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35章 朕倒要看看,愛妃的'兵法'是寫在紙上,還是刻在龍床上!
字數:4384 加入書籤
朱厚熜聞言大笑,震得石桌上的荔枝盞都輕輕晃動,他隨手摘了顆葡萄放入口中,道:
"遠邁漢唐?”
“朕要的是讓後世史官提起"嘉靖"二字,便如見這琉璃燈般,亮堂堂照徹萬裏山河!"
話音未落,西側遊廊忽然傳來爭執聲!
原是尚食局宮人抬著新製的壽糕經過!
不慎撞翻了花藝女官的花架!
朱厚熜皺眉看向騷亂處,卻見李妃已起身整袖,蓮步輕移至禦案前鋪開宣紙!
"陛下且看這舞姿如何用墨色留存?"
她沾飽狼毫,竟畫出個持槍躍馬的士卒剪影,
"這一筆是騰躍,需用側鋒,這一勾是旋袖,當使逆筆..."
朱厚熜湊過去看她運筆,見那墨人竟在她腕底生風間化作排兵布陣的圖式!
"你還懂兵法?"
他挑眉,指尖按住她手腕防止墨汁暈染!
李妃耳尖發燙,想起這圖是昨夜借著抄經之名!
在宮中文牘裏尋了半夜才摹下的!
"陛下可知交趾有一種"象戰"?"
她指著圖上雨林深處,道:
"象背戰台上設弩機,戰象披鐵鎧踏陣,尋常兵馬見之即潰!"
聞言,朱厚熜望向李妃的目光似淬了冰的刀刃忽然裹上暖熔熔的蜜:
"俞大猷在雲南用火牛陣衝散麓川象群時,朕倒真沒想到——"
他忽然伸手勾住美人垂落的珍珠步搖:"愛妃竟能將戰陣化為樂舞?"
李妃腕間的鎏金鐲子輕磕在輿圖邊緣,狼毫飽蘸的朱砂在宣紙上洇開團扇大的光斑,倒像是火牛陣裏騰起的烈焰!
她垂眸避開皇帝灼灼的視線,睫毛在眼下投出蝶翼般的陰影:
"臣妾觀《破陣樂》舊譜,若以火盆代火牛,用紅綢摹象群......"
話音未落便被截斷,朱厚熜指腹碾過她泛紅的耳垂,忽然輕笑出聲:
"今夜你侍寢!”
“朕倒要看看,愛妃的"兵法"是寫在紙上,還是刻在龍床上....."
他尾音微揚,指節輕敲她握筆的手背!
“臣妾遵旨!”李妃悅道!
俄頃,李妃的軟轎便停在浣衣局後巷!
掌事女官掀開轎簾,先以浸過避塵香的絲帕覆住她鞋麵,才扶著人踏入"香湯浴所"!
廊下十二盞羊角燈將金磚地照得透亮,八個宮女早已分立兩側,為首的嬤嬤捧著鎏金托盤!
盤中依次擺著玫瑰花瓣、乳香粉、鮫人油膏。
最裏層用黃綢蓋著的,是司禮監今早送來的貢物!
三粒南海珍珠磨成的細粉,混著月中采集的朝露調成糊!
浴桶是用整塊香樟木雕成,內壁刻著《華清出浴圖》,注滿的泉水先經二十層紗布過濾,又撒了七味安神草藥!
李妃褪去羅裙時,宮女們立刻用鵝毛氈子遮住門窗縫隙,生怕漏進一絲風!
當她浸入水溫恰好的浴桶,掌事嬤嬤便跪坐在桶邊,用軟毛刷蘸著珍珠糊輕輕打圈!
從指尖到足踝每寸肌膚都要細細打磨!
待浮出一層淡白脂粉,再用溫酒潑洗三遍,直到整個人泛起溫潤的玉色光澤!
隔壁暖閣裏,宮女正對著《侍寢儀軌》核對流程:
銀盆裏的花瓣必須是卯時初開的牡丹,梳頭用的篦子要先用檀香木蒸過!
就連裹身的寢衣都得在熏籠上烘足三炷香!
當李妃裹著織金孔雀翎的寢衣被抬上鳳輦時,頭上隻鬆鬆挽著墮馬髻!
斜插一支皇帝親賜的赤金銜珠步搖——這是唯有寵妃才有的殊榮!
……
另一邊!
暮色如墨。
朱厚熜負手漫步在九曲橋上,鎏金燈籠從朱漆廊柱間依次綻放!
他指尖摩挲著袖口的明黃龍紋,聽著身後隨侍太監輕報今日東廠呈遞的《百官行止錄》!
內閣首輔楊廷和辰時去了城西慈恩寺,與致仕老臣共品雨前祁門紅茶!
戶部尚書錢有慶未時在南市綢緞莊訂了三匹蜀錦……
朱厚熜唇角微揚。
這些帶著墨香的字跡,便是串起整個朝堂的金絲線,每一根都攥在他掌心!
東華門外的抄事房裏,東廠掌班的朱筆在奏報上圈出重點。
燭花爆響時,最新的飛鴿傳書正撲棱著落在錦衣衛百戶的案頭!
無論是六部尚書府中密談時壓低的嗓音,還是言官在茶樓裏拍著桌案的諫言。
都被細作們用鵝毛筆謄寫在宣紙上,送進司禮監!
簷角銅鈴輕響,某個暗樁身影閃過牆頭。
腰間皮袋裏裝著的,是某禦史昨夜與揚州鹽商密會時碰落的翡翠扳指!
這枚證物,此刻正躺在皇帝書房的多寶格第三層!
當紫禁城的暮鼓敲過六通,南直隸的運河上,滿載生絲的商船正搖著燈籠順流而下!
船頭的年輕貨郎啃著新烤的芝麻餅,聽著艙內織工們笑談今歲的商稅又減了兩成!
往日被戶籍捆在土地上的農戶,如今能背著竹簍進縣城賣山貨。
鬢角插著野花的村婦在市集上換得銅錢,能給小兒稱上二錢冰糖!
蘇州城的機戶們支起新織機時,不再擔心被指為"逾製"!
因為皇帝親批的《大明商律》裏,寫著"工商之民,皆王土赤子"!
應天府的夜市上,賣炊餅的張老漢收攤時,數著竹筐裏的銅錢笑出滿臉褶子!
三日前他用攢了半年的銀子,給贖了軍戶戶籍,如今那孩子在鬆江府的染坊當學徒,每月能寄回五百文!
巷口傳來賣桂花糖粥的梆子聲。
幾個剛從綢緞莊領了工錢的繡娘嬉笑著走過,鬢邊金步搖晃出細碎金光!
張老漢望著她們的背影,忽然想起太祖年間曾祖父被征去修黃河。
全家整年沒見過一粒米的慘狀,眼眶不由得發熱!
如今聖天子坐龍廷,讓泥腿子也能攥住自己的命啊!
夜風送來禦花園的笙簫聲,朱厚熜飲盡杯中冷酒,望著遠處角樓投在宮牆上的陰影!
他知道,在這盞盞燈籠照不到的市井深處,千萬戶人家的燈火正次第亮起!
那些在灶前忙碌的婦人,在作坊裏揮汗的匠人,在碼頭上扛貨的漢子,此刻都在心裏念著"當今聖上"的恩典!
喜歡大明!開局滅了韃靼三十萬!請大家收藏:()大明!開局滅了韃靼三十萬!書更新速度全網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