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77章 三峽質檢的沉默共謀
字數:2974 加入書籤
1991年10月5日淩晨,三峽工程三鬥坪壩區。
江霧像條灰白的巨蟒纏繞在導流明渠上,混凝土泵車的轟鳴聲刺破夜幕。質檢員李衛國盯著手中檢測儀,液晶屏上跳動的數字突然從42.5pa驟降到28.3pa——這已經低於大壩核心區的設計強度標準。
“停泵!“他抓起對講機衝向正在澆築的7號壩段,“c30標號混凝土強度不合格!“
工地上瞬間亂作一團。戴著揚帆集團安全帽的技術主管張建軍快步走來,皮鞋碾過散落的水泥袋,袋口“三峽專供“的燙金字體在探照燈下泛著冷光。“李工,儀器出故障了吧?“他笑著遞過新版檢測儀,“用這個試試?“
李衛國接過儀器,鋼筋般的手指按下檢測鍵。蜂鳴聲中,屏幕赫然顯示【45.2pa】。
“不可能...“他抓起取樣模具衝向攪拌車,卻被兩個工人架住胳膊。張建軍貼近他耳語:“謝總說過,三峽工程耽誤一天,國家損失兩千萬。“檢測儀被強硬塞回他手中,屏幕上的【45.2】像血紅的烙印。
武漢揚帆大廈,同日早晨八點
謝一揚正在審閱長江汛期報告,張鐵柱的機械臂突然投射出三維影像——三峽大壩7號壩段的鋼筋網格中,幾處混凝土正泛著不正常的青灰色。“劉誌強的屍體處理幹淨了?“他指尖劃過影像中的裂縫,裂紋立刻在算法修飾下消失無蹤。
“骨灰盒今早送給他夫人了。“機械眼紅光閃爍,“但總工程師林振華昨晚去了壩區。“
茶杯在謝一揚手中凝滯。這位曾被他用3000元收買光纖專利的武大教授,如今是國務院三峽工程質量專家組副組長。他按下加密電話:“周書記,林教授該回北京參加院士評選了吧?“
電話那頭傳來紙張翻動聲:“明天就發調令。不過...“周明遠壓低聲音,“水利部新來的鄭處長帶著進口檢測設備,今早突擊檢查了拌合站。“
三峽壩區拌合站,上午十點
鄭毅鋒用瑞士產檢測儀插入混凝土試塊,眉頭越皺越緊。他身後站著穿中山裝的林振華,老人正用鋼筆記錄著數據。“鄭處長!“揚帆建材總經理王德海小跑過來,“您怎麽不提前通知...“
“夠了!“林振華顫抖著指向拌合樓,“那些作弊芯片...“話音未落,兩輛武警吉普疾馳而來。為首的軍官敬禮道:“林教授,北京急電請您參加院士終審答辯。“
壩區臨時指揮部,同日中午
謝一揚的灣流550剛降落,張鐵柱就遞上衛星電話:“王德海說鄭毅鋒取了樣。“三維影像顯示大壩剖麵圖,核心區的劣質混凝土像癌細胞般擴散。
“讓3號拌合站開機。“謝一揚走向等候的黑色奧迪,“給北京送兩百方"特供"混凝土。“車窗外,武警正押送著幾個民工打扮的人——那是他提前安排的“偷工減料臨時工“。
手機響起周明遠秘書的聲音:“謝總,林教授飛機上有《三峽工程特殊建材應用白皮書》...“
“天氣不好。“謝一揚搖上車窗,“記得給民航局發暴雨預警。“
三峽壩區,傍晚暴雨
李衛國蹲在7號壩段裂縫旁,往數碼相機裏塞記憶卡。身後傳來張建軍的聲音:“李工,謝總請您去武漢質檢。“
“這是要塌的!“他指著裂縫中滲出的黑色液體,“礦渣粉遇水膨脹...“
“所以需要專家處理嘛。“張建軍笑著遞過信封,厚度顯示至少五萬。見李衛國不接,突然變臉:“你女兒在荊州三中吧?聽說保送清華了?“
暴雨中,李衛國的手機亮起陌生號碼的短信:【記憶卡放江豚觀測點3號箱】。他望向正在撤離的質檢車隊,鄭毅鋒的檢測儀正被裝入揚帆集團的密封箱。
北京至武漢航線,同日夜
林振華在顛簸的飛機上攥緊公文包。鄰座“乘客“第三次“不小心“碰翻他的茶水時,老人突然衝向衛生間,將u盤塞入假牙托槽。
艙門打開的瞬間,狂風裹著雨滴抽打過來。林振華看著沒有登機橋的停機坪,和遠處閃爍的“武漢揚帆通航“字樣,突然對攙扶他的空乘說:“告訴謝一揚,92年汛期水位會到175米。“
空乘耳麥裏傳來謝一揚的輕笑:“教授糊塗了,設計蓄水位才175。“
“所以潰壩時...“老人突然栽下舷梯,公文包散落的紙張被雨水衝成灰漿。
揚帆大廈頂層,深夜
謝一揚把玩著從林振華假牙裏取出的u盤,投影儀正在播放真實檢測數據。張鐵柱機械臂展開成銷毀裝置:“要處理掉嗎?“
“不,寄給水利部。“謝一揚將u盤插入特製機器,“把28.3改成48.3。“他望向窗外吞噬了無數真相的長江,對電話那頭的周明遠說:“明天開記者會,宣布三峽工程采用揚帆新型建材,強度超國標20。“
暴雨拍打著玻璃,仿佛千萬冤魂在叩窗。江霧深處,7號壩段的裂縫正悄悄滲出渾濁的淚。
喜歡重生1990:江城造物主請大家收藏:()重生1990:江城造物主書更新速度全網最快。
