”
    “對,說了。”
    “你們說,從名字上來說,何雨柱跟何雨弦心裏沒什麽關係吧?”
    “我好像聽說弦爺家有個哥哥,再說,何雨弦、何雨水、何雨柱這一聽就是親兄弟呀,隊長,要不咱們還是走吧。”
    “怕什麽!咱們可是青年突擊隊成員,代表的可是街道處,他何雨弦再牛,還能吃人不成?”
    馬宏宇也隻是聽說過何雨弦這個名字,根本沒見過真人。
    何雨弦當初在胡同裏一手遮天的時候,馬宏宇還是個草根小屁民呢,連跟何雨弦說話的資格都沒有。
    未見其人,不知其利害。
    馬宏宇自以為當了兩天的小隊長,牛氣的不行,整天的以為天老大地老二他老三。
    如今也是失了智,居然妄想在何雨弦身上找找存在感。
    其實,最主要的是馬宏宇知道何雨弦不在家,聽說是去山溝溝裏支援建設任務去了。
    要不然借他仨膽子也不敢這麽炸刺。
    這口大黑鍋是何家祖上傳下來的,打何大清父親那時候就是用這口鍋給別人家做席麵。
    如今一直傳到了何雨柱手裏,不出意外以後還會何雨柱兒子手裏。
    要知道,這年頭別說這麽大的鍋,就是家裏做飯的鐵鍋也是寶貝。
    趕上家裏有兄弟倆的,分家的時候得搶著要!
    在於莉看來,這口大鍋以後可是自己兒子的家產,怎麽能輕易讓別人拿了去?
    說句不客氣的話,就是何雨弦想要,她都得思量思量,更別說一群不相幹的人了。
    但她一個大著肚子的婦女,又怎麽是一幫小年輕的對手。
    事實上,馬宏宇幾人也是專門挑這個時間過來的。
    因為他們知道,這時候院裏的壯勞力都不在家。
    但凡院裏有閑著的男人,他們絕對比街上跑著的黃都老實。
    客客氣氣來,客客氣氣走,絕不惹事。
    而何雨柱估計怎麽也想不到,自己艱苦奮鬥在煉鋼第一線,老家居然被人給偷了。
    要不是趕上何雨弦正好回來,及時阻止了馬宏宇等人,今兒恐怕……
    趕英超美是好事,民心高漲,積極響應。
    但這股風,現在已經吹歪了。
    為了趕量,街道處組織附近住戶一天二十四小時的使用小高爐煉鋼。
    人歇爐不滅,每天兩班倒,加班加點的煉鋼。
    正好今天就輪到95號院子幹白班,這不院裏的壯勞力全不在家。
    每家每戶,強製要求必須有一人參與煉鋼任務,沒有男人的婦女頂上。
    總之,“以鋼為綱”大於一切!
    在得知大哥要晚上八點才能下工回家,何雨弦主動承擔起做飯的任務。
    “那什麽,雨水,別在那看著了,趕緊去做飯……”
    喜歡四合院:我的一畝三分地請大家收藏:()四合院:我的一畝三分地書更新速度全網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